科學家們正在研製至少135種新冠疫苗

2021-01-09 騰訊網

正式的疫苗不會很快上市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此前批准了兩種治療新冠肺炎的瘧疾藥物。周一,它撤銷了這一批准。

目前已知的有135種不同的sars-cov-2疫苗正在研製中。

135種疫苗中的大多數,其中至少125種仍然處於第一階段,這意味著它們甚至還沒有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只有兩種藥物處於第三階段,研究人員測試這種藥物的時候,已經能夠確定其在一般人群中的有效性。這兩種疫苗中的一種已經存在,它以前是為保護人們免受結核病感染而研製的,但可能會對COVID產生一定的作用;另一種疫苗是由牛津大學開發的,可能會在2020年秋季前研發完畢。即使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工作,大多數其他疫苗最早也可能在2021年年初才上市,不過這仍然是一個樂觀的時間。

川普推薦的藥物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批准

川普為新冠肺炎推廣的兩種瘧疾藥物——氯喹和羥基氯喹已經被FDA撤銷。

新冠肺炎大流行初期,當醫生們在尋找潛在的治療方法時,一些不系統的研究表明羥基氯喹和氯喹也許可以幫助病人對抗疾病,這兩種藥物通常用於治療和預防瘧疾,以及治療幾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藥物影響人類免疫系統的獨特方式,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也可以幫助人們對抗這種新型冠狀病毒。

唐納·川普很快就抓住了這些初步發現,宣傳並誇大了這種藥物的假想效果;他甚至早在4月份,他就聲稱自己服用了這種藥物作為一種預防措施,FDA也批准了對新冠肺炎的緊急治療方案。但自從醫生和研究人員首次將其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提出以來,這類藥物已經進行了更大、更嚴格的測試,這對新冠肺炎的病人沒有好處。而之前證明抗瘧疾藥物對新冠肺炎有效的研究數據一直受到質疑,目前仍然缺乏明顯的證據支持這一結論。

考慮到這一切,FDA撤銷了早先的緊急批准,在其網站上聲明這兩種藥物「不太可能有效」,並引用了有關包括心律失常在內的危險副作用的數據。作為臨床試驗參與者,仍有可能接受這些藥物,但FDA的決定意味著,美國醫生不能簡單地將它們作為新冠肺炎治療的處方。

美國黑人死亡的比例更高

美聯社的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所有人中,11%的黑人表示自己失去了親近的朋友或家人,白人的比例為4%,而整體的比例為5%。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70%是黑人,而黑人僅佔全州人口的33%。在密西根州,他們佔總人口的14%,佔死亡人數的40%。在芝加哥,黑人佔死亡人數的56%,佔總人口的30%。

原因是複雜的:總體來說,美國黑人接受測試的機會較少,他們的現有條件有可能使病情惡化,而且不太可能有醫療保險。其中許多情況是由於幾十年的種族主義和經濟不平等造成的。

這種病毒不會很快消失

《紐約時報》報告儘管美國已有超過200萬的確診病例,但仍不到總人口的1%。美國需要更多的人才能獲得抗體,要麼是因為疫苗,要麼是自然免疫。一些人估計,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的傳播,美國需要70%的人口對新冠肺炎免疫。

