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夏季,我軍攻克昌圖,這是敵人扼守的重鎮,也是重要據點

2020-12-05 小王愛歷史

攻克昌圖

1947年夏季,東北戰場上的戰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民黨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奪得了戰局的主動權。東北我軍為殲滅國民黨軍和擴大解放區,於5月13日發起了強大的夏季攻勢,對國民黨軍進行了猛烈的攻擊。我第2縱隊從伏龍泉地區出發,沿主攻方向行動。

17日,我2縱4、6師攻克懷德,殲敵5000餘人;18日,5師協同第1縱隊於長春西南大黑林子地區殲滅來援的國民黨第71軍大部,像利刃一樣插到了敵人的腹部。為繼續擴大戰果,配合南滿兄弟部隊作戰,第2縱隊又奉命奔襲昌圖,殲滅守敵。懷德戰鬥後,2縱6師稍事休整,於5月24日隨縱隊挺進四平地區,尋機作戰。

25日進至四平西北郊海莊地區,連夜破壞鐵路,斷敵退路。26日,縱隊奉總部命令南下,破壞雙廟子至昌圖間鐵路,準備奪取昌圖。6師接到奔襲昌圖的任務後,很快召開了有各團團長和政委參加的會議。3個團都爭先恐後地爭當奔襲的第一梯隊。最後,師領導決定由18團擔任第一梯隊。

5月27日19時,6師從紫鷺樹地區出發,利用夜暗快速南下,直奔昌圖地區。一路上,部隊上坡,下坡,過河,過橋十分頻繁,非常疲勞。但由於政治工作抓得緊,指戰員們明確了這次奔襲的重要意又,個個鬥智昂揚。28日3時18團隱蔽地進至昌圖城東南窯溝太平莊地區,殲滅了小鵲雀臺警戒分隊1個排。同時師主力集結於昌圖東興隆溝、紅頂山一線,16團進至馬仲河,完成包圍昌圖的任務。29日,縱隊主力進入昌圖地區。4師進至馬千總臺南佔領陣地,阻擊開原方向援敵;5師進至昌圖西及西南地區集結,準備配合6師圍殲昌圖之敵。

昌圖位於四平西南55公裡,是敵人扼守的重鎮,也是開原北的重要據點。城四周有高2米的圍牆,敵在圍牆上築有火力發射點,圍牆外有深2米、寬4米的外壕一道,並設有鹿砦、鐵絲網,城內主要路口均築有地堡。守敵為71軍91師273團和88師、暫編3師殘部,以及康平、通遼等地方保安部隊,共4000餘人,統由91師鄒副師長指揮。縱隊命令6師和5師,東西夾擊,圍殲昌圖守敵。

5師由城西北和西南突破,殲滅小河以北的敵人;6師由城東南和東面突破,殲滅小河以南的敵人,兩師會合點是東小橋;4師阻擊開原方向援敵。師領導看了地形後,認為還不具備攻城的條件,只有攻克外圍據點,掃除外圍障礙,才能攻城。因此,6師決定先攻南嶺外圍據點。南嶺地形不甚險要,但位置重要。敵佔南嶺,退縮、增援都比較方便;我佔南嶺,既可切斷昌圖之敵的退路,又可阻擊開原之敵的增援,有利於全殲敵人。師命令18團以1個營的兵力,利用暗夜進攻南嶺,在總攻發起前必須攻下南嶺,決不能影響整個攻城的時間。

31日20時40分,我炮兵向南嶺守敵進行了猛烈射擊,各分隊利用炮兵射擊的效果向敵發起了衝擊。激戰5個多小時,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俘虜百餘人,勝利地佔領了南嶺。接著,縱隊按預定計劃對昌圖城實施總攻。部隊經過緊張的準備,迅速解決了昌圖城全部外圍據點,掃清了攻城障礙。6月1日20時,縱隊炮火準備開始。6師第一梯隊18團,17團於20時20分開始衝擊,5師也發起進攻。

此時,昌圖城響起了激烈的槍炮聲和爆炸聲。18團第一梯隊,在火力掩護下,以隱蔽迅速的動作通過了100多米寬的開闊地。將圍牆炸開缺口,並突入城內。17團尖刀連在火力掩護下實施連續爆破,已越過外壕和圍牆進至大廟附近,一營守敵大部被殲;戰鬥繼續進行,我軍部隊一面肅清突破口的殘敵,一面向縱深發展進攻。2日2時,殘敵已退縮於城中心偽縣政府院內和其它互不相連的院內頑抗。

