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推卸責任怎麼辦?老闆學會管理猴子的四大法則就夠了

2020-12-03 微觀學社

比爾翁肯曾提出一個有趣的管理理論——「背上的猴子」,來比喻責任和事務在管理者和下屬之間的轉移。

每個員工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有的員工不作為,責任心差,習慣性的把自己的猴子拋給同事或者上級領導來背。

試想一下,如果員工不能各自背好自己的猴子,都到領導這裡將自己的猴子給領導背,許多管理者身上背了太多的猴子,將會導致管理效率降低,團隊績效水平下降,員工卻無所事事;而且,大多「猴子」是管理者自己不知不覺中背的。

管理中,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把猴子給你背的情況。你的下屬找到了你:領導,這個事情我做不好。你是把他的猴子接過來替他背了,直接幫助他做了,還是教會他如何去做呢?細細想一想,你身上的猴子,都是你自己的,還是幫下屬背了很多猴子呢?

所以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員工拋猴子的四大絕招,幫助你真正認識到如何做才是對員工負責,對公司負責。

第一招:提問,最常見的拋猴子方法

有一個銷售部的員工,他急忙地找他的經理:「經理,不好了!我們上次跟客戶談好的訂單,原來定的80萬元,但是今天客戶電話過來講80萬元太貴了,只能出50萬元,我們怎麼辦呢?」

為什麼員工要跟你提這個問題呢?首先是小孩心態,遇到問題習慣尋求幫助,習慣找領導。其次是推卸責任的心態,不想自己承擔這件事情的責任。

作為領導者面對員工提問的時候,絕對不能給員工解決方案,只要你給了方案,這件事情的責任就跟員工沒關係,最後員工沒有拿到結果,就會跟你說,我已經按照您說的去做了,但是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第一要點:面對員工的問題,請員工給出解決方案,領導者只解決選擇題,不回答問答題。

這裡要警惕一種員工,對於問題採取冷處理的員工,經常說我能想的辦法都已經想了,實在無能為力,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考慮更換責任人,因為責任的背後是利益,不要讓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員工獲得利益。

第二要點:領導者只給員工解決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為員工提供解決問題的資源與支持。

要引導員工考慮為什麼談好的價格,客戶現在突然變卦。客戶在價格上迴旋,是因為客戶對產品的價值還沒有足夠認同,你如何去讓客戶對產品的價值有足夠的信賴。如果是你對產品的價值介紹能力還不夠,我可以請專業的同事幫你培訓;如果是你跟客戶的溝通能力有問題,我願意跟你一起分享與客戶溝通的技巧。但前提是你先自己找到自己的問題點,我願意為你提供資源和支持。

我們在飯店吃飯,經常會遇到沒有用餐完畢就需要埋單的情況,服務員通常跟你講:「先生,你們要不要加主食,還需不需要加點酒水?」我們說:「不需要了。」服務員就會說:「那請先生先埋下單,我們的財務要下班了。」這個時候,正好碰到一個不吃這一套的朋友,非常氣憤:「我們在哪裡吃飯都是吃完飯再埋單,等下再埋單。」

服務員非常抱歉地說:「先生,不好意思,這是我們公司的規定,請你先把單埋了吧!」這時候這位朋友就更來氣了:「我管你什麼規定,不要再在這裡煩我們,等下會埋單。」這個時候服務員沒辦法,自然就會去找經理,她跟經理說這個客戶很酷,不埋單,他要發火了。您看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我們作為經理怎麼解決呢?

第一種方案

經理跟員工講:「你自己去解決,你真沒用,埋單都不會,快去解決,我等著下班呢!」

大家覺得這樣管理員工的責任行不行呢?當然不行,放權不等於棄權,經理在用什麼管理員工?權力,也就是迫使員工很不情願、帶著恐懼去做一件事情。這個過程中沒有給員工指導原則和出發點,當你給員工臉色看的時候,難免員工不使臉色給客戶看。

第二種方案

經理提出問題,向員工要方案,你覺得怎麼辦?員工說:「我真的不知道,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

經理說:「那我教你,幫助你成為一個優秀的服務員,好不好?」這時候員工就會有很好的接受度,因為你在幫助他成長。

問員工:「你覺得客戶重要,還是我們上下班重要?你覺得我們這個酒店是準時上下班生意好,還是我們最大限度尊重客戶生意好?」讓員工回答,員工說:「客戶滿意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偶爾幾次晚一點回家有沒有問題?當然沒有。

