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道德與經濟二元論

2021-01-10 光明網

在人類歷史的本質和總體層面上,道德與經濟是什麼關係,它們之間是根本一致的一元關係,還是註定「二律背反」的二元關係?具體說來,在我國當前這個歷史階段,我們所追求的道德與正在深入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什麼關係,是相互生成的適應關係,還是互為代價的衝突關係?唐永澤、朱冬英撰著的《中國市場體制

的倫理分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讓我重新思考了我國當前理論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這個重大問題。

道德與經濟的關係問題,既涉及它們之間(在歷史和現實中)的「事實(實然)關係」,也涉及它們之間的「價值(應然)關係」。而要合理地回答上述問題,更涉及我們如何把握「事實與價值」、「實然與應然」之間的辯證關係。20多年來,我國學術界關於倫理道德問題的很多爭論和困惑實際上都產生於這個難點,或者是圍繞這個焦點展開的。例如:是否存在和怎樣看待「經濟上去了,道德下來了」這種現象?我們當前的道德趨勢是「滑坡」還是「爬坡」?什麼是市場經濟的倫理基礎,其中包括是「個體本位」還是「集體本位」,是利益關係還是道德原則?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資源在哪裡,是經濟和社會生活實踐本身,還是傳統文化、道德理想或別人的現成經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與傳統美德、與我們一向倡導的共產主義道德是否相容、一致?由此導致關於我國當前道德建設的性質、地位、方向和方針的不同思考,包括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國家政治,究竟應該是「法治」還是「德治」?在這些爭論和困惑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難以擺脫的二元對立思維的影子:經濟與道德的二元對立、個人與社會的二元對立、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理論與實踐的二元對立、理想與現實的二元對立、道德與法的二元對立,等等。其所以如此,是討論中所使用的思路、方法和語言,特別是傳統倫理學的思路、方法和語言,大量仍被儒家的傳統倫理與當代西方個人本位的道德思維所籠罩,只是它們之間的爭辯佔據著?論的前臺,而真正了解和遵循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工作卻並不到位、貫徹並不充分所致。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一元論,或叫一元唯物史觀,提供了超越傳統二元對立的強有力的邏輯,這一邏輯的基礎,就是還「道德」的本來面目,將它看作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人的現實關係的產物,堅決地否定一切將道德脫離了現實的具體的人而抽象化、孤立化、絕對化的觀點和思維模式。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一個部分,從來都是一定生產方式和經濟關係的反映,並服從和服務於社會經濟基礎;因此,道德的內容和形態有具體歷史性,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在自己發展的不同時期都有自己的具體道德,不同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迄今為止各個階級社會的道德都具有特定的階級性;歷代統治者和他們代言人的所謂「永恆」、「普遍」、「終極」的道德其實並不存在,必須揭露這類道德說教的虛偽性和欺騙性;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要建立符合自己利益和人類解放要求的新型道德,只有這種道德才是真正合理的,能夠在歷史上保持長久的生命力。總之,馬克思主義的倫理道德學說,從來都是在道德與經濟、事實與價值的統一而不是分裂中來看問題的,這就要求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馬克思主義者應該學會超越「義利不可兼得」、「利己與利他不可調和」、「現實與理想二律背反」等根深蒂固的成見和情結,轉而從人的現實生存和發展、從現實的社會關係及其演進之中而不是之外,去發現和發掘道德的真諦,把握道德發展的真實邏輯。

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特有的、應該說也是最科學最先進的思維方式,它應該成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所依據和遵循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基本原理。然而,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並不容易。雖然大家都表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但真正下功夫去弄清楚馬克思主義有關理論及其思想方法,真正力求用它(而不是僅僅是自己的感覺和願望)去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努力,仍需加強。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唐永澤、朱冬英多年來一直以此為方向的探索,他們敢於不拘成見、直面現實的理論勇氣,他們苦心鑽研、鍥而不捨的努力,就顯得十分的寶貴了。《中國市場體制的倫理分析》一書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關於道德與經濟一元化思維的探索,是關於我國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倫理論證,也是關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倫理道德發展的建設性思考。

