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胺基苯乙酮肟合成吲唑(無金屬)

2021-02-25 有機合成交流

這裡介紹一種無金屬催化的吲唑製備:

通過2-胺基苯乙酮肟的分子內親電胺化構建

底物擴展:

總結:

1. 我們先了解這個底物的穩定性,胺基和酮在同一個分子內,雖然在一些條件下可能發生胺基和羰基反應,但是應該根據主反應和副反應的相對速率進行合理實驗設計。

2. 有機化學反應多種多樣,一個化合物有幾根鍵,就有幾種逆合成方式。

不管在目前的年代看起來多麼荒謬,在將來都是有可能。沒有方法,就開發合成方法來合成它。高校的研究,除了關注方法的官能團兼容性,有時候還可以多關注下分子特殊性問題。找些有特殊功能的分子,然後把你開發的方法植入進去,體現出自己開發方法的實用性。很多時候,看到許多合成方法,官能團兼容性很好,但是到具體的分子就不行了,往往要重新優化。考慮一個有用的分子,並且把原料的成本和是否易得也加進去,那麼你開發的方法會更有實際價值。開發方法不能僅僅停留在發文章階段,有很多人使用你的方法,那麼你一定會很開心,你的研究也會獲得更多正反饋。

 

原始文獻:Org. Synth. 2011, 88, 33-41

DOI: :10.15227/orgsyn.088.0033

公眾號:有機合成交流(搜索:everyday-oc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每天學習一點有機知識,請幫我推廣,謝謝!

為了增加分享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希望有心得的朋友投稿,那樣我們就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你進步了,別人也提高了,一舉兩得,歡迎投稿。