所以這時候員工自己有了答案,他自己也接受。所以領導者學會用提問的方式給員工原則和出發點,提供資源和支持是領導力的關鍵。

第二招:混淆責任

有一位採購經理,急匆匆地跑到辦公室裡面:「不好了,李總,我們有大問題了,採購車輛遇上修路堵車了,我們採購原料不能夠按時到料,這批訂單交期又要出問題了,怎麼辦呢?」

面對員工提出這樣的問題,首先要清楚員工是想混淆責任,員工不願意自己承擔這件事情的責任,領導者鎖定員工的責任才能幫助員工獨立。這裡面關鍵詞在於「我們有問題了」。採購出了問題是誰的責任呢?當然是採購的責任,但這時候員工就迫切地希望把責任稀釋。

在前面我們已經溝通了,人生沒有責任,只有100%責任,責任=獨立,也就是採購經理必須對採購的結果承擔100%責任,所以在責任面前沒有「我們」,只有「我」。一旦提及責任,一定要把「我們」這個詞打掉,到底我們有問題了還是你有問題了?

最可怕的是員工沒有作出結果還非常的理直氣壯,覺得跟自己沒關係,誰知道高速公路偏偏這個時候堵車。結論是:既然你負責採購,採購上的一切問題都是你的問題。

每個人一定要有獨立面對的心態:問題到「我」這裡為止,沒有人能夠幫你,領導者天生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如果遇到問題就需要找上級,那你存在還有價值嗎?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公司的案例,我們公司的張顧問負責公司的設計。5月份,公司公開課需要大量的文化牆(VI),全部都要緊急製作,於是張顧問加了兩個通宵的班來完成這項工作,應該說非常敬業,這一筆投入總共需要3萬多元。

完成之後,張顧問把製作的VI發送給我,並且讓我做最後一次校正,主要是針對錯別字。那我校不校正呢?如果我校正完畢之後,製作VI上出現錯別字,責任在於誰呢?當然是我的,所以我就很容易把員工的猴子接過來。

我跟張顧問說:「我校正可以,但是前提是你要對發給我的資料進行認真的確認。如果我發現一個錯別字,你就交十元水果基金,有沒有問題?因為你不能把一個連你自己都沒有確認的稿件交給我來校正吧。」

接著我問張顧問這3萬多元的投資會不會出現問題,比如說會不會偏色之類的,能不能保證質量?

張顧問說:「應該沒問題。」

我說:「公司投入這麼多資金,你說應該沒問題?」

張顧問說:「你不懂啊,如果我給你講你明白麼?印刷啊,機器啊,而且任何機器操作的部分有些錯誤是控制不了的。」

你說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呢?所以我當時很惱火,並且告訴她必須保證製作的質量,否則由她來承擔責任。張顧問很委屈,覺得我累死累活地幹了兩個通宵,結果老闆還是這樣對我。

我想告訴員工一定要把人和事分開,敬業的工作態度和滿意的工作結果是兩回事,如果最後沒有拿到結果,所有的付出就一文不值啦,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

