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薄膜測量新突破:鐵磁共振FMR實現全方位搭配、升級!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2018年度「亞洲磁學聯盟獎」(aums award)於6月4日在韓國揭曉,物理所韓秀峰研究員憑藉「基於磁性絕緣體的磁子閥效應」項目榮獲此獎。韓秀峰研究員團隊創新性地採用yig磁性絕緣體作為磁性電極、au作為中間層研製出了高質量、新型磁性絕緣體/金屬/磁性絕緣體(mi/nm/mi)磁子閥結構,並且在該結構中首次觀測和發現了磁子閥效應(magnon valve effect),揭示了磁子閥比值主要取決於磁性絕緣體/金屬界面磁子-電子自旋轉換效率的原理。[1]

 

圖1:(a) 磁子閥結構、原理和測量示意圖
(b)-(c) ggg/yig和yig/au/yig區域的透射電鏡圖

該項工作的相關研究進展發表在 phys. rev. lett.[2],並且作為亮點文章在prl網站首頁重點推薦。在此我們祝賀quantum design的ppms和microsense vsm用戶韓秀峰研究員團隊,也祝願他們今後能夠再創輝煌!

在上述的研究中,yig作為磁性絕緣體材料,有著其獨特的物理性能,其擁有低的gilbert阻尼因子。sun[3]等利用鐵磁共振系統對yig薄膜進行了阻尼的測試研究,測出yig的阻尼因子大小約10-4。在對磁性材料的研究中,阻尼因子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可以幫助我們提升電路及電子器件的傳輸效率和傳輸速度。

圖2:鐵磁共振測試系統主機:phasefmr(常溫);cryofmr(低溫)

quantum design攜手nanosc提供的高精度鐵磁共振測試系統,可以快速有效地獲取阻尼係數α,以及有效磁矩 meff、旋磁比γ、非均勻展寬δho等動態磁學參數,也可以表徵靜態磁學性能,如飽和磁化強度ms、各向異性、交換偏置等。該系統基於共面波導技術,無需矢量網絡分析儀,可以提供寬頻2~40ghz測試,並應用鎖相測試技術,大大提高了信噪比,可以測試到1.4nm厚的薄膜。

 

圖3 :室溫測試用共面波導

 

圖4:用於ppms(versalab)鐵磁共振樣品杆

圖5:montana低溫恆溫器升級cryofmr鐵磁共振測試系統

目前該系統可以應用於室溫(基於電磁鐵平臺)、低溫(配合ppms、versalab、montana恆溫器),在世界上有包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學、三峽大學等用戶在內的多套設備在運行,並使用該系統在prb等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如franco[4]等用鐵磁共振測試系統phasefmr對垂直磁化各向異性[cofeb/pd]n多層膜進行了研究,發現有效垂直各向異性隨多層重複次數的增加而增大,部分測試數據見圖6。

 

圖6:phasefmr用戶文章數據

鐵磁共振測試系統參數如下:

 配置

帶寬 

溫度範圍

 磁場大小

phasefmr

 2-18ghz

 室溫

 根據電磁鐵大小而定

phasefmr-40

 2-40ghz

cryofmr

 2-18ghz

4-400k:ppms®/dynacool™
55-400k: versalab™
10-350k: mi cryostation

±9, 14, 16 t:
ppms®/dynacool™
±3 t: versalab™
±0.7 t: mi cryostation

cryofmr-40

 2-40ghz

 

如果您擁有電磁鐵平臺,快來升級鐵磁共振測試系統吧!
如果您擁有ppms或者versalab,快來升級鐵磁共振測試系統吧!
如果您擁有montana標準型低溫恆溫器,快來升級鐵磁共振測試系統吧!

如果您也想在squid上進行鐵磁共振測試,目前quantum design的工程師正在努力研發中,相信不久後,我們將會為您帶來在squid上成功應用fmr的好消息!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官網http://www.iop.cas.cn/xwzx/snxw/201806/t20180605_5021775.html
[2] h. wu, l. huang, c. fang, b. s. yang, c. h. wan, g. q. yu, j. f. feng, h. x. wei, and x. f. han, phys. rev. lett. 120, 097205 (2018)
[3] y. sun, h. chang, m. kabatek, y. y. song, z. wang, m. jantz, w. schneider, m. wu, e. montoya, b. kardasz, b. heinrich, s. g. e. te velthuis, h. schultheiss, and a. hoffmann, phys. rev. lett. 111, 106601 (2013).
[4] a. f. franco, c. gonzalez-fuentes, j. a° kerman, and c. garcia, phys. rev. b 95, 144417 (2017)

