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創新療法!這家公司竟同時獲得諾華、輝瑞和默克的青睞!

2021-01-09 健康界

前言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JAMA Oncology》發布的最新全球癌症地圖顯示,2017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2450萬,癌症死亡病例960萬。根據我國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均呈持續上升態勢,防控形勢嚴峻。近日,諾華、輝瑞和默克三大製藥公司的風險投資部門共同為瑞士的一家名為FoRx Therapeutics的癌症初創公司投資1100萬美元種子資金。該公司由合成生物學先驅Thanos Halazonetis創辦,目的是為了開發針對腫瘤更好的治療手法。

       2007~2017年全球年平均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

一、日益增長的腫瘤治療市場

惡性腫瘤是一類嚴重的疾病,已經成為人類最主要致死因素。由於惡性腫瘤的發生與年齡增長具有相關性,因此隨著社會呈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腫瘤的患者數量也在逐漸增長。與腫瘤患者增長對應的是逐漸增長的腫瘤治療市場與抗腫瘤藥物市場,2019年全球藥品銷售額排名前十的藥物中和腫瘤治療相關的有五種,特別是PD-1單抗Keytruda銷量達到了110億美元,年增長率更是超過了50%。

然而目前腫瘤的治療方法並不足以應對所有惡性腫瘤,仍然有繼續開發新療法的必要性。例如PD-1治療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以分析是否適用於PD-1的幹預治療。事實上,即使作為最重要的靶點之一,也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適合接受PD-1治療,其餘患者對於此類療法並不敏感。即使是能夠接受PD-1治療的患者,也存在嚴重的免疫系統反應、療法逐漸失效等嚴重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惡性腫瘤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越來越多的癌症療法被開發出來。

二、DNA複製與複製應激

              

DNA複製

DNA是中心法則的核心,除部分病毒外,DNA是大部分生物最主要的遺傳物質。在細胞複製時,DNA會在多種酶的作用下發生解旋、配對,最終完成DNA的複製過程。DNA的複製過程存在錯誤的風險,例如鹼基錯配、其他化學分子幹擾反應等都會導致DNA存在錯誤。而體內存在多種酶和蛋白複合體具有修復DNA的能力,因此可以降低錯誤機率,但是仍然有極低的概率使得錯誤傳遞下去,這其中有一些突變就造成了細胞的癌變。

複製叉與複製應激

當腫瘤細胞產生又不能及時被免疫系統及時清除時,就可能產生越來越多的腫瘤細胞,進而產生腫瘤組織。在這一過程中,複製應激(replication stress)被認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NA複製過程中依賴於複製叉的Y型結構,如果複製叉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拖延和崩潰,則會導致嚴重的DNA損傷和未成熟有絲分裂的信號通路激活,這一不正常過程被稱為複製應激。複製應激是基因組不穩定的來源之一,也是癌變前細胞和癌變細胞的重要標誌。

研究也發現,癌基因能夠通過幹擾細胞周期來誘導DNA複製應激。具體來說,癌基因刺激細胞過早進入DNA合成期,導致在正常細胞中被沉默的特定DNA複製位點在癌細胞中未能被沉默,促進了腫瘤細胞的發生進展。

三、複製應激與藥物研發

DNA複製與細胞命運選擇

由於複製應激在腫瘤細胞中的廣泛存在,因此針對複製應激開發腫瘤治療方法具有可能性。目前認為這一過程有三個位置可以作為治療靶點,第一是提高複製叉的穩定性,進而減少複製叉的崩潰;第二是組織癌細胞修復DNA,進而能夠反覆進入分裂循環;第三是在複製叉發生崩潰後,阻止早期有絲分裂的發生,使得腫瘤細胞死亡而不是繼續分裂。在這過程中有多個基因參與,因此可能可以使用相關分子進行調控,進而完成腫瘤治療。目前雖然有各種研究,但是尚無直接靶向複製應激的藥物上市,僅有部分藥物進行了臨床實驗。

