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9月16日,記者在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東區院的兒科病房裡,看到了半月前因為環狀胰腺所導致的十二指腸梗阻而入院的女寶寶。雖然還躺在保溫箱內,但是寶寶已經能睜著眼睛非常精神地四處打量了,揚大附院兒科主任吳明赴告訴記者,孩子已經從入院時的2千克多長到了現在的3千克,這兩天就能出院了。
據了解,該患兒在產檢時期就提示十二指腸不全梗阻,出生數天後頻繁嘔吐,嘔吐為淡黃色液體,來院就診時體重低,營養狀況差且患有新生兒肺炎。在轉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東區院後,醫院新生兒科對其進行了緊急救治,改善了患兒的一般狀況。通過上消化道造影和鋇劑灌腸等一系列檢查後,醫生確診患兒為十二指腸梗阻,經討論後決定採用創傷小、恢復較快的腹腔鏡手術。 「對體重這麼低的新生兒實施完全腹腔鏡下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難度非常大。」吳明赴介紹,首先,由於新生兒生理機能極其脆弱,缺氧耐受度差,對麻醉師團隊技術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而腹腔鏡手術時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氣腹又加大了麻醉的風險。其次,手術中發現患兒為環狀胰腺,這是一種是發病率較低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由於胰腺組織呈環狀鉗壓十二指腸導致的梗阻,不手術不能存活,本例新生兒手術時體重僅有2.4千克,微創手術操作空間僅有雞蛋大小,梗阻遠端腸管極其細小,腹腔內腸吻合難度大。
「我們影像科、麻醉科、手術室、NICU等團隊通力配合,這例高難度手術完成十分成功。」吳明赴說,本次手術僅耗時兩小時,切口僅3~5毫米,術中幾乎沒有明顯出血。手術後,孩子的恢復狀況也很良好,每天現在的進奶量已達60毫升,這兩天就可以出院。 交匯點記者 張晨 實習生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