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紅18」返回即墨:南海科考60天,一次遠行完成25個項目

2020-09-15 二三裡資訊青島

近日,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任務後,「向陽紅18」科考船返回位於即墨的國家深海基地碼頭。

「向陽紅18」在南海進行CTD採樣。

這是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首次在南海組織和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圍繞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多尺度動力過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學-生態響應」和「物質輸運和沉積過程、沉積記錄」兩個方面,開展了水文、化學、生物、遙感和底/地質等多學科綜合調查,歷時60天,累計航程7600餘海裡。

科考人員正在進行箱式取樣。

本航次分為兩個航段實施,第一航段完成了48個定點CTD站位觀測(包括3個連續重點觀測站)、1個3000米深水潛標回收作業和1個深水站位(3000米)沉積物採樣測試;第二航段完成了63個站位的沉積物取樣(箱式/柱狀/抓斗)/底棲生物拖網工作。兩個航段共實施了1100多公裡的地球物理測線調查,為來自不同單位的25個參航基金項目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和樣品。

>>

來源:半島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向陽紅18」返航回青,累計航程7600餘海裡—— 南海科考60天:一次遠行完成25個項目
    ■「向陽紅18」在南海進行CTD採樣。 ■科考人員正在進行箱式取樣。近日,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任務後,「向陽紅18」科考船返回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碼頭。
  • 「向陽紅18」凱旋! 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航次順利完成
    △作業現場記者從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了解到,近日,隨著「向陽紅18」科考船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由該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
  • 「向陽紅18」凱旋!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航次順利完成
    △作業現場記者從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了解到,近日,隨著「向陽紅18」科考船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由該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
  • 「向陽紅18」船完成基金委共享航次
    韋欽勝 攝  本報訊 9月10日上午,隨著「向陽紅18」船安全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這也是海洋一所首次在南海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
  • 「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原標題:「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日前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向陽紅06」船連續航行作業96天 圓滿完成太平洋航次返航青島
    7月18日,隨著「向陽紅06」船緩緩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由該船執行的「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正式結束。向陽紅06」船緩緩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 (北海勘察院 供圖)科考隊員開展「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相關任務 (攝影 陸會勝)自4月14日青島出航至7月18日返回青島,太平洋航次共歷時96天,創造了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的新記錄。
  • 航行96天創新紀錄,「向陽紅06」船完成太平洋航次返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李國剛 陸會勝 7月18日,隨著「向陽紅06」船緩緩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由該船執行的「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正式結束。
  • 「向陽紅」版的《藍色星球》來了!
    那就請跟隨「向陽紅06」船一起來觀賞原始的藍色之美吧!日前,「向陽紅06」大洋科考船正在緬甸專屬經濟區執行中緬國際合作海洋科考航次,該航次是自然資源部印度洋聯合海洋與生態研究計劃的一部分。本計劃除了中緬合作之外,還包括此前在斯裡蘭卡專屬經濟區完成的中-斯海洋科考合作,以及在公海範圍內的赤道海域和孟加拉灣調查。
  • 航程近4萬海裡 向陽紅01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科考
    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我國新一代具有無限航區及全天候觀測能力的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順利返回山東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航次組織實施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領導、各參航單位領導等出席航次科考任務總結活動儀式。
  • 「向陽紅18」船完成東海海洋及長江口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返港
    冉祥濱 攝 中新網青島11月3日電 (記者 胡耀傑)記者3日從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獲悉,日前,「向陽紅18」船順利停靠國家深海中心碼頭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東海科學考察實驗研究」秋季航次任務。該航次科考針對長江口及東海海洋水文、地質和生態環境特點,進行了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
  • 「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完成—新聞—科學網
    CTD採樣                  獲取的樣品   近日,隨著「向陽紅18」科考船安全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這也是該所首次在南海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
  • 國家海洋局:「向陽紅03」正式下水 將建1.2萬噸破冰船
    目前,「向陽紅03」船進入室內裝修階段,預計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重獲新生的「向陽紅」系列 「向陽紅」系列是中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至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一系列科學考察船。這些考察船隸屬國家海洋局或海軍,統一命名為「向陽紅」系列,但是其中分為很多個型號,並不完全相同。在服役過程中,大部分「向陽紅」系列考察船都使用過多個名稱和舷號。
  • 「向陽紅06」船創下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
    「向陽紅06」船創下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記錄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7-18 10:44:4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7月18日,「向陽紅06」船圓滿完成太平洋航次,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
  • 「向陽紅01」船南極科考 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青島3月21日電 題: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記者近日採訪「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
  • 中國大洋46航次環球科考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中國網12月15日訊 日前,記者從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了解到,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向陽紅03船」首次在南海捕獲到了深海水蝨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正在我國南海進行科考和設備海試應用任務的「向陽紅03」船,近日成功在水深1500米的神狐陸坡深海區獲取了兩隻巨型深海水蝨樣品,個體長度超過10釐米。這是我國首次在南海神狐陸坡區通過原位誘捕設備捕獲到深海水蝨樣品。
  • 「向陽紅06」創造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紀錄
    「向陽紅06」獲取1萬公裡地球物理數據後返青創造了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紀錄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7月18日,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向陽紅06」船在青島科考基地碼頭靠港,標誌著由該船執行的「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正式結束。
  • 「向陽紅09」船 特殊年代應運而生
    當「向陽紅09」船靠上青島奧帆中心碼頭的那一刻,在此迎接的人群沸騰了。一時間「向陽紅09」船在青島乃至全國又一次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船」,享受著榮譽和掌聲。而老一輩海洋人卻在高興之餘默默地流下了眼淚,新中國的海洋事業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之路,今天面對「向陽紅09」船的再次輝煌,他們回想起了這艘老船的前世今生。
  • 45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3」入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
    新華社廈門3月26日電(記者 付敏)26日,我國先進的45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3」船在廈門交付使用,併入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據介紹,「向陽紅03」船總長99.6米,型寬17.8米,型深8.9米,設計吃水5.6米,設計排水量4800噸,續航力15000海裡,自持力60天,載員能力80人,電力推進,具備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大氣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能力,是一艘全球無限航區、集多學科、多功能、多技術手段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科考船。
  • 為何渲染緊張氣氛 臺艦機雷達緊盯「向陽紅14號」
    具體情形是這樣的:臺海軍左營艦隊作戰中心於4月15日凌晨1時40分接獲通報,海軍軍艦發現東經120度48分、北緯21度29分,即鵝鑾鼻外海正南方25裡處,有大陸科學研究船「向陽紅14號」,十分可疑,且有逗留跡象。經海軍監控對方動向,懷疑「向陽紅14號」以研究為掩護,在臺島附近海域從事水文監測等行動。正在海上執勤的康定級軍艦「康定號」就近趕往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