相關焦點

  • 蛾子裡飛出新冠疫苗?為了讓人人都打得起疫苗,科學家們操碎了心
    不得不說,快速發展的高科技的確正在拯救人類的未來。然而,相比於擔心何時才能等到安全又有效的新冠疫苗上市,我們更需要擔憂的問題卻是——就算有了疫苗,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嗎?目前,儘管轉基因等新興技術為疫苗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出於工藝和成本等綜合因素考慮,以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為代表的傳統疫苗仍是疫苗市場的主力。通常來講,這類疫苗的製造需要使用雞蛋、細菌、動物和昆蟲細胞來當「孵化皿」,培養和分離製造疫苗所需的病毒。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各國也都在嘗試不同技術研製新冠疫苗,以期能儘快扼制新冠疫情的繼續蔓延。
  • 20名美國科學家DIY新冠疫苗,石墨烯化身可穿戴「空調」
    他說,「作為一名科學家,你必須勇敢。如果連我們都不接種疫苗,我們怎麼能說服全世界——所有人去接種疫苗?」目前正在研製的新冠疫苗有近 200 種,其中有 30 多種正處於不同的人體試驗階段。埃斯特普和其他至少 20 名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科學愛好者自願充當實驗室小白鼠,自行接種新冠疫苗。沒有美國政府的新冠疫苗資助項目的資金支持,沒有動物數據,更沒有獲得批准。
  • 研製新冠疫苗,需要「以身試毒」嗎?
    科學家研製新冠疫苗要遵循哪些倫理規範?公眾應如何對待新冠疫苗?這是疫情餘震未了的世界需要面對的新課題;蝙蝠還是穿山甲?華南海鮮市場是病毒發源地嗎?關於新冠病毒從哪裡來這個問題,至今依舊是科研圈不斷追問的議題。
  • ...重組新冠疫苗背後的康希諾生物:已研發15種疫苗產品 正在衝擊A+H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全國首款重組新冠疫苗背後的康希諾生物:已研發15種疫苗產品,正在衝擊A+H 在多家藥企搶跑新冠疫苗研發賽道之際,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06185.HK)率先傳出了好消息。3月18日早間,康希諾生物正式在港交所官宣公司重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 前沿研究丨陳薇院士:新冠疫苗研製面臨的挑戰
    肺炎大流行仍在持續,快速開發新冠病毒疫苗已成為當務之急。目前全球有超過160種SARS-CoV-2疫苗正在開發,其中6種病毒載體疫苗、6種mRNA疫苗、4種DNA疫苗、8種重組蛋白疫苗和5種滅活病毒疫苗,共29種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最新疫苗進展,能阻止九成新冠病毒感染
    美國製藥巨頭輝瑞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昨日宣布其聯合研製的新冠疫苗試驗取得重大進展。輝瑞表示,在94名新冠感染受試者中,其研發的mRNA疫苗證明了高於90%的有效性。此前很多科學家們希望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至少為
  • 科學家怎麼看輝瑞新冠疫苗?
    科學家們迎來了第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款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但是,關於它能提供多少保護、保護誰和保護多久的問題仍然有待回答。成功了!一項新冠病毒疫苗試驗宣布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科學家對此表示歡迎,但也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是最後一輪「III期」人體試驗的第一份報告。
  • 科學 | 新冠疫苗呼之欲出,距新冠疫情結束還有多久?
    新冠疫苗試驗取得新進展11月9日,美國輝瑞製藥公司宣布新冠疫苗III期試驗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它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疫苗可以預防新冠病毒,這對正在開發的其他新冠疫苗而言是個好兆頭。一個未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疫苗的效力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抵抗感染的防禦系統,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種是先天免疫反應。一旦有外來入侵者,它會釋放能引起炎症的化學物質來形成防止感染的物理屏障,以及釋放可破壞受感染細胞的白細胞。但這個先天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無效。因此人體需要第二種-適應性的免疫反應。
  • 輝瑞新冠疫苗有效率超90%?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11月9日,美國製藥公司輝瑞宣布,一項新冠病毒疫苗試驗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在當天知名期刊《Nature》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於輝瑞的新冠疫苗科學家們都有什麼樣的看法。科學家們迎來了第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款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
  • NEJM主編詳解新冠疫苗:11種候選疫苗已進入臨床三期
    導讀對於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魯賓總體上表達了信心,「就我個人而言,早期數據符合我們的期望,我們對疫苗的安全性還不太了解,但已經有很多人接種了疫苗,並沒有聽到很多問題,這是好消息。他表示,疫苗製造是一個耗時漫長且機理複雜的過程,新冠疫苗的研發目前以D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的研究進展最為理想,但還需要通過後期臨床試驗對人體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進一步分析評估。魯賓介紹,截至10月底,新冠的候選疫苗中有11種已經處於臨床試驗三期階段,臨床三期為上市前最後一個階段的臨床試驗,且不同研究團隊製備疫苗的方法各異,包括病毒滅活疫苗、DNA疫苗,以及腺病毒疫苗等。
