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社心》C2 社會思維 之二、社會認知

2021-01-08 詠卿先生

二、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是指認知主體對認知客體外在特徵的認識、對認知客體內在特徵的推理與判斷,以及對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之間關係的理解與推斷。

圖式是有關某一概念或者刺激的一組有組織、有結構的認知。

印象是指認知主體對他人外部特徵、內在性格的判斷和認識。

歸因是指認知主體對於他人(偶爾包括自己)的行為原因的判斷和推理。

內隱社會認知在個體無意識的、自動激活的圖式的指導下的判斷、行為和決策過程。

(一)圖式

1.圖式的分類

(1)個體圖式:是一種心理認知類型,它描述了典型的或者特別的個體。

(2)自我圖式:是指個體對自己加以分類和描述的方式。

(3)角色圖式:是一種描述範圍較寬的社會角色和群體的心理認知類型。

(4)事件圖式:是指人們對於事件或者事件序列的圖式,尤其是指一段時間內一系列有標準過程的行為。也稱為「劇本」,是社會事件的心理分類。

2.圖式在認知過程中的作用

(1)圖式能夠幫助記憶:當我們將過去的人或事物形成圖式化表徵時,記憶效果最佳;

(2)圖式有助於自動化信息加工:認知者通常無須任何有意識的努力,就可以產生一些與圖式有關的推論;

(3)圖式可以完善劇本的信息:圖式可以幫助我們增補劇本或故事中的空白部分;

(4)圖式中包含情緒:圖式中包含著針對圖式內容的情緒。

(二)社會知覺偏差/認知偏見

1.光環效應:也稱為暈輪效應。如果個體被賦予了一個肯定的或者是有價值的特徵,那麼,他就有可能被賦予其他許多積極的特徵。

2.積極偏見:認知主體表達積極肯定的評價往往多於消極否定的評價,這種傾向又叫寬大效應。

3.類化原則:認知主體總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認知對象分類,把認知對象歸屬於一些預設好的群體之中。當社會認知涉及個體時,一旦發現他所屬的群體類別,就會將群體的特徵加到他的身上。

4.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容易改變,甚至會左右認知主體對後續信息的解釋,這就是首因效應。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個體儘管可以獲得多種信息,然而決定印象形成的卻是最初的信息,其餘信息則被忽略。當近因效應發生時,我們傾向於注意認識對象的當前表現,而忘記了他最初留給我們的印象。

5.相似假定作用:在社會認知活動中,人們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即假定對方與自己有相同之處。

6.隱含人格理論: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發展了自己關於人格的看法和樸素理論,這是一套關於個人的各種特徵怎樣相互適應的沒有言明的假定,這種人格理論之所以是隱含的,是因為它很少以正式的詞彙表述出來,甚至個體自己也並未意識到它的存在。伯曼等人把這種人格理論稱作相關偏見。

7.投射效應:就是知覺者容易把自己的特點和知覺推及到他人身上。比如吸菸者對於菸民總數的估計總是過高。

(三)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印象形成的過程其實是對認知對象的各種特徵求平均值的過程。

