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Energy:納米限域,同時增強增強ORR/OER

2021-02-26 催化計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從電子結構的角度合理設計堅固的雙功能氧催化劑對於高活性可充電鋅空氣電池(ZABs)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和挑戰性。

近日,福州大學程年才教授,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Haifeng Lv首先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模擬預測了CoOx納米糰簇電子結構的有利調節。然後通過微孔MOFs限域策略,將亞納米CoOx團簇(0.86 nm)約束在ZIF-8衍生的氮摻雜納米材料(PNC)的小孔中以進行實驗研究。

本文要點

要點1. 研究發現,MOF微孔的限域效應不僅提高了亞納米氧化鈷團簇的穩定性,而且使其與Co-NX偶聯,進一步調節了前者的電子結構,協同作用增強了ORR/OER活性。

要點2. 結果表明,優化後的0.05CoOx@PNC催化劑具有優異的雙功能氧性能,電勢差較小,僅為0.67 V。此外,集成的0.05CoOx@PNC空氣正極的可充電鋅空氣電池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峰值功率密度達到157.1 mW cm-2,在10 mA cm-2時的比容量為887 mAh gZn-1,長期循環能力超過200 h,明顯優於由Pt/C/RuO2組成的基準電極對。

要點3. DFT計算結果進一步表明,粒徑的減少以及與Co-N偶聯可以有效地調節CoOx納米糰簇的電荷分布,並使CoOx納米糰簇中Co吸附中心的d帶中心下移,從而降低了中間O2*和OH*的反應勢壘和ORR/OER過電位,加速了整個ORR/OER動力學過程。

這項工作為在ZABs領域中構建堅固的亞納米簇催化劑提供了新的參考。

 

Yangyang Tan, Wangbin Zhu, Zeyi Zhang, Wei Wu, Runzhe Chen, Shichun Mu, Haifeng Lv and Niancai Cheng, Electronic Tuning of Confined Sub-Nanometer Cobalt Oxide Clusters Boosting Oxygen Catalysis and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ies, Nano  Energy, (2020)

DOI:10.1016/j.nanoen.2021.105813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1.105813