  • 新冠疫苗為什麼這麼難?——關於疫苗你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兒!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隨即展開了相關疫苗的研發。2020年7月22日,我國正式啟動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試驗,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入組接種已達5萬餘人,樣本人群覆蓋115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進展情況與效果好於預期,疫苗的有效性正在進一步觀察中。如今,全球都在期待新冠疫苗能夠儘快上市。那麼,疫苗到底是什麼?它的到來,真的能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嗎?
  • 新冠疫苗研發,可能讓瀕危的深海鯊魚危上加危
    而現在,它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正在研製中的新冠疫苗。作為疫苗的重要佐劑,它可以改善受種者的免疫系統,使疫苗更加有效。這種使得鯊魚在深海中生存下來的必需之物,如今成了人類的救命稻草。圖片來源:CFP因疫苗而增加的需求目前,全球生物製藥公司都在爭相研製新冠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開信息顯示,在202種候選疫苗中,至少有五種取得一定進展的疫苗產品,需要依靠從野生鯊魚體內提取的鯊魚肝油。
  • 《柳葉刀》:評估候選新冠疫苗效果仍面臨挑戰
    文章結論指出,新冠疫苗的研發與其他新型醫療幹預措施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在目前背景下,必須堅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批判性地評估新冠疫苗的療效,從而更好理解疫苗的通用性與臨床意義。一種能夠減少感染、患病或傳播等因素的疫苗,將有助於控制新冠疫情大流行。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蘇桑尼·霍德森認為,在對抗新冠疫情的競賽中,幾乎不太可能看到只有一種疫苗獲勝的結果。不同的技術針對不同情況,各有其獨特優勢。
  • ...和明年初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潮,全球至少10家疫苗正在三期試驗
    不過,在11月18日我國第五款新冠疫苗也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這款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聯合研製。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羅林雲向媒體介紹,中國生物目前生產的新冠滅活疫苗有兩個品規,一款由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另一款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目前,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均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 今年底和明年初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潮,全球至少10家疫苗正在三期...
    不過,在11月18日我國第五款新冠疫苗也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這款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聯合研製。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羅林雲向媒體介紹,中國生物目前生產的新冠滅活疫苗有兩個品規,一款由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另一款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目前,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均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 一小撮大牛科學家正在跨界DIY新冠疫苗,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新冠疫情看起來一時半會兒還完不了,等它自然消失似乎是不可能了,通過疫苗來實現群體的免疫力勢在必行。 目前全世界都在開展疫苗研發競速,在研品種超過二百,約有幾十種已經開展人體試驗。樂觀估計,在2020年底或者2021年初,我們就能夠擁有一款成熟的商業化新冠疫苗了。
  • 加拿大科學家獲諾貝爾獎!拯救千萬人,正在奮戰新冠疫苗
    據《環球郵報》報導,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於昨天揭曉,三位科學家由於對發現C型肝炎病毒作出決定性貢獻而獲殊榮。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病毒學家Michael Houghton名列其中。阿爾伯塔大學透露,目前Houghton正率團隊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
  • 吹牛、闢謠、雞犬升天,新冠疫苗亂象,究竟誰在濫竽充數
    各國疫苗研發機構都加入新冠疫苗研發大軍,中國諸多上市公司也加入這一行列。然而,複雜、漫長、嚴苛的過程和標準,註定很多機構都將是失敗,這是正常的和可以理解的;但其間,諸多蹭熱點、濫竽充數者,是不是要驗明正身?全球133種新冠疫苗競相追逐,誰將拔得頭籌?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但新冠疫苗的研發,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障礙。 難點一,認識新敵人要打敗一個新敵人,首先要認識和了解它。新冠病毒是過去18年裡第3種通過跨物種傳播而導致人類大規模感染的冠狀病毒,之前的兩種是SARS和MERS。對同類病毒的研究經驗,能幫我們更好地了解新敵人。但遺憾的是,迄今尚無針對某種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出來,SARS和MERS都沒有成功上市的疫苗。
  • 美科學家DIY新冠疫苗,親自當小白鼠,20餘人已接種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已經接種了一款實驗型新冠病毒疫苗。他在 7 月 28 日舉行的一場網絡研討會上透露了這一消息。他說,「作為一名科學家,你必須勇敢。如果連我們都不接種疫苗,我們怎麼能說服全世界——所有人去接種疫苗?」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進行不同階段人體試驗的 20 多種潛在疫苗中,中國佔了 8 種,數量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