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民間文學深海 溯不朽民族精神

2021-01-08 澎湃新聞

▲ 劉亞虎的部分著作

遨民間文學深海 溯不朽民族精神

——訪民間文學「挖寶人」劉亞虎

民間文藝歌海的深厚文化底蘊讓劉亞虎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方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民間文學研究,他在融合多民族民間文學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歷史事實,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研究道路,成為南方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重要力量。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劉亞虎手持民族文學研究的接力棒,在研究路上繼續前進。

從廣西戲曲的肥沃土壤汲取營養

出生於廣西都龐嶺西麓灌陽縣的一個小村莊,劉亞虎 從小就對流傳在民間的桂劇、彩調、文場等十分著迷,他說:「尤其是流傳在桂北地區的文場,曲調纏綿悱惻,宛轉悠揚,是我聽到的傳統戲曲曲藝音樂裡最引人魂牽夢繞的曲種。」作為縣文藝隊的創作員,1974年2月,他主創的文場劇《瑤山教師》在桂林地區文藝調演大會上大獲成功。大會還專門為該劇組織了唯一的一場座談會,並將座談會紀要以《瑤山紅梅俏山花爛漫開——〈瑤山教師〉座談記》為題發表在大會簡報上,紀要寫道:「到會同志一致認為《瑤山教師》是一出基礎較好的戲,它像一首清新的教育革命抒情詩,在表演、音樂等方面都作了可喜的創新嘗試,給觀眾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正是因為大會對劉亞虎的創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從此,「民間文藝形式」和「少數民族生活」兩個關鍵詞在他心中深深紮根。帶著這份自信,在大學本科畢業考研究生時,他懷著濃厚的興趣報考了民間文學專業。考試時的點滴劉亞虎都銘記於心,他自信滿滿地說:「記得有一道題是論述相聲的『包袱』,有了縣文藝隊的創作實踐,答這樣的題目就像玩似的,我以自己的相聲作品為例大談特談了一番,自己感覺拿去做教科書都可以了。」家鄉的文藝環境和紮實的創作功底為劉亞虎在民間文學研究的道路上揚起風帆,助他更好地遠航。研究生畢業後,他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實現了「民間文藝形式」與「少數民族生活」的完美拼接。

▲劉亞虎在廣西調研

創新史詩研究思路:走向田野,系統研究

博覽群書,廣泛調查,研究分析,劉亞虎的工作看似享有研究自由卻充滿巨大挑戰。把漢族和各個少數民族的民間文學作品梳理數遍,劉亞虎著迷於遠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更被獨屬於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神奇魅力所吸引,尤其是各民族口口相傳、代代傳承的神話、史詩,在他眼中仿佛一座巨大的寶藏,神幻、浪漫、深沉且充滿生命力,驚嘆之餘他清醒地認識到,挖掘和研究工作迫在眉睫。20世紀80年代,劉亞虎承擔國家級重點項目《少數民族史詩研究》子課題《南方史詩研究》(主要是創世史詩)的工作,這是他承擔的第一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的課題。以此為起點,劉亞虎逐漸開啟了與創世史詩密不可分的創世神話、具有獨特分量的敘事詩以及民族文學關係史、民族文學史等的探討。

劉亞虎認為,南方民族創世史詩具有史詩性和原始性,還是活形態流傳,對它的研究應該不同於一般的作品,需另闢蹊徑。為了挖掘南方少數民族在精神生活、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原始文化遺留物,他突破常規,走上了一條充滿田野氣息的學術之路。他深入民族地區,親身參與史詩演唱相關的各種儀式、環節和活動,零距離體驗他們「活下去的實體」。

▲在廣東連南採訪瑤族師公後合影

1986年,他開始了相關的田野調查。東起海峽兩岸,西至高黎貢山,北始大涼山,南止阿佤山,劉亞虎從首都來到西南邊疆,走進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先後感受了貴州雷山苗族鼓藏節、廣西金秀瑤族盤王節、田陽壯族祭祀布洛陀等祭祀儀式,觀看了民族婚禮、葬禮以及其他活動,聆聽史詩的吟唱。