       相關藥物研發進展

目前認為WEE1和CHK1與複製應激相關性比較高,因此相關抑制劑的研發也在進行中。WEE1抑制劑如AZD-1775(也稱為MK-1775),該小分子由阿斯利康研發,在臨床實驗上展現出了一定的療效,特別是在與其他已有藥物合用時具有良好的效果。而CHK1抑制劑的研發則更為曲折,Chk1抑制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有臨床試驗進行,但是多個品種均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進而終止開發。主要原因是Chk1抑制劑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但是第一代藥物可能由於選擇性不足,進而有大量分子脫靶,產生嚴重不良反應和毒性導致實驗失敗。隨著新藥開發技術的進步,有望對該靶點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獲得更好、選擇性更高的分子,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四、FoRx Therapeutics治療策略與優勢

       FoRx策略

FoRx Therapeutics認為,正常複製和複製應激的組合是問題所在,而單一的出現均不會導致發病。癌基因誘導的DNA複製應激是癌細胞的一個標誌,它使癌細胞依賴於DNA複製叉的修復途徑。FoRx療法正在開發這些修復途徑的小化學抑制劑,以專門針對癌細胞,同時保留正常細胞。

 

靶向癌細胞DNA修復

該治療策略中需要靶向癌細胞的自我修復,有研究認為RAD51和MRN抑制劑可能具有效果,但是目前針對這兩個靶點尚無藥物分子進入臨床研究或者上市,具有較好的前景和較高的挑戰性。而相關小分子需要具有較高的選擇性以區別腫瘤細胞和正常體細胞的修復過程。

相比於以往阻止癌細胞進入有絲分裂過程策略,該策略理論上能夠直接中斷腫瘤細胞的複製循環,從更源頭的位置「凍結」腫瘤細胞,對於癌幹細胞可能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但是目前尚無直接藥物分子和實驗數據可供分析。該公司另一優勢是Thanos D. Halazonetis的直接參與,作為DNA修復領域的專家,他對於相關靶點和機制的研究有望加深對該療法的理解以加速藥物研發進程。

結語

在眾多腫瘤致病原因中,複製應激算是研究相對較晚的機制。隨著科研的深入,複製應激中複雜的調控和與癌症的重要關係逐漸被揭示。針對這一過程進行藥物研發,有望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成為對現有療法的補充。但是這一過程涉及的蛋白和靶點眾多,特別是與正常細胞過程進行區分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導致直接針對複製應激的藥物分子上市困難重重。