而員工面對這種有風險的活動,你不應該跟領導說應該沒問題,你必須要有面對風險的態度和決心,員工與領導之間必須建立安全感和承諾。

第三招:找理由和藉口。

相關焦點

  • 猴子管理法:如何避免自己忙死,下屬閒死?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本來該下屬員工自行完成的工作,因為逃避責任的緣故,交由上司處理。每個下屬都有自己的猴子,如果都交由上司管理,顯然,管理者自己的時間將變得很不夠用。威廉姆翁肯提出的猴子管理法則,目的在於幫助經理人確定由適當人選在適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當然,這個法則只能運用在有生存價值的猴子身上,不該存活的猴子,就狠心把他殺了吧!
  • 做生意,老闆應該悟透的五大授權定律!(行走商界必備)
    做生意,要想賺大錢,老闆不能靠自己一個人,否則即便是累到死,也很難賺到大錢!作為老闆,只有學會充分而有效的授權,在調動員工責任心和積極性的同時,又能將自己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才算是合格的表現。以下分享做生意、賺大錢的五大授權定律!
  • 100篇時間管理文章013篇:猴子理論
    這時你的下屬李雷突然跳出來攔住你:「老闆,佔用你一分鐘,有件事兒是這樣的,blablabla,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你怎麼回答?A、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B、你應該這麼做、這麼做。你會選A,還是選B?從管理,尤其是時間管理的角度看,A,和B都不是正確的答案。為什麼?因為你把本應由下屬照料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猴子理論,是由威廉·奧肯發明的一個有趣的理論。
  • 猴子管理法則:小心猴子爬到你的肩上,下屬閒死,你忙到累死!
    為什麼管理人員總是像一個陀螺一樣在工作上不停的轉動?仿佛所有工作都堆到了一起,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卻永遠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今天第一管理學派想和大家說說如何減輕自己工作的同時,又能提高管理效率。我們先來看一個銷售經理他一天的工作安排:早上9點到公司籤到,開始閱讀郵件,回覆郵件;11點,審閱員工A上周遞交的終端客戶活動合作方案;下午1點,開始準備2點鐘的會議,搜集資料,整理方案;下午2點,與同級別管理人員一同參加領導召開的會議
  • 猴子理論: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概念:猴子理論從管理,尤其是時間管理的角度看,A,和B都不是正確的答案。為什麼?因為你把本應由下屬照料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一件事,本來是下屬的責任,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天性,他們遇到困難時,在家依賴父母,在公司依賴老闆。「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是把他的責任,那隻猴子,抱過來找你說:老闆,你幫我照看這隻猴子好嗎?你如果回答了A,「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就相當於說:好吧,猴子先給我,你去玩兒吧。
  • 七步法則,從容應對老闆期望「出爾反爾」
    需求管理的本質,放大來說,是期望管理。本文通過一則老闆「出爾反爾」的案例,探析是否存在一種方法策略,在各方利益與期望衝突的場景下,解決問題,達成共識。你的下屬撞爛了大門老闆當面說不用賠回到辦公室又私下找你說要下屬賠這樣的「出爾反爾」該怎麼應對到底賠,還是不賠一、期望管理每天穿梭於甲方乙方、上遊下遊、客戶同事,職場人士,尤其是產品經理,需要在或類似或不同或相悖的紛繁需求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並促成共識。這個日常工作中最核心的痛點之一,用產品經理的話來說,就是需求管理。
  • 原創 | 管理學中的「猴子理論」
    一、猴子管理法則的來源    背上的猴子——是由威廉·翁肯(William Oncken)所提出的一個有趣的理論。責任是一隻猴子很多管理者往往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心情愉快地坐在辦公桌前開始計劃好的工作,你的員工跑到自己面前說:「我的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請問該怎麼解決?」,當你聽完下屬員工的工作匯報後,你覺得你要出手相助了,而你原本計劃好要做的工作則丟在了腦後。
  • 「無限猴子定理」為企業管理帶來的啟發
    ,只要給它無限的時間,總能彈出「第九交響曲」;讓多隻猴子敲擊鋼琴,只要猴子的數量足夠多,就必然會彈出「第九交響曲」(就總有一隻能彈出「第九交響曲」),這就是著名的「無限猴子定理」。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待「無限猴子定理」,會給企業的管理者帶來許多啟發。對於企業員工,經過專業的職業培訓和專業技能學習之後,可以按照程序化過程,完成組織給定的任務,這體現了管理的科學性;而圍繞組織目標成立項目管理團隊,將企業中具有卓越才能的員工集合到一起,則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組織給定的任務,這體現了管理的藝術性。
  • 華為任正非:10個有趣的管理定律,短小精悍,讓優秀員工加薪
    10個有趣的管理定律,短小精悍!不管創業當老闆,還是在職場做領導,都應該看看。 一、不值得定律 對於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人們即便去做,態度也會是敷衍的。
