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水利工程: 長江黃河在這裡握手

2021-01-09 網易

2020-12-16 17:07:11 來源: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舉報

  

這項施工難度堪稱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竣工後。引漢濟渭工程採取了大量的高科技技術。施工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橫穿秦嶺打通一條近百公裡的隧洞,將長江支流的漢江水引入黃河最大支流渭河,讓長江、黃河在這裡實現真正的「握手」。這項施工難度堪稱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竣工後,將可基本滿足西安、寶雞等5個大中城市、11個縣級城市,4個工業園區的用水需要,惠及數千萬群眾,同時可增加渭河生態水量,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

  

  引漢濟渭工程是全球從底部洞穿高大山脈的首次嘗試,打穿秦嶺的輸水隧道長達98.3公裡,最大埋深達到2012米,隧道長度、埋深等都居世界首位,施工難度堪稱世界第一。同時,由於秦嶺的地質情況十分複雜,在施工過程中,時常出現巖爆、湧水、高溫溼、高磨蝕硬巖和軟巖大變形等情況,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

  據了解,秦嶺隧洞自開工以來,各類工程難題頻繁出現。近一年來,巖爆災害發生700餘次,掘金設備平均每掘進兩米就遭遇一次巖爆,工程複雜性及施工難度極為罕見。但在我國高技術加持下,秦嶺輸水隧洞施工未發生過一般及以上等級安全質量事故,掘進設備利用率長期穩定維持在40%以上,超過35%的世界平均水平。

  「現在室外溫度已經到了零下,但隧道內平均溫度超過40攝氏度,相對溼度超過90%,如同一個巨大的桑拿房,」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公司副總經理石亞龍介紹,由於巖層堅硬,有的時候一天只能掘進10米。幾年來,工人師傅們輪班24小時不間斷作業,目前已經進入到最後階段。

  引漢濟渭工程採取了大量的高科技技術。針對複雜的地質情況,建立了變形監測自動化系統,可接受北鬥、GPS、格洛納斯、伽利略四種全球定位系統的衛星數據,實現對工程高頻次、穩定、準確的觀測。同時,工程聯合清華大學研發了無人駕駛碾壓混凝土智能築壩技術,實現了混凝土碾壓工程智能控制,開創了碾壓施工過程控制從被動轉入主動的飛躍。另外,大壩變形自動監控管理系統將變形監測精度提高到0.02毫米,能夠有效捕捉大壩的微小變形。大壩施工跟蹤反演分析系統、混凝土加漿振搗系統、灌漿質量監控管理系統等也都在保障這項世界級工程順利推進。

