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傷痛與新生聚集的醫院,每天都在進行著數不清的抽血化驗,你是A型,你是B型,你是AB或者O型,每個人按照血型分成一堆一堆的;在廣闊的農田裡,勞動人民間隔灑下種子,一行公本,數行母本,並抽掉母本的花蕊,用公本的花粉給母本授粉,以求得性狀優良的種子;在國家規定的實驗室或者檢測機構裡,每天進行著繁複的DNA比對,幫失散的孩子找回家人,也搜查著犯罪分子的蹤跡。在這一切的背後,和數百年前一個人的名字是分不開的,他就是格雷戈爾·孟德爾。
十九世紀初期,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經歷了文藝復興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歐洲,在科學技術和人文地理上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而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各地海岸線也被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們描繪出來,甚至各大洲陸的動植物分布也已被不畏艱險的人們發現研究。世界總是關聯的,生物進化是連續的,而自然的選擇作用在這其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達爾文這麼認為。這個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巨星,在生物學和社會學的些許努力已經抵得上普通人一輩子也達不到的成就。《物種起源》一問世,就引發了山呼海嘯般的浪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了太多人的信仰,遺傳學也在進化論的影響下舉步維艱。
然而在修道院任職的孟德爾出現了,這個以學習古典哲學為主要課業的青年,在學校工作期間,兼修了統計學相關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他經過自己觀察和分析,透過紛繁的動植物多樣性,認識到那種使動植物保持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而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機制才是遺傳學的關鍵。令人巧合的是他的外祖父和父母都是擅長園藝的農民,經過深思熟慮的孟德爾決定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這一次他的選擇也有著宿命般的巧合,他選擇了豌豆。
商業發達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孟德爾通過熟人弄到了了幾十個品種的豌豆種子,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有了選擇的孟德爾選擇了二十多個品種進行種植實驗,它們之間有著非常容易區分的特種。豌豆能被選中也是孟德爾的幸運,因為這是一種嚴格自花授粉,不受外界影響的物種。然而農業實驗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還需要極其強大的耐力和長期堅持的嚴謹態度。經過8年的研究,他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我們高中生物知識中學到的孟德爾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豌豆雜交技術開創了現代植物雜交的先河。在上個世界八十年代的中國,袁隆平對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獲得成功,這是一項世界性的進步。不僅成功地解決了我國的溫飽問題,把中國幾億人口從繁重農業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更加複雜的活動。而且為在世界範圍內解決人類溫飽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諾貝爾獎要給袁隆平院士頒發獎章以表彰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然而被他婉拒。雜交水稻解決了人們吃飯的問題,袁隆平之外,我們不能忘記孟德爾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遺傳學的研究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已經進入到通過遺傳學來克服先天疾病,治療遺傳性疾病的階段。然而不論是雜交水稻還是克隆技術,都和數百年前孟德爾的研究分不開。致敬先賢孟德爾--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