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十三:果殼有意思,我沒意思
從創業初期一個「理工科出身的文人」變成一個「做有趣事情的無趣的人」,果殼的內容矩陣不斷壯大,姬十三的身份也隨創業階段而升級,就像以前幾十名員工親切地叫他「十三」,現在團隊200多人稱他為「老闆」。姬十三成為「老闆」,果殼核心「有意思」成為「老闆的執念」的同時,也成為這家科普內容平臺的基本要求。
-
姬十三 敲打商業的「果殼」
這是姬十三為果殼網描繪出的理想圖景。 本刊記者 李超 發自北京姬十三(梁辰) 11月10日,超級光棍節前夜,姬十三在網上發了一條三千多字的徵婚帖,自述一欄寫道:主要身份是創業者。最大特點是跨界。……幹過一些事後想起來挺操蛋的事。但總的來說……覺得自己算是個好人。心善。心軟。容易感動。其實淚點還挺低的(據說賈伯斯也是)。
-
「果殼」姬十三:除了「破殼」 再無興趣
如果說到「科普」,姬十三有可能是你最先想到的名字;但若說到「教育」,他在你印象中恐怕排在500名之外了。 現在,姬十三和果殼MOOC學院正試圖顛覆這一排名。 不斷「破殼」的人 姬十三的外貌,和你想像中的年輕網際網路創業者的標準形象一模一樣,連那幅黑框眼鏡,都那麼符合你的預期。
-
果殼傳媒CEO姬十三:和科學搞曖昧
2011年1月26日拿下民政部「準生證」,成為名正言順的公益性科普組織的科學松鼠會主張用數據說話:3000多篇文章,9萬多條評論,1500萬訪問量,3500萬頁面流量⋯⋯ 松鼠會的NGO屬性早先已定,2010年4月,科學松鼠會、線下活動果殼時間併入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麾下;此外,2010年11月14日,由摯信資本投資、主營科技傳播網站「果殼網」和科技科幻類圖書
-
對話姬十三:到了第五年,果殼裡的宇宙,才開始爆炸-虎嗅網
初期,果殼網的組織與傳統媒體無異,姬十三將科學劃出多個細分領域——如生物、化學、天文、醫療等——然後試圖在每個領域安置一個編輯來負責內容生產。所以姬十三倍加珍視那些選擇留下來的人,比如果殼網現在的COO姚笛是化學專業畢業,曾經為科學松鼠會投稿,與姬十三熟悉之後覺得果殼網「可能靠譜」,於是就加入進來,而果殼網的現任主編徐來,雖然其在博客時代也一度小有名聲,但是從純正文學轉投科普傳播,並承擔內容出口的最高決策權,也需要不小的信賴。
-
果殼網CEO姬十三:把「在行」剝給你看
曹宇勃或許得感謝姬十三。他是果殼網創始人兼CEO,也是「在行」的創始人。姬十三看到,分享經濟時代下,知識和技能的分享,同樣可以做成一門很大的生意。 打響知識分享經濟的頭炮 姬十三覺得,自己的初心一直沒有變過。從「果殼」到「慕課學院」再到「在行」,都是圍繞知識「做文章」。
-
58同城掀網絡"神奇"熱潮 楊冪化身"神奇姐"
近日在網際網路生活信息行業中,最熱鬧的要數分類信息網站老大——58同城了。一則TVC廣告還沒有在電視媒體上播出,卻已在全國的公交車和地鐵上熱傳開來。58同城的廣告是以「一個神奇的網站」為口號。代言人楊冪在TVC廣告中一句:「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霎時為整個網際網路生活信息行業帶來諸多「神奇之事」。
-
創始人「姬十三」說,科學和教育都能讓果殼賺到錢
上周,我們約公司創始人兼CEO嵇曉華,他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姬十三,在這裡見面,那天下午的辦公室異常安靜——沒有人哄搶下午茶水果、沒有人在會議室裡錄播客節目,也沒有人在後門的投幣街機上打一局懷舊的《拳皇》。2008年,先前為傳統媒體撰稿的姬十三與一批科普寫作者一起,創立了一個名為「科學松鼠會」的群體blog,並在加入線下活動元素後轉型成一個非營利機構。
-
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 科學家們應該被產品經理改造
讓我沒想到的是,姬十三竟出身中醫世家,而果殼網又堅定反中醫,如何和反中醫的父母相處?第二個話題是果殼怎麼避免成為第二個「豆瓣」(其實豆瓣是很值得尊重的公司,只是被一些人說成不那麼賺錢),前文已經說過果殼要轉型,果殼將涉及看似和「科普」無關的領域,藉以實現商業變現。第三個話題是,科學共同體的失語,科學傳播應該如何做。
-
松鼠的11年果殼夢-虎嗅網
據說姬十三在洗澡時腦海中被這句話擊中,也依此命名了他所創立的科普平臺,果殼。果殼延續了松鼠們的理性主義,有兩位開發人員甚至兼任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技術骨幹。他們天然的傳播自覺決定了果殼以及旗下的核心內容生產者必定會是公眾知識分子,參與公眾科學生活。直至十年後的今日,果殼依然致力於打破文理的界限,讓科學流行起來。
-
果殼網、分答創始人姬十三:知識的再造與學習的巨變
——姬十三3.28日,騰訊媒體研究院旗下芒種特訓營在北京舉辦,果殼網、分答創始人姬十三在課上進行了分享,騰訊媒體研究院將部分內容整理成稿,以下為具體內容。八九年前創業的時候,當時投我們的執行資本投了豆瓣、果殼和窮遊,那時候稱為web2.0的時期,去中心化的時期,後來整個網際網路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微信網際網路,從去中心化到中心化又到去中心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在我剛創業的時候,知識算是創業領域一個比較邊緣化、小眾化的主題。
