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渲染緊張氣氛 臺艦機雷達緊盯「向陽紅14號」

2020-12-06 搜狐網

  這幾天,臺灣「國防部長」主動披露說,大陸的軍艦首次在臺灣東海岸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使得臺軍方不得不意識到大陸海軍對臺灣的「威脅」不僅僅是臺灣海峽一邊;接著「海巡署」又出來說,「大陸間諜船」「向陽紅14號」今年三次到臺灣鄰近海域,逼得臺海軍不得不出動軍艦戰機跟蹤盯梢。

  臺灣艦機雷達緊盯「向陽紅14號」

  11月3日中午,臺灣「海岸巡防署」突然召開緊急記者招待會,聲稱有「重要新聞」要捅給臺灣各媒體。所謂「重大新聞」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11月3日上午9時許,臺「海巡署」發現一艘疑似中國國家海洋局科學考察船的船隻,出現在蘭嶼開元港6裡外的海面上,經目視判別發現,這艘船有一個漆著「紅星」標誌的「煙筒」,經研究判定,應該是大陸的「向陽紅14號」科考船,臺海軍、空軍、「海巡署」和情報偵察等單位雖然立即對該船進行監控,但由於氣象狀況不佳,風浪太大,所以臺艦機無法抵近偵察。

  午後,「海巡署」再度向臺灣媒體提供更多的細節:11月3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向陽紅14號」在蘭嶼開元港西南方海域5公裡處時,被正在蘭嶼海域操作的當地漁民發現,漁民立即通報海巡單位,之後在附近海域執勤的臺海軍「拉法耶」級軍艦也立即趕往附近海域就近監控。

  下午,臺灣海基會發函給大陸海協會表示「抗議」。海基會在函件中強調說:「由於貴方海測船已數度侵犯我方海域,我方除了表示嚴正抗議外,並請貴方自我約束,以免影響兩岸關係。」「海巡署」聲稱這是今年以來「向陽紅14號」第三次抵達臺灣鄰近水域了,前兩次分別是4月15日和10月10日,具體情況被臺軍方說得很是聳人聽聞:

  比如說4月15日那次,被臺灣有關方面說成是「海峽兩岸艦艇暗夜追逐,中國間諜船被逼離鵝鑾鼻外海」。具體情形是這樣的:臺海軍左營艦隊作戰中心於4月15日凌晨1時40分接獲通報,海軍軍艦發現東經120度48分、北緯21度29分,即鵝鑾鼻外海正南方25裡處,有大陸科學研究船「向陽紅14號」,十分可疑,且有逗留跡象。經海軍監控對方動向,懷疑「向陽紅14號」以研究為掩護,在臺島附近海域從事水文監測等行動。正在海上執勤的康定級軍艦「康定號」就近趕往警戒。

  臺「海巡署」隨後也接獲通報,立即派其在海上巡邏的「海洋巡防總局」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巡緝艦「偉星艦」前往,駐守屏東恆春的「海洋總局」第14海巡隊則由隊長朱清和領軍率編號為「3505」、「3507」的「海巡署」艦艇出海。

  凌晨2時21分,「向陽紅14號」開始「後撤」,康定艦及「海巡署」艦艇「持續逼近」監控,直至對方「知難而退」。到清晨6時左右,「向陽紅14號」「退到」距離鵝鑾鼻45裡水域外,臺方的警戒及監控任務在6時6分解除,交由海軍監控。

  至於大陸科考船頻繁出現在相同海域的原因,臺軍方認為「可能」與「探測水文及『國軍』飛彈試射」有關,因為臺陸軍「神箭演習」與「雄風三型」飛彈仍在蘭嶼附近的九鵬基地中。「向陽紅14號」海洋科學調查船「有可能」是「試圖截收中科院設在蘭嶼的飛彈遙測系統數據,搜集武器系統的鏈結、雷達等電波參數」。臺海軍解釋說,因為「向陽紅14號」沒有武裝,所以海軍不便以武力驅逐,只能由「海巡總局」艦隻前去「驅離」,並由「拉法耶」艦封鎖水道,迫使大陸考察船離去。當然,由於「向陽紅」「具備偵搜雷達參數」的系統,所以「拉法耶「不敢打開敏感雷達掃描或者啟用電子戰系統,而是由岸防飛彈部隊雷達提供監控的參數,以避免正好被對方偵察。

