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首《臨江仙》,本意寄情山水,怎反倒把黃州知州急得跳腳

2020-12-06 文史走馬燈

某日,黃州城的街頭巷尾,傳起了一句詞: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田間老農,街上孩童,路邊小販,盡皆傳唱。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可文字,卻總能讓人產生內心的共鳴。

雖然這首詞,並不完整;

可其中寧靜與淡薄的意境,依舊深深感染著每一個人。

「聽說,這是東坡居士作的詞。」

「對,據說是東坡居士醉酒回家後,偶得的佳句。」

「其實,這是東坡居士醉酒回家不能入,站在江邊聽江濤聲聲,有感而發。」

「而且做完這首詞,他就掛冠而去,寄情山水去了,這才是真逍遙啊!」

所有人,都在談論著蘇東坡的新詞。

描繪的場景,也是眾說紛紜。

這個男人,好像總有一種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喜歡的率真氣質。

可此時,黃州知州徐君猷卻急得跳腳。

他奪門而出,馬不停蹄的趕往蘇軾的住處。

他,是蘇軾的好友。

蘇軾被貶黃州時,他對他頗多幫扶,兩人關係極好。

但是,他也是黃州的知州。

他肩負著監督蘇軾的職責,如果他真如百姓所說「掛冠而去,江海餘生」,那無疑是違反了朝廷對他的禁令。

情節嚴重,他必須前往確認!

「咚咚咚!」

徐君猷急切的敲開了蘇軾家的大門。

大步流星入內,當他看到醉酒的蘇軾,正在床上呼呼大睡時,這才長長呼出了一口氣。

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一切,都只是虛驚一場……

《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昨晚,蘇軾在東坡夜飲。

煩心往事湧上心頭,借酒消愁愁更愁,剪不斷理還亂。

許是喝得太多,酩酊大醉的他,在恍恍惚惚中回到了家門口。

也不知夜深幾許,只聽家中童僕鼾聲如雷,卻沒人給他開門。

不開,便不開吧……

受到冥冥中的召喚,他孤身一人,拄杖來到江邊。

憑江遠眺,儘是一片黑暗。

唯有那濤濤江水,連綿不絕,從不間斷,就似那奔流向前的時間,就像那蠅營狗苟的耳語。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哪裡才有內心的寧靜,何處才是我蘇軾的歸處。

真想乘一扁舟,縱情江海,了卻餘生……

但終究,江海只能治癒他的創傷,而並非他的歸處。

只有人間,也唯有人間,才是他努力活著的唯一理由。

蘇軾,是屬於生活的。

他永遠,是用生活在治癒著生命。

他也許被生活打倒過,卻絕不會屈服於命運。

在這蒼茫靜謐的夜晚,聽著奔流的江水,他豁然有悟。

既然不能反抗命運,何不享受這天地的賜予。

讓自己的生命融入到這自然之中,讓著磅礴的江海,浩瀚的天地,來治癒我這顆受傷的心呢?