目前尚無特異性分子上市,僅有數個藥物處在臨床實驗中。FoRx Therapeutics作為初創企業,提出了更進一步的治療策略。這一策略在潛在的優勢之外,也有更大的挑戰性,該公司除了較為優秀的科研團隊外,還沒有展現出更進一步的藥物研發能力以及鋪設相關管線。對於充滿挑戰性的未來,FoRx Therapeutics是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還是止步於此,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輝瑞/諾華夾擊 禮來CDK4/6新藥如何脫穎而出?
    因此,當FDA授予禮來公司CDK4/6抑制劑類藥物abemaciclib突破性療法認證時,許多分析人士感到疑惑。因為禮來公司的研發進度相對於輝瑞公司的palbociclib以及諾華公司的ribociclib都慢。如今,公司最新公布的一項abemaciclib的臨床I期研究中似乎解釋了FDA如此看重該藥物的理由。
  • 癌症靶向療法研發與交易「前浪」未息,「後浪」又襲
    ,不論是在製藥公司和醫院,還在是資本市場都大行其道,繁榮異常。使得資本可以通過踏足一波又一波的靶向腫瘤治療研發和商業化浪潮,不斷獲得增長。2017年,FDA批准默克公司(Merck& Co)的抗PD-1藥物Keytruda,用於治療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的腫瘤,無論其在體內的位置如何。當複製過程中出現錯誤時,MSI-H癌細胞無法正確修復其DNA。這種缺陷最常見於結腸癌、胃癌和子宮內膜癌,但也可能出現在數十種其他類型的癌症中,因此FDA的批准為默克的免疫腫瘤學重磅藥物被廣泛用於MSI-H腫瘤打開了大門。
  • 默克砸下2億3千萬美元與Vertex合作開發腫瘤療法
    2017年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製藥巨頭默克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已經和生物醫藥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開展腫瘤療法研究。按照協議規定,默克公司將首先向後者支付高達2億3千萬美元的預付款。Vertex公司首先提供給默克公司的是一種Rad3-related (ATR)蛋白激酶抑制劑藥物VX-970,這種藥物目前處於臨床II期研究階段。公司去年公布了這種藥物治療抗鉑性而性實體瘤患者的臨床I期研究,初步數據顯示這一藥物有潛力作為重磅藥物繼續推進。
  • 罕見病基因治療市場走熱 諾華、輝瑞、藍鳥、Spark、博雅輯因 16家...
    2019年上半年,基因治療領域共有13家醫藥企業獲得融資,融資總額12億美元。此外,越來越多的大型製藥公司,如諾華、百健、羅氏、輝瑞以及賽默飛、CRO公司等也正在通過併購、或與基因療法藥企深度合作的方式擴大或引入自身在基因治療的業務板塊,通過掌握核心技術以及生產能力保證在這一賽道的競爭力。
  • 強生、諾華、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 誰增長最快
    2019年,禮來以80億美元收購了Loxo Oncology公司,擴大腫瘤領域管線,從而獲得了廣譜抗癌藥larotrectinib和治療RET改變的甲狀腺癌藥物selpercatinib,larotrectinib已於2018年上市,selpercatinib已獲得FDA優先審評資格。2019年,禮來的嚴重低血糖非注射型緊急療法Baqsimi粉劑和偏頭痛藥Reyvow成功獲批上市。
  • 且看默克公司對西雅圖遺傳學的斥資
    美國默克集團(Merck & Co Inc)是世界製藥企業的領先者,總部設於美國新澤西州,是一家以科研為本,致力於研究、開發和銷售創新醫藥產品的跨國製藥企業。(Seattle Genetics)公司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Bothell,是一家開發和銷售基於抗體的癌症治療療法的生物科技公司。
  • 輝瑞(PFE.US)、羅氏(RHHBY.US)等大型藥企追捧 資本青睞 蛋白降解...
    原標題:輝瑞(PFE.US)、羅氏(RHHBY.US)等大型藥企追捧,資本青睞,蛋白降解療法為何如此受歡迎?,前不久,專注於這一創新療法的兩家公司Kymera和Nurix均完成了超1億美元的融資。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2020年,有20家企業收穫2項以上的創新藥批准。諾華是最大贏家,共收穫了9項批准。其次是羅氏、賽諾菲,均有6項新藥批准;武田、BMS、默沙東各有4項新藥批准;拜耳、吉利德、禮來和Blueprint Medicines等各有3項新藥批准。2020年獲批創新藥數量最多的企業
  • 諾華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
    摘要 【諾華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日前,美國FDA宣布,批准諾華公司(NVS.US)開發的Piqray(alpelisib)上市,與內分泌療法氟維司群(fulvestrant)聯用,治療攜帶PIK3CA基因突變的HR+/HER2
  • 強生、輝瑞、諾華、阿斯利康等宇宙級藥企轉型的6個方向