如果有什麼生產上的問題,也可以發郵件進行交流

投稿請發郵箱:yhsuyiming@126.com, 寫成一般的word形式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5'胺基取代核苷的合成
    2-脫氧核糖分子中的碳原子(C1)與嘧啶分子中的氮原子(N1)或嘌呤分子中的氮原子(N9)之間形成苷鍵,成為嘧啶或嘌呤的呋喃脫氧核糖苷,稱為脫氧核糖核苷。核苷的基本結構如下:核苷的5'位置被胺基取代是最近研究比較多的方面。本文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本課題組的項目進展,對製備不對稱雙取代磺脲類化合物的方法進行整理、歸納。
  • 芳基滷代物和季銨鹽的無金屬無添加物易放大的光誘導硼化反應
    2016, 138, 2985−2988你以前能想像可以用芳基氟代物和季銨鹽來合成硼酸嗎?而且不需要金屬催化劑和其他添加物。我化學知識少,你不要騙我!這個以前看似不可能的反應的確有人做到了,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有光就有一切可能。
  • 廣州生物院在疊氮作為胺源合成含氮雜環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隨著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反應的快速發展,通過對分子內的C-H鍵直接胺化或醯胺化反應來構建C-N鍵正逐漸成為更加有效的含氮雜環的合成策略。例如,焦寧等發展了利用導向基團導向的,通過對芳環sp2 C-H 鍵的疊氮化或者胺化,隨後與分子內導向基合成構建N-N鍵合成吡啶並吲唑和苯並咪唑等結構的方法。
  • 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ngew:大規模無溶劑方法合成介孔金屬氧化物
    目前合成介孔金屬氧化物主要局限於溶劑誘導的無機-有機自組裝過程,導致合成成本高昂並且產量較低,極大地限制了介孔金屬氧化物的工業化應用。因此,開發一種大規模生產介孔金屬氧化物的方法對相關的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天師大實現螺羥吲哚和「3,4」-稠合的羥吲哚類化合物的合成
    在眾多合成方法中,過渡金屬催化的合成轉化處於領先地位,是有機化學家構建C-C和C-X鍵的重要策略。過渡金屬催化的多米諾反應是一種高效的合成策略,廣泛應用於藥物和天然產物的合成。(來源: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烯烴串聯的胺基甲醯氯是合成羥吲哚基團的有效前體
  • 銅1,3,5-三氨基-2,4,6-三苯酚金屬-有機骨架的合成
    (Cu3(TABTO)2-MOF)的合成與表徵。團隊研究了氧在MOF合成中的作用。XRD表明,在氬氣中進行合成時,銅金屬與MOF一起形成。當反應暴露在空氣中劇烈攪拌時,銅金屬沒有被觀察到;但是,如果沒有攪拌,則形成銅金屬。作者了解到這是因為在空氣/水界面上形成MOF膜,氧氣不允許進入溶劑。
  • 瀋陽盛達惠發化工有限公司二甲胺基磺醯氯、聚氨酯固化劑、醇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等規定,現進行瀋陽盛達惠發化工有限公司二甲胺基磺醯氯、聚氨酯固化劑、醇基燃料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內容如下:  一、建設項目的名稱及概要
  • 新方法可有效合成苯並氮雜七元環
    過渡金屬催化惰性碳氫鍵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在近年來受到化學研究工作者的極大關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在這類反應中,劇烈的反應條件,當量氧化劑的使用,以及選擇性難以控制等依舊是其應用中的主要制約因素
  • 有機金屬化合物的醯化合成醛酮
    ,廣泛用於脂醛及芳醛的合成,產率達55%-90%。原甲酸脂外,甲醯胺、乙氧亞甲基苯胺(ethoxymethyleneaniline,C6H5N=CHOC2H5)等均為常用的甲醯化試劑。其中以甲醯胺的應用最為常見,常稱為Bouveault反應。芳滷或乙烯滷化物與丁基鋰發生金屬化反應,生成芳基鋰或乙烯基鋰,後者與二甲基甲醯胺反應,高產率地生成相應的醛。
  • 上海有機所金屬銥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過渡金屬催化惰性碳氫鍵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在近年來受到化學研究工作者的極大關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這類反應中,劇烈的反應條件,當量氧化劑的使用以及選擇性難以控制等依舊是其應用中的主要制約因素。此外,從烯烴出發實現烯烴碳氫鍵活化的工作也非常少見。
  • 金屬配合物介導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樹脂納米管的手性反轉
    金屬配合物介導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樹脂納米管的手性反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0:37 武漢紡織大學王棟團隊報導了金屬配合物介導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樹脂納米管的手性反轉
  • Angew:無金屬催化劑讓CO2轉換效率「硼」蓽生輝
    金屬催化劑用於CO2和環氧化合物的環化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金屬有機催化劑的合成步驟多且費時。另外,近年來化學結構多樣、製備過程簡單的無金屬催化體系雖然得到了發展,不過其活性無法與金屬化合物相比。此外,該工作中催化劑的合成方法簡單、有效,能滿足量產需求。為了擴大無金屬催化劑的應用範圍,該工作將環氧化物與CO2偶聯成可以廣泛用於精細化學品和聚合物前體的環狀碳酸鹽。
  • 從液態金屬溶劑中提取合成納米金屬材料
    從液態金屬溶劑中提取合成納米金屬材料研究表明可以通過改變表面張力或在合金界面處引起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而發生。現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化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使用液態金屬作為溶劑進行類似觀察的可能性,並在ACS Nano雜誌上發表了令人振奮的報告("用於合成納米材料的脈衝液態合金", Pulsing Liquid Alloys for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 復旦唐雲JACS:利用雙金屬簇基元組裝水相合成摻雜量子點
    因此提出並實現一種新的具有普適性的水相摻雜量子點合成方法非常重要。研究出發點雙金屬簇具有易製備,溶於水,難解離的特點,可作為水相體系中理想的摻雜量子點合成前驅體基元。其在分子層面將摻雜劑和宿主離子束縛在一起,而且不同雙金屬簇的體積幾乎一致,可以克服自組裝過程中尺寸失配和「自清潔」的難題。
  • Angew:無金屬催化劑讓CO2轉換效率「硼」蓽生輝
    目前,CO2轉換為聚碳酸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環狀碳酸酯的應用更廣泛,如極性非質子溶劑、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原料和醫藥中間體。金屬催化劑用於CO2和環氧化合物的環化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金屬有機催化劑的合成步驟多且費時。
  • 【納米】原子級精確的金納米糰簇催化劑上開放金屬位點的預組織
    為了在預組織空位點的同時確保團簇的穩定性,清華大學化學系王泉明教授課題組提出了「表面幾何錯配」的策略:當大位阻的Ph3P和平面的dpa (Hdpa = 2,2'-二吡啶胺) 同時作為團簇的外圍保護配體時,由於配體幾何空間的不匹配,會降低團簇表面的配體覆蓋率,從而形成配位不飽和的表面金屬位點。
  • 青烽:無磷轉化技術在金屬表面前處理的應用
    而鉻酸鹽處理法是在金屬材料表面形成一層,由三價和六價鉻的複合氧化物與氫氧化物所組成的保護膜,雖然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使得此層具有優異的防腐蝕作用。但由於六價鉻的高毒性與致癌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危害,歐盟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限制六價鉻處理產品的進口2。因此開發無磷無鉻處理工藝是為當今研究的重點,目前文獻及專利提出的環保型處理工藝有鉬酸鹽、釩酸鹽、稀土鹽等處理工藝3-6。
  • 肼類在原料藥合成中的應用
    它的合成工藝中使用Wolff−Kishner還原反應得到關鍵中間體5-氟吲哚-2-酮。相似的例子是治療精神分裂症藥物齊拉西酮的合成中,使用Wolff−Kishner 還原反應製備中間體5-氯吲哚-2-酮。實例2:西格列汀和異煙肼的合成
  •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9:04 南京大學左景林團隊研究了一種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晶體結構,及其作為電化學葡萄糖傳感器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