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肽類藥物發展新方向——約束肽
多肽是介於小分子與蛋白質之間的化合物,多肽也有多種結構,包括鏈狀多肽、環肽等。由於鏈狀多肽過於靈活,可以隨意扭曲和翻轉,使得它們過於鬆弛而不能很好地成藥。研發人員通過引入環狀結構,約束多肽的活動,增加多肽穩定性,使其表現出更優良藥理活性與穩定性,讓更多的多肽做成藥物成為可能。
-
Nature:p53藥物研發,艱難前行
為了紀念這一裡程碑發現,Vassilev並沒有使用難以理解的公司代碼來命名這一新化合物,而是將它們命名為nutlins,因為這類化合物是在位於新澤西州Nutley的工廠發現的。Vassilev團隊的這項成果最終在2004年發表於Science雜誌上[1],不僅首次讓業界了解了一個在羅氏已經運行了20多年的項目,同時,也吸引了賽諾菲、默沙東等競爭者布局p53藥物的研發。
-
「多肽設計」靶向MDM2-p53相互作用界面的多肽類藥物設計
因此設計抑制MDM2與p53相互作用的藥物分子可以促進p53的激活,從而實現抑制癌症的目的。(圖二)圖二:p53與MDM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解析。A.yellow:p53,blue:MDM2;B.red:p53,blue:MDM2這一結構的解析為模仿其相互作用界面,設計多肽類藥物,競爭性抑制其相互作用的藥物設計策略提供了結構基礎。
-
創新型多肽藥物獲市場青睞
全球多肽藥物管線分布豐富,在眾多疾病領域均有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品種,其中以腫瘤及代謝相關藥品的研發最為活躍。我國市場潛力巨大2017年,我國多肽類藥物的市場規模約為17.4億美元,佔我國醫藥市場整體的1.4%,遠低於國際成熟市場。
-
CD28超激動劑TNG1412事件,免疫治療長徵的裡程碑
TGN1412事件是免疫治療長徵的裡程碑。接受藥物試驗的一名受害者照片影片《大象人》中的人物造型圖1、TeGenero公司的消亡20多年前,英國衛生部的藥監機構批准TeGenero公司開展TGN1412藥物(一種新型研發藥物)的臨床試驗。
-
甘萊FXR激動劑ASC42完成美國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給藥
公司今日宣布,其法尼醇X受體(FXR)激動劑、NASH候選藥物ASC42的美國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該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在美國開展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單劑量與多劑量遞增研究,旨在評估ASC42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特徵(生物標誌物—FGF19和C4)。該試驗還研究了食物對ASC42暴露量的影響。
-
國內降血糖藥物的風口——GLP-1激動劑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以及洛塞那肽未來的前景。一、GLP-1受體激動劑糖尿病藥物主要有以下幾類:胰島素、口服降糖藥(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α-糖苷酶抑制劑、二甲雙胍、磺尿類等、)、GLP-1受體激動劑。其中GLP-1受體激動劑當屬最引人矚目的藥物之一。
-
諾華終止STING激動劑開發
新聞事件今天諾華宣布將終止從Aduro收購STING激動劑ADU-S100的開發,主要是與諾華自己的PD-1抗體spartalizumab、與施貴寶Yervoy的組合療法開發,但Aduro還準備繼續開發這個產品與Keytruda在頭頸癌的二期臨床。
-
多肽藥物市場快速壯大
多肽藥物的優缺點從天然提取到人工合成,多肽作為一種新藥,在臨床應用和生產製備方式上均顯示出獨特的優越性。在臨床上,多肽藥物與重組蛋白藥物、單抗藥物類似,具有特異性強、療效好等優勢;在生產製備方式上,多肽藥物接近小分子化藥,具有純度高、質量可控且結構容易確定等特點,所以目前多肽治療已被認為是具有高選擇性、有效且相對安全的潛在療法。雖然多肽治療前景美好,但該療法也並非完美無缺。
-
專家點評Cancer Cell丨 盧敏等實質性獲得靶向藥物的聖杯—— p53...