  據石亞龍介紹,工程總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18萬千瓦。工程竣工後,將歸還原被大量擠佔的300萬至500萬畝耕地的農用水,並且可有效改變關中超採地下水、擠佔生態水的狀況,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防止城市環境地質災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現在如果遇見雨水很少的年份或者季節,咱們國家很多地方依舊會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比如說東部線路每年從長江之中抽調走的水也只不過30多億立方米。這對於長江來說本身就只是九牛一毛。事實上通過人工工程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非常好的利用黃河水,但是長江恐怕一時半會兒還做不到。
  • 長江和黃河都白白流入大海,我國那麼缺水,為何不築壩徹底利用?
    徑流量世界排名第三的長江就在中國,除長江以外還有著名的黃河,以及黑龍江、珠江以及西南的瀾滄江等水系,從河流分布以及總徑流量來看,中國並不缺水,但事實上中國卻是一個非常缺水的國家,為什麼放任長江和黃河白白流入大海?不能將其截獲存起來慢慢用嗎?
  • 秦嶺正「洞穿」調水漢江將「握手」渭河
    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可將15億立方米的漢江水調入關中,實現長江和黃河在秦嶺「握手」。  陝西省引漢濟渭公司總經理杜小洲說,「引漢濟渭」工程將盤活陝西全省的水資源,從水資源豐富的陝南調水,不僅能解決水資源嚴重不足的關中平原用水,還能增加7億立方米以上的渭河幹流水量,通過水權置換爭取更多的黃河用水指標,推動陝北黃河引水工程建設,為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 這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
    這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有著「中華水塔」的美稱。 旅行戶外時光說起國家公園,何為國家公園?2009年經我國三江源科考隊考證,依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源頭,沱沱河為長江源頭,扎曲為瀾滄江源頭。
  • 長江禁漁,魛魚出現在黃河
    ,此乃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口首次發現黃河魛魚活體。大家紛紛猜想:黃河魛魚的重現,是否表明,「10年禁漁」後的長江,也能重現長江刀魚成片的景象呢?刀魚也分三六九等刀魚,是什麼?因為這裡交易的,幾乎都是湖刀和少量海刀。若有一尾真正的江刀,可以說已經萬眾矚目;若有半斤以上的江刀,鐵定能上新聞頭條。那麼,江刀、湖刀、海刀有什麼區別呢?
  •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山東港口呼叫武漢港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澎湃號·政務 古老的東方有條黃河
  • 感覺黃河經常改道,那麼長江為什麼不改道呢?
    黃河和長江都是我國的母親河,共同孕育了中華文明。但相對於長江而言,黃河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豐沛的水資源,還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危害。在封建王朝時,黃河經常改道,每次改道都會對沿岸百姓造成數以萬計的損失,以及人口傷亡。
  • 黃河、長江的水來自哪裡,它們每天流入大海,為什麼不會枯竭?
    黃河、長江的水來自哪裡,它們每天流入大海,為什麼不會枯竭?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來源,都是中國人民的母親河。長河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他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形象的表徵。長江流域在古代孕育了河姆渡原始文化,黃河流域孕育了陝西藍田文明、半坡文明等。
  • 為什麼只有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而不是中國第一長河的長江?
    大家都知道,黃河和長江是我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千百年來,這兩條河流一直承擔著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也是這個原因我們叫黃河為母親河,但是為什麼長江沒有這個稱號呢?黃河,中國的第二長河,幾十萬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黃河邊,這裡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是我們的開始,從遠古時期到現在社會,經歷了這麼漫長的過程,黃河一直是我們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 探訪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盧氏縣地處河南省西部邊陲,與陝西省的洛南、丹風、商南三縣接壤,橫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脈,以熊耳山為界,南部為長江流域,北部為黃河流域。當地嚮導讓我們在此下車合影留念,我們背後就是熊耳山。這是北部為黃河流域的房屋,所謂的分界線只是地理概念,這裡的房屋,民俗生活習慣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在降水方面,南方的要比北方的降水多。這裡的居民比較少,一般都是獨居戶,居民之間的居住至少要有一公裡,這裡的農作物耕種,都是順山勢而跟耕種。遠處的獨居戶像世外桃源一樣。這裡的房屋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這裡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休。
  • 2001年中國河流泥沙公報(長江、黃河)
    (三)長江河口段1、河道概況及演變基本規律長江河口段上起江陰鵝鼻嘴下至長江口50號燈標,全長約278.6km。長江口徑流量大,潮流強,在這兩股強勁動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長江口有規律的分汊。徐六徑以下由崇明島分為南北兩支,南支在吳淞口以下被長興、橫沙兩島分為南港、北港,南港在九段沙再被分為南槽和北槽。河道平面形態呈喇叭狀,長江口形態呈一展寬的平面扇形三角洲。
  • 比黃河長,水量是黃河的7倍,流域面積比長江還大
    水量豐富、季節變化較小的是江,比如長江、珠江、松花江,特點是水多;反之,水量貧乏、季節變化較大的被稱為河,比如黃河、海河、塔裡木河,每年只有夏季汛期水量較大,一到冬春季節甚至斷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江比河的價值要大得多。在我國的東北,就有一條主幹和很多支流都被稱之為江的河流,它就是黑龍江,一條真正意義的世界級大河。
  • 我國正打通南水北調東線 長江水過黃河「咽喉」
    中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28日正式開工建設,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將在未來36個月內被打通。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28日在穿黃河工程開工儀式上說,工程建成後,將打通東線穿黃河隧洞,連接東平湖和魯北輸水幹線,實現調引長江水至魯北地區的目標,同時具備向河北省和天津市應急供水的條件。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問題而實施的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特大型工程。
  • 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總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主要的發源地,孕育了華夏文明幾千年。形成了西安,洛陽、開封等歷史文化古都。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存在。黃河的上遊以山地為主,中下遊多為丘陵和平原。所以在黃河的中下遊地區形成了大片的衝擊平原,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中下遊地區也是中國土地最肥沃的地區之一。
  • 從長江黃河「雙聯體」看中華民族文化基因
    (二)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長江和黃河誕生於何時,現在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長江和黃河都早於現代智人的誕生。奔騰不息的長江與黃河,滋養著華夏大地,哺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源泉所系、血脈所依、根魂所在。一方面,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動地域。
  • 為什麼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而不是長江,這幾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然而,最為密集的要數黃河流域及其支流,人類遺址分布最為集中!這個時期,黃河流域人類集中居住較為顯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黃河流域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利於原始社會的人類交往遷移與聚居。而南方的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丘陵山地眾多,雨季較長,河流水量較大,交通不便,影響了各個遺址之間人類的交往與遷移。
  •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第一:黃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孕育了我們千年歷史的母親河,她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孕育著我們的生命和文明。「塔裡木河曾經是遠古時期黃河的上遊,而河西走廊則是古代黃河的河道」的評論,並且還是熱評,這說明很多人都對此表示認同和一定的興趣。如果黃河真的出自塔裡木河,那塔裡木河就成了一條有故事的河流了,畢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古代中國文明,而塔裡木河則只是塔裡木盆地沙漠中的一條找不到海洋的,籍籍無名的內陸河。所以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那我國的黃河發源地在哪裡呢?
  • 巴顏喀拉山: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巴顏喀拉山脈是青海省境內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主峰位於瑪多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西北,藏語名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黃河發源於山脈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山地海拔多在5000米以下,約古宗列盆地及黃河源區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山勢和緩,山前遍布大小沼澤和湖泊,其中著名者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
  • 中國唯一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
    河南四大水系一是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等於20條黃河二是黃河,全長近5500千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佔全國河川的2%。三是珠江,全長近2216千米,流域面積45.6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超過7條黃河。 四是松花江,全長1927千米,流域面積55萬平方千米,經濟意義遠超幹流黑龍江。 五是淮河,全長1000千米,流域面積26萬平方千米,河網密集複雜,匯入洪澤湖。
  • 中國的水利工程這麼強,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嚴重的汛情?
    自上古時代起,我國為防禦水旱災害,興建了靈渠、京杭大運河、都江堰、葛洲壩、三峽大壩等一批著名的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並不能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每年梅雨時節,南方地區都遭逢強降雨。尤以1998年洪澇最為嚴重。 但今年,不少網友感嘆,這比98年洪澇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