-
果殼網姬十三:小知識大生意
清華臥談會的意外發現「在行」的創造者是果殼網CEO姬十三。他還是那個想敲開科技外殼的青年,敏捷、溫和,笑語晏晏。在朝陽朗園的辦公樓裡,慕課學院和「在行」一起搬進門口寫著「果殼教育」的新樓層。姬十三的辦公桌就在這層開放空間的中間,比其他人多半截桌子和一個沙發。
-
科普的良心:果殼網CEO姬十三
在果殼網上,你可以搜索到各種各樣的在線科技興趣小組,引領用戶重拾失落的好奇心。還有特色的「果殼問答」服務,用戶的問題將在這裡被關注、解答和分享,實現問答形式的知識創造機制,幫助人們透過科技視角重新看待世界。 這裡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果殼網CEO姬十三。
-
果殼網姬十三:理想主義男人的商業化蛻變
姬十三必須為自己的「理想主義」買單,因此,2012年果殼網開始探索商業化,尋求變現。除了果殼網的日常運營外,果殼網還與一些商業科技品牌合作,為他們講述品牌故事。2012年,這為果殼帶來了500萬人民幣的收入。姬十三預計,201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0萬人民幣。不過在2012年底,姬十三找到了自己更中意的模式,那就是MOOC學院。
-
「果殼傳媒」玩起流行科學
昨天下午,帶頭大哥姬十三等一幫松鼠幹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風光亮相,松鼠會全新升級——創建民政註冊的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以及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 身處果殼,心懷宇宙。新成立的果殼傳媒,是「松鼠們」為創造出「DISCOVERY」這樣的科技媒體品牌夢想而建立的一個泛科技綜合性傳媒,包括果殼網、果殼閱讀、科技品牌傳播等多項業務。
-
58同城+58同村
集團執行長姚勁波、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宏、滬江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伏彩瑞等參與了該論壇的討論。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表示,58同城接下來要做58同村,把信息服務帶到農村去,幫助農村脫貧致富。姚勁波認為,信息設施和成本下降給所有人提供了平等的接觸信息和平臺的機會,並不是人人都能上網就會是人人都能脫貧。「但是,有時候,一個信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姚勁波在現場表示。
-
知乎與果殼的殊途同歸
果殼的創始人姬十三,對這種理想主義的情懷頗為冷暖自知。 姬十三是復旦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博士,而後跟隨興趣扮演「科學布道師」的角色,走上「文以載道」的發展道路。在創辦果殼之前,他是NGO公益品牌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科學松鼠會最初以多人協作的博客項目展開運作,有趣的是,在參與創辦知乎之前,黃繼新也是多人協作博客Apple4us的核心成員,這是知乎與果殼的又一處巧合——在脫離科學松鼠會轉而進入創業者身份、創辦商業媒體果殼之後,姬十三就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主義支付學費。
-
【愚人特稿】果殼網製成第三代永動機
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下午, 美國商標專利局 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聲明取消了對「 永動機 」專利的申請禁止,同時正式宣布接受中國泛科技主題網站 果殼網 此前提交的第三代永動機專利申請。隨後,果殼網在其官方網站證實了這一消息,並正式發布了這款名為「果殼永動一號」(GPower1)的永動機。
-
網易創業Club入駐CEO:果殼網 姬十三
姬十三介紹本名嵇曉華,浙江舟山人,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自2004年起開始科學寫作,先後在10多家媒體開設科學專欄。2008年4月,姬十三發起公益項目科學松鼠會,目前已發展為非營利機構哈賽中心。2010年11月,姬十三創立泛科技網站果殼網(Guokr.com),獲摯信資本等知名VC機構投資。
-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只有無奈
所以,可以想像,Live、在行與分答其實到最後很難成為周源和姬十三想要的樣子。正如Keso所言,「(在行上)如果真的有行家通過頻繁密集地出賣時間賺到了錢,我估計它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既不是分享經濟,也不是工作平臺,我也不知道該叫它什麼,我只知道它一定會被心理按摩師、情感專家、創業導師、職業規劃師、養生大師之類的萬能行家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