  「向陽紅14號」是艘科考船

  臺灣媒體認為,「向陽紅」是中國海洋科學探測船的名稱,大的達萬噸,小者僅數千噸。「向陽紅14號」曾與「向陽紅5號」、德國「太陽號」共同進行為期10年的海洋科技合作,調查南海海域的沉積物。就連臺灣軍方人士也認為,「向陽紅14號」與美國「阿比特號」、前蘇聯「勇士號」等同樣都是世界知名的海洋科學調查船。而「向陽紅14號」的主要工作為探勘海底地震、重力及磁力、地熱流量等,進行綜合調查分析。

  然而,臺當局和軍方強調的卻是,「向陽紅14號」「更可能」進行與海洋科學相關的「飛彈試射、傳遞人造衛星」等任務,「對臺灣有威脅」的部分則是該船具有戰略調查的功能,因為它「具有電子戰及反作戰任務」,「更可以改裝成海上移動式飛彈基地」。臺軍方還說,「儘管這艘船名義上是科學調查船,但編制卻在解放軍海軍之下,屬於後勤艦隻,因此,倍添想像空間。」

  按臺灣東森新聞臺的公開報導,「向陽紅14號」的排水量是2894噸,長度為111米,寬為15.2米,吃水深度為7.1米,主要從事水文探測,配備有自動衛星導航、自動分析儀、海洋計等,最大巡航半徑1萬裡,艦上沒有配備武器。

  「向陽紅14號」也隸屬中國國家海洋局。「向陽紅14號」從下水後,可以說是任務頻繁,幾乎走遍四海,先後完成了中美海洋氣象合作調查、中日副熱帶環流合作調查、南沙、北部灣及南海斷面調查等任務;其中,在1994年,臺海兩岸曾有一項名為「南海東北部環流合作調查研究」的海洋探測計劃,當時,除了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海研1號、海研2號參與外,「向陽紅14號」也是科考的船艦之一。

  據了解,當時,「向陽紅14號」在這項兩岸聯合的探測行動中,獲取海洋水文、氣象、化學等學科20餘個項目的數十萬筆記錄。

  「向陽紅14號」的功能當然不僅於此,它的家族中,有的功能更為強大。例如,「向陽紅10號」於1998年開始改裝,成為中國航天遠洋的「遠望」家族(即「遠望4號」),也就是說,這艘「向陽紅」在艦體上安裝大量精密的測控儀器和天線,通過計算機輔助,可以擔負起火箭、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追蹤、測量和遙控等任務,儼然是一座巨大的海上移動航天測控網絡,而今年發射「神舟3號」時,曾分派多艘遠望船隻在世界各地監控與遙控,「向陽紅10號」(「遠望4號」)也擔負重任。

  為何渲染緊張氣氛

  幾天前,臺「立法委員」質詢臺「國防部長」湯曜明購買美國紀德艦的理由時,湯曜明主動透露,解放軍北海艦隊的一艘驅逐艦於10月15日「史無前例」地從臺灣東部海域(太平洋岸)繞行到南海參與軍事演習,這個現象「值得臺灣各界注意」。湯曜明強調,解放軍艦隊首次沿臺灣東海岸航行顯示,臺灣的海軍不能再局限在臺灣海峽內,應走入更寬闊的海域,才能維持臺海暢通。

  臺灣「軍事戰略專家」林郁方也表示,北海艦隊主要基地在青島旅順以及葫蘆島,它出現在臺灣東部海域的確少見,尤其它大老遠跑到南海去參與南海艦隊演習,而且其中一艘驅逐艦,還落得單獨自從臺灣東部海域繞道而行,這其中透露出什麼樣的信息「必須深究」。

  臺當局和軍方如此渲染大陸軍方的威脅目的有三:一是為購買美國的老舊「紀德」艦找藉口。由於紀德艦根本就是老舊軍艦,所以臺各界對臺當局花如此高的價錢購買這麼舊的軍艦相當反對,而且美國開出的軍艦及彈藥的報價又是公開售價的三倍,所以臺當局想買艦的阻力非常大,對此,就連軍方都不得不承認。為排除阻力,臺軍方只能渲染一下大陸「威脅」了;二是美國總統布希在江澤民主席訪美期間公開宣稱,不支持臺灣獨立,這讓臺灣當局很是不舒服,所以想藉機渲染一番「大陸威脅論」,給中美友好關係添點堵;三是為臺軍購買武器裝備找藉口。比如說,臺灣正積極向德國爭取購買「豹二式」重型坦克,希望臺各方能批准數額驚人的軍費。(徐冰川) 摘自《青年參考》

