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觀「飛羽之美」,浙江自然博物館精美院藏北京展出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院共同製作的「飛羽之美——鳥類科學藝術展」開展。此次展覽,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精美院藏鳥類標本配以鳥類主題的繪畫和攝影,共同解讀鳥類的自然生態,展示鳥類的藝術之美。

其中,「鳥類標本」區通過形態各異的標本幫助觀眾認知鳴禽、涉禽、飛禽、猛禽等鳥類生態類群的分類依據;「鳥類標本製作」區介紹了鳥類標本分類和製作的相關知識。在「鳥類羽毛顏色的奧秘」部分,大量製作精美、形態逼真的鳥類標本,展示了不同生態環境下,鳥類羽毛色彩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聯繫。而在「鳥類繪畫」部分,代表人文意象的中國傳統鳥類繪畫與反映自然形象的鳥類科學繪畫對比展示;此外,鳥類生活等精彩瞬間也在攝影作品中定格。

本次展覽為收費展覽,需諮詢臺購票,展覽持續至2021年6月27日。

相關焦點

  • 上海需要配一座頂尖的自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 紫羚羊 自然之美...
    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場館  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醒目之處的地板上,刻著詩人丁尼生的名言:andlet thy feet millenniums hence be set in the midst of knowledge(讓你的足跡自此永遠地踏入知識的海洋)。
  • 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 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209隻「遠古巨獸」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6月9日,《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幕。據大連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劉思昭介紹,大連馬生活在距今17000年前遠古時期,外形跟現生的野馬相近,不過體型要大1/4到1/3。它們的祖先可能都是北京地區發現的大型野馬——『北京馬』。」除了大連馬以外,還有猛獁象、披毛犀、裴氏轉角羚羊等大型動物骨架化石,介紹第四紀哺乳動物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等內容。展廳還設計了「互動觸摸展區」,擺放著猛獁象腿骨化石和披毛犀下頜骨化石。
  • 驚嘆「生命之美」!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標本亮相展廳
    日前,「生命之美」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慣有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了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從飛禽走獸到昆蟲植物,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209位「古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
    大連馬、猛獁象、披毛犀……209位「遠古巨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今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本次展覽以新生代最後(最新)的一個紀——第四紀為背景,以大連自然博物館館藏的第四紀古生物化石標本為主,介紹大連地區第四紀的考古新發現、新進展,同時展示大連遠古時期的動物群面貌。
  • 「中生代的龐貝城」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重現火山灰下的遠古生物
    「中生代的龐貝城(a Mesozoic Pompeii)」之稱正是因此而來。展出的保存有皮膚的大型禽龍類——楊氏錦州龍。北京自然博物館供圖近三十年來,遼西熱河生物群大量珍稀化石相繼被發現,使得這一地區生物組合類型越發豐富,為地球生態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和例證。
  • 近50年來浙江發現的恐龍化石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
    根據這些發現,浙江已命名了5種恐龍,分別是:浙江吉蘭泰龍、禮賢浙江龍、麗水浙江龍、中國東陽龍,和剛剛命名的天台越龍,也就是說這5種恐龍都是在浙江首先發現的新屬種。  昨天,《龍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龍化石》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不僅展出了近百件恐龍、恐龍蛋和恐龍腳印等化石標本,還能看到根據化石等復原的6件恐龍骨架。
  • 蟲豸魅影-浙江自然博物館中生代古昆蟲化石展
    國慶長假來襲,到處都是人人人,不如帶你的孩子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館去體驗下中生代古昆蟲化石的魅力。此次展覽由浙江自然博物館攜手靈珀閣共同舉辦。
  • 與地球同齡 45億歲的火流星隕石亮相浙江自然博物館
    「來自星星的你——隕石特展」自6月1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以來,受到了觀眾的熱捧。本次展覽共展出各類隕石展品300餘件,總重量達3.5噸,涵蓋國內外各類罕見珍稀隕石。6月15日,展覽又添一位剛從天外來到地球的「新客人」。它的年齡與地球幾乎同歲,已經有45億歲了。這位「新客人」是誰?這個展覽又是一個怎樣的展覽呢?
  • 滿載藝術和愛,簡一自然之美移動博物館上海盛大發車
