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廚餘垃圾處理要過幾道關

2021-01-08 環球網

本報駐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郭偉民 青 木  本報記者 陳尚文  倪 浩編者按:自上海從7月1日開始實施國內最嚴垃圾分類措施以來,垃圾分類就成為國內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其中被廣大網友吐槽最多的莫過於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溼垃圾的分類與處理。到底溼垃圾從分類、傾倒再到集中處理面臨著哪些難題呢?

第一關:如何精準分類從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稱「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其中將垃圾分為: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四大類。而圍繞如何區分幹、溼垃圾成了段子手們近期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按照條例的規定,溼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等易腐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

不過溼垃圾的範圍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非常困擾。段子手更是編出:豬骨頭是幹垃圾,雞骨頭是溼垃圾;小龍蝦殼是溼垃圾,螃蟹殼是幹垃圾;幹香菇是溼垃圾,溼紙巾是幹垃圾……

國外對於垃圾分類的名稱不盡相同(其中廚餘垃圾相當一部分為上海條例中的「溼垃圾」——編者注),但其中一些思路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據介紹,日本垃圾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和資源。菜葉、剩菜剩飯、魚骨頭等廚餘垃圾在日本屬於可燃垃圾。《環球時報》記者所在的日本東京都目黑區每周二和周五上午7時至9時可以扔廚餘垃圾。記者在做飯之前,首先要考慮到的是扔垃圾問題。如果周一出差的話,那麼在周日就儘量不買那些產生廚餘垃圾的食材。對記者來說,夏天幾乎不吃西瓜,一是因為西瓜價格較貴,二是因為西瓜皮很難處理。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對《環球時報》表示,對乾濕垃圾的分類不宜糾纏於細枝末節,人為增大分類難度。段子式的分類方法也許有利於提高民眾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度,但對分類工作的實際促進意義有限。從實操角度看,民眾分不清一種垃圾究竟是幹是溼時,可以先按幹垃圾投放,這樣的操作不會有什麼太大不良後果,因為幹垃圾後端處理對接的是容錯性很強的焚燒廠或填埋場。反之,如果將幹垃圾錯投到溼垃圾中,則會導致後端處理設施難以正常運行。▲

第二關:倒垃圾有講究

區分完了乾濕垃圾,各類垃圾也不是一倒了之就行的。在倒到垃圾桶之前還需要經過若干步驟。

大醬湯可謂韓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菜品。美餐一頓後,剩餘的大醬湯應如何處理,是分類至食物垃圾,還是一般垃圾,就連不少韓國人也對此存在誤區。記者仔細查閱韓國垃圾分類相關貼士、指南後了解到,最重要的是「乾濕分離」,一是經廚房水槽倒掉湯汁,二是將過濾後的大醬、辣椒醬等醬類和食物殘渣瀝乾水分,與一般垃圾一起放入普通垃圾袋中丟棄,因為鹽分過高不適合做動物飼料或積肥。

記者在進行了水分濾幹步驟後,在韓國居住的公寓小區,採用的是較為主流的食物垃圾RFID計量制方式。簡單來講,小區給每戶業主配發一張無線射頻識別卡,並在小區內配套設置「智能食物垃圾桶」。在「智能食物垃圾桶」刷卡後,垃圾桶的排放門會自動打開,將食物垃圾倒入後,垃圾桶會自動「說出」業主的門牌號碼,並報出投放食物垃圾的重量,最終以業主丟棄食物垃圾量精確計費,並體現在物業費中。這種加載通信系統的RFID計量回收方式,對業主而言投放時間大多無限制,相對較為便利;對於監管方而言,可將相關數據通過通信網絡實時傳輸到管理終端,所以在監控方面更為高效,由於費用扣除的方式較直觀,客觀上會促進居民主動減少食物垃圾產生。