我指戰員連續衝擊,在猛烈火力配合下,再加上政治攻勢,頑敵不是被打傷,就是舉手投降。拂曉前,我16團在5師的配合下對頑抗之敵實施前後夾擊,突破守敵最後一個陣地偽縣政府大院,將敵全殲。是役,5師部隊打得也很勇猛頑強。有的連隊在縱深戰鬥中傷亡很大,剩下不足20人,但仍前僕後繼,英勇戰鬥,於拂曉前將小河以北的殘敵全部肅清。

這次攻堅戰,我2縱5師、6師密切協同,全殲守敵4200餘人,其中俘敵副師長以下3820人,斃傷敵400餘人,繳獲汽車6輛,各種炮52門,輕重機槍360挺,使昌圖這座千年古城獲得新生。

相關焦點

  • 仗沒完就撤退,押著俘虜退出戰鬥,我軍兩個連遭幾十門迫擊炮集火
    1947年秋季,我東北民主聯軍繼「夏季攻勢」後,又再次集中主力部隊,對已經被我軍分割包圍在幾個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沿線地區的東北國民黨軍發起了規模更加宏大的「秋季攻勢」。▲東北民主聯軍部隊在行軍從9月底開始,我4縱攻克敵軍據點10多處,牽制並重創了遼南的敵軍,威逼開原城下,破襲了遼陽至營口的鐵路,截斷了敵軍的水陸交通,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 黃巖島戰略價值重大,扼守南海東大門,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黃巖島戰略價值重大,黃巖島地處馬六甲海峽至臺灣、巴士海峽的南海重要航線上,扼守南海咽喉要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我軍轟6K巡航黃巖島從歷史上看,黃巖島自古都是中國的,中國對黃巖島擁有主權有著充分的法理依據。一是中國最早發現、命名了黃巖島,並將其列入中國版圖,實施主權管轄。
  • 騰衝之役,我軍全殲日軍騰越守備隊2100餘人,俘虜53名。我軍傷亡...
    難道我軍的射擊技術就這麼差勁嗎?這或許也是日軍的心理戰術之一吧。」現在,我們不妨再以參加此戰的108團老兵葉進才的口述回顧一番「蜚鳳山爭奪戰」。葉時為該團第1營重機槍連班長。參戰者的個人回憶一般有生動細節,能還原戰場氣氛,但因個人了解情況及記憶的局限性,許多內容只能在與戰史記錄「互參」的情況下才可把握。由非專業人士採寫代筆的口述記錄,這種局限性更為明顯。
  • 李奇微: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這是為何?
    抗美援朝期間,我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大顯神威,打的美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這一點沒有誇張,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雖然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但是我軍有著世界上最勇猛的戰士。美軍最怕的就是夜戰和近戰,在夜晚裡,我軍猶如天神下凡,衝鋒號一響,瞬間從潛伏處衝向敵人陣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每一位戰士就像孤狼,美軍根本招架不住,往往留下一地屍體而慌忙逃竄。
  •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重要論述歷史回顧
    開展「政治工作發揮生命線作用」大討論,就必須深刻理解把握這一重要論述的歷史脈絡,重溫政治工作「生命線」的輝煌歷程,從中汲取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的寶貴經驗,在改革強軍實踐中充分發揮「生命線」的巨大威力。   幾十年來,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改革開放時期,黨和軍隊領導人一再強調「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這個科學結論,並結合新的形勢任務,不斷豐富拓展其深刻內涵。
  • 昔日的草原,今日的糧倉,位於大城市鐵嶺的昌圖縣有啥好聊的?
    ▲ 跑冰排後的遼河渡口歷史上的昌圖——遊牧民族活躍的苦寒之地在現代以農業生產頗負盛名的昌圖,古時卻是遊牧民族活躍的苦寒之地。數千年裡,昌圖一直都是一塊的無名之地,肅慎、扶餘、鮮卑、契丹、高句麗、靺鞨族、女真…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相繼佔據這片土地,又被迫從這片土地離開,只在境內留下了數座難考的府治古城、古墓邊牆和墩臺邊壕。
  • 1962年,中國的娃娃兵收拾了印度鬍子兵,印旅長:世界少有
    印度趁中國抗美援朝、無暇西顧,不斷入侵我國邊界地區1950年,韓戰爆發,新中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向東集結,無暇西顧。剛剛獨立才3年的印度,趁此機會,在1951年將軍隊推進到「麥克馬洪線」以南,並佔領了藏南重鎮達旺。
  • 殲敵一個旅1500多人,卻挨了批評,打這一仗我軍輸多贏少
    1947年3月,西北野戰軍正式成立,是以原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為基礎組建起來的,成立之初西野下轄只有2個縱隊兩個旅總兵力2.6萬人,而當時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閃擊延安的兵力,就有15個旅14萬人,雙方的軍事實力根本就不成對比,為了充分調動國民黨軍,減緩延安的壓力,西野以一部兵力出擊隴東
