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罕見環狀胰腺致腸梗阻,醫生在雞蛋大空間裡做腹腔鏡手術

2020-12-04 環京津網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9月16日,記者在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東區院的兒科病房裡,看到了半月前因為環狀胰腺所導致的十二指腸梗阻而入院的女寶寶。雖然還躺在保溫箱內,但是寶寶已經能睜著眼睛非常精神地四處打量了,揚大附院兒科主任吳明赴告訴記者,孩子已經從入院時的2千克多長到了現在的3千克,這兩天就能出院了。

據了解,該患兒在產檢時期就提示十二指腸不全梗阻,出生數天後頻繁嘔吐,嘔吐為淡黃色液體,來院就診時體重低,營養狀況差且患有新生兒肺炎。在轉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東區院後,醫院新生兒科對其進行了緊急救治,改善了患兒的一般狀況。通過上消化道造影和鋇劑灌腸等一系列檢查後,醫生確診患兒為十二指腸梗阻,經討論後決定採用創傷小、恢復較快的腹腔鏡手術。 「對體重這麼低的新生兒實施完全腹腔鏡下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難度非常大。」吳明赴介紹,首先,由於新生兒生理機能極其脆弱,缺氧耐受度差,對麻醉師團隊技術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而腹腔鏡手術時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氣腹又加大了麻醉的風險。其次,手術中發現患兒為環狀胰腺,這是一種是發病率較低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由於胰腺組織呈環狀鉗壓十二指腸導致的梗阻,不手術不能存活,本例新生兒手術時體重僅有2.4千克,微創手術操作空間僅有雞蛋大小,梗阻遠端腸管極其細小,腹腔內腸吻合難度大。

「我們影像科、麻醉科、手術室、NICU等團隊通力配合,這例高難度手術完成十分成功。」吳明赴說,本次手術僅耗時兩小時,切口僅3~5毫米,術中幾乎沒有明顯出血。手術後,孩子的恢復狀況也很良好,每天現在的進奶量已達60毫升,這兩天就可以出院。 交匯點記者 張晨 實習生 王安琪