在韓國的另一種主流方式,即需購買食物垃圾專用回收袋在指定日期擺放至指定回收點進行排放,獨棟個人住宅、餐廳多實行這一方法。食物垃圾回收袋的價格往往比一般垃圾袋貴不少,原因在於垃圾袋費用實際就包含了垃圾處理費。處理食物垃圾要比處理一般垃圾費用高,因此食物垃圾袋比普通重量制垃圾袋要貴。此外,採用計量桶加密封標籤的桶裝回收方式。密封標籤就是待食物垃圾桶盛滿之後,會蓋上蓋子密封起來,貼上標籤,表示此桶已滿,無法再裝更多的食物垃圾。回收費用由整個小區的人一起平攤,收費包含在每個月的物業管理費中。

而在傾倒溼垃圾之前,過濾水分是各國都感到棘手的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政府非常鼓勵家庭購買處理廚餘垃圾的機器設備,以此來減少廚餘垃圾的數量。東京都品川區正在實施一項補貼電動式廚餘垃圾處理機的政策。對於那些購買通過電力,將廚餘垃圾進行熱風乾燥處理以及微生物分解的家庭進行補貼1/3的價格(最多補貼2萬日元)。除了品川區政府,日本很多地方政府都實施類似的政策。

劉建國認為,家庭廚房安裝粉碎機通過下水道系統處理,這種方式在中國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目前國際上主要是美國實行這種方式。主要原因一是美國的廚餘垃圾量相對較少,相比之下中國產生的廚餘垃圾較多;二是垃圾質地不同,中國廚餘垃圾中油脂含量更高,容易黏附在管道內壁,凝固後就易堵塞管道。而且中國的下水管道通常較細,美國下水管道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了垃圾處理問題。

另外,中國的下水管道還存在與雨水管、汙水管道混接的問題,很多地方汙水最後排進河道,通過下水道處理家庭垃圾就會增加河水汙染的風險。同時堆積在管道中的廚餘垃圾時間過長會發酵而產生沼氣,存在爆炸風險。▲

第三關:如何回收利用

民眾在完成了分類與投放之後,如何有效、安全地處理溼垃圾也是各國都在思考的問題。

由於歐盟規定,為避免疾病,廚餘垃圾不能作為動物飼料,因此德國目前此類垃圾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廚餘垃圾製作成肥料。工作人員先將收集來的廚餘垃圾放入垃圾粉碎機中。粉碎後的「碎垃圾」經過攪碎、發酵、風乾等步驟,轉化成顆粒狀有機肥。不過這些有機肥必須進行質量檢測。檢測內容根據德國《生物廢棄物條例》等規定,包括肥料的來源、物理和生物特性、鹽含量以及重金屬含量。檢測通過後,肥料才能獲得產品質量認證標籤,投放市場。每年,德國有廚餘垃圾製成的肥料約500萬噸,用於農業、家庭花園以及製成營養土等。二是沼氣發電。沼液部分可以用作農田的液體肥料,沼渣則做成有機肥料或營養土。

對於家庭或餐館的廢油,德國也有專門的公司定期收集,送入專門的處理機構實施無害化集中處理:德國上門回收處理餐飲業泔水的ReFood公司,每年要處理近30萬噸食品垃圾,發電5400萬度(千瓦時),供應2.5萬個家庭。

而另一個以垃圾分類處理精細化著稱於世的國家——日本也採取類似的處理模式。據統計,日本每年產生的95%的廚餘垃圾都被焚燒。垃圾回收車將廚餘垃圾運輸到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由於廚餘垃圾含有大量水分,燃燒起來要花費大量燃料,並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甚至有害氣體。於是,現在很多日本地方政府正在考慮修建廚餘垃圾堆肥中心,減少燃料消耗並實現循環發展。

據媒體報導,目前上海的溼垃圾也主要用於沼氣發電。上海垃圾處理企業負責人介紹,1噸溼垃圾目前產生的沼氣大概有80立方米左右,可以發電150度左右。

除了垃圾場集中處理,每家每戶是否有可能自己進行處理呢?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幾年,除了食物垃圾乾燥機、食物垃圾桶等,韓國還出現了多種原理各異的食物垃圾處理機等「黑科技」產品。例如,親環境微生物食物垃圾處理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微生物發酵消滅90%以上食物垃圾,一個月只需排出1至2次垃圾,相對便利且幾乎不產生垃圾處理費,不過機器售價相對較高,一臺約為80至90萬韓元。冷凍、冷藏式食物垃圾處理機的目的更接近於保管垃圾,減少異味排放。而與之相對的,採取加熱乾燥粉碎方式的處理機,則最多可以讓處理過的食物垃圾減至1/10,粉碎後的粉末還可以作為家中種花種草的肥料,而缺點是使用這一原理機器的電費較高。

