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金屬有機框架(MOF)化合物具有無限的金屬位點和孔結構,在催化領域有非常好的應用。MOF的孔道非常有利於CO2分子的吸附,在電化學還原CO2領域有巨大潛力。但是MOF作為電極材料也存在諸多問題:第一,MOF的導電性較差,MOF和基底之間有較大界面電阻。第二,MOF中的金屬離子在負電位下極易被還原成金屬單質。第三,配位飽和的MOF催化能力較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曼徹斯特大學團隊發明了一種在金屬箔上快速生長MOF的方法。利用醋酸根離子液體為支持電解質,成功在銦箔上10分鐘內生長出MFM-300(In)-e。該方法成功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第一,得到的MFM-300(In)/In電極中MOF和金屬基底結合非常強,顆粒分散均勻,增強了反應過程中的電荷轉移。第二,MFM-300(In)非常穩定,與其他In-MOF和氧化物相比,在負電位下可以保持MOF結構而不被還原為In單質。第三,形成的MOF電極有一定的缺陷,提高了催化活性。
圖1. MFM-300(In)-e的製備與表徵
在離子液體乙腈電解質中,利用MFM-300(In)-e/In電極在-2.15 V vs Ag/Ag+條件下產生的電流密度為46.1 mA cm-2,甲酸法拉第效率高達99.1%。通過Qst、原位紅外和DFT分析,電合成的MFM-300(In)-e和CO2之間有非常強的相互作用。與傳統熱合成方法製備的MFM-300(In)-t/CP電極相比,MFM-300(In)-e/In電極在相同條件下可以產生更多的•COOH自由基,促進甲酸的高效合成。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康欣晨博士。該論文通訊作者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楊四海教授、Martin Schröder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院士。
Quantitative Electro-Reduction of CO2 to Liquid Fuel over Electro-Synthes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Xinchen Kang, Bin Wang, Kui Hu, Kai Lyu, Xue Han, Ben F. Spencer, Mark D. Frogley, Floriana Tuna, Eric J. L. McInnes, Robert A. W. Dryfe, Buxing Han*, Sihai Yang*, Martin Schröder*
J. Am. Chem. Soc., 2020, DOI: 10.1021/jacs.0c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