2.增加模式:把所有特徵價值的總和作為依據。隨著我們了解這人越來越多的特徵,我們對他的印象會越來越好。

3.加權平均模式:人們除了看重影響力很大的極化特徵之外,還通過平均其他特徵去形成一種綜合的印象。

4.中心品質理論:人們在總體印象形成過程中,並不平等看待各個特徵的重要性,某些特徵比另一些特徵更能影響人們的總體印象。

每日書摘

相關焦點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2 社會認知理論
    B7 認知學派C2 社會認知理論一、羅特的社會認知論(一)理論觀點1.人性觀(1)在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議題上,羅特傾向於自由選擇和行動。2.羅特提出的概念界定清楚且驗證性強。3.作為早期的社會認知人格心理學家,羅特的理論對於後來的社會認知論產生了重大影響。二、班杜拉的社會認知論/簡述班杜拉的社會認知論(一)理論觀點1.人性觀班杜拉提出自己對人的客觀看法:人的行為是主客觀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了交互作用論。
  • 筆記|《社心》C1 緒論
    1.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1)個體的心理及行為;(2)社會交往和互動的心理及行為;(3)群體心理及行為;(4)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研究。2.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檔案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根據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大量現有資料,獲得並分析已有的信息,找出某些社會事實與社會心理之間的關係。
  • 《人民的名義》:認知層級,決定你的社會位置
    作者:霧滿攔江序在網劇《人民的名義》中,看到了一個由認知梯差構成的社會結構。——你思維認知有多高,你就會處於哪個層級。這個認知階梯,大概分九層。1認知最底層無明之人,總是被人盤剝而無力自保這些人在劇中,就是一個工廠的員工。
  • 為何喪失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敬畏之心,固守思維模式不變?
    筆記之前,請先思考:創業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如何面對不確定性?李善友在5年間完成個人認知進化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什麼造成項目的試錯成本如此昂貴?如何讓項目「破鏡重圓」「起死回生」?完整筆記·商業思維諸位同學下午好,今天和大家聊一個話題——多元思維模型。一、關於不確定性的「宇稱不守恆定律」前段時間楊振寧先生重回故國成為中科院正式院士的新聞很是熱鬧,有人宣稱有重大數學發現「楊先生和翁帆結婚時,一個是82歲,一個是28歲;11年後,一個是39歲,一個93歲」,這算哪門子發現呢?
  • 《高效能思維》讀書筆記之六: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
    >讀書筆記之六:第三章 人際規律(2)2020年1月29日 農曆正月初五第三章「人際規律」仍是6篇短文,既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對話,以及蘇小妹的解讀;深夜開車拋錨司機去敲門求借千斤頂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表演;心理學家希粉鮑爾所做的心裡測試,看了喜劇與悲劇的兩組測試者,面對同一組照片的不同解讀;
  • 社會認知理論/倒計時152天
    按照認知理論的觀點,人的行為決定於他對社會情境的知覺(perception)與加工過程。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認知過程的時候發現,有關社會知覺的定律和與對物體知覺的定律極為相似,人們常常很自然地把對某一社會情境的知覺、想法和信念組織成一種簡單而又有意義的形式,就象對物體的知覺一樣。並且不管社會情境如何錯綜複雜,人們都會將它變得有規律。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3 認知信息處理論 & C4 對認知理論...
    二、研究方法(一)出聲思維方法1.連續獨白;2.思維抽樣;3.事件記錄;4.重構技術。(二)思維列表技術1.思維列表間隔;2.思維列表記錄;3.認知反應的分析特徵。三、理論應用(一)壓力與應對(二)心理疾病與治療1.艾利斯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2.貝克的認知療法;3.梅欽鮑姆的壓力免疫訓練。四、理論評價(一)理論貢獻1.人格與認知的有機結合;2.研究人格的重要層面;3.對臨床領域的重要貢獻。
  • 筆記|《發心》C2 之四、皮亞傑的心理發展觀
    四、皮亞傑的心理發展觀(一)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理論皮亞傑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他認為心理、智力、思維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或後天的經驗,應當是主體的動作,而動作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適應。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是心理發展的真正原因。他認為適應的本質在於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不管是指向外部動作還是指向內化的思維動作,都是一種適應。
  • 我的哲學筆記!現代社會的困境之一:人的異化和物化!
    最近看了幾本哲學書,閒來無事就把一些比較好的句子(思想)記了下來,尤其是人在現代社會中的位置和其所面臨的矛盾、困境等問題,雖然沒有完全吃透,但還是想在這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乃至澄清,最主要的是想和大家一起,把這些運用於生活,用到自我與世界的研習和修煉之中。請看哲學詩畫整理的——我的哲學筆記!現代社會的困境:人的異化和物化!
  • 惡意與心理理論中社會知覺和社會認知成分的關係