他看到了多元的民俗風情,不同的傳統反映的史詩活態形式的深層精神,品嘗過酒香湯醇的滋味,深刻體驗到史詩的境界,還有許多奇特的經歷和感受:佤山酒後載歌載舞,夜半吃油炸的傳說是「天神木依吉最早放出的昆蟲」的蛹,他感受到了屬於原始生命力的獨特力量;躺在烏蒙山頂傳說是彝族「安魂」的無垠的草地中,他感受到宇宙無垠的壯觀……劉亞虎直言,調研過程雖「行路難」,卻是永生難忘的記憶,同行師友的相助、各族好友的熱情,令他不禁稱道:「此中樂趣,幾人能享!」

帶著調研的收穫回歸文本,劉亞虎構想了自己的目標:突破以往只靠文本解讀文學的傳統方式,聯繫民族發展歷史,考量地域與文化之間的影響深度,從整體把握史詩,進行系統性研究。於是《南方史詩論》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通史》南方民族板塊成稿了,他曾自我評價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顛覆了當時大多數史詩研究以書面文本為對象的模式。」除此以外,劉亞虎在《中國南方民族文學關係史》中以中國文學的大視野回望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將當今少數民族生活中的文化現象與遠古時期聯繫起來,深入開拓文學意象的內涵。在他看來,南方各民族文學是在相互影響、相互交流中發展起來的,遠古至今,這片傳統文化的土壤萌生了豐富的神話、史詩、歌謠,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它們成為少數民族精神文明的載體,也構成了整個中華民族具有獨特價值的部分。

數年的田野作業經歷和南方民族史詩的闊大、渾厚,深深地震撼了劉亞虎。它們不只是文本的史詩,也不只是表演中的史詩,特別是與民族遠古生活相關的敘事「絕不只是說一說的故事,而是要活下去的實體」,是一個獨特的有著各種不同功能的文化系統。如今,劉亞虎的研究碩果纍纍,但他仍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樂此不疲,他幹勁十足地說:「興之所至,總覺得有做不完的活。」

建議家鄉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富礦」

經年累月與民間文學為伴,劉亞虎感到,中華民族的創世神話、史詩、敘事詩等其實是自然和人文的縮影,是民族精神的象徵。無論是敬畏自然、讚頌始祖的儀式,還是追求自由戀愛、嚮往美好生活的風俗文化,從這些豐富的文化留存中,劉亞虎看到了民間文學中所蘊藏的獨特內涵,看到了民族神話、史詩、敘事詩等書寫的民族歷史,看到了它所講述的民族鬥爭與民族氣運。從理論到實踐,從文獻到田野,劉亞虎大量閱讀中西方的民族神話和史詩作品,根據自己多年對南方少數民族的觀察和了解,形成一種文學理性與文化感性相互交織的獨特思維方式。他明白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中最深層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情結,所以「揭示少數民族文學獨特的藝術魅力,獨特的美,是我們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者的一個重要使命」。

心懷目標,踏實前行。劉亞虎意識到,想要延續這些美好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必須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各種形態的少數民族文學藝術,他在《少數民族文化品牌的價值與開發》中提出,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信仰、歷史等各種文化形態蘊藏豐富,潛力巨大,經過挖掘和打造,可以形成品牌、開發產業,從而走一條保護與開發良性循環的科學發展道路。

▲劉亞虎在北京出席民族音樂舞蹈詩《唱婭王》專家座談會並發言

正因心中對民族文化信心滿滿,談及家鄉的文旅事業時,他堅持認為廣西發展的聚焦點不應局限在自然山水風光,而應該更多地關注人文景觀,特別是與愛國主義歷史人物相關的遺址的發掘——在廣西,從西到東,依次有西林那勞村岑氏父子故居「宮保府」、靖西舊州鎮瓦氏夫人練兵的「點將臺」、大新儂智高抵禦交趾的岜特山「儂王山寨」、抗法古戰場鎮南關(今友誼關)、欽州市馮子材故居和劉永福故居、灌陽江口村唐景崧故居等,它們應該成為廣西文化旅遊版圖上的一串明珠。

▲2018年12月,劉亞虎(左)陪同導師北京大學中文系段寶林教授(中)在臺灣調研少數民族文化時與東吳大學吳天泰院長(右)合影。

細數歷史上的廣西,劉亞虎滿懷深情,作為從壯鄉走出去的學者,他迫切希望家鄉拿出具有邊疆地區、民族地區特色的有家國情懷的作品,發出習總書記所倡導的「愛國主義主旋律」的廣西最強音,讓人們從新的角度認識廣西。

