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昌圖
1947年夏季,東北戰場上的戰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民黨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奪得了戰局的主動權。東北我軍為殲滅國民黨軍和擴大解放區,於5月13日發起了強大的夏季攻勢,對國民黨軍進行了猛烈的攻擊。我第2縱隊從伏龍泉地區出發,沿主攻方向行動。
17日,我2縱4、6師攻克懷德,殲敵5000餘人;18日,5師協同第1縱隊於長春西南大黑林子地區殲滅來援的國民黨第71軍大部,像利刃一樣插到了敵人的腹部。為繼續擴大戰果,配合南滿兄弟部隊作戰,第2縱隊又奉命奔襲昌圖,殲滅守敵。懷德戰鬥後,2縱6師稍事休整,於5月24日隨縱隊挺進四平地區,尋機作戰。
25日進至四平西北郊海莊地區,連夜破壞鐵路,斷敵退路。26日,縱隊奉總部命令南下,破壞雙廟子至昌圖間鐵路,準備奪取昌圖。6師接到奔襲昌圖的任務後,很快召開了有各團團長和政委參加的會議。3個團都爭先恐後地爭當奔襲的第一梯隊。最後,師領導決定由18團擔任第一梯隊。
5月27日19時,6師從紫鷺樹地區出發,利用夜暗快速南下,直奔昌圖地區。一路上,部隊上坡,下坡,過河,過橋十分頻繁,非常疲勞。但由於政治工作抓得緊,指戰員們明確了這次奔襲的重要意又,個個鬥智昂揚。28日3時18團隱蔽地進至昌圖城東南窯溝太平莊地區,殲滅了小鵲雀臺警戒分隊1個排。同時師主力集結於昌圖東興隆溝、紅頂山一線,16團進至馬仲河,完成包圍昌圖的任務。29日,縱隊主力進入昌圖地區。4師進至馬千總臺南佔領陣地,阻擊開原方向援敵;5師進至昌圖西及西南地區集結,準備配合6師圍殲昌圖之敵。
昌圖位於四平西南55公裡,是敵人扼守的重鎮,也是開原北的重要據點。城四周有高2米的圍牆,敵在圍牆上築有火力發射點,圍牆外有深2米、寬4米的外壕一道,並設有鹿砦、鐵絲網,城內主要路口均築有地堡。守敵為71軍91師273團和88師、暫編3師殘部,以及康平、通遼等地方保安部隊,共4000餘人,統由91師鄒副師長指揮。縱隊命令6師和5師,東西夾擊,圍殲昌圖守敵。
5師由城西北和西南突破,殲滅小河以北的敵人;6師由城東南和東面突破,殲滅小河以南的敵人,兩師會合點是東小橋;4師阻擊開原方向援敵。師領導看了地形後,認為還不具備攻城的條件,只有攻克外圍據點,掃除外圍障礙,才能攻城。因此,6師決定先攻南嶺外圍據點。南嶺地形不甚險要,但位置重要。敵佔南嶺,退縮、增援都比較方便;我佔南嶺,既可切斷昌圖之敵的退路,又可阻擊開原之敵的增援,有利於全殲敵人。師命令18團以1個營的兵力,利用暗夜進攻南嶺,在總攻發起前必須攻下南嶺,決不能影響整個攻城的時間。
31日20時40分,我炮兵向南嶺守敵進行了猛烈射擊,各分隊利用炮兵射擊的效果向敵發起了衝擊。激戰5個多小時,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俘虜百餘人,勝利地佔領了南嶺。接著,縱隊按預定計劃對昌圖城實施總攻。部隊經過緊張的準備,迅速解決了昌圖城全部外圍據點,掃清了攻城障礙。6月1日20時,縱隊炮火準備開始。6師第一梯隊18團,17團於20時20分開始衝擊,5師也發起進攻。
此時,昌圖城響起了激烈的槍炮聲和爆炸聲。18團第一梯隊,在火力掩護下,以隱蔽迅速的動作通過了100多米寬的開闊地。將圍牆炸開缺口,並突入城內。17團尖刀連在火力掩護下實施連續爆破,已越過外壕和圍牆進至大廟附近,一營守敵大部被殲;戰鬥繼續進行,我軍部隊一面肅清突破口的殘敵,一面向縱深發展進攻。2日2時,殘敵已退縮於城中心偽縣政府院內和其它互不相連的院內頑抗。
我指戰員連續衝擊,在猛烈火力配合下,再加上政治攻勢,頑敵不是被打傷,就是舉手投降。拂曉前,我16團在5師的配合下對頑抗之敵實施前後夾擊,突破守敵最後一個陣地偽縣政府大院,將敵全殲。是役,5師部隊打得也很勇猛頑強。有的連隊在縱深戰鬥中傷亡很大,剩下不足20人,但仍前僕後繼,英勇戰鬥,於拂曉前將小河以北的殘敵全部肅清。
這次攻堅戰,我2縱5師、6師密切協同,全殲守敵4200餘人,其中俘敵副師長以下3820人,斃傷敵400餘人,繳獲汽車6輛,各種炮52門,輕重機槍360挺,使昌圖這座千年古城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