催化技術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均相催化與酶催化QQ群:871976131

相關焦點

  • 外加磁場對磁性催化劑ORR/OER性能的直接磁增強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俞建勇院士、丁彬研究員和閆建華研究員提出了一種原位靜電紡絲技術,直接將金屬鈷納米點(CoNPs )原位摻雜到大孔碳納米纖維中,製備出了高孔隙率(90%)的磁性催化劑,並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磁性增強」策略,利用磁性催化劑的特性,通過一個中等的(350mT)外加磁場進行催化活性增強。
  • 《ACS Nano》:不止增強,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可控排列還能表現...
    由於密度低、模量高,CNF在聚合物中可以替代傳統的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製備出輕質高強的納米複合材料。  界面,又見界面  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界面問題永遠是個挑戰。CNF是親水性的,和大多數憎水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時難免團聚,所以研究者提出了許多化學方法來修飾CNF,如氧化、甲矽烷基化、酯化、醚化和聚合物接枝等,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強CNF與聚合物之間的界面相容性。  納米纖維素的量產商品  不要以為CNF製品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 湖南大學&MIT&季華實驗室合作團隊《Nano Letters》:利用反常色散增強納米間隙等離激元光譜調控
    儘管這類可調諧等離激元納米結構可用於眾多領域的前瞻性應用,但現階段技術無法將較小的輸入信號轉化為明顯的光譜響應。近年來,金屬-介質-金屬型的薄膜耦合間隙等離激元納米諧振器因其對間隙尺寸非常敏感的能力引起了眾多研究人員的興趣,其效果是可通過改變極端納米級結構參數來實現光譜的可調控性,若將該類等離激元納米結構與微納機電系統(MEMS/NEMS)相結合會是一個很有應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 廣西大學王雙飛/聶雙喜團隊《Nano Energy》:摩擦納米發電機增強纖維素纖維空氣過濾器用於高效清除霧霾
    2012年,王中林教授團隊提出利用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將周圍環境中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由於TENG具有較高的開路電壓,一般為數十伏至數百伏之間,不足以產生傳統高壓除塵中可能產生的臭氧產物,因此為TENG在清除空氣中PMx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 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可用於超靈敏診斷
    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可用於超靈敏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8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Rachel A. McKendry、Benjamin S.
  • Nat Nanotechnol:納米疫苗+消除MDSC增強黑色素瘤對免疫檢查點抑制...
    Florindo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將癌症納米疫苗和免疫抑制性微環境抑制劑聯合使用,可以增強抗-PD-1抗體(αPD-1)和anti-OX40抗體(αOX40)治療黑色素瘤的療效,其中抗-PD-1抗體可以阻斷免疫檢查點PD-1的免疫抑制作用,抗OX40可以促進效應T細胞的刺激、擴張和生存。
  • 可變形納米遞送系統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獲進展
    10月2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梁興傑課題組與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課題組合作,在可變形納米遞送系統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Proton-driven transformable nanovaccin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為題,在線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
  • 使用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探測納米尺度界面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是一種在一系列電化學應用中研究納米尺度分子-金屬界面的有力工具。
  • NanoEnergy|單原子鈀和鈀鈷磷化物協同增強EOR活性
    Kim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Nano Energy》上發表單原子鈀和鈀鈷磷化物協調增強電氧化反應(EOR)活性的最新成果。該研究通過簡單的熱解過程製備了鈀-磷化鈷(Pd-Co2P)複合納米顆粒,其中Pd單原子(PdSAs)錨定在氧化石墨烯(GO)上。這種複合納米顆粒的電荷轉移動力學很快,Co2P可以促進Pd位點上吸附的CO快速與OH-反應而除去,從而增強EOR的活性和耐久性。
  • Nano Lett. | 雙功能金納米粒子對金屬的螢光增強作用,用於蛋白水解酶的高靈敏度和簡單檢測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種基於金屬增強螢光(MEF)的檢測蛋白水解酶的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即利用單鏈DNA (ssDNA)和多肽與螢光團連接的雙功能納米金(AuNP)。當蛋白水解酶caspase-3特異性切斷肽段後,由於ssDNA保持了MEF的最佳距離,螢光信號急劇增加。
  • Nano Letter:納米技術改善化療傳遞,增強抗癌療效
    圖片來源:Nano Letter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Bryan Smith創建了一個基於磁粒子成像(MPI)的方法,該方法使用超順磁性納米顆粒作為造影劑和唯一的信號源,以監測體內藥物在腫瘤部位的釋放。Smith的團隊,包括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使用小鼠模型將超順磁性納米顆粒系統與阿黴素配對,阿黴素是一種常用的化療藥物。發表在最新一期《Nano Letter》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納米複合材料既可以作為藥物傳遞系統,也可以作為MPI示蹤劑。
  • 黃小青教授Nano Energy:化學蝕刻,改善和穩定Ru基催化劑高效酸性OER
    【本文要點】1.展示了一種用於製造面向OER的Ru/Fe氧化物的化學刻蝕策略,其中原始Ru/Fe納米組裝體(P-Ru/Fe NAs)中的Fe物種被硝酸(HNO3)刻蝕,從而導致生成蝕刻的Ru/Fe氧化物納米組裝體(E-Ru/Fe ONAs)中的大量空位。
  • 文獻分享 | ACS Nano | 雜化納米球通過克服腫瘤缺氧和固有氧化耐受增強光動力治療
    本文報導了一種配位驅動的聚集誘導發光(AIE)光敏劑和Bcl-2抑制劑自組裝納米平臺,用於緩解腫瘤缺氧和克服光動力治療耐受性。本文的通訊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研究興趣為共軛聚合物發光材料、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 ACS Nano:新型mRNA抗癌疫苗遞送平臺顯著增強抗癌療效
    近日來自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納米顆粒平臺,叫做mRNA Galsomes。為了顯示該平臺的優勢,研究人員將mRNA Galsomes與當下先進的腫瘤疫苗(未修飾的編碼卵清蛋白(OVA)的mRNA)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這個平臺效果顯著優於OVA疫苗,研究人員發現腫瘤浸潤的抗原特異性T淋巴細胞增加了7倍,同時iNKT細胞和NK細胞都有強烈的激活反應。
  • 利用殼層分離納米顆粒增強螢光粉的等離子體增強螢光顯示技術
    」方法,將銀納米顆粒衛星組裝到螢光粉顆粒上,通過調節表面電荷,銀納米顆粒很容易附著在螢光粉表面,並作為納米天線增強其螢光信號。要獲得最強的強度增強,需要調整等離子體納米顆粒衛星在螢光粉上的負載濃度和分布,以構建優化的納米結構。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採用了一種在過去十年中發明的有效光譜方法,稱為殼層隔離納米顆粒增強螢光(SHINEF)。在SHINEF中,殼層隔離納米顆粒(SHINs)由包裹在保護性SiO2外殼上的等離子體金屬核心組成,作為信號放大器,或稱為「納米天線」,以增強襯底的螢光信號。
  • ...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於單層碳化鈦納米片的無核二維電子氣結構增強拉曼散射
    由於在原子尺度上的高均勻性、強的化學吸附性及出色的生物相容性,非金屬二維超薄納米片被認為是一類非常有前途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基底材料。但是,由於化學增強機制的限制,非貴金屬二維SERS基底的拉曼增強因子仍有待提高。 近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席廣成研究員和曲阜師範大學易文才副教授提出了無核二維電子氣(2DEG)單層SERS基底的概念,製備了高度結晶的Ti3C2單層納米片並將其組裝為大面積柔性SERS基底,實現了對雙酚A、多氯苯酚等多種有害物質的高靈敏檢測。
  • 環境汙染物快速分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
    由於自然環境中PAHs的含量低,達不到儀器的檢出限,因而需要提取、淨化、富集等前處理過程。致使常規定性分析方法檢測周期長、成本高,還可能產生二次汙染,現場適用性差。拉曼分析通常是非破壞性的,不要求試樣做預處理,與試樣也無物理接觸,檢測對象不受限制,靈敏度高,達到ng/L。本節總結了近年來貴金屬納米粒子作為SERS基底對於PAHs檢測領域的最新進展[18]。
  •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2:18:3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Darrell J.
  • 中科院大化所兩維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傅強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團隊在兩維限域催化理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