個人簡介

劉亞虎,廣西桂林市灌陽縣人。198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南方室主任。出版有《竹、木、龍、虎與精魂——南方民族族源神話闡釋》(2020)、《創世的「神聖敘述」——南方民族創世神話闡釋》(2018)、《神話與詩的「演述」——南方民族敘事藝術》(2006)、《多彩的世界——西部藝術》(2003)、《荒野上的祭壇——中國少數民族祭祀文化》(2000)、《南方史詩論》(1999)、《中華民族文學關係史(南方卷)》(1997)《廣西山水傳說探美》(1994)等多部著作。

2020

講民族語言|說民族故事

微信號|gxmzbwx

投稿郵箱:gxmz@163.com

來源:廣西民族報

作者:王絲涵 莫伊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遨民間文學深海 溯不朽民族精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民間文學的社會記憶建構
    他認為,文化記憶在文字產生以前主要依賴口頭講述、儀式活動傳達信仰和價值觀,保持文化的一致性;文字產生以後主要依靠傳習文本,特別是闡釋經典文本,保持民族文化的一致性。他稱前者為「儀式一致性」,後者為「文本一致性」。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記憶,這是保持一個民族的基本特性、維護內部成員相互認同的根基。阿斯曼指出:「民族認同及其穩定持久性是受制於文化記憶及其組織形式的。
  • ...三江民間文學聯合考察文獻彙編》發布會暨「民間文藝田野調查的...
    12月25日,《中芬三江民間文學聯合考察文獻彙編》發布會暨「民間文藝田野調查的歷史與方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廣西文聯、廣西柳州三江縣文體廣旅局、三江縣文聯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回望中芬三江民間文學聯合考察的歷史,探討田野調查的理論與實踐。
  • 成立僅一年多 浙江遨博領航國內協作機器人
    記者近日在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採訪時,該公司負責人萬永亮一邊帶記者參觀生產車間和產品陳列室,一邊向記者介紹公司發展情況和產品特性。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雖然是一家成立只有一年多的新企業,但其憑藉「遨博智能」品牌和雄厚的研發技術實力,已經成為協作機器人行業的領航者。
  • 遨翔科技:「我們將成為中國最大的路由器應用開發商」
    做智能硬體,難免碰到跳票問題,硬體有故障,軟體出Bug,供應鏈協調不上來……但宅客君以為最不可能出問題的這家公司,居然也開始三連「跳」了。遨翔科技,前身是立方體科技,其創始人何錚曾在今年5月末雷鋒網舉辦的OpenWrt開發者沙龍上開講「用 OpenWrt 實現微小企業管理」。
  • 中國古代神話與民族精神三題
    編者按: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的個案或專題研究,成就最突出者首推神話,或曰,這與神話作為民族古老的記憶的特殊性有關。  中國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 把握偉大民族精神的新定義
    並把偉大民族精神具體闡述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四種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精神的思想內涵、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一,民族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民族精神。
  • 彝族民間文學,日常經驗的事實變為神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彝語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期,一是歷史上隨著中央王朝對彝區直接控制的加強,彝漢文化交流增多,彝語不再是彝區唯一的交流工具,隨著明朝漢族移民運動及清朝改土歸流措施的進行,彝族人口由多變少,彝族文化由彝區主流文化變為邊緣文化,彝語不再是區域範圍內主要的交流工具,交流功能的逐步喪失導致了使用彝語的人越來越少;二是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交通的便捷化及交流媒介的多樣化使得彝族人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交流,而作為民族語言的彝語顯然在這方面不佔有優勢
  • 山嶽文化的認同與民族精神的紐帶
    它延綿千年而傳承至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它延綿千年而傳承至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本文將以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作為切入點,從文化認知、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的視角,全面梳理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的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的精神實質,喚醒中華兒女的「文化自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重新構築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 民族復興需要圓夢精神和長徵精神的融合升華
    尤其思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徵,怎樣才能像紅軍長徵那樣迸發出支撐民族前行的圓夢精神,怎樣將長徵精神與圓夢精神銜接,找到內在契合點,實現圓夢精神和長徵精神的融合升華,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是長徵勝利紀念活動的根本目的和著眼點、著力點。