相關焦點

  • 罕見!新生寶寶竟有兩個胃!醫生檢查後,做出這個決定……
    近日,廣西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收治了一名出生僅幾天的新生兒林林(化名),讓家屬和醫生們震驚的是,在林林的肚子裡竟然長了兩個胃,屬於極為罕見的胃重複畸形。據了解,林林的媽媽在做產前超聲檢查時,已經發現寶寶的胃部發育異常。
  • 手術機器人、4K腹腔鏡……盤點這些活躍在浙江多家醫院手術室裡的...
    作為省內首位獲得小兒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主刀資質的醫師,浙大兒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陶暢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普通腹腔鏡手術如同用手拿著一雙筷子,再用筷子夾著一根針去做手術;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則如同直接拿著針做手術,可以更加自由、多角度地進行手術操作。在手術室裡可以看到,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主要由控制臺、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三部分組成。
  • 山西援吉布地醫生開展首臺腹腔鏡手術 填補當地空白
    董博正在為患者進行手術。援吉布地醫療隊供圖中新網太原1月1日電 (楊靜)2021年伊始,中國(山西)第20批援吉布地醫療隊在當地貝爾蒂耶醫院正式開展工作已一個月。「貝爾蒂耶醫院內臟外科共有3位醫生,其中2位古巴醫生,科裡有26張床,病床全滿。」醫療隊隊員、山西省人民醫院胃腸胰外科主任醫師董博說,內臟外科急腹症多,開腹手術幾乎每天都有。「目前科裡的病人,無論常診還是急診都是做傳統的開腹手術。」董博告訴記者,手術室有一臺3D腹腔鏡STORZ和一臺先進的4K腹腔鏡OLYMPUS,但由於當地醫生不會使用,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 罕見「鏡面人」!五臟六腑全長反!醫生做手術都要「反著做」
    近日,德陽市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為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施行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但特別的是,患者是一名罕見的五臟六腑全長反的「鏡面人」。什麼是「鏡面人」?「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即全內臟反位。這種畸形通常不影響人的健康,但會給醫生治療,特別是手術治療造成不小的障礙。日前,年近五旬的劉先生因膽囊結石住進了市醫院肝膽胰外科,醫生在檢查中發現,他的病情不算十分嚴重,但和常人不一樣的是,他的五臟六腑全都反著長。這樣的「鏡面人」患者,上世紀九十年代市醫院曾遇到過一例,近20年來,劉先生還是唯一一例。
  • 賈伯斯去世9年,主治醫生揭其胰腺罕見癌治療秘史
    到了2003年10月,賈伯斯碰巧遇到了他的泌尿科醫生,醫生指出,他已經五年沒有做過泌尿系統的CT掃描,並建議他做一次。他照做了,結果顯示他的胰腺有一個腫瘤,2005年,賈伯斯在對史丹福大學畢業生發表演講時回憶說,當時醫生告訴他,「這幾乎可以肯定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癌症,預期壽命不會超過三到六個月。」
  • 協和深圳醫院實施「全鏡面人」腹腔鏡膽囊切除...
    」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日間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從入院到出院不足24小時。據介紹,為「全鏡面人」腹腔鏡膽囊切除實施日間手術,廣東省尚未有文獻報導,這也標誌著協和深圳醫院肝膽胰腺外科腹腔鏡日間膽囊切除手術已經跨入全省前列。
  •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在醫療手術中,外科醫生主刀是常見的場景,但在廈門一家醫院開展的手術中,執行手術的卻是機器人。機器人執行完成肺癌切除手術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了解到,12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姜傑教授、胸外科於修義主任用達文西機器人給一位患者做了肺癌切除手術。
  • 腸梗阻會發出這些警報...
    深圳商報2019年8月3日訊 近日,一位男士因為狼吞虎咽地把蛋黃吞到肚裡,引發了「腸梗阻」。小小的「雞蛋黃」製造的腸道「慘案」讓他飽受折磨。幸運的是,由於及時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外科,醫生們幫助他把卡在腸道的蛋黃取出來了,消除了「梗阻」。
  • 腹腔鏡微創手術PK「開大刀」
    上周, 70多歲的侯先生,因出現血尿兩個月,找何文強就診,做B超檢查發現,侯先生左腎上長了一個直徑約 3.7 釐米的腫瘤。考慮何先生年齡大,體質較虛弱, 「開大刀 」手術有風險,何文強與侯先生家人商量後,決定通過微創的腹腔鏡治療方法,切除侯先生的腎部腫瘤。
  • 全國罕見!泰安一早產兒竟是「鏡面人」,五臟六腑全長反
    據婦幼保健院小兒外三科主任封志強介紹,安安是大年初一凌晨出生的,也是新年裡最早接受手術治療的「豬寶寶」。術後經過7天的調養,安安的身體恢復良好,不僅開始進食,而且狀態有了很大改觀。說起這位大年初一就接受手術的嬰兒,封志強印象頗深。
  • 闌尾炎"找"上2歲寶寶,醫生藉助3個"鑰匙孔"快速治癒!
    魯網10月15日訊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小兒外科病房裡,2歲的患兒木木(化名)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孩子的身體出現問題,家長是最需要知道的,也是最擔心的。  十一假期剛過,2歲的寶寶木木(化名)就因為急性闌尾炎被送進了醫院,還做了手術。
  • 寬街妙手|反覆腸梗阻,竟然是這個怪病,我院腫瘤外科團隊幫她找回...
    「沒想到這麼罕見的病竟然被我碰上了,幸運的是遇到了北京中醫醫院的腫瘤外科團隊,幫我從怪病中解脫出來了。」 來自安徽的餘女士是一名腹繭症患者,近3年來一直被反覆發作的腸梗阻困擾,經過我院腫瘤外科團隊治療,近期痊癒出院。
  • 華西廣安醫院婦科成功開展單孔腹腔鏡手術
    為患者手術。>12月26日訊(劉小林 楊玢寒 文/圖)近日,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婦科在四川大學華西二院鄭瑩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廣安首例「單孔腹腔鏡下子宮全切及雙側輸卵管附件切除手術在手術中只經臍部一約2cm的戳孔置入腹腔鏡和手術器械,順利在單孔腹腔鏡下完成了子宮及雙側輸卵管附件切除。手術歷時約1時45分,術中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出血量少,術後患者恢復良好。據該院婦科醫生介紹,外科手術的發展經歷了從開腹手術到腹腔鏡手術,尤其在大力發展微創腔鏡手術的今天,腹腔鏡技術已成為婦科最常用的操作技術之一。近年來又興起了自然腔道內鏡手術(NOTES)。
  • 13歲少年竟長9釐米巨大胰腺腫瘤,沒人願意開刀怎麼辦?
    據醫生推測,腫瘤可能從小就有了,伴隨著小磊成長而長大,目前已經大到侵犯到了動靜脈,如不儘快實施手術,就會危及生命。入院後,胰腺中心迅速召集兒科、放射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進行多學科討論,為小磊制定了詳細的手術計劃。雖然小磊已經一米七了,但考慮到只有13歲,彭承宏教授特地邀請小兒外科醫生共同參加手術。此時,完善全身檢查後的小磊被發現左腋窩淋巴結腫大,有腫瘤轉移可能。
  • 普外二科:7歲小女孩愛上吃頭髮至腸梗阻
    這時,家人看辰辰愛吃頭髮的習慣仍沒改變,便帶到醫院體檢,檢查後醫生說身體狀況正常,暫無需特殊治療。媽媽訴,5歲時,辰辰愛吃頭髮的行為已基本糾正。不過,兩年時間裡,她常說肚子隱隱約約痛疼。入院後患兒B超檢查提示:胃壁增厚、胃內強回聲團:異物?頭髮絲?肖雅玲主任為患兒診斷:胃內異物,因異物較大,需手術取出。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
    近日,我院微創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此次手術的圓滿成功標誌了我院微創外科在治療膽囊結石有了新突破,也標誌著我院腹腔鏡外科手術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19歲罕見「石女」成功手術 可過正常的夫妻生活
    前段時間,多家媒體競相報導了世界罕見「石女」阿春的故事:先天性無陰道、無子宮、盆腔孤立腎、只有左側卵巢。類似她這種情況的患者,全中國估計不超過十人。日前,經過各方專家協商、論證之後,在保證孤立腎安全的前提下,阿春在廣州仁愛醫院成功地接受了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治療,一周後就可以出院。痊癒後,阿春可以和正常的女孩子一樣結婚,過正常的夫妻生活。
  • 原創︱淺談腹腔鏡
    那麼,腹腔鏡系統主要包括哪些組成部分呢?1、影像處理系統(腹腔鏡鏡頭、攝像頭、光源、顯示器);2、氣腹機;3、腹腔鏡手術器械。圖(1):腹腔鏡器械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腹腔鏡吧。雖然如此,我個人認為:在行結直腸手術、尤其是直腸手術時,手術團隊應該學會熟練駕馭30°鏡,主要原因在於30°鏡對於一直深部腔隙性解剖結構的觀察、更顯優勢。如圖(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