    在今年3月,諾華又宣布和專注於數字療法的公司pear therapeutic合作開發針對多發性硬化症和阿爾海默茨症的療法。Pear therapeutic擁有獲得FDA審批的數字療法產品,Pear therapeutic的產品ReSET是一款和藥物結合使用來治療阿片類藥物依賴症的APP。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近幾年,專注於蛋白降解技術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Arvinas就已獲得基因泰克、默克、輝瑞等巨頭支持。上月,該公司研發的靶向雄激素受體(AR)的ARV-110一期臨床試驗的招募,開啟了PROTAC技術的新時代。未來3-5年,預計PROTAC技術將大放異彩,攻克一個個不能成藥的靶點,最終為人類健康帶來福祉。
  • 諾華、禮來、輝瑞CDK4/6抑制劑最新數據PK
    CDK4/6抑制劑已成為乳腺癌治療的一類重要靶向藥物,ESMO大會上,諾華、禮來、輝瑞公布了各自CDK4/6抑制劑藥物治療乳腺癌的最新數據。2015年2月,輝瑞Ibrance獲批,成為全球上市的首個CDK4/6抑制劑。
  • 只要315萬,癌症就能治好!這家藥廠轟動全球,但是…
    最近瑞士一家製藥公司諾華就在癌症治療上取得了關鍵性的技術突破,並獲得了美國食藥管理局(FDA)的認可。  但是,引發轟動的除了治療效果,還有其昂貴的價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種癌症療程的治療費用為4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5萬元!
  • 默克的基礎性CRISPR-Cas9技術獲得美國專利
    11日 /美通社/ -- 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Merck)今天宣布,該公司的兩項CRISPR-Cas9輔助性基因組編輯專利申請,已經在美國獲得了批准。獲得這兩項專利,讓默克有機會支持美國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開展推進和保護基因療法開發項目的工作。默克正在積極討論為治療和其它用途,對其基礎性技術進行特許授權,並且尋求研究和產品開發方面的合作夥伴。
  • 諾華(NVS.US)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
    諾華(NVS.US)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2019年5月27日 07:30:00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醫藥觀瀾」,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日前,美國FDA宣布,批准諾華公司(NVS.US)開發的Piqray(alpelisib)上市,與內分泌療法氟維司群(fulvestrant)聯用,治療攜帶PIK3CA基因突變的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這些患者在接受內分泌療法之後疾病繼續惡化。這是FDA批准的第一款用於治療乳腺癌的PI3K抑制劑。
  • 數據盤點近10年基因療法發展趨勢
    本月初,bluebird bio的基因療法Zynteglo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治療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5月中,諾華公司的重磅基因療法Zolgensma獲得美國FDA批准,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多家大型藥企也在通過併購或開展研發合作的形式,布局基因療法領域。
  • 聚焦罕見肌肉疾病,這家初創發力抗體-寡核苷酸療法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短短 2 年左右,這家公司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 1.6 億美元。本次融資將會加速公司肌肉疾病治療管線進入臨床以及進一步開發包括心臟和代謝性疾病在內的其他適應症管線。這家初創緣何獲得眾多知名 VC 青睞,短短幾年獲得巨額融資?
  • 醫藥生物專題報告:輝瑞、強生等醫藥巨頭2019財報全解
    2019 年是變革的一年,剝離或併購、只為聚焦創新藥業務 此篇報告我們匯總了輝瑞、強生、諾華、羅氏和默沙東五家海外頭部制 藥企業 2019 年財報情況。上述五家公司市值排名位居全球藥企前列, 在 2019 年的發展也基本可以代表全球醫藥行業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方 向。
  • 基因療法會致癌?諾華最貴藥物Zolgensma該何去何從
    AAV療法引爭議該研究結果再一次引發關於基因療法的爭議。基因療法是業界最炙手可熱的創新治療平臺之一,目前,病毒載體是基因治療試驗最流行的遞送方法。其中,AAV基因治療載體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廣泛地應用於多項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中。
  • 2020進博會開幕,全球性藥企紛紛亮相,它們帶來的創新產品有哪些?
    在備受矚目的生物醫藥領域,阿斯利康(AstraZeneca)、百時美施貴寶(BMS)、諾華(Novartis)、強生(Johnson & Johnson)、輝瑞(Pfizer)、羅氏(Roche)等全球性醫藥企業,紛紛攜帶自家創新成果精彩亮相。 本文中,我們將盤點部分全球性藥企,看看它們今年都帶來了哪些創新產品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