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要的原型反應之一,一氧化碳(CO)氧化反應在多相催化反應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近期研究表明,過渡金屬氧化物對CO氧化有著很好的催化性能,外圍氧的反應性比橋式氧更具競爭力。然而,共吸附CO分子對CO氧化的微觀作用機制尚有待深入研究。利用團簇光譜實驗方法,可從微觀的原子分子尺度原位在線探測關鍵反應中間體,研究它們的尺寸大小、幾何和電子結構、金屬氧化價態等對反應活性和機理的影響,對揭示催化反應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以鈮鎳單氧物的羰基配合物離子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共吸附CO配體對CO氧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自主研製的團簇質譜與光電子成像譜聯用實驗裝置,成功探測到NbNiO(CO)n-關鍵反應中間體。結果表明,在NbNiO的連續羰基化過程中,當n≤6時,CO配體端式配位到金屬核上,金屬單氧物上的氧原子仍然保持橋氧形式;而當n≥7時,橋氧遷移至CO配體上形成CO2配體,實現了CO氧化。理論計算表明,連續吸附的CO配體一方面與橋氧競爭與金屬核的化學成鍵,促進了氧遷移,另一方面促進了金屬原子的電荷積累。
本項研究加深了對一氧化碳氧化反應機理的認識。(來源:科學網 劉萬生 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