  


相關焦點

  • 「向陽紅10」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正式上水
    8月24日,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太和航運有限公司聯建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向陽紅10」號在溫州正式上水,標誌著國內第一艘由國有事業單位與民營企業聯建的科考船在施工建設上取得階段性勝利。颱風「潭美」剛剛過境,溫州樂清藍天如洗、陽光熾熱,上午10:08,隨著啟動球的按下,固定「向陽紅10」號的纜繩被緩緩切割,37秒後「向陽紅10」號進入樂清灣,並在錨地進行休整。
  • 1號艦未服役,二號艦已試航,075型兩棲攻擊艦為何造的這麼快
    2019年3月075首艦艇分段亮相造船廠,2019年9月1號艦下水,2020年上半年試航,2020年4月2號艦下水,12月22日試航,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一艘075從入塢到下水也就是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可見075的建造速度堪稱恐怖,但是為什麼075造的這麼快?
  • "向陽紅14號"科考船深海觀測收穫眾多重要數據
    中新網2月13日電 日前,執行中國國家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前期研究專項「中國新一代海洋實時觀測系統(ARGO)——大洋觀測網試驗」任務的中國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向陽紅14號」科學考察船,在圓滿完成各項預定科學考察作業後安全返抵廣州港。
  • 「向陽紅14」調查船啟航赴南海北部開展斷面調查
    2月20日,「向陽紅14」船啟航,赴南海北部開展斷面調查,這是自然資源部南海局2020年第一單海上作業。本航次將完成南海北部2條西北—東南的主斷面調查任務,其中主斷面站20個,輔助站5個,共25個測站。
  • 「向陽紅09號」攜「蛟龍」起航赴西北太平洋科考
    「向陽紅09號」攜「蛟龍」起航赴西北太平洋科考 (1/9) "← →"翻頁
  • 「向陽紅01」船特寫:南大西洋上的「無聲電影院」
    特寫:南大西洋上的「無聲電影院」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2月11日電 特寫:南大西洋上的「無聲電影院」資料圖:2017年8月28日,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新一代科考船「向陽紅01」號從青島起航,開始執行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這是中國首次將大洋科考與極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的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3)徵戰兩洋
    14:15,伊-65號潛艇報告發現英國艦隊,航向北北西,航速14節。這正是湯姆·菲利普斯上將率領的Z艦隊,編成為半年前剛和「俾斯麥」號交過手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以及四艘驅逐艦。它們在一個星期前才剛剛經過2萬7千公裡的長途跋涉從本土抵達新加坡,原本希望用自己的大艦巨炮對日本進行戰略威懾,阻止戰爭的爆發。
  • 國家海洋局:「向陽紅03」正式下水 將建1.2萬噸破冰船
    目前,「向陽紅03」船進入室內裝修階段,預計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重獲新生的「向陽紅」系列 「向陽紅」系列是中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至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一系列科學考察船。這些考察船隸屬國家海洋局或海軍,統一命名為「向陽紅」系列,但是其中分為很多個型號,並不完全相同。在服役過程中,大部分「向陽紅」系列考察船都使用過多個名稱和舷號。
  • 川航成功備降背後:空軍緊急清理空域,叫停十餘架軍機
    「四川在線」微信公號消息,5月14日,川航3U8633飛行過程中,前風擋玻璃破裂,驚魂40分鐘後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當所有人都在為「中國版薩利機長」劉傳健瘋狂打CALL時,西部戰區空中作戰指揮控制中心的態勢目標席和航空管制席一如平常正在緊張工作。
  • 「向陽紅52」與「向陽紅08」起航執行海洋調查任務
    新華社青島2月18日電(記者張旭東)「向陽紅52」船與「向陽紅08」船18日從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海洋科學考察基地碼頭起航,分別赴黃渤海和渤海海域執行海洋調查任務。2月18日,「向陽紅52」船緩緩離開碼頭。