比如已進入臨床III期的APR-246,發現者認為其既可以復活結構型突變R175H,又可以復活DNA結合型突變R273H),該研究專門針對結構型p53突變進行篩藥,其邏輯依據是:世界上可能不存在能復活所有p53突變體的「全能化合物」,既然結構型突變通過使p53不能摺疊來失活p53,那麼可以篩選能促進p53摺疊的小分子,這樣就可以邏輯性恢復這一類突變體的功能。
-
多肽類藥物:來自「老毒物」 卻是「黃藥師」
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把動物界中最致命的物質轉化成藥物,只用很少量,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換句話說,它們是非常理想的藥物。動物毒素多肽的分子量相對其他毒素小,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分子多樣性,由基因直接編碼,作用劑量小但毒性很強,是作用於目標生物體的關鍵生理成分。
-
p53靶點新藥3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我們的其他臨床試驗繼續取得進展,我們仍然致力於推行我們的臨床開發計劃。」MDS是一種造血幹細胞惡性腫瘤,骨髓不能產生足夠數量的健康血細胞。大約30-40%的MDS患者會進展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p53腫瘤抑制蛋白的突變被認為可直接導致疾病進展和總體預後不良。eprenetapopt聯合阿扎胞苷治療TP53突變型MDS和AML患者已顯示出強勁療效。
-
2018全球研發:糖尿病複方/多靶點藥物
目前T2D藥物開發的另一個思路就是多靶點單分子,主要為多肽。如下圖,第1種是肽嵌合體,也稱為共激動劑,這些類似物的分子大小類似於天然激素,並且通過混合來自多種肽或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來發揮作用。第2種是將多種激素化學融合成單分子類似物,其尺寸大於單個成分。目前尚無該類多靶點藥物上市,各個在研品種的最高研發階段為臨床Ⅱ期。
-
針對p53突變 禮來抗癌新藥開啟臨床試驗
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 Research UK)啟動了一項早期研究,旨在研究禮來公司(Eli Lilly)的抗癌新藥LY3143921,在高水平p53基因突變的實體腫瘤中的安全性與療效。
-
超180個糖尿病藥物在研,口服型胰島素將是大贏家?
治療糖尿病最常見用的藥物就是胰島素及其類似物,但單純的胰島素治療已不能符合患者的需求了。隨著製藥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糖尿病患病機制了解的深入,新型糖尿病藥物越來越受重視。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有超過180個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糖尿病藥物,而其中哪些是最具市場潛力的呢?
-
【科普】B肝在研新藥:2期臨床藥物大盤點!
在臨床前試驗中,ARB-1740彰顯出了更大的潛力。今年早些時候,這款新療法進入的2期臨床試驗,數據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到公布。在1期臨床試驗中,它的安全性與耐受性已經得到了驗證。目前,它正處於2期臨床試驗中。這類新藥能干擾B肝病毒進入肝細胞的過程。
-
GLP-1受體激動劑又添新丁,你對這類藥物了解多少?| 用藥知識
GLP-1受體激動劑又添新丁,你對這類藥物了解多少?注射類降糖藥物的使用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提起注射劑大家首先會想到胰島素,這個經典高效降糖藥在糖尿病治療藥物中的地位無疑無可撼動,其實臨床上除了胰島素外還有一種很好的降糖注射藥物,那就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就在前不久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度拉糖肽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入中國
-
深研院化生學院李子剛/尹豐課題組利用穩定多肽在表觀遺傳學抑制劑...
該論文報導了課題組成功研發靶向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的穩定多肽抑制劑。相比於已上市的藥物SAHA,該多肽抑制劑表現出更好的體內抗腫瘤效果以及顯著提高的安全治療窗口。通過化學手段穩定多肽的二級結構,從而提高其生物學活性是構建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調控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
翰宇藥業:綜合一體化的多肽類藥物龍頭
全球多肽類藥物銷售 200 億美金,並且保持高速增長;相對於化藥製劑,多肽類藥物生產難度高, 一般 2-4 家左右, 行業競爭格局好; 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建立起完整的多肽類藥物的研發、生產、銷售體系,並且形成了原料藥、製劑、給藥器械綜合一體化的競爭優勢;通過原料藥參與國際競爭,並積極布局製劑出口, 國內外同步推進。
-
多肽藥物高效口服吸收新思路——長鏈脂肪酸偶聯
相較小分子藥物,多肽藥物在蛋白質相互作用靶點及G蛋白偶聯受體靶點結合方面有著獨特優勢,並且多肽藥物分子量遠小於各類單克隆抗體或蛋白類藥物。由於胃腸道內存在胃酸、膽汁、胰酶等強酸強鹼及各類消化酶,多肽等大分子藥物極易被降解或變性。同時,黏膜表面的粘液層與黏膜細胞間的緊密連結結構,對口服大分子而言也是難以逾越的物理屏障。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分子量過大,造成多肽等大分子藥物通常無法通過被動擴散通過脂質雙分子層作用於細胞內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