  • 李奇微為何說: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美軍最怕的就是夜戰和近戰,在夜晚裡,我軍猶如天神下凡,衝鋒號一響,瞬間從潛伏處衝向敵人陣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每一位戰士就像孤狼,美軍根本招架不住,往往留下一地屍體而慌忙逃竄。像長津湖戰役,上甘嶺戰役,鐵原阻擊戰等等一系列著名的戰鬥,都完美的體現了我軍作戰勇猛,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連聯合國總司令李奇微都說到:"志願軍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 1982年,我軍一開國中將病逝後,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楊國夫1930年,年僅25歲的楊國夫就任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五團一營連長;1932年3月起,他就從連長變成了營長。在這之後,更是級級高升,1934年3月起,先後任紅四軍第三十軍二七O團副團長,團長。1935年,紅軍長徵過草地之際,他更是屢創佳績,六天艱苦行軍,但是他帶領的隊伍僅減少倆人,他的領導才幹可見一斑。
  • 荒涼的阿克賽欽與富庶的藏南哪個對中國更重要?本文帶你深度解析
    在1962年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大獲全勝,東線參戰部隊已經推進至中印傳統邊境線附近,來到了一望無垠的印度東北部阿薩姆平原,整個藏南地區的幾乎被我軍全部收復。我西線部隊也將印度突入我阿克賽欽地區的所有據點拔除殆盡,攻佔了印度北方軍事重地楚舒勒。可以說,東西戰場的形勢幾乎是一邊倒的。
  • 林彪這支部隊立下大功
    上文說到歷經20餘日,四野13兵團42軍終於在5月6日攻克了安陽,同時47軍於5月5日迫降了新鄉守軍。但從時間上來看,4月20日我軍就發起了渡江戰役,安新戰役卻在5月初剛剛結束,那麼四野主力究竟在這段時間做了什麼?又在渡江戰役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 千門大炮何處而來 揭秘解放戰爭時我軍武器來源
    真正打起仗來,戰略戰術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視的條件。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能贏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並解放全中國,與在東北解放區建立的相當規模的軍事工業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        從72天打下臨汾到3天攻克濟南         1948年3月,徐向前指揮華北兵團攻打臨汾,國民黨軍依託城牆固守。
  • 「獨膽英雄」陳樹棠隻身俘敵61人,兩次立特等功,與敵人同歸於盡
    1946年,在四平、通化保衛戰中,陳樹棠先後兩次被評為「戰鬥模範」。1947年3月,參加解放輝南縣城的戰鬥,他隻身衝進據點,俘敵61人,榮立特等功,縱隊領導機關授予他「獨膽英雄」稱號和紅星戰鬥英雄獎章。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 新軍服——我軍又走過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因為軍服不僅是戰士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戰備物資,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12月1日後,隨著新式士兵常服的下發,我軍士兵一般只在節假日和非作戰等時間穿著常服,穿常服要搭配製式皮鞋。隨著我軍軍服的多次改革,軍服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由品種性能單一,到品種系列化、功能綜合性的演變過程。
  • 1948年11月8日,張公店戰役嚇跑國民黨200守軍,虞城解放
    在這之前,虞城縣還經歷過兩次短暫解放。共產黨在虞城的早期活動早在1928年,虞城縣鎮裡堌鄉劉屯村就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在虞城縣的第一個黨支部。這個黨支部是由訾景辰、彭伴平、朱大同等人領導建立的,訾景辰任黨支部書記。訾景辰參加過北伐,1927年從武漢離開北伐軍回到家鄉劉屯。
  • 英屬馬爾他:英國控制地中海的重要據點
    馬爾他群島是地中海中部的一個群島,面積僅有316平方公裡,處於歐非兩大洲之間,戰略地位重要。馬爾他群島距義大利的西西里島不到100公裡,是二戰時英國控制地中海,對抗義大利的重要據點。那麼英國是如何殖民馬爾他群島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我軍120火箭筒燃燒彈亮相高原軍演!搭配新型瞄具,在敵人頭頂空爆
    說起我軍的PF98和PF98A型120mm火箭筒的用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反坦克作戰和清掃敵方的碉堡工事,而其常見的彈種,也是破甲火箭彈、多用途火箭彈和雲爆彈這三種。
  • 我軍80年來更換16種軍帽:究竟哪一種帽子更好看?
    在1945年至1947年的這段時期,我軍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相同。當時所穿的軍服,除了帽子上沒有青天白日的帽徽外,從式樣上看,它和國民黨軍隊的服裝是一樣的。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按照區域劃分的各個解放軍野戰軍,軍服都不相同。其中東北解放軍已經開始發放制式皮帽子,或者羊剪絨棉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