相關焦點

  • 道德哲學的精髓就在於人性二元論
    社會屬性就是團體,必須要有遊戲規則人性矛盾的根源人性矛盾的根源就在於人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自然屬性就要伸展人的各種欲望,而社會屬性中又要對人的各種欲望進行約束,於是人的欲望就被道德規範所框起來了,有些事你可以做,有些事你不能做,可是我們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因此有些人慾望控制不住就違背了道德甚至違反了法律,更多時候我們在道德的框架裡不斷地在糾結,到底是伸展欲望呢還是遵守道德呢
  • 《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經》是講道的。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其實都來源於這個道,所以中國文化的中心要點就是一個「道」字。「道」這個字是廣義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宏觀的。廣義的 「道」是如此的廣闊,容納百川,乃至超越形上形下,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老子講的《道德經》這本書,是春秋戰國階段的事。我們都知道老子西出函關,在那裡被關尹子所求寫出了《道德經》。這本書流傳很久了。經過學術考據,有很多的版本,每種版本的次序的排列也各有各的問題。這些屬於考據學的範圍,我們就不去討論了,討論起來的話,非常的廣博宏大。
  • 二元論和非二元論的差別是什麼?
    請接受我的頂拜,先生,我想知道非二元論和二元論的差別。正如您在課程論裡說的,我們要愛奎師那。我們該怎麼做來實現這一點?是以神和靈魂是一體的這個角度?還是以神和靈魂是不同的這個角度?請指導我。 二元論認為神和生物體永遠是兩者。非二元論認為神和生物體實際上永遠是合一的。真實的情況是這這兩個理論都是對了。將這兩個理論綜合到一起的就是Acintya Bhedabheda Tattva。也就是說絕對真理不可思議既一既異。這是怎麼回事呢?主是永恆,全知和極樂的,生物也是永恆,全知和極樂。因此主和生物在性質上是一樣的,就像一滴海水中的化學成分和整個海洋是一樣的。
  • 由慧能與笛卡爾的二元論走向文化自信
    他是怎麼消解的呢,就是「二元論」,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一個是必然存在,一個是普世現象,最終到了二元論的絕對對立,並且形而上是絕對存在且必然將會指導現實意義的,也就是把人世間當作了絕對存在的投影,產生了所謂的絕對信仰。
  • 柏拉圖:二元論與優生哲學
    柏拉圖雖然最典型的二元論哲學家是笛卡爾,但是早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就表達了二元論的觀點。二元論是對宇宙存在事物的回答,一般二元論認為世界由物質和意識同時存在,無論是平行存在還是相互交叉,都為二元論。二元論二元論是為了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採用的辦法,在哲學裡面,對於世界存在的回答沒有對錯,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或者二元論都有其意義。柏拉圖就認為世界由物質和精神構成。
  • 發展新能源汽車莫陷入「二元論」
    對於這樣的錯誤觀點,必須堅決予以駁斥,謹防陷入「二元論」。  不可否認,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我國電動汽車確實還有產品設計不夠完善,續航裡程不夠長,充電不夠方便,在產品更新較快的情況下保值率低,部分產品明顯為迎合補貼而存在等問題。但這些問題並未改變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方向,也不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趨勢。畢竟,技術進步,產品提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一個過程。
  • 二元論宗教:與善同行,誅滅邪惡-追求光明的教義
    在二元論的教義理念中,就以二元論宗教中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的祆教為例:提出"七位一體"善神崇拜的宗教觀(所以說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是炒冷飯)。圖片來源於網絡祆教的道德教義也是強調善行,就是做好事,反正所有的正教都一樣,教人不幹好事的那是邪教。他們認為,一個人多做好事,做好事指虔誠禮拜善神,多幫助別人,不欺詐,勤勞守信等等,這樣就能衣食無憂。
  • 人性二元論與弗洛伊德超我、自我、本我理論的對接
    弗洛伊德在這裡說到的本我和人性二元論中的人的自然屬性是基本可以聯繫在一起的,人的自然屬性也是根植在人的基因中,決定人的一切本能欲望,從而指導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本我中的原始的衝動是大腦自行運轉的部分釋放出的化學物質促使人產生一種心理和生理滿足的狀態,而並非是享樂。
  • 人性二元論,為什麼就必須是二元呢?
    正如世界的一陰一陽一樣,我們其實還可以說半陰半陽,半陰一陽之類的,可我們就是要劃分清楚陰和陽,然後其他的就都好解釋了,而人性就是這樣的一個對立而統一的矛盾,因此通過人性的二元論我們就不用混淆視聽。如果能理解這一點,從人性二元論的角度出發,那道德哲學的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 道天機:「二元論」對於判斷事物發展規律swot分析
    什麼是二元論,就是非黑即白,善惡美醜是非都一分為二的考慮問題,通過對立統一的關係詮釋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同樣,優秀如此的理論也有局限,就是平面上有絕對優勢,在論證邏輯嚴絲合縫,但是有系統誤差,因為世界發展規律不是一對二元對立統一構成的,而是複雜的有機整體,是超二維,三維多維的。
  • 希臘文化主義的二元論「精神」與「物質」對猶太教的影響