  • 老虎ESOP:老闆如何優雅地跟員工分錢?
    有一種關係堪比婆媳關係,就是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鬥智鬥勇。老闆想讓員工踏踏實實、無私奉獻,員工則想讓老闆菩薩心腸、一直加薪。(極端假設,不要對號入座)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就是讓員工也成為老闆。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除了創投企業之外,還有更多的是上市公司。
  • 老闆要懂得員工的這七項需求,員工保準死心塌賣命,服服帖帖!
    老闆要懂得員工的這七項需求,員工保準死心塌賣命,服服帖帖!在職場中,老闆和員工既可以是伯樂和千裡馬一樣惺惺相惜的關係,也可能搞成貓和老鼠一般的勢不兩立,互相傷害的關係。在老闆和員工之間,員工總歸是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作為老闆,應該懂員工,才能好好地管理。厲害的老闆,懂得員工的這7個需求,就能做到無往不利,收服人心。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所有的人都有七項需求,不過,每個人都處在需求的不同階段,從低到高。第一層:生理需求。
  • 負責任,才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在眾聲質疑中,這家公司的CEO如此回應:「絕不跑路,絕不推卸責任,問題不解決不宣布破產。」為解決員工問題,他向同行發出呼籲,接手手底下上千員工,墊付12月拖欠的工資;為解決客戶的問題,他表示願意將公司開發的產品無償贈送,希望有機構伸出援手接納學生。目前尚不清楚這件事情最終如何解決。但是,在信譽逐漸成為一種稀缺品的今天,負責任,才是一個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 阿里CEO湖畔大學最新講課實錄:企業一號位不可推卸兩責任
    張勇在授課中提出,商業設計和組織設計,是作為企業一號位不可推卸的兩大責任。他提到企業的核心商業設計必須圍繞客戶展開,也提到縱橫、分合為什麼對組織非常關鍵,以及領導者要如何具備同情心和同理心。下為張勇的最新講課實錄:阿里CEO張勇湖畔大學最新講課實錄——企業一號位不可推卸的兩大責任時間:5月21日地點:湖畔大學湖畔大學所有學員,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都是企業一號位,或者即將成為企業一號位。
  • 老闆要不要和員工一起喝酒?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用5個字解釋
    在職場中,企業會定期開展員工聚餐活動,以娛樂休閒的方式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企業文化發展。有時,老闆也會加入其中,與員工一起吃吃喝喝,加強一些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但再平常,下班之後員工還敢和老闆一起喝酒嗎?
  • 管理啟示:三個和尚為何沒水喝?
    同樣,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明確的責任、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執行以及嚴格的責任管控,就很容易造成員工相互推諉,致使執行效率低下。因而,想要增強員工執行力就需要確定對象,鎖定責任。責任稀釋定律:人數越多,責任越少假設你一個人走在熱鬧的大街上,有一個歹徒在追趕你,此時為了獲救你會怎麼做?
  • 模具廠管理比幹活的還多,員工辭職那天說了段話,讓老闆抬不起頭
    劉某在一家模具廠工作了一年,終於還是向老闆提出辭職了,原因很簡單,他覺得模具廠馬上就要倒閉了,模具廠管理人員比幹活的還多,整體閒著沒事幹,還拿很高的工資。
  • 猴子法則了解一下
    團隊就項目A開會探討,期間有位員工把話題扯到了項目B上,並向作為領導者的你拋出了難題,你為了項目A會議不被打斷,承諾會後解決他就項目B提出的問題,結果會後他就不斷催促你幫他解決問題。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你自己背上本來已經有一隻「猴子」,她喊你過去時她背上也有一隻「猴子」,你幫她檢查時,她背上的「猴子」順勢騎跨到你倆的肩上了,你讓她把數據表發到你電腦上時,這隻「猴子」索性跳到你的背上,她跑過來催問你時卻以為這隻「猴子」是你自己要養的。
  • 蔡英文開始推卸責任,洪秀柱說了實話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則說了實話,她在臉書中表示:綠營「押錯寶」還把責任推給「機器人帳號」,以為拜登好騙?民進黨「押錯寶」,蔡英文開始推卸責任洪秀柱表示,早前就曾多次呼籲民進黨,千萬不要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時候「靠邊站」,也不要插手他國的內政。但是民進黨置若罔聞,雖然口上說著中立,但是很多綠營成員,卻在公開的支持川普。
  • 雲中鶴董事長董輝專題演講,解讀新時代企業管理精進法則
    新的時代,新新人類,必然需要新的管理範式。企業管理正面臨一場朝氣蓬勃的大變革。如何與新生代共融共創共享,如何提高企業組織活力與效率?是當今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2018年12月14日正和島廣東島鄰機構五周年慶典上,正和島廣東島鄰機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深圳雲中鶴科技董事長董輝進行了《如何打造動車式組織》為題的專題演講,深入解讀了新時代企業組織管理的精進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