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保險報網
英國調研:銀行如何留住客戶的心
2月12日,英國《國際金融》雜誌發文表示,由英國民意測驗專業機構Censuswide對2005名英國成年人進行的名為「實時銀行的興起」的調研顯示,挑戰者銀行(數字銀行在英國的稱謂)在即時銀行帳戶創建方面一路領先,但傳統銀行也在努力縮小差距。40%的挑戰者銀行使用者和超過37%的傳統銀行客戶創建過即時銀行帳戶。
調研對消費者和商家最喜歡的銀行服務形式也有盤點。調研顯示,95%的英國人使用傳統銀行,其中,在抵押方面,他們(21%)更樂於通過傳統銀行進行,而選擇挑戰者銀行的人則相對較少(11%)。
同時,挑戰者銀行的客戶群呈增長態勢,包括高收入群體(年收入超過7.5萬英鎊,下同)。22%的消費者在商業交易時使用挑戰者銀行,而選擇傳統銀行的僅有9%,同時,28%的高收入者在使用挑戰者銀行。挑戰者銀行客戶使用最多的是現金管理和外匯交易。
英國消費者對銀行的滿意度在調研中也有涉及。傳統銀行由於服務中斷面臨客戶流失風險,這方面的問題比挑戰者銀行嚴重。數據顯示,英國消費者每年遭遇傳統銀行服務中斷的人數(38%)幾乎是挑戰者銀行使用者(21%)的兩倍。
調研對銀行如何能贏得並留住客戶提出建議:金融創新和高利率是關鍵,這直接決定了英國人是否重新選擇銀行。同時,百萬富翁和高收入者視是否有良好的線上服務體驗和客戶服務作為選擇銀行的重要依據。
研究:1/3喜馬拉雅冰川處於險境
2月11日,美國《保險雜誌》發文稱,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發表最新評估結果,儘管目前各方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取得進展,但印度庫什喜馬拉雅地區冰川有1/3可能在本世紀末前融化,這將對19億人的水源帶來威脅。
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在報告《印度庫什喜馬拉雅評估》中指出,如果全球控制氣候變化失敗,後果將不堪設想:到2100年,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將損失2/3。
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首席科學家菲利普·韋斯特表示,全球氣溫的上升,已經對印度的庫什喜馬拉雅地區,還有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8個國家構成嚴重威脅。因為來自該地區冰川的淡水是亞洲10個主要流域的來源,可以滿足大約19億人口的飲用水、灌溉和能源需求,影響範圍達到了世界人口的1/4。
這項評估由兩百多位科學家完成,旨在創建一個知識基線,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包括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不丹在內的地區。
1月極端天氣各地損失巨大
2月7日,怡安旗下巨災模擬發展中心Impact Forecasting發報告顯示,今年1月,全球各地極端天氣頻發,損失巨大。
其中,多個冬季風暴和極端嚴寒導致美國十多億美元的損失;季節性大暴雨使阿根廷農業遭受2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亞洲方面,澳大利亞創下最暖月份紀錄,全國平均氣溫首次在單月達到30攝氏度。颱風帕布1月4日登陸泰國,成為1951年以來因登陸該國而被最早命名的颱風。颱風導致7人死亡。泰國經濟與商業預測商會估算,經濟損失最高可達1.5億美元。此外,越南和馬來西亞也都經歷了強降水過程,造成重大損失。1月6日,阿富汗巴達赫尚省部分地區因河水外溢導致洪災並引發山體滑坡,使科希斯坦至少30名金礦工人喪生。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季節性大雨,從1月延續到2月,導致嚴重的洪災和山體滑坡,導致至少80人死亡,經濟損失巨大。
Impact Forecasting巨災分析師Michal L?rinc表示,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災害是區域性的。以澳大利亞來說,是反常的熱。實際上,今年1月確實是該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大氣急流和其他天氣特徵的變化都會導致更多不尋常的極端天氣。
蘇黎世保險2018年淨收入增24%
美國商業保險網2月8日發消息稱,受益於壽險業務增長和財產/意外險業務承保能力的提升,蘇黎世保險集團2018年稅後淨收入達到37.2億美元,比2017年的30億美元大增24%。
該集團CEO馬裡奧·格裡克表示,上述成績表明,集團向既定目標及2016年11月規劃事項的完成再進一步。「他們做到了,儘管去年下半年金融市場挑戰巨大,加之持續升級的自然巨災。」
同時,蘇黎世保險集團有望達成2017年至2019年的3年戰略目標。在格裡克和董事長李銘思 (Michel M. Liès)遞交董事會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們的累計淨節省成本達到約11億美元,正向2019年底節省成本15億美元的目標邁進。」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蘇黎世保險集團全年營業利率為46億美元,比2017年的38億美元增長20%。其中,壽險業務增長23%至16億美元,2017年為13億美元;財產/意外險增長25%至21億美元,2017年為16億美元。2018年,該集團綜合賠付率為97.8%,2017年為100.9%。
(楊林/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