 

相關產品及連結:
1、鐵磁共振儀(fmr):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21410.htm

2、ppms綜合物性測量系統: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86.htm

3、多功能振動樣品磁強計versalab系統: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330.htm
4、montana instruments超精細多功能無液氦低溫光學恆溫器: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22418.htm
5、超導量子幹涉儀器件squid: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93.htm

相關焦點

  •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調控 2020-11-16 16:39:21 來源 : 中國科學院
  •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調控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M07組研究員張穎研究團隊在中科院院士沈保根、磁學實驗室和物理所的支持下,搭建了集微納加工、高分辨磁疇多物理場調控、小尺度電輸運測量於一體的高解析度磁疇動力學研究平臺,自主發展了原位調控拓撲磁疇的新方法。
  • 進展 |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以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調控
    原位調控拓撲磁疇的新方法。Mater. 2 (2018)104408,Nanoscale, 11(2019)4999)以及磁性薄膜(Phys. Rev.零磁場下、寬溫區內可作為非易失磁性存儲單元的高密度拓撲磁疇結構,促進了新型拓撲自旋電子器件的應用以及新物態、新功能、新材料的發現。
  • 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的實驗實現
    MnBi2Te4的實驗測量結果。   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的實驗實現   拓撲絕緣體是一類由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的拓撲物態,因此是非磁性的。有意思的是,人們在拓撲絕緣體中期待的新奇量子效應之中的相當一部分需要引入磁有序破壞其時間反演對稱性才能出現。
  • 電場控制的反鐵磁自旋電子器件
    在這篇綜述中,作者對包括使用應變,離子液體,介電材料和電化學離子遷移的反鐵磁自旋電子器件的電場調製等前沿研究進行了全面綜述。此外,作者還介紹了各種新興的主題研究,如Néel自旋軌道轉矩,手性自旋電子學,拓撲反鐵磁自旋電子學,各向異性磁阻,存儲器件,2D磁性以及與反鐵磁有關的磁離子調製。總之,作者強調了實現高質量的室溫反鐵磁隧道結,反鐵磁自旋邏輯器件和人工反鐵磁神經元的可能性。
  • 進展|單原胞層強磁性鈷氧化物超薄膜的實現
    然而,目前大多數磁性氧化物薄膜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當其厚度小於「磁性死層」的臨界厚度(約4至5個原胞層)時,不僅薄膜樣品的鐵磁轉變溫度急劇減小,同時它的飽和磁化強度也大幅減弱,甚至磁性完全消失。這一現象從根本上局限了過渡金屬氧化物超薄層在微納磁性功能器件中的應用。
  • ——PPMS最全測量功能概覽
    扭矩磁強計——磁矩與各向異性的精確測定對磁性材料的研究除了磁矩測量以外對磁各向異性的測量也具有重要意義,特別對於單晶或薄膜材料而言磁各向異性尤為重要。即使沒有極低溫工作經驗的用戶也可以輕鬆掌握極低溫物性測量,目前稀釋制冷機可以實現比熱、電輸運、和交流磁化率測量。
  •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高春雷、吳施偉團隊合作 解密二維磁性材料之堆疊...
    針對這一問題,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高春雷、吳施偉團隊聯手協作,創造性地運用了原位化合物分子束外延生長技術和自旋極化掃描隧道顯微鏡結合的實驗手段,在原子級層面徹底釐清了雙層二維磁性半導體溴化鉻(CrBr3)的層間堆疊和磁耦合間的關聯,為二維磁性的調控指出了新的維度。
  • 物理所實現單原胞層強磁性鈷氧化物超薄膜
    但目前大多數磁性氧化物薄膜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當其厚度小於「磁性死層」的臨界厚度(約4至5個原胞層)時,薄膜樣品的鐵磁轉變溫度減小,飽和磁化強度也減弱,甚至磁性完全消失,這從根本上限制了過渡金屬氧化物超薄層在微納磁性功能器件中的應用。鈣鈦礦型鈷氧化物(LaCoO3)具有豐富的自旋態轉化現象。
  • 物理所發現磁性拓撲絕緣體中的雙分量反常霍爾效應
    其中,最令人費解的是Mn摻雜的Bi2Se3,儘管有不少實驗證實其體態和表面態存在鐵磁有序,但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觀測還未被報導過。最近的一項研究甚至還指出ARPES實驗中觀測到的(Mn,Bi)2Se3表面態的能隙來源於與摻雜原子有關的非磁性共振散射,從而不支持之前關於表面態自旋結構的實驗結論。
