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內質網P5A ATPase/CATP-8通過清除異位蛋白維持內質網...

2020-11-23 生物谷



膜蛋白被正確地定位到相應的細胞器上對於維持細胞器特異「身份」和生理功能較為重要。膜蛋白的正確定位依賴於精確的蛋白分選通路,並需要細胞器上相應的機制清除錯誤定位的蛋白。如在線粒體外膜的AAA-ATPase Msp1可以把錯誤定位到線粒體外膜的蛋白清除。然而,在內質網(ER)上是何種機制幫助移除錯誤定位的膜蛋白尚需探索。


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王香明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沈康合作,在Cell Reports上發表題為An Endoplasmic Reticulum ATPase Safeguards Endoplasmic Reticulum Identity by Removing Ectopically Localized Mitochondrial Protein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P5A ATPase/CATP-8可以將錯誤定位到ER上的線粒體信號錨定蛋白(signal anchored,SA)和尾部錨定蛋白(tail anchored,TA)移除,維持ER特異「身份」。


研究人員以線粒體SA/TA蛋白為研究對象,在線蟲中進行大規模篩選,發現catp-8突變體導致線粒體SA/TA蛋白錯誤定位至ER,而線粒體表面的兩次跨膜蛋白不會被影響。螢光定位實驗發現CATP-8特異定位在ER上,暗示其在ER上發揮功能。同時,通過光轉換和熱激誘導表達實驗,該研究發現CATP-8可以將已經錯誤定位到ER上的線粒體蛋白移除,並且該過程不依賴於ERAD通路。為了研究CATP-8移除ER錯誤定位蛋白對維持ER特異「身份」的重要性,研究人員發現線粒體外膜蛋白FIS-1和MFF-2在catp-8突變體中錯誤定位至ER,導致線粒體分裂因子DRP-1被錯誤招募到ER上,從而引起ER斷裂。此外,研究團隊發現CATP-8通過調控樹突受體蛋白DMA-1水平影響線蟲PVD神經元樹突形態發育,暗示CATP-8不僅通過移除錯誤定位到ER的線粒體蛋白以維持正確的ER形態,還對維持ER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該研究報導ER蛋白P5A ATPase/CATP-8行使監察機制將錯誤定位在ER上的蛋白移除,以及其對維持ER正確的形態和功能的重要性。 (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揭示內質網P5A-ATPase是一種跨膜螺旋脫位酶
    在線粒體外膜,ATP依賴性的馬達蛋白Msp1/ATAD1可以去除一些錯誤定位的跨膜蛋白。相比之下,雖然針對內質網的蛋白靶向研究得很好,但是對清除內質網膜上的錯誤靶向的跨膜蛋白的機制還未完全了解。這些作者使用了一種無偏見的、位點特異性的交聯和質譜方法來鑑定這樣的蛋白跨膜區。這種方法揭示了內質網駐留的孤兒P型泵P5A-ATP酶(酵母中的Spf1;人類中的ATP13A1)直接與線粒體尾錨定蛋白相互作用。
  • Science|內質網P5A-ATPase是一種跨膜螺旋脫位酶
    文章通過結構解析和體外實驗證明了P5A-ATPase是內質網上跨膜區的脫位酶。    真核細胞中超過1/3的蛋白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這些蛋白擁有特定的疏水序列用來定位到細胞器中從而發揮功能。擁有C-端跨膜片段(TM)和尾部錨定(TA)序列的蛋白依賴不同的分揀機制定位到內質網、線粒體和過氧化物酶體。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因此,維持蛋白質穩態、降低內質網應激水平可作為代謝性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自噬作為細胞清除內質網錯誤摺疊蛋白的重要途徑之一,其與內質網應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博士研究生楊雲志和馬風光等人在研究員李於的指導下,在衣黴素(tunicamycin)誘導的內質網應激動物模型及細胞模型中發現內質網伴侶蛋白Calreticulin表達上調,同時伴隨細胞自噬水平增強。
  • 中國科學家《Cell Reports》發表封面文章,揭示內質網定位蛋白DF...
    該文利用超高解析度GI-SIM成像技術揭示了脂滴形成過程中,內質網定位蛋白DFCP1可以標記新生的脂滴結構上,這些結構沿內質網運動並進一步融合形成成熟的脂滴。DFCP1是Rab18的效應因子,位於成熟脂滴上的DFCP1與Rab18-ZW10形成複合體,介導內質網-脂滴的互作。脂滴是細胞中儲存脂類和能量的一種重要細胞器。
  • 【科技前沿】胡俊傑團隊揭示片狀內質網形成的分子機制
    【科技前沿】胡俊傑團隊揭示片狀內質網形成的分子機制 2020-06-23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質網P5A-ATP酶是跨膜螺旋脫位酶
    美國哈佛醫學院Eunyong Park、Sichen Shao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內質網P5A-ATP酶是跨膜螺旋脫位酶。2020年9月2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孤兒P5A-腺苷三磷酸酶(ATP酶)轉運蛋白ATP13A1(酵母中的Spf1)與線粒體尾部錨定蛋白的跨膜片段(TM)直接相互作用。
  • 營養所研究發現內質網應激介導血糖紊亂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肝臟中內質網應激IRE1通路介導血糖調節發生紊亂的新機制。細胞應激在營養失衡導致肥胖與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 ER)作為真核細胞中蛋白質摺疊加工與質量監控、脂類合成與分泌的重要細胞器,其穩態平衡對於維持細胞功能至關重要。
  • 科學網—揭示植物內質網氧化還原酶作用機制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揭示植物內質網氧化還原酶作用機制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譚莉梅)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呂東平研究組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研究團隊通過合作研究,在植物蛋白質氧化摺疊研究中取得進展。
