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一乘務員成為中國第100萬個骨髓捐獻者

2021-01-20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9月18日專電(記者王敏、林紅梅)記者18日從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獲悉,南航空中乘務員安婧日前成為中國第100萬個骨髓志願捐獻者。

  安婧是南航北京分公司的空中乘務員,24歲,2006年參加飛行。

她一直熱心於紅十字事業,20歲以後每隔半年就會無償獻血一次,2008年志願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00萬份入庫者。她表示,親人、朋友、全體南航人對她的支持給了她很大的動力,她將與中華骨髓庫保持密切聯繫,保證在配型成功時義無反顧,履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承諾,充分展示南航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中華骨髓庫自2001年重新啟動,到目前成功移植1100餘例,其中有80多名捐獻者為美國、英國、瑞士、新加坡、阿富汗、韓國及臺灣、香港地區的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初步在臨床上顯示其治療意義。

相關焦點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05年6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亦稱「中華骨髓庫廣東省分庫」)正式啟動,隸屬於廣東省紅十字會,統一管理和規範開展全省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宣傳、組織、動員、報名登記、血樣採集,HLA(白細胞抗原)分型,為患者檢索配型相合的捐獻者及移植相關服務等。
  • ...月全國捐獻者數量破萬,但中國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萬
    這個月內吉林省的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19日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完成採集,單月採集6例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也創造了吉林省新紀錄。至此,該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達到96例。最新一例捐獻者是一名27歲的退伍軍人,名叫劉旭。2年前,劉旭加入吉林省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服務大隊,一直積極從事公益活動。接到捐獻通知後,為保持好身體狀態,他立即戒掉了平時小酌幾杯的愛好。
  • 骨髓捐獻者悔捐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從法律上講,骨髓捐獻者反悔的權利可以稱為撤銷權,法律上並沒有明確規定骨髓捐獻者享有撤銷權,但可基於四個層面應賦予骨髓捐獻者以撤銷權:(一)基於捐獻原則賦予之撤銷權自願捐獻原則是指在公益志願捐獻活動中,捐獻者有權自由決定捐獻自己的器官、身體組織,希望並願意與受捐組織達成捐獻的意思表示,以及根據自己意願,自主決定拒絕捐獻。
  • 農電工李永久成為湖北省老河口市捐獻骨髓第一人
    老河口市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 7月20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湖北分庫管理中心給老河口市供電公司郵寄了一份《關於李永久同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白血病患者請假協商函》,單位領導和同事們才知道李永久打算捐骨髓救人事情。
  • 中國骨髓奇缺捐獻率萬分之一 白血病人求生艱難
    中國骨髓奇缺捐獻率萬分之一
  • 骨髓捐獻者的悔捐權也應成為風險防控點
    (4月3日《南方都市報》) 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能重建患者正常造血與免疫系統,是根治重型地中海貧血病的不二之法。徹底治癒的過程,就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因為骨髓移植的配型成功機率很低,也只有配型成功之後才有機會被推上手術臺,從而獲得走出病房獲得新生的機會。
  • 這項技術,可以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骨髓捐獻者!
    在做骨髓移植手術之前,需要通過配型找到合適的供者進行骨髓捐獻,才能進行骨髓移植手術。通常,供者與患者的白細胞抗原6個免疫標誌均匹配時,稱為全相合,否則就是半相合;親屬供者,3/6以上相同就可以稱為半相合。
  • 胥女士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成為河北省第500例捐獻者
    12月29日,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等待,12時30分,隨著血細胞分離機停止運轉,來自定州市的胥女士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院)成功捐出202毫升「生命種子」,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愛。胥女士不僅將挽救一個生命和一個家庭,與此同時,她還成為河北省第500例捐獻者,河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500例!17年來,這不僅是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更是一幅生命延續的精美長卷。
  • 安徽首例省內對接骨髓捐獻者 今日上午成功手術
    如果手術順利,當天救命骨髓會以最快速度交接給安慶的患者所在醫院,而他也成為安徽第2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開啟了安徽「省內對省內」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接收的先河。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程友勇「能救一個生命 我願意」28日中午時分,4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即將結束,採集物將被保存到放置冰塊的儀器裡。
  • 1/3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入庫」要應深思熟慮
