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風破浪的科考船
船上擁有較為齊備的導航儀器設備和氣象觀測設備,備有工作小艇和直升機,除了完成極地運輸外,還可根據需要為科考提供全方位的立體服務。近年來,「向陽紅06」每年出航約300餘天,航跡遍布太平洋、印度洋,是我國主力海洋科考調查船舶之一。
-
45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3」入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
新華社廈門3月26日電(記者 付敏)26日,我國先進的45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3」船在廈門交付使用,併入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據介紹,「向陽紅03」船總長99.6米,型寬17.8米,型深8.9米,設計吃水5.6米,設計排水量4800噸,續航力15000海裡,自持力60天,載員能力80人,電力推進,具備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大氣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能力,是一艘全球無限航區、集多學科、多功能、多技術手段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科考船。
-
「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原標題:「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日前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向陽紅01」船南極科考 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青島3月21日電 題: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記者近日採訪「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
-
「向陽紅03」船獲取豐富海底生物樣品
7月14日,「向陽紅03」船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布放了我國自主研製的6000米級深海底棲撬網影像系統,獲得了豐富海底生物樣品。這是該設備首次開展試驗性應用。,也可採集近底層水體生物,並記錄現場各種生物和環境數據,同時,通過影像設備實時記錄海底生境狀況和原位生物影像資料。
-
「向陽紅09」船 特殊年代應運而生
「向陽紅09」號科考船(資料圖)2012年7月16日,「向陽紅在本航次中,「向陽紅09」船不僅完成了全部觀測內容,同時在大洋3000米~5000米洋底採集到了多金屬結核樣品,在太平洋2700米水深處深水錨泊獲得成功,在1200米水深處用一臺國產海流計測得該處海流流速為12米/秒~42米/秒,打破了此前世界上認為1000米以下深海無海水流動的觀點。
-
航程近4萬海裡 向陽紅01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科考
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我國新一代具有無限航區及全天候觀測能力的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順利返回山東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航次組織實施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領導、各參航單位領導等出席航次科考任務總結活動儀式。
-
為何渲染緊張氣氛 臺艦機雷達緊盯「向陽紅14號」
臺灣艦機雷達緊盯「向陽紅14號」 11月3日中午,臺灣「海岸巡防署」突然召開緊急記者招待會,聲稱有「重要新聞」要捅給臺灣各媒體。所謂「重大新聞」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11月3日上午9時許,臺「海巡署」發現一艘疑似中國國家海洋局科學考察船的船隻,出現在蘭嶼開元港6裡外的海面上,經目視判別發現,這艘船有一個漆著「紅星」標誌的「煙筒」,經研究判定,應該是大陸的「向陽紅14號」科考船,臺海軍、空軍、「海巡署」和情報偵察等單位雖然立即對該船進行監控,但由於氣象狀況不佳,風浪太大,所以臺艦機無法抵近偵察。
-
「向陽紅10」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正式上水
8月24日,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太和航運有限公司聯建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向陽紅10」號在溫州正式上水,標誌著國內第一艘由國有事業單位與民營企業聯建的科考船在施工建設上取得階段性勝利。颱風「潭美」剛剛過境,溫州樂清藍天如洗、陽光熾熱,上午10:08,隨著啟動球的按下,固定「向陽紅10」號的纜繩被緩緩切割,37秒後「向陽紅10」號進入樂清灣,並在錨地進行休整。
-
「向陽紅01」科考船傳來捷報!首次在印度洋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5日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屬「向陽紅01」科考船傳來捷報:科研人員在印度洋順利投放海底地震儀陣列,並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本航次為印度洋巖石圈構造演化科學考察航次,由海洋一所海洋地球物理團隊組織實施,於2020年12月16日啟航。
-
「向陽紅03船」首次在南海捕獲到了深海水蝨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正在我國南海進行科考和設備海試應用任務的「向陽紅03」船,近日成功在水深1500米的神狐陸坡深海區獲取了兩隻巨型深海水蝨樣品,個體長度超過10釐米。這是我國首次在南海神狐陸坡區通過原位誘捕設備捕獲到深海水蝨樣品。
-
「向陽紅01」船特寫:南大西洋上的「無聲電影院」
特寫:南大西洋上的「無聲電影院」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2月11日電 特寫:南大西洋上的「無聲電影院」資料圖:2017年8月28日,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新一代科考船「向陽紅01」號從青島起航,開始執行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這是中國首次將大洋科考與極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的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
-
「向陽紅06」船創下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
「向陽紅06」船創下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記錄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7-18 10:44:4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7月18日,「向陽紅06」船圓滿完成太平洋航次,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
-
「向陽紅18」船完成基金委共享航次
韋欽勝 攝 本報訊 9月10日上午,隨著「向陽紅18」船安全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這也是海洋一所首次在南海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
-
「向陽紅09號」攜「蛟龍」起航赴西北太平洋科考
「向陽紅09號」攜「蛟龍」起航赴西北太平洋科考 (1/9) "← →"翻頁
-
「向陽紅10」返航舟山 首次開展海洋微塑料汙染調查
浙江在線8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曾福泉 通訊員 陳斯音)8月12日,「向陽紅10」緩緩抵靠舟山長峙島科考碼頭。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獲悉,「向陽紅10」科考船順利完成中國大洋第49航次科考任務,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於8月12日回到母港——舟山長峙島5000噸級科考碼頭。
-
印度海軍監視下,中國科考船傳來捷報,在印度洋成功布放觀測儀器
據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1月3日公布的消息,正在印度洋進行科學考察的「向陽紅01號」科考船傳來捷報,該船首次成功在印度洋底布放綜合觀測潛標,這將為探索印度洋海嶺提供珍貴的科學觀測資料。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科考船隊在印度洋進行的是正常的、非軍事化的科學考察工作。但這還是引起了印度方面的強烈擔憂,中國科考船在印度洋的活動長期受到印度海軍的監視。
-
「向陽紅03」船上有「千裡眼」!快來圍觀它「眼中」的海底世界→
△6000米集成化光學拖體據自然資源部海洋三所探海船說公眾號消息,「向陽紅03」船在海洋科考中,憑藉著「千裡眼」,探測神秘的海底世界並獲取重要的海洋監測數據。這個「千裡眼」,就是「6000米集成化光學拖體」(以下簡稱「光學拖體」),它從外觀上看就像一個鐵籠子,裡面裝載了高清攝像機、照相機、姿態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高度計、照明燈、雷射標尺等設備,是一種高度集成的海底觀測作業平臺 。
-
「向陽紅18」船完成東海海洋及長江口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返港
科考隊員在船上進行討論。冉祥濱 攝 中新網青島11月3日電 (記者 胡耀傑)記者3日從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獲悉,日前,「向陽紅18」船順利停靠國家深海中心碼頭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東海科學考察實驗研究」秋季航次任務。該航次科考針對長江口及東海海洋水文、地質和生態環境特點,進行了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
-
「向陽紅18」返回即墨:南海科考60天,一次遠行完成25個項目
近日,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任務後,「向陽紅18」科考船返回位於即墨的國家深海基地碼頭。「向陽紅18」在南海進行CTD採樣。科考人員正在進行箱式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