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陽紅06」船連續航行作業96天 圓滿完成太平洋航次返航青島
7月18日,隨著「向陽紅06」船緩緩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由該船執行的「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正式結束。向陽紅06」船緩緩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 (北海勘察院 供圖)科考隊員開展「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相關任務 (攝影 陸會勝)自4月14日青島出航至7月18日返回青島,太平洋航次共歷時96天,創造了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的新記錄。
-
順利返青!「向陽紅06」創造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紀錄
「向陽紅06」獲取1萬公裡地球物理數據後返青創造了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紀錄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7月18日,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向陽紅06」船在青島科考基地碼頭靠港,標誌著由該船執行的「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20年太平洋調查航次正式結束。
-
「向陽紅06」船創下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
「向陽紅06」船創下國內海洋科考船單航段最長航時新記錄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7-18 10:44:4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7月18日,「向陽紅06」船圓滿完成太平洋航次,靠泊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科考基地碼頭。
-
「向陽紅18」船完成基金委共享航次
韋欽勝 攝 本報訊 9月10日上午,隨著「向陽紅18」船安全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這也是海洋一所首次在南海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
-
「向陽紅09」船 特殊年代應運而生
這些資料的全面質量被認為是令人滿意的……表現了成功完成這些工作所必需的才智和能力。」這封看似極為普通的函件,證明了在參與項目的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向陽紅09」船代表中國出色完成了第一次全球大氣試驗任務。1979年7月22日,「向陽紅09」船圓滿完成第二航次任務後安全回國。
-
「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原標題:「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日前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向陽紅」版的《藍色星球》來了!
那就請跟隨「向陽紅06」船一起來觀賞原始的藍色之美吧!日前,「向陽紅06」大洋科考船正在緬甸專屬經濟區執行中緬國際合作海洋科考航次,該航次是自然資源部印度洋聯合海洋與生態研究計劃的一部分。本計劃除了中緬合作之外,還包括此前在斯裡蘭卡專屬經濟區完成的中-斯海洋科考合作,以及在公海範圍內的赤道海域和孟加拉灣調查。
-
乘風破浪的科考船
「向陽紅06」船 「向陽紅06」船隸屬自然資源部北海局,經過2011年和近年來,「向陽紅06」每年出航約300餘天,航跡遍布太平洋、印度洋,是我國主力海洋科考調查船舶之一。2007年,該船根據7000米載人潛水器水面支持系統的任務需求,被改裝為深潛試驗母船。增改裝後的向陽紅09船出色地完成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歷次海試、資源調查航次、深淵調查航次任務。
-
航程近4萬海裡 向陽紅01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科考
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我國新一代具有無限航區及全天候觀測能力的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順利返回山東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航次組織實施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領導、各參航單位領導等出席航次科考任務總結活動儀式。
-
「向陽紅18」凱旋! 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航次順利完成
△作業現場記者從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了解到,近日,隨著「向陽紅18」科考船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由該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
-
「蛟龍」號138天航行1.83萬海裡 中國大洋38航次取得5大科學成果
新華社青島6月23日電 題:「蛟龍」號138天航行1.83萬海裡中國大洋38航次取得5大科學成果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劉詩平、張旭東 向陽紅09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全體科考隊員23日順利返回青島,這標誌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
-
「向陽紅18」凱旋!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航次順利完成
△作業現場記者從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了解到,近日,隨著「向陽紅18」科考船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由該所組織實施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圓滿完成。
-
「向陽紅18」船完成東海海洋及長江口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返港
冉祥濱 攝 中新網青島11月3日電 (記者 胡耀傑)記者3日從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獲悉,日前,「向陽紅18」船順利停靠國家深海中心碼頭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東海科學考察實驗研究」秋季航次任務。該航次科考針對長江口及東海海洋水文、地質和生態環境特點,進行了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
-
「向陽紅09號」攜「蛟龍」起航赴西北太平洋科考
「向陽紅09號」攜「蛟龍」起航赴西北太平洋科考 (1/9) "← →"翻頁
-
原創連載|《進軍三大洋—— 中國「大洋一號」船大洋科考20年》(5):承載民族海洋夢想的科學之舟
>二、 承載民族海洋夢想的科學之舟1978 年,國家海洋局「向陽紅 5 號」船第一次在太平洋海底取到深海錳結核樣品。「向陽紅 9 號」是「向陽紅」系列遠洋調查船中的第一艘,與「向陽紅 16 號」是姊妹船,同型號的兩條船幾乎是一模一樣,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並於 1979 年出廠,編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序列。「向陽紅 16 號」沉船事故發生後,「向陽紅 09 號」船臨危受命,立即開始準備執行 DY85-4 航次大洋資源勘查任務。
-
「向陽紅18」返回即墨:南海科考60天,一次遠行完成25個項目
近日,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科學考察實驗研究」任務後,「向陽紅18」科考船返回位於即墨的國家深海基地碼頭。「向陽紅18」在南海進行CTD採樣。這是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首次在南海組織和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圍繞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多尺度動力過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學-生態響應」和「物質輸運和沉積過程、沉積記錄」兩個方面,開展了水文、化學、生物、遙感和底/地質等多學科綜合調查,歷時60天,累計航程7600餘海裡。
-
下五洋潛深淵 蛟龍號屢創紀錄昨凱旋
昨天上午8時,隨著向陽紅09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停靠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本航次共分三個航段,歷時138天。在這期間,蛟龍號累計下潛30次、常規調查75個站位,足跡遍布西北印度洋、中國南海、西北太平洋,作業地形涵蓋海山、熱液、海溝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記者了解到,蛟龍號計劃2019年前完成大修和技術升級,隨後進行業務化運行。蛟龍號將和我國深海其他高新技術裝備協同作業。
-
「向陽紅52」與「向陽紅08」起航執行海洋調查任務
新華社青島2月18日電(記者張旭東)「向陽紅52」船與「向陽紅08」船18日從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海洋科學考察基地碼頭起航,分別赴黃渤海和渤海海域執行海洋調查任務。2月18日,「向陽紅52」船緩緩離開碼頭。
-
「向陽紅18」科學考察船起航中國東部近海—新聞—科學網
「向陽紅18」科學考察船起航中國東部近海將開展微塑料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