  • 進展|一種基於自旋軌道力矩效應全電學操控磁矩翻轉和信息寫入的新...
    如何利用全電學方法實現磁性薄膜的確定性磁矩翻轉,一直是研發自旋電子學器件的挑戰性難題之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實現磁矩確定性翻轉的方式發生了階躍性的變化,極大地推動了自旋電子學核心器件—磁隨機存儲器(MRAM)更新換代式的遞進發展。
  • 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團隊發現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
    分子束外延生長的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MnBi2Te4的實驗測量結果。他們通過交替生長Bi2Te3和MnTe的方法製備出了這種材料的單晶薄膜,其特徵的「七層」結構被高分辨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清晰確認。通過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他們發現這種材料只要層厚不低於兩個「七層」就會具有狄拉克型表面態,表明這是一個三維拓撲絕緣體(圖1)。
  • 寬量子阱雙勢壘磁性隧道結中長程相位相干性研究獲進展
    雙勢壘磁性隧道結利用在兩個平行絕緣層之間的超薄磁性金屬層形成二維量子阱(QW),並通過調節金屬層厚度和磁矩方向來控制量子阱共振隧穿,是研究自旋相關的量子阱態、量子阱分立能級、量子阱共振隧穿磁電阻(QW-TMR)等自旋量子效應及自旋量子調控的標準結構,也是研發各種基於量子阱共振隧穿磁電阻效應的新型自旋電子學材料及量子阱共振隧穿二極體等重要單元器件的物理基礎。
  • 哈工大(深圳): 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在眾多擁有拓撲結構的材料中,鐵性薄膜材料,如鐵電、鐵磁和多鐵材料,由於場致翻轉的自發極性/磁有序,在信息存儲和傳感驅動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價值,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2、磁性薄膜和異質結中的拓撲結構近十年來,磁性金屬薄膜/異質結中以磁性斯格明子為代表的拓撲結構由於其新奇的物理現象以及其在高速、非易失、低功耗自旋電子器件領域的應用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 哈工大Adv.Mater: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在眾多擁有拓撲結構的材料中,鐵性薄膜材料,如鐵電、鐵磁和多鐵材料,由於場致翻轉的自發極性/磁有序,在信息存儲和傳感驅動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價值,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2、磁性薄膜和異質結中的拓撲結構 近十年來,磁性金屬薄膜/異質結中以磁性斯格明子為代表的拓撲結構由於其新奇的物理現象以及其在高速、非易失、低功耗自旋電子器件領域的應用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 ...課題組在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L10相FePt中體自旋力矩效應
    迄今為止,關於自旋力矩(Spin Orbit Torque, SOT)的研究主要集中於非磁金屬/鐵磁異質結體系,其面臨以下根本性瓶頸科學問題:異質結體系中的自旋力矩屬於界面效應,從而隨磁性薄膜厚度增加而減小,不利於製備熱穩定性好、非易失性的信息器件;由異質結構建的磁性隨機存儲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MRAM)器件需要三端架構,顯著增加了器件複雜度。
  • 新突破!用於嵌入式溫度測量的磁性納米傳感器
    遙感系統將接收到這些磁性信號,被研究的系統將不會受到導線或其他笨重的外部物體的影響。 它可以使溫度測量的精確度比最先進的技術提高10倍,精確度在100毫秒內達到25millikelvin。測量可到國際單位制(SI);換句話說,它的讀數可以精確地與開爾文的基本定義相關聯。
  • 通過鐵磁共振研究核-殼多鐵納米纖維的逆磁電效應
    本文旨在通過鐵磁共振(FMR)研究電場作用下鎳鐵氧體(NFO)-鋯鈦酸鉛(PZT)同軸納米纖維中的磁電(ME)耦合性質。採用靜電紡絲法製備了以鐵氧體為核,以PZT為殼的同軸纖維。通過電子顯微鏡和掃描探針顯微鏡確認了退火纖維的核-殼結構。
  • 下一代信息存儲材料——反鐵磁材料
    反鐵磁性是材料的一種磁性,磁矩反平行交錯有序排列,但不表現宏觀強的淨磁矩,這種磁有序狀態稱為反鐵磁性。在反鐵磁性物質內部,相鄰價電子的自旋趨於相反方向,這些物質的淨磁矩為零,不會產生磁場。具有反鐵磁性的物質比較不常見,大多數隻存在於低溫狀況下。具有反鐵磁性的物質有鉻、錳、輕鑭系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