    引言不論較古老的猶太教或法利賽派的猶太教,對於希臘文化的主旨主義所詳加推演的那種二元論一「精神」與「物質」,或「精神」與「身體」,或「靈」與「肉」,或神聖的潔淨與「塵世」的墮落的二元論全然疏遠陌生。這樣一種「二元論」總被說成是特屬於猶太的或「閃族的」,與其他那些觀念相對立。對於實踐倫理而言,奠定在此種二元論上的一個決定性的重要力點端在於:藉此使得任何的神義論成為多餘,確認人類對於神的絕對無力,尤其是巫術性強制神的絕對排除,而宗教的「信仰」必定帶有小孩般「順從」世界君主的特殊色彩。這當然就夠重要了。不過,「現世拒斥」或「現世貶抑」卻怎麼也無從自此產生。
  • 發展新能源汽車謹防「二元論」丨 產業觀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6日訊(記者楊忠陽)儘管我國車市遭遇「開門黑」,產銷下滑均超兩位數,但新能源汽車卻喜迎「開門紅」。  請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萬輛和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3%和138%。  這,是不是很亮眼喲!
  • 《心物二元論》:天才數學家笛卡爾的哲學論
    二元論(僅供參考)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物質實體的唯一本質屬性是廣延,遵循自然規律而運動;精神實體的唯一本質是思想,根據自由意志而活動。心物二元論反對心物一元論用物質解釋精神或者用精神解釋物質,轉而認為身、心並列,沒有誰是本源,誰也不能產生誰。馮特是從唯心主義的經驗論出發提出身心平行論的, 他認為只有經驗才是唯一的實在, 而由於對經驗採取的觀點不同, 便形成了自然科學和心理學, 形成了平行的生理過程與心理過程。馮特基於經驗的平行論反對了笛卡兒基於兩種實體的二元論的平行論。
  • 《道德經》到底要有哪些魅力?為什麼會受到自傲的尼採喜愛
    說到這樣一本書,人們把它譽為「萬經之王」,那就是包含了,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等的《道德經》。《道德經》對於我國的哲學,科學,宗教這些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同時,它也體現了我國的古代人對於世界和人生的態度。
  • ——笛卡爾的二元論怎麼說的?
    這個觀點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很自然的,也適用於一種叫做身心二元論的觀點。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有著有趣的含義。例如,如果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麼也許我們的思維並不依賴於特定的基質,而是可以從碳基轉移到矽基的基質上。如果心靈移情在理論上是可能的,那麼身心二元論就是一種精確的心靈哲學。勒奈·笛卡爾支持這一觀點。根據身心二元論,身心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
  • 克裡普克關於身心屬性二元論的論證
    索爾·阿倫·克裡普克在1970年的普林斯頓大學講座中,在《命名與必然性》中提出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反對身心同一性理論的論證,支持某種類型的屬性二元論。這一論證旨在解釋心靈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在對跨世界同一性條件的性質和邏輯、語義學和語言哲學中的指稱理論進行全面哲學處理的背景下,在相對較高的抽象層次上解決心靈-身體問題。
  • 笛卡爾:何為心物二元論?
    這樣我們就有了那個著名的「心物二元論」問題,這也是笛卡爾的整個哲學導致的最大難題。一方面,根據笛卡爾的邏輯推導過程,心靈實體和物質實體,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實體,它們之間應該沒有任何關係才對。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很清楚地知道我們的靈魂在指揮著身體,不管是吃喝還是坐臥,都是身體在靈魂的指揮下進行的,因此靈魂和身體又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那麼這兩者如何溝通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 山海經解密之「二元論」
    蘇美爾神穿著飛行服、戴著手錶,倆然一副太空人的形象,而這個太空人拿著一個松果體,似乎在告訴人類,你們要明白這個東西的意義,這一切就是一隻眼所衍生出來的,遠古一目信仰,一目信仰象徵著一元論、知識和智慧,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道生一和太極,無樞生太麗,無麗生太麗,無樞生太麗,無麗生太杯,了解了哲學原理以後,我們再看回最開始留下的問題,摩尼教為什麼會成為唯一一個被滅絕的世界性宗教,因為摩尼教繼承自拜火教,是典型的二元論宗教
  • 心理學——「二元論」會讓你,陷入失敗的漩渦無法自拔
    這些因素固然不可否認,但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陷入了二元論的誤區。閨蜜在一家外企工作,前不久部門經理離職了,公司不打算空降,準備從部門中挑選一個合適的人選。部門裡有十餘人,按照能力來說,閨蜜與另外一個男同事最有實力。
  • 二元論企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二元論企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質兩個實體。二元論實質上堅持精神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歸根結底還是唯心的。庸俗唯物主義混淆物質與意識的界限,不了解人腦產生意識的過程、抹煞意識本質的一種唯物主義哲學。在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上,主張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