  • 中華神盾遠航萬裡來到涅瓦河畔 俄羅斯眾艦艇卻性能不及西安艦
    ,但作為蘇聯繼承者的俄羅斯,仍保留有許多曾經叱吒大洋的紅海軍巨獸,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光榮級飛彈巡洋艦"莫斯科"號、"烏斯季諾夫元帥"號、"瓦良格"號,現代級"果敢"號、"迅捷"號等艦,都是俄羅斯海軍可拿得出的手的大型艦艇。
  • 「向陽紅09」船 特殊年代應運而生
    「向陽紅09」號科考船(資料圖)2012年7月16日,「向陽紅1980年6月,美國「海洋學家」號海洋考察船到達上海港,與「向陽紅09」船一起,按計劃在長江口進行了第一航次調查,歷時47天。通過中美長江口沉積作用合作研究,獲得了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陸架沉積動力學和底層海洋學方面大量的、多學科的寶貴資料。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強大的動力裝置。它的動力裝置由8座重油水管鍋爐和4組通用電氣電力式齒輪傳動型蒸汽輪機組成,總功率達到了15.6萬千瓦。
  • 「向陽紅」版的《藍色星球》來了!
    那就請跟隨「向陽紅06」船一起來觀賞原始的藍色之美吧!日前,「向陽紅06」大洋科考船正在緬甸專屬經濟區執行中緬國際合作海洋科考航次,該航次是自然資源部印度洋聯合海洋與生態研究計劃的一部分。本計劃除了中緬合作之外,還包括此前在斯裡蘭卡專屬經濟區完成的中-斯海洋科考合作,以及在公海範圍內的赤道海域和孟加拉灣調查。
  • 英國軍艦跟蹤我052C艦 結果雷達失靈遭反向鎖定
    也就是7月14日西安艦通過多佛海峽英國皇家海軍出動23型「公爵級」護衛艦(Type 23 Duke-class Frigate)「聖奧爾本斯」號(HMSSt Albans)對西安艦進行跟蹤監視據悉,期間「聖奧爾本斯」號護衛艦卻雷達失靈遭反向鎖定最後不得不放棄跟蹤監視
  • 澳媒:美國最先進核潛艇來訪之際,中國「向陽紅01號」海洋調查船...
    據澳大利亞ABC新聞3月2日報導,中國「向陽紅01號」海洋調查船被發現在西澳大利亞海岸附近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海域進行製圖,該地區經常有潛艇過境。在西澳大利亞海岸附近發現「向陽紅01號」的同時,美國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德克薩斯」號到達珀斯郊外的HMAS斯特靈海軍基地,計劃進行港口訪問。澳大利亞邊防部隊發言人表示,知道這艘中國船隻的存在,並確認它停留在國際水域內。
  • 60年前服役的的小鷹號航母,對比遼寧號航母哪個性能更強?
    雖然為常規航母,但小鷹號可貯備14000噸艦用、航空燃油和1800噸航空武器彈藥,能夠維持一周的高強度作戰,自持力較強。小鷹號航母裝備4臺西屋公司蒸汽輪機,總功率280000馬力,採用直通甲板設計,並且裝備4臺C-13蒸汽彈射器,這些彈射器可讓小鷹號在15分鐘內起飛12架艦載機,此外小鷹號航母還擁有4部飛機升降機,艦載機出動效率非常高。
  • 席亞洲:美國「朱姆沃爾特」號是我們時代的無畏艦嗎?
    從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到現代不同噸位的主要民用船舶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這個數據直接決定了雷達發現目標的距離。 事實上在「朱姆沃爾特」號之前,採用隱身技術的艦艇並不少。例如美國海軍自己的「阿利·伯克」級 Flight2A型(現役最新型)驅逐艦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就可以控制在10000平方米左右,這已經與一艘「佩裡」級護衛艦相當,後者噸位比「伯克」小了很多。
  • 兩次訪日:同一位置的太原艦與深圳艦
    據網友14日發布的一組照片,中國052D飛彈驅逐艦「太原艦」在抵達東京之後,因為日本最強颱風「海貝思」登陸,太原艦暫停港口躲避颱風,這時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日本人十分細心的將太原艦安排在12年前「深圳艦」首次來日訪問的同一位置。這一畫面不由得令人感慨,同一位置的對比,也令日本感到了中國海軍的巨大變化。
  • 「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獲取海底熱液硫化物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0月24日電(記者王卓倫)當地時間23日晚,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暨中國大洋46航次科考的「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成功獲取了海底熱液硫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