在日本地方政府的呼籲下,很多日本民眾積極參與到把廚餘垃圾變為堆肥的活動中,把廚餘垃圾產生的堆肥用於家庭花卉種植之中。▲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處理迫在眉睫
    「廚餘垃圾已經成為城市的最主要汙染之一,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都有很大的危害。」任教授研究垃圾的管理已經超過十年了,他介紹說把廚餘垃圾混在普通垃圾裡面直接填其實很危險。因為在中國,廚餘垃圾中平均74%是水。如果將這麼多水分與其他垃圾直接混合填埋會在高壓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滲瀝液。滲瀝液不易降解,含有劇毒的致癌物質,是垃圾處理當中的頑疾之一。一旦滲漏出來,就會造成垃圾的二次汙染。
  • 車耳營村廚餘垃圾就地化處理不出村
    車耳營村新引進的有機垃圾微生物處理設備 蘇家坨鎮/供圖「吞下」廚餘垃圾,「吐出」有機肥料。近日,蘇家坨鎮車耳營村新引進有機垃圾微生物處理設備,讓村裡產生的廚餘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化處理。在確認垃圾桶中沒有摻雜其他垃圾後,保潔員將廚餘垃圾桶安置在設備自動回收裝置上,垃圾桶緩緩升至設備頂部的入料口,將桶內垃圾傾倒至設備箱體內。關好進料門,一鍵啟動,系統便自動開始工作。據了解,設備日最大處理量為200公斤,從機面顯示屏可以看到這個「大傢伙」的已進「食量」和還能吃下多少物料的重量,工作狀態和運行時間同樣一目了然。 這個「大傢伙」是如何與「美麗鄉村」邂逅的呢?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華貿天地內100多家餐飲單位都在實施垃圾分類晚上8時30分,市區下角的黎記大排檔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夥計們熟練地將餐餘垃圾放進專門的垃圾桶。晚上9時,專門回收廚餘垃圾的垃圾車來到店裡的後廚回收,最終駛向廚餘垃圾處理點,利用綠色養殖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 在惠城區,這樣的場景每天在各地上演。
  • 原本讓人嫌棄的廚餘垃圾,大家卻搶著要!只因這麼處理……
    廈門創新突破,因地制宜破解農村廚餘垃圾分類難的問題,逐步形成減量化、實用化、生態化、資源化等新模式,取得明顯成效,既節省了處理成本,又促進源頭減量,提高資源化利用率。 農村廚餘垃圾處理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鑑。廈門市垃圾分類中心負責人表示,島外各區、各部門正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
  • 關於「垃圾分類中吃過的骨頭要放在廚餘垃圾裡,為什麼大骨頭和小...
    11月19日,陳女士諮詢:垃圾分類中吃過的骨頭要放在廚餘垃圾裡
  • 黑水虻每日可「吃」掉2.5噸廚餘垃圾 南京探索廚餘垃圾處理新途徑
    中國江蘇網7月15日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14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大型商用廚餘垃圾處理器:溼垃圾處理「明星選手」|餐廚垃圾處理|生態環境保護
    繼垃圾分類措施實施後並逐步推行全國後,提出到2020年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並指出廚餘垃圾應該分類收集。應該按照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4種方式對垃圾分類及處理。餐廚垃圾一向是垃圾處理的痛點。
  • 粽葉是廚餘垃圾嗎?榴槤殼是什麼垃圾?貓狗糞便怎麼處理?答案來了
    廈門市垃圾分類中心垃圾分類管理科王虹豔介紹 粽葉由於本身質地比較幹,且不容易迅速腐爛,目前廚餘垃圾處理廠無法進行消納處理,所以應該把它歸類為其他垃圾。 劃重點 廚房做飯留下的垃圾就是廚餘垃圾 這是市民最常見的誤區之一 王虹豔還列舉了很多
  • 廚餘垃圾必須要「破袋」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5月1日開始,北京便開啟了垃圾分類的新篇章。目前北京垃圾的分類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廚餘垃圾處理時,因為有些小區的物業嚴格要求居民在傾倒時必須要「破袋」,引發了不少居民的擔心——因「裸投」廚餘垃圾的存在有可能出現的蚊蠅等環境問題。
  • 落葉竟然是廚餘垃圾?垃圾分類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8月10日,湖北省政府出臺了《湖北省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襄陽市建成區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2年,襄陽市建成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殘羹剩飯、果皮菜葉等廚餘垃圾咋處理?東城引進「神秘武器」~