想通了一切,他呼呼睡去。

嚮往江海,卻心繫人世。

睡吧,太陽將會照常升起,而我蘇軾,也一定會再次歸來。

相關焦點

  • 被貶黃州5年,年近半百的蘇軾依然從容豁達,一首古詩歌頌海棠
    蘇軾的很多詩詞都是寄情山水,單純對某一項植物歌頌的詩詞不算很多,知名度整體而言也不算很高。之前我們曾經品讀過蘇軾寫梨花的一首詩歌,「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就寫出了詞人淡看人生的品格。
  • 「印象蘇軾」天生樂天派
    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新黨陷害入獄欲將其至於死地,獄外多方人士要求赦免蘇軾,獄中的蘇軾此時心態卻變得異常的平靜。一天晚上,蘇軾已經睡著了,忽然牢門打開,一個新犯人被送了進來,蘇軾也未加理睬,繼續睡自己的覺,不一會便鼾聲如雷。到了四更天,蘇軾被那個新來的人犯叫醒,那人連聲對蘇軾說:「賀喜學士,賀喜學士!」,蘇軾被說的莫名其妙,忙問怎麼回事?那人卻說:「您只管睡覺便是。」
  • 蘇軾喝醉後寫下一首詞,下片開頭太經典,道出中年男人的心酸
    蘇軾44歲時,因一件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由於太守的照顧,他得以住在黃州城南的臨皋亭。第二年,蘇軾為了養家餬口,在黃州城外開闢了一塊荒地,叫「東坡」。從此,他開始自己活自己。這件事對蘇軾的心是一個很嚴重的打擊,陰影很深,他因此案差點丟了性命!雖然被降職了,也算是劫後餘生吧!
  • 蘇軾謫居黃州,寫下一首《卜算子》,自譽為鳳凰,末句意境高遠
    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蘇軾貶官黃州,寓居定慧院時寫了一首「婉約詞」。可是有詞評家指出,當中存在「語病」,根本說不通。並且該詞的章法奇怪,看上去東一句,西一句,並不知道作者要講什麼。它究竟是為誰而作,也說不清楚。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自從蘇軾開創了「隱括詞」的創作手法,他就開始了再創作之旅。並非每一首詞都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變得更加經典,他仿的那一首《浣溪沙.漁夫》雖然毫不介意地借用了張志和原作的「斜風細不須歸」的佳句,但是讀起來卻不如原作的意味深遠。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為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最近,70歲的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一首國粵語歌曲《定風波》火了,網絡上難得一致的一片好評聲,成為2021年火了的第一首歌,很多人呼籲這首歌要上春晚。確實,這首歌從填詞作曲到演唱都非常棒,年過古稀的校長用粵語將這首經典宋詞演繹得恰到好處,更用一生的經歷將蘇軾的豪邁與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 山水有情,生生不息:通過十首古詩詞了解古人是怎樣怡情山水
    生活在當下社會的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在為生活而忙碌奔波,快節奏的生活不允許有太多時間去怡情山水來緩釋疲憊。幾首山水詩,推薦給大家,看看古人是怎樣寄情山水、怡然自樂的。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通過一生經歷,看蘇軾儒釋道思想的轉變
    鳳翔赴任時與弟遠別,他賦詩一首,說:「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蘇軾情感豐富、懷揣天下,他是一個極單純的政治者,將入世作為一種途徑,從政是兼濟天下的一種方式。正所謂「寓於物而不居於物」,蘇軾自入仕起便秉持著一種淡泊名利的品格,太過純正的「愛物仁人」的儒家思想,使他從政的每一步都走的太過剛直。
  • 蘇軾:古今最具盛名的美食家
    說到蘇軾的詩文,多數人會率先唱出這首空靈飄逸的《水調歌頭》,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會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後者絕對是個實實在在的吃貨,也算是東坡公的知音。蘇軾自稱老饕,意為貪食者,並寫下了剖析中國飲食之道美文《老饕賦》,賦中強調火候要適當,選料要精細,方可做出美味的佳餚。蘇軾本人也是個特別有趣的人,他不像很多古代文人那樣抱有「君子遠庖廚」的思想,他常會自己操刀下廚,所以誰說會烹飪的男人就不能有大家風範了,也可以是效仿東坡嘛。
  • 蘇軾與壁虎,無奈之舉,知心朋友對人生的意義
    倒黴不走運的事,在蘇軾身上,如惡鬼附身,影子一樣跟隨,他一生屢遭貶謫。1057年,他考中進士,因母親去世,回家守孝。1060年,正式步入官場,任命校書郎。第一次被貶,1079年,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罪,他被從湖州知州任上押解進京,後僥倖被釋,謫貶黃州。
  • 蘇軾黃州記:一個人如何變成月亮、風與流水
    當時舉例道:「陶潛、米南宮、 秦少遊」,陶淵明算蘇軾的偶像,米、秦這倆其實和蘇軾都算投契。所以,蘇軾其實也是這等聰俊靈秀風流人物——當然,乖僻邪謬就少得多了。歐陽修早在蘇軾中榜後,就認定他遲早要名動天下的。但因為蘇軾太聰明,所以愛出事。馮夢龍寫過《王荊公三難蘇學士》,說蘇軾不知道黃州風吹花瓣落,擅改王安石「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之句,結果被王安石一筆流配黃州。
  • 穿越回大宋,找蘇軾同遊會不會有趣
    11世紀的黃州,還是一個蕭索之地,就如大家現在看到的深圳,在未開發之前,還是一個小漁村。而蘇軾所去的地方,就是一個尚未開發的自然之所。如今的黃州當然今非昔比,滿眼繁華,可是當時還裡還是寥落荒涼的地方。蘇軾與兒子蘇邁一路風塵來到這裡,烏臺詩案雖然沒有被推上斷頭臺,卻讓他身心俱疲。黃州雖遠,卻讓他在此處有了一個喘氣之地。
  • 蘇軾酒宴應酬,歌女求詩,提筆揮就一首七言絕句,誇人不著痕跡
    於是,在這情況之下,蘇軾也便作成了不少詩詞,為文壇增添了不少光彩。而在這其中,就有這樣的一首詩,尤為受人稱讚。這首詩,記錄在《春渚紀聞》中。說是當時蘇軾馬上要離開黃州了,在一次送別酒宴上,就有一位名叫李淇的歌女向他求詩。當時,蘇軾也跟往常一樣,欣然應允,放下酒杯就在歌女的披肩上寫下了兩句詩,「東坡五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淇」。
  • 四大山水田園詩人,王孟韋柳,四種風格誰能打動你?
    這就是孟浩然,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感悟和風格,他寄情山水,有感動,也有落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首詩真是絕色!大自然的絕色!幽草、山澗、黃鸝、深樹、春潮、晚雨,在這些景物之中,在那個沒人留意的山野渡口,橫著一隻小船。他啥也沒寫,只是把這些大自然的景物「拼湊」起來,用審美過程中最初的一層感受,就寫出了這樣一首嫻靜高遠的佳作。
  • 中企宣布在雅魯藏布江建水電站,印官員急得跳腳:我們也要修建
    在被狹隘的民粹主義裹挾之後,印度的經濟發展的非常對不錯,但是這樣的理念的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這就是在目前中印關係十分不好的時刻,幾乎中國做任何事情都會被認為是在針對印度,最近中企就宣布將要在雅魯藏布江修建水電站,印度官員對此也是急得直跳腳,印度方面也表示,我們也要建水電站。
  • 蘇軾寫詩詞背後的趣事:給王安石續詩,結果被他貶到黃州看菊花
    亂填詞被貶黃州話說有一次,蘇東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蘇東坡在王安石的書桌上看到了一首詠菊詩的草稿,才寫了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陽,這一天大風剛停,蘇東坡邀請好友陳季常到後園賞菊,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這時他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是個憨憨。蘇軾不光憨憨,他還是北宋"第一吃貨",被貶到那裡就吃到哪裡。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