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聯合激活GHSR1α和DRD1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20-12-05 生物谷

2019年8月23日訊/

生物谷

BIOON/---大腦海馬體在記憶形成和認知中起關鍵作用。海馬體突觸病變是阿爾茨海默病(AD)中最早的變化之一,也是定義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病理學特徵。然而,阿爾茨海默病中海馬體突觸病變的分子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目前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努力並不能有效地校正海馬體突觸缺陷。生長激素促分泌素受體1α(GHSR1α)對海馬體突觸生理學至關重要。

大腦海馬體中的神經元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階段就已受到損害,圖片來自Y. Zhang und A. Konnerth/TUM。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報導β-澱粉樣蛋白(Aβ)直接結合GHSR1α,抑制GHSR1α受體,從而阻止GHSR1α活化。這種結合還可阻斷GHSR1α介導的多巴胺受體D1(DRD1)活化,從而導致突觸可塑性損傷和記憶喪失。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8月14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isrupted hippocampal 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 1α interaction with dopamine receptor D1 plays a role in Alzheimer′s disease」。

GHSR1α與β-澱粉樣蛋白(Aβ)之間的相互作用抑制GHSR1α活化,從而導致來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海馬體中GHSR1α對多巴胺受體D1(DRD1)的調節受損。

在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同時使用選擇性的GHSR1α激動劑MK0677與選擇性的DRD1激動劑SKF81297從Aβ抑制中拯救Ghsr1α功能,從而減輕海馬體突觸損傷並改善空間記憶。

這些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中海馬體易損性的機制,並提示對GHSR1α和DRD1進行聯合激活可能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有希望的方法。