    2008年,骨髓捐獻者劉小璇上紀念郵票(資料圖)  中廣網濟南3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32分報導,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統計數字顯示,有1/3骨髓捐獻者答應捐獻後又「臨陣反悔
  • 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志願者呼籲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央廣網銅陵9月19日消息(安徽臺記者蔡薇 銅陵臺記者劉少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9月19日是世界骨髓捐獻者日。這一節日設立的首要目的是感謝所有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各骨髓庫志願捐獻者,同時擴大社會公眾和決策者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的認知和支持。
  • 兩名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白血病大學生生命告急
    微博上說,骨髓移植分兩步,全面摧毀自身免疫系統後,再進行移植,開始了就回不了頭……而已經免疫系統盡毀的吳志輝,若供體拒絕移植,兩天後將死路一條。  吳志輝的遭遇在微博上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截至昨晚7點,@央視新聞的這條微博被轉發近7萬次,評論有15000多條。  兩個捐獻者全都臨陣反悔  吳志輝22歲,是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義大利呼喚骨髓捐獻者
    如果你想送出一份獨特的禮物,請加入骨髓捐獻者協會Admo,送上一份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禮物吧!對許多疾病(白血病、淋巴癌、骨髓癌和其它血液疾病)來說,骨髓移植是患者唯一的存活機會。然而,患者的親友當中只有兄弟姐妹才可能提供合適的骨髓,否則只能坐以待斃。目前義大利骨髓捐獻者協會擁有50萬會員,2019年新增近5萬會員,約280個會員為他人捐贈了骨髓,其中80例挽救了國外患者的生命。
  • 幹細胞捐獻者手術前反悔 母親抽骨髓救兒
    大一學生吳志輝身患白血病,幸運地與中華骨髓庫兩名捐獻者配型成功,就在他已經做完預處理(經化療摧毀自身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準備手術時,兩位捐獻者一個反悔一個未同意捐獻。為了挽救命懸一線的吳志輝,醫院決定抽取他母親的骨髓和造血幹細胞進行手術,但由於兩人配型屬半相合,隨之帶來的風險和康 復費用大幅增加。
  • 青島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突破百例!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 居全省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樂 通訊員 張少芹 青島報導  11月28日上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西海岸新區第18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將前往山東省立醫院進行捐獻
  • 骨髓捐獻者與被捐者,為何一年內不許見面?原因很現實!
    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是萬分之一。根據我國的人口政策與狀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代者只有從非血緣關係到的人群中去尋找,由此可見,公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重要性和意義之大了。按照國際慣例,供者和患者在一年內不能見面.一年之後可以在中華骨髓庫的安排下進行見面,國際慣例,因為裡面涉及到倫理等很複雜的關係我們也經常能在電視中看見有些患此類疾病的人等待骨髓的片段。但一般而言,骨髓捐獻者和被捐獻者在一年內是不能見面的,而一年後,如果雙方都願意見面的話,醫院才會告知雙方信息,否則醫院會絕對保密。
  • 骨髓捐獻者臨捐時反悔,網友熱議:「這是殺人!」
    父母通過眾籌、問親借友等方式湊夠了40萬的手術費用,欣欣也為這次骨髓移植進行了6天的化療準備。  但就在入院接受捐獻的前幾天,這名配型合適的志願者「悔捐」了。    在捐獻過程中,會給捐獻者注射一種叫「動員劑」的藥物,把造血幹細胞們從骨髓「趕」到血液中去,然後循環抽取、回輸捐獻者的血。  整個捐獻過程並不是要做多大一場手術,甚至連麻醉藥都不用,全程身上就只會多幾個針眼。
  • 中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患者病情或因此雪上加霜
    該事件讓骨髓捐獻者拒捐行為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成為社會熱點問題,至今爭議不休。  我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中華骨髓庫已發展132萬餘名骨髓捐獻志願者,不過骨髓初配成功後,志願者的反悔率達20%。據報導,美國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拒捐率曾高達近50%,日本學者統計亞洲志願者中有約60%最終拒絕捐獻,這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家庭壓力。
  • 骨髓捐獻者臨時悔捐不能沒有負擔
    只是,對待骨髓捐獻者,是否應該增加一點來自於法律或道德的負擔?骨髓捐獻,捐獻的不僅是造血幹細胞,換回的不僅是一點點表揚,我們捐獻的是一種責任,換回的是一條生命。大部分案例表明,即便有輸血維持,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的存活時間也並不長。而入院後的預處理,對患者的傷害極大,臨時悔捐很可能會剝奪患者原本的生存機率,並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心理打擊。
  • 「90後」護士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東營市第39例捐獻者
    2014年血樣採集後,她正式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18年12月,她參加了紫藤花助學公益組織;今年4月,當一名患者與她配型成功後,周偉果斷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並積極配合捐獻前的準備工作,經過捐獻前體檢等各個環節,於今年7月29日進行捐獻。她是勝利醫院自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第3人造血幹細胞捐獻是紅十字會從事的挽救生命、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