  • 蘇博&溯遠揭開基因測序新篇章
    蘇博&溯遠揭開基因測序新篇章 2018年11月21日 16:54作者:王動編輯:王動   突破技術壁壘 打造民族品牌—— Honor1816 型基因分析儀  南京溯遠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高端生命科學儀器的研究開發
  • 偉大民族精神!習近平定義新內涵
    在撫今追昔之中,在繼往開來之時,習近平主席以激昂的語調、飽滿的情感,講述我們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更讓人觸摸到其中深沉的意蘊、豐厚的內涵。讓我們從歷史、現實與未來 三個角度,思考習主席「提純」的偉大民族精神。
  • 公方彬:民族復興需要圓夢精神和長徵精神的融合升華
    原標題:民族復興需要圓夢精神和長徵精神的融合升華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回顧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感知其中蘊含的超凡絕倫的偉力,思考煥髮長徵精神的時代價值。尤其思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徵,怎樣才能像紅軍長徵那樣迸發出支撐民族前行的圓夢精神,怎樣將長徵精神與圓夢精神銜接,找到內在契合點,實現圓夢精神和長徵精神的融合升華,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是長徵勝利紀念活動的根本目的和著眼點、著力點。
  • 群體遺傳|Wright-Fisher模型與溯祖模型
    比如原來有20條序列,在某一時間節點上有兩條序列找到了共同祖先,就合併為一條序列,最後所有序列就可以畫成一個二叉樹,這個過程就叫溯祖過程。溯祖時間:溯祖事件發生的時間稱為溯祖時間。如N個個體變成N-1個個體的溯祖時間是Tn,是系譜樹樹枝的長度。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11公裡量子糾纏純化;日本濱岡核電站發生漏水事故 | 遨翔早報 No.22
    成都北鬥遨翔 Weixin ID gh_8524736e68a1
  • 蘇博&溯遠揭開基因測序新篇章
    突破技術壁壘打造民族品牌—— Honor1816型基因分析儀>  南京溯遠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高端生命科學儀器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維修為一體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面對此次新品發布,溯遠基因負責人表示,國內首臺Honor1816型基因分析儀的成功研製,率先衝破六色螢光壁壘,可同時完成八種螢光基團的分析,打破基因測序儀高度壟斷的局面,為基因測序儀打開國產化的大門,全面步入全球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 《深海利劍》大結局是什麼深海利劍結局劇情介紹 尚堂盧一濤等人結局
    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劇情和結局:》》》推薦閱讀:《深海利劍》呂奉光結局呂艇長犧牲自己救活盧一濤 《深海利劍》分集劇情《深海利劍》劇情介紹:潛艇是國家的戰略利器,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他們在超乎尋常的嚴苛訓練裡,從懵懂的新兵,成長為肩負國防重任的鐵血軍人,駕我軍新型潛艇深海潛航,一次次驅趕了X國的「黑鯊」級潛艇的偵察和騷擾,保衛我國領海安全。在我黨強有力的領導下,讓敵人聞風喪膽。他們歷經生死考驗,用生命和鮮血為我萬裏海疆築起了一道移動長城,實踐了血灑海疆的「重劍」精神,捍衛了「聽黨指揮,生死與共,永不沉沒」的不朽誓言。
  • 華晨宇的《不朽》,桀驁不馴的熱血青年
    熱情搖滾青年華晨宇,他的原創歌曲有很多張揚個性,熱血高燃的搖滾樂,這首《不朽》我認為是其中最熱血的一首,不僅有作詞人郭德紫毅驕傲霸氣的歌詞,還有超難度爆發力極強的演唱。《不朽》屬於新金屬搖滾歌曲,我聽這首歌時,感覺有種驕傲的王者之氣,也有股捨我其誰的中二勁兒,很燃。
  • 公方彬:國慶彰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使億萬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滿懷豪情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徵程。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認為,國慶日是各個國家和民族最驕傲的日子,也是最能張揚國家和民族精神的日子。 公方彬談到,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國慶日,因為其中都有寓意。
  • 踏萬古江河 鑄不朽人生
    在民族危難之際,先進青年知識分子成為時代的先鋒,掀起了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先進青年追尋著信仰,迸發著力量,以永久奮鬥、敢於犧牲的崇高精神,推動了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歷史進程。1916年進入清華求學的施滉學長,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下,積極參與了五四運動,發起成立了愛國進步社團「唯真學會」。他在不懈的求索和實踐中,堅定了為多數人謀幸福的人生觀,把共產主義作為終生不渝的信仰。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原標題:   民族舞劇《醒·獅》以「醒」為神、以「獅」為形,以民族覺醒為主旨,講述兩位舞獅少年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不同人生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反映了南粵兒女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覺醒反抗從而獲得尊嚴和力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