參考資料:Jing Tian et al. Disrupted hippocampal 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 1α interaction with dopamine receptor D1 plays a role in Alzheimer′s diseas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 doi:10.1126/scitranslmed.aav6278.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一種雙朊病毒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定義是基於大腦中稱為澱粉樣蛋白斑和tau纏結物的有毒蛋白聚集物的存在,伴有認知衰退和痴呆。但是通過清除這些毒性蛋白聚集物來治療這種疾病的嘗試並未取得成功。這項新的研究提供的關於活躍的Aβ和tau朊病毒能夠促進這種疾病產生的新證據可能導致人們探究直接靶向朊病毒的新療法。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1.Nat Commun:新的幹細胞操作技術可以幫助治療阿茲海默症和關節炎doi:10.1038/ncomms15982一項來自美國西北大學材料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可能有助於那些需要幹細胞治療的脊髓損傷、中風、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關節炎或任何其他需要組織再生的病症的患者。
  • 研究人員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基因療法新靶點PGC1-α
    英國研究人員10日說,他們的小鼠實驗顯示,基因療法也許能成功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不過,專家們強調,這一發現是否適用於人類尚需進一步研究。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負責研究的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瑪格達萊娜·薩斯特說,他們利用經過改造的慢病毒載體把一種叫PGC1-α的基因注射入小鼠大腦的記憶區域,這些小鼠剛開始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狀。結果顯示,這種療法阻止了小鼠大腦中β-澱粉樣肽的積聚,後者被認為會導致腦細胞的死亡,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緊密相關。研究人員說,在利用基因療法治療4個月後,這些小鼠大腦中很少有阿爾茨海默病標誌性的澱粉樣斑塊。
  • Nature子刊:這個源自大戟的小分子為何有望治療溶酶體病?
    最近,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楊崇林研究員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郝小江研究員的聯合課題組揭示了另一種溶酶體生成的調控路徑。在這其中,蛋白激酶C(PKC)發揮著中心作用,可通過兩種不同的信號通路同時分別激活TFEB和將ZKSCAN3失活,起到促進溶酶體生成的作用。這一重要發現發表於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上。
  • 【Science】校正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腦蛋白合成,突觸可塑性和記憶力中eIF2依賴性的缺陷
    ,並且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與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的認知損失有關。在先前的研究中,化合物ISRIB阻斷了ISR的翻譯抑制臂,但未能賦予其認知益處並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死亡。但是,Oliveira等。發現低劑量ISRIB的每日全身性給藥不會導致死亡率或明顯的副作用,可以挽救海馬體中的蛋白合成和突觸可塑性,並恢復了長期記憶力測試的性能,這兩種野生型小鼠均已翻譯。儘管對澱粉樣蛋白斑塊負荷沒有影響,但在藥理學上有抑制作用,並且在兩種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都沒有。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撰文|王聰編輯|nagashi排版|水成文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徹底攻克「萬病之王」——癌症帶來了新的曙光。其中,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免疫療法之一,該療法顯著改變了目前癌症治療的格局,而PD-1/PD-L1免疫阻斷療法正是最典型的代表。雖然腫瘤免疫療法顯著改變了癌症治療格局,但由於多種原因,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對這些療法沒有反應。因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細胞對T細胞殺傷敏感性的分子機制。
  • 為什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似乎迷失了時間和地點?①
    原創 Teresa Carr 阿爾茨海默病祖父和他的一個女兒住在堪薩斯州,在那裡他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他仍能生動地講述自己的童年和二戰期間的服役經歷,但在現實中他越來越迷失。他無法記住一天、甚至是一年內發生了什麼。他在去附近公園的路上會迷路。他記不住自己的孩子和孫子的名字,所以他就叫我們大家親愛的。阿爾茨海默病會導致海馬體的退化,海馬體是大腦中對空間導航和定位以及新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的區域。
  •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圖片來源:123RF阿爾茨海默病(AD)會造成記憶力下降、認知衰退等問題,而早在臨床症狀出現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前,患者的大腦中就已經悄悄發生一連串的病理性變化
  • 國際學術會議:腦腸軸理論有望促成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
    會議主辦方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老年痴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AD)自100多年前發現首例患者以來,科學家對其發病機制探索從未停止。數據顯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患者在快速增長,相關藥物治療等研究備受關注。
  • 國內首個「中美合作阿爾茨海默病MCBT預防與治療中心」 在東方綠地...
    for East-West Medicine ) 和東方綠地醫院聯合發起的國內首個「中美合作阿爾茨海默病MCBT預防與治療中心」,日前在東方綠地醫院正式揭牌成立。中美多家知名醫療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該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將共同指導該療法用於國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臨床預防與治療。MCBT療法,即Memory & Cognition Boosting Therapy(多維低頻伽馬波)療法,是通過使用低頻的聲、光伽馬波治療,聯合刺激視聽兩個大腦感知區域,有效改善與阿爾茨海默症的腦和神經有關功能的治療方法。
  • Science子刊:新策略有望治療亨廷頓舞蹈病
    2019年10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在探究星形膠質細胞在亨廷頓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中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鑑定出一種可能阻止這種疾病並修復它導致的某些損傷的潛在策略。
  • Science子刊: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經元存在內體功能缺陷
    2020年11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早在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出現最初症狀的幾十年前,大腦的神經元就開始分泌tau蛋白,這是已知在這種疾病的過程中最先發生的變化之一。高水平的分泌形式的tau已知是最可靠的預測誰將最終患上AD的標誌物,它可以在脊髓液中檢測到,近期報導它也可以在血液中檢測到。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文章介紹(1)
    近年來大量研究揭示了薑黃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β-澱粉樣蛋白和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生物標記物,而薑黃素能夠與之特異性結合,並產生螢光反應,被廣泛開發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探針。此外,由於薑黃素的多靶點作用特性,對眾多的慢性疾病,如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具有一定的保護和預防作用。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例如,積聚在突觸上的病理性Aβ或tau可以上調小膠質細胞中的C1q,並促進突觸中的補體激活和隨後的小膠質細胞吞噬。用基因或基於抗體的方法阻斷AD小鼠模型中經典補體級聯通路的激活已被證明可以保護突觸,避免突觸丟失、功能障礙和記憶喪失,這提示小膠質細胞-突觸通路可能是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
  • 帕金森病治療新發現!新國大蘇研院卞勁松團隊在《Science》子刊發表科研成果
    鈉鉀-ATP酶(NKA)是一種跨膜蛋白,由α, β, γ三個亞基組成,其中含有催化位點的α亞基有四種異構體α1-α4。在中樞神經系統中,NKA需要消耗由呼吸作用產生的大約40%的能量來維持整個細胞膜的離子梯度。近年來,有研究發現NKA活性的逐漸下降會加劇衰老過程中的神經元退變。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NKA與帕金森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 英媒:把光線射入大腦可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1月7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科學家們認為,通過鼻子和頭骨將光線直接射入大腦,就有可能逆轉阿爾茨海默病。
  • 天津大學探索新型納米藥物 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福音
    日前,天津大學常津教授團隊探索研發新型納米藥物,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工程技術國際權威期刊《先進科學》。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老年痴呆症」。全球有將近 4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自然》熱議: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源是微生物感染?
    兩年前,身兼免疫學家和企業家的萊斯莉·諾林斯(Leslie Norins)豪擲100萬美元,獎勵任何能證明「病菌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科學家。這個獎項設立的背後,是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病因長達數十年的爭論。▲人類皰疹病毒感染十分常見(圖片來源:123RF)2019年,一項發表於《科學》子刊
  • 衛材展示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方面的管線產品的最新數據
    )11:25AM-11:40AMBAN2401OC10「ClarityAD:一項評價BAN2401治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III期、安慰劑對照、雙盲、平行組、18個月研究」的基線特徵口頭演示介紹,可於11月4日(星期三)按需觀看1:00AMBAN2401OC14BAN2401和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
  •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科學家重新定義「早期」,治療事半功倍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阿爾茨海默病(AD)會造成記憶力下降、認知衰退等問題,而早在臨床症狀出現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前,患者的大腦中就已經悄悄發生一連串的病理性變化,包括大量β澱粉樣蛋白(Aβ)的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