    同時我們也榮幸地邀請到了搜狐家居、網易家居、騰訊家居、新浪家居、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交通之聲等權威媒體共同見證。 簡一集團品牌與市場中心總監羅宇鋒 簡一集團品牌與市場中心總監羅宇鋒表示簡一作為大理石瓷磚品類的開創者和引領者,一直堅持創新,追求極致,運用最新科技還原天然石材的自然美感,讓更多人享受自然之美。
  • 美國西部最大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展驚豔!
    前不久,因為工作關係,在美國西海岸兩個重要城市——洛杉磯、舊金山短暫參訪考察,中途抽空看了美國西部最大的博物館——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實話說,近年來也走過不少國內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技館,但在展覽成列和展示、以及引導參觀者思考及探索上,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高明之處。
  • 紐約旅遊之「自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奇妙夜
    紐約旅遊之「自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奇妙夜如果你曾經看過《博物館奇妙夜》,那麼一定會對其拍攝地十分嚮往,狂暴的史前生物,野蠻的古代戰士,被時間的流沙埋掉的原始部落,非洲的草原動物以及改變了歷史的傳奇英雄。
  • 北京自然博物館實現立體化展陳 讓觀眾暢享大自然神奇之旅
    小巧靈動的昆蟲、翱翔雲端的飛鳥、健步奔馳的走獸、挺拔俊俏的植物……眼下,一場展示自然界生命之美的展覽,正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民黃先生經過網上提前預約,到館經過掃碼認證北京健康寶、測溫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之後,順利進入展廳。 「看過展覽,驚嘆萬千世界博大物美,更希望人類與動植物和諧共生,共彰生命之美。」參觀完畢,黃先生將感慨寫在觀眾留言本上。 進入博物館,一座座巨型恐龍化石矗立,令人驚嘆,仿佛置身於侏羅紀時代。
  • 體驗「造紙」、感受「引力波」,元旦北京精品展覽接連開幕
    體驗「造紙」秘密、感受「引力波」世界、欣賞「飛羽之美」……元旦假期,中國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的展覽接連上新,給觀眾帶來一場文化盛宴。中國科技館:探訪中國手工造紙的技藝紙張從古代到現代發生了怎樣的演變?從技藝到紙意,紙為當下生活帶來了怎樣的美感和創意?
  • 猛獁象、披毛犀……北京自然博物館明起上演「古獸傳奇」
    6月9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想了解更多關於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的奧秘,那就趕快來到這裡開啟奇幻又神秘的探索之旅吧!
  • 世界最大藍鑽石正在 LA 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9/13-1/6)
    藍月亮鑽石 (The Blue Moon Diamond) 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完美的藍鑽石之一,不僅有12克拉,散發淡藍色光芒,內裡也完美無瑕,而這樣美的寶物將在LA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中登場!根據LA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說法,藍月亮鑽石是極度稀有且完美的鑽石,是從南非最著名的 Cullinan 鑽石礦坑中一顆29.6克拉的原石所切割而成,內部完美無瑕,毫無雜質。而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也是從這個礦坑中開採出來的,在1905年時,一顆3106克拉的Cullinan鑽石就在這裡被Cora International鑽石製造商開採保存。
  •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探營:10大展區震撼亮相
    新自然博物館將分為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恐龍盛世、演化之道等10個展區,將展示來自七大洲 1 萬多件展品,其中既有首次在上海亮相的展品,也有精選的老館藏品,如老館中高大逼真的恐龍化石馬門溪龍等。①十大常設展區,坐擁上萬件標本藏品
  • 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
    化石和超越當大多數人想到自然歷史博物館時,他們會想到古生物強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但也值得去尋找那些不享有國際聲譽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這些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參觀者可以了解過去和現在的自然世界減去瘋狂的人群(雖然我們不能保證免費體驗)。在這裡,你會發現我們在美國的7個不是非常有名的,但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首選。對於每一個,我們都提供了有關史前化石除外的信息 - 在任何一個重要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給予滿意。
  • 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 自然愛好者天堂
    不過對於喜歡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的我來說,華盛頓這個政治中心也有有趣的元素,比如華盛頓街道花園裡的松鼠,就算是大都市一大特色;還有就是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了。雖然這家博物館在規模上比紐約自然博物館略小,不過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體系史密森尼博物館所屬的十六所博物館之一。於是我在那裡一逛就是一下午,走走拍拍看看,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