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營銷是有種子用戶,通過種子用戶傳播出去,一個人的覆蓋面少則上百多則上千的覆蓋量,一層一層的傳播。這個過程很明顯是由少到多,越傳播人越多(一句話說,你設計的模式能夠自發引導用戶帶用戶);
舉個例子,現在假設就一個人為種子用戶,每天這個人可以發展兩個用戶,再過一天,這兩個可以發展四個用戶,到第十天你知道會發展多少用戶嗎?如圖:

這個公式有三個關鍵因素,
1.Custs(0):種子用戶,
2.K裂變係數:平均每個人帶來新用戶的數量,
3.ct裂變循環周期:平均每個人帶來新用戶的時長,

為什麼有些裂變可以火,有些裂變卻不會:
1.種子用戶數不夠,
種子數越小裂變越慢,大公司種子數大可以瞬間引爆;
2.K值小,K值是每個人帶來的新用戶,這個數字小於1則無法完成裂變,所以這個數字一定要大於1,不要小看這個數字,這個數字相差相差0.1,在最後的效果上會相差很多,一次K值是裂變成功的重點;
3.ct速度小,與種子用戶效果相似,會營銷裂變的速度,一般來說很多通過朋友圈傳播,一條朋友圈的傳播效果為6小時,超過6個小時改朋友圈基本沒用,所以在6個小時之內要有效果。
總結:
種子用戶:決定活動是否可以被引爆,
K值:直接決定能不能做成,
ct:決定活動的速度,周期長會導致活動衰減,
改良這幾個關鍵因素:
1.K值,k=曝光量參與率分享率*帶人率,
看到—>點開—>參與—>分享帶人(看到:曝光量,點開:參與,參與率:分享帶人);
2.初始曝光的種子用戶,更多的曝光位置,更好的喚醒場景;
3.參與率,用戶為什麼要點進去,通過利益、痛點、好奇心,以及用戶為什麼要參與(建立信任、增強欲望、促成報名);
4. 動力和阻力上:拉人者和被拉人者的利益和興趣(為這點利益在朋友圈發這些東西,是不是值當,別人怎麼看我,會不會覺得很low);
5.CT值
a.緊張感:限時優惠,前XX名優惠,
b.流行度:朋友圈內短時間有多少人分享,
c.跳轉路徑:能不能縮短跳轉路徑,
d.價格:價格影響決策時間,價格越高決策時間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