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ystal Genomics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抑制劑CG-745...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CG-745治療胰腺癌的孤兒藥資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這是一種處於臨床階段的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抑制劑,目前正開發用於數種血液學惡性腫瘤和實體瘤。
-
Crystal Genomics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抑制劑CG...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CG-745治療胰腺癌的孤兒藥資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這是一種處於臨床階段的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抑制劑,目前正開發用於數種血液學惡性腫瘤和實體瘤。
-
新型烷基化脫乙醯基酶抑制劑tinostamustine獲...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實驗性藥物tinostamustine孤兒藥資格(ODD),該藥是潛在首創的烷基化脫乙醯基酶抑制劑,目前處於早期臨床研究,用於治療T細胞幼淋巴細胞白血病(T-PLL)。
-
研究揭示HDAC抑制劑實體瘤治療失敗機制—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揭示HDAC抑制劑實體瘤治療失敗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課題組和丁健院士課題組合作,研究揭示了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對乳腺癌治療不敏感的機制。相關研究已在線發表於《癌症細胞》。 HDAC抑制劑是靶向腫瘤表觀遺傳修飾的分子靶向藥物,但其治療實體腫瘤效果不佳,且因機制不明,尚無合理的用藥策略,極大限制其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成為領域內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 該研究以乳腺癌/三陰乳腺癌為切入點,首次揭示細胞因子受體家族成員白血病抑制因子受體(LIFR)的反饋激活,是介導HDAC抑制劑治療實體瘤不敏感的重要原因。
-
上海藥物所揭示HDAC抑制劑實體瘤治療失敗機制及聯合用藥方案
,揭示了HDAC抑制劑對乳腺癌治療不敏感的機制。研究發現,HDAC抑制劑通過上調LIFR基因啟動子區的乙醯化修飾水平,招募組蛋白乙醯化修飾識別蛋白BRD4,進而轉錄上調腫瘤組織中LIFR表達水平,激活下遊JAK-STAT3經典信號通路,致使臨床治療失敗。尤為重要的是,聯合BRD4或JAK抑制劑能夠明顯增敏HDAC抑制劑在乳腺癌、特別是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效果。
-
徐諾藥業HDAC抑制劑艾貝司他進入Ⅱ、Ⅲ期臨床
(資料來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資料來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該藥是徐諾藥業的首款候選藥物,也是一款極具前景的新型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具有"Best-in-class"潛力,對標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
-
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研究獲重要突破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獲悉,該院研究員蔣晟和周光飈在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功構建了天然環肽Largazole與組蛋白去乙醯化I型酶的結合模型,並以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方法成功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環肽。
-
Cancer Res:HDAC抑制劑可促進單抗藥物對HER2陽性腫瘤的治療效果
2017年3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可以發動宿主免疫作為其抗腫瘤效應的一個基礎在這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panobinostat可以通過宿主免疫增強trastuzumab這種單抗治療藥物的抗腫瘤效果。在天生對trastuzumab比較敏感的HER2陽性腫瘤中,用panobinostat進行聯合治療可以削弱AKT信號途徑並觸發缺少固有或適應性免疫效應細胞的小鼠其體內腫瘤的退化。
-
糖酵解介導的乙醯輔酶A和組蛋白乙醯化的變化控制著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
ॐ↑ HACS ↑
-
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研發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蔣晟課題組在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國際期刊《藥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58,7672)和《治療診斷學》(Theranostics 2016,6,1947)。
-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他們揭示了組蛋白脫乙醯基酶6(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的聚集體樣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18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他們顯示了在微管組織中心(MTOC)發生了核苷酸結合結構域、富含亮氨酸的重複序列以及含吡喃結構域的蛋白3(NLRP3)和由吡喃介導的炎症小體裝配,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和白介素1β(IL-1β)轉化。
-
JMC|人工智慧技術發現高效p300/CBP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抑制劑
引言上海藥物研究所通過深度學習技術發現p300/CBP組蛋白乙醯轉移酶先導化合物,然後通過結構改造發現活性最強的抑制劑。先睹為快靶點p300/CBP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模型訓練庫ChEMBL 資料庫(~200000個小分子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30期|劉晗研究員發現蛋白酶體抑制劑耐藥分子機制並提出蛋白酶體和HDAC抑制劑聯合能防止MLL耐藥細胞出現
means such as proteasome inhibitors (PIs)., which induce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recruits MLL on chromatin to promote cell cycle gene expression.
-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不同功能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不同功能 2014-12-2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利用去乙醯化酶抑制劑阻斷乙醯化的下調,抑制神經細胞的產生而使全能性基因維持高表達狀態;而在神經命運決定階段利用去乙醯化酶抑制劑上調組蛋白乙醯化,則促進神經幹細胞的產生。這些結果提示H3K9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多能性維持和神經命運決定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
LSD1/HDAC雙功能抑制劑可治療瀰漫性內在腦橋膠質瘤
LSD1/HDAC雙功能抑制劑可治療瀰漫性內在腦橋膠質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8 15:49:02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施揚(Yang Shi)和Mariella G.
-
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AF9 YEATS domain links histone acetylation to DOT1L-mediated H3K79 methylation」(AF9 YEATS結構域關聯組蛋白乙醯化至DOT1L介導的組蛋白H3第79位賴氨酸甲基化)的研究論文,發現了一種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YEATS結構域,揭開了組蛋白乙醯化轉錄調控研究新篇章。
-
BET抑制劑:癌症耐藥性機制
許多現代的癌症藥物以突變激活的蛋白為靶向,但這種治療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相對少量的突變出現在人類腫瘤中,耐藥性也快速發展。針對表觀基因組——化學修飾後的DNA,相關的組蛋白和促進DNA進行染色質包裝的其他蛋白質;所有這些都影響基因的表達,而且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法。
-
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
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 衰老研究所下期的視頻要講到HDAC組蛋白去乙醯化這個概念,我們提前把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給大家交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