    如此神奇又能吃垃圾的蟲子是怎麼發現的呢?原來,從2010年開始,齊躍便用東城產生的廚餘垃圾來製作飼料添加劑。每一批飼料添加劑生產出來,都要送到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進行檢測。一來二去,齊躍和農科院的幾個博士生漸漸熟了。「我們在實驗室養了點兒蟲子,來看看吧。」博士們盛情邀請齊躍來實驗室參觀。原來,博士們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名叫黑水虻的小蟲子。
  • 廚餘垃圾粉碎機建議安裝嗎?溼垃圾歸途在哪兒?聽聽專家怎麼說
    國外用廚餘垃圾粉碎機的比較多,一方面是他們廚餘垃圾油少;另一方面,管網要大得多,而且在房屋設計規劃的時候管網就已經配好。生物轉化雖然可以實現資源化利用,但廚餘垃圾的生物處理過程會帶來二次汙染,如臭氣和廢水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處理和控制。
  • 廚餘垃圾去哪兒了?TA竟然一頓能「吞下」500公斤~
    廚餘垃圾去哪兒了?飽餐一頓以後我們每天留下的廚餘垃圾都去哪兒了?一臺生物降解機正在工作在一頓「吞下」500公斤廚餘垃圾後降解機在微生物菌的助力下能將分類好的廚餘垃圾發酵降解處理成液體
  • 天氣變冷,廚餘垃圾處理起來不方便怎麼辦?
    眾所周知,目前大部分城市垃圾分類採取的形式均為「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模式,主要是為了方便統一監管和規範居民投遞行為。但是隨著入冬,廚餘垃圾清理問題著實也面臨了一把考驗。     按規定要求垃圾主要分為四分類標準,分別是廚餘垃圾(溼垃圾)、其他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 如何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循環利用。廚餘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以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和廢料,是生活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中佔比較大,它們的處理是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問題的重要環節,其含水率高、易腐爛發臭,垃圾滲濾液給焚燒、填埋帶來極大困擾。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廚餘垃圾有哪些?椰子殼屬於廚餘垃圾嗎?快來了解一下……
    廚餘垃圾知識小科普 廚餘垃圾定義 廚餘垃圾:是指以有機質為主要成分,具有易腐爛發酵發臭等特點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產生的廚餘垃圾和餐飲服務、機團單位食堂、集貿市場等產生的餐廚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也包括家庭產生的小型樹枝、花草、落葉等。
  • 北京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兩個月增長137%,我國垃圾處理相關企業十年...
    快訊 | 詳情 北京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兩個月增長137%,我國垃圾處理相關企業十年間註冊總量翻4倍 8月3日下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三個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城管委舉行。
  • 深晚薦讀|垃圾分類規矩定了,廚餘垃圾要拆袋投放
    按照條例,深圳把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廢棄的玻璃、金屬、塑料、紙類、織物、家具、電器電子產品等;廚餘垃圾,是指容易腐爛的食物殘渣、瓜皮果核等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電池、燈管、家用化學品等;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 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在這裡垃圾分類進行完整...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隨著《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發布,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自覺行為。但具體實施中還是存在著廚餘垃圾混投的現象,這也成為垃圾分類工作的「痛難點」。為破解這一難點,市北區在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到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實現完整閉環。據河西街道城市管理分管主任欒述先介紹,打造的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共涉及到7個小區、77棟樓、245個單元,共計4323戶居民,主要是樂天家園、富居園、德馨築家、天怡景園新區等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