    研究2的目的是擴大對惡意和ToM之間聯繫的理解。因為ToM由不同的成分組成,包括社會知覺成分(即社會知覺成分),即通過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動作等感知線索來識別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以及社會認知能力(即認知能力),即不依賴於知覺線索而推斷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研究1僅依賴於RMET任務,該任務被廣泛用於捕捉ToM的社會感知成分。研究2增加了測量ToM社會認知成分的任務。
  • 社群與社會,螞蟻和人類
    威爾森與霍爾多布勒在他們最近的大作《超級有機體》中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細緻探索,而他們的導師威廉·惠勒(William Wheeler)早在1911年就已在《作為超級有機體的螞蟻社群》一文中引入了這一概念。不過,螞蟻社群只是一種特殊的超個體生物組織。在動物王國中還有許多同類例子:珊瑚、蜜蜂、黃蜂、白蟻、魚、鳥、海豚、大象、獅子、狼、猴子。顯然,人類也榜上有名。
  • 元認知在社會互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元認知在社會互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9年03月26日 07: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藝明 尚婷婷 陳英穎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心理學諮詢師基礎知識》筆記總結分享《發展心理學》思維導圖
    《心理學諮詢師基礎知識》筆記總結分享《第四章 發展心理學》思維導圖2020.5.13.需要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都是乾貨,直接拿走。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個體的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出生到衰亡的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發展。
  • 思維認知是關鍵
    看看我們自己以及身邊,是不是也經常因為某個惹眼的標題,而不小心湊了一波熱鬧;再因為身旁的人都加入討論,我們又急急忙忙地站了隊;而當我們加入了某個戰隊,就落入了有心之人的圈套,我們的善惡、情緒、評論都是他們的盤中餐;最後我們就這樣替別人操碎了心
  • 硬核知識分享大賽 心理諮詢師《心理評估》筆記總結思維導圖
    《心理學諮詢師》筆記總結分享《第六章 心理評估》思維導圖2020.5.15.需要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都是乾貨,直接拿走。初診接待: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的第一次會面。攝入性會談:目的是收集資料。(一)確定會談內容和範圍所依據的參照點: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
  • 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考研筆記99)
    >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小說家、散文家和戲劇家,也是第一位獲得歐洲認知的俄國作家。一、說在前面的話:1、這是一個文學專業學生寫的考研複習筆記,是學習中做的摘錄、記錄,還有一點兒自己的隨想隨感。文中所錄的參考答題,也只是參考。歷史上有諸多文學理論家、批評家,如今身邊有老師、教授、專家,學生應該做的是懷著敬仰的心認真學習。
  • 新媒體給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變革(勢所必然)
    如果20年前描述人類「數位化生存」還帶有預言性質的話,那麼,由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帶來的社會網絡化、信息數位化、交互實時化的現實,已經成為真實而普遍的生存方式。今天,新媒體對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革已經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推動著以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不斷深化。
  • 社會工作重要理論大全
    成年晚期(老年期):衝突:自我調整與絕望65歲以上 任務:回顧一生,面對死亡,不沮喪失望,恐懼死亡 重要聯繫人:所有人類美德:智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1、感知運算階段:0-2歲靠感覺和動作認知周圍世界,一般在9-12個月時兒童獲得客體的永恆性
  •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公益時報》社社長 劉京:從...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公益時報》社社長 劉京:從企業公民 到股東利益多元的責任構築 2019-11-2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於是,我們於2004年在民政部登記成立了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現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下面的企業公民委員會,推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擔當優秀企業公民。 在整個企業公民理念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欣喜的變化。 200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制定了一系列規則,讓上市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標準和監管。
  • 湖北2010年自考社會心理學課程考試大綱
    同理心-利他主義假說(巴特森提出,我們幫助他人取決於我們是否感同身受。  (二)次重點知識  1、識記:  社會情緒管理的含義(社會行為中個人情緒的控制與自我管理,對社會情緒的敏感、認知和疏導)  情緒管理的3W理論(WHAT什麼情緒,WHY為什麼,HOW怎麼辦)  變革型領導理論(智力刺激和個體化關懷)情緒丘腦說(身體變化與情緒體驗受丘腦管制)  2、理解:  情緒二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