  • Science:內質網自噬讓細胞保持健康
    2019年7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未摺疊蛋白反應(UPR)通過包括內質網相關性降解(ER-associated degradation, ERAD)在內的多種機制維持內質網穩態。ERAD識別末端錯誤摺疊或未組裝的蛋白,並讓它們跨過內質網膜逆向轉位到細胞質中,在那裡它們被蛋白酶體降解。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蛋白Nogo-B促進肝臟炎-癌轉化新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蛋白Nogo-B促進肝臟炎-癌轉化新機制 2019-07-31 生物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胰島β細胞中調控內質網應激信號通路的新機制
    )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劉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腳手架(Scaffold)蛋白RACK1以分子開關的方式,在胰島β細胞中內質網應激(ER stress)信號通路的動態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
  • 郭玉松團隊揭示平面細胞極化核心蛋白從內質網輸出的分子機制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郭玉松課題組在2018年報導了PCP核心蛋白Frizzled-6在分泌轉運途徑中從高爾基體輸出的分子機制【2】,並且通過超解析度顯微鏡直接觀察了PCP核心蛋白在高爾基體上篩選入囊泡的過程【3】。
  • 生物物理所發現分泌途徑磷酸化調控內質網氧化還原穩態的新功能
    該研究發現分泌途徑激酶Fam20C可通過磷酸化內質網巰基氧化酶Ero1a來調控內質網的氧化還原穩態,首次建立了蛋白質的磷酸化修飾與氧化摺疊之間的聯繫;為內質網等分泌途徑細胞器的環境和功能的調控提供了新的機制;揭示了蛋白質磷酸化修飾新的生物學功能。  人基因組編碼的蛋白中約有30%是磷酸化蛋白。作為重要的翻譯後修飾,蛋白磷酸化調節細胞生命活動的幾乎所有方面。
  • 杭州師範大學 Nature 子刊首次報導 Ufmylation 修飾的內質網穩態...
    來自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 「A critical role of DDRGK1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homoeostasis via regulation of IRE1α stability」 的文章,首次發現內質網膜蛋白 DDRGK1 的 Ufmylation 修飾在內質網穩態維持中的作用,這種 Ufmylation
  • Cell|全基因組篩選揭秘內質網自噬分子調控機制
    撰文 | 十一月細胞自噬會介導細胞內的物質被帶到溶酶體中進行降解,這對於維持細胞內的穩態非常關鍵。通過自噬特異性地移除整個細胞器也是對細胞穩態的保護。內質網在體內多種生物學過程中都擔綱重要角色,比如鈣的存儲、脂質的生物合成、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成熟和運輸等方面都離不開內質網的正常運轉【5】。內質網自噬(Autophagy of the ER, ER-phagy)的研究其實最早在開始於15年前,是在酵母中進行的研究【6】。
  • WDR45通過調節內質網穩態和神經元死亡參與神經退行性病變
    圖2 WDR45敲除小鼠在老年時在前額葉皮質和黑質中表現出神經元丟失3.腦組織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揭示了內質網(ER)蛋白在基因敲除小鼠腦中的積累作者設計了3個10標TMT定量蛋白組學實驗,分別研究了5對野生型(WT)小鼠和敲除(KO)小鼠的大腦前額葉皮層
  • 揭示內質網通過接觸調節無膜細胞器的生物發生和...
    2020年2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內質網與細胞中的至少兩個無膜區室(membraneless compartment)接觸並影響它們的影響。
  • 王志珍院士課題組揭示磷酸化修飾調控內質網應激早期應答的新機制
    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細胞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摺疊工廠。細胞內外環境的變化會引起ER穩態(包括蛋白質穩態、氧化還原穩態和鈣穩態等)失衡。特別是在分泌活動旺盛的細胞中,ER的蛋白質摺疊狀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因此近年來, ER應激的早期調節機制逐漸成為本領域的研究前沿。前期工作中,王志珍院士課題組王磊研究員發現分泌途徑激酶Fam20C能通過磷酸化ER巰基氧化酶Ero1α來維持內質網氧化還原穩態,在低氧脅迫、還原應激以及泌乳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1]。Fam20C能否在ER應激過程中調節蛋白質穩態尚不清楚。
  • 乾貨|內質網標誌蛋白質.
    粗面內質網表面含有較多核糖體,是「翻譯」的主要位置;滑面內質網無核糖體,參與脂質合成,且存在內質網出口,可以溝通其它細胞器發揮互相調控作用。】(圖中綠色部分:內質網)▼  內質網標誌蛋白染色效果▼ 內CANX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即咱們常見的鈣結合蛋白,屬於分子伴侶鈣合蛋白家族成員之一。 此蛋白是與鈣結合的內質網相關蛋白,可與新合成的N-連接糖蛋白瞬時相互作用,促進蛋白摺疊和組裝。 此蛋白能將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亞基保留在內質網中進行降解,同時還在蛋白質摺疊的質控中起核心作用。
  • Science | 發現全新的決定內質網應激下細胞命運的調控因子
    具體來講,當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在內質網中大量積累,遠超過分子伴侶輔助摺疊的能力,超出降解系統清除錯誤蛋白的限度時,往往造成內質網的損傷,此時通過內質網應激,細胞可激活下遊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在內的信號通路,使得蛋白質摺疊功能恢復或者細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