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翁肯曾提出一個有趣的管理理論——「背上的猴子」,來比喻責任和事務在管理者和下屬之間的轉移。
每個員工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有的員工不作為,責任心差,習慣性的把自己的猴子拋給同事或者上級領導來背。
試想一下,如果員工不能各自背好自己的猴子,都到領導這裡將自己的猴子給領導背,許多管理者身上背了太多的猴子,將會導致管理效率降低,團隊績效水平下降,員工卻無所事事;而且,大多「猴子」是管理者自己不知不覺中背的。
管理中,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把猴子給你背的情況。你的下屬找到了你:領導,這個事情我做不好。你是把他的猴子接過來替他背了,直接幫助他做了,還是教會他如何去做呢?細細想一想,你身上的猴子,都是你自己的,還是幫下屬背了很多猴子呢?
所以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員工拋猴子的四大絕招,幫助你真正認識到如何做才是對員工負責,對公司負責。
第一招:提問,最常見的拋猴子方法
有一個銷售部的員工,他急忙地找他的經理:「經理,不好了!我們上次跟客戶談好的訂單,原來定的80萬元,但是今天客戶電話過來講80萬元太貴了,只能出50萬元,我們怎麼辦呢?」
為什麼員工要跟你提這個問題呢?首先是小孩心態,遇到問題習慣尋求幫助,習慣找領導。其次是推卸責任的心態,不想自己承擔這件事情的責任。
作為領導者面對員工提問的時候,絕對不能給員工解決方案,只要你給了方案,這件事情的責任就跟員工沒關係,最後員工沒有拿到結果,就會跟你說,我已經按照您說的去做了,但是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第一要點:面對員工的問題,請員工給出解決方案,領導者只解決選擇題,不回答問答題。
這裡要警惕一種員工,對於問題採取冷處理的員工,經常說我能想的辦法都已經想了,實在無能為力,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考慮更換責任人,因為責任的背後是利益,不要讓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員工獲得利益。
第二要點:領導者只給員工解決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為員工提供解決問題的資源與支持。
要引導員工考慮為什麼談好的價格,客戶現在突然變卦。客戶在價格上迴旋,是因為客戶對產品的價值還沒有足夠認同,你如何去讓客戶對產品的價值有足夠的信賴。如果是你對產品的價值介紹能力還不夠,我可以請專業的同事幫你培訓;如果是你跟客戶的溝通能力有問題,我願意跟你一起分享與客戶溝通的技巧。但前提是你先自己找到自己的問題點,我願意為你提供資源和支持。
我們在飯店吃飯,經常會遇到沒有用餐完畢就需要埋單的情況,服務員通常跟你講:「先生,你們要不要加主食,還需不需要加點酒水?」我們說:「不需要了。」服務員就會說:「那請先生先埋下單,我們的財務要下班了。」這個時候,正好碰到一個不吃這一套的朋友,非常氣憤:「我們在哪裡吃飯都是吃完飯再埋單,等下再埋單。」
服務員非常抱歉地說:「先生,不好意思,這是我們公司的規定,請你先把單埋了吧!」這時候這位朋友就更來氣了:「我管你什麼規定,不要再在這裡煩我們,等下會埋單。」這個時候服務員沒辦法,自然就會去找經理,她跟經理說這個客戶很酷,不埋單,他要發火了。您看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我們作為經理怎麼解決呢?
第一種方案
經理跟員工講:「你自己去解決,你真沒用,埋單都不會,快去解決,我等著下班呢!」
大家覺得這樣管理員工的責任行不行呢?當然不行,放權不等於棄權,經理在用什麼管理員工?權力,也就是迫使員工很不情願、帶著恐懼去做一件事情。這個過程中沒有給員工指導原則和出發點,當你給員工臉色看的時候,難免員工不使臉色給客戶看。
第二種方案
經理提出問題,向員工要方案,你覺得怎麼辦?員工說:「我真的不知道,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
經理說:「那我教你,幫助你成為一個優秀的服務員,好不好?」這時候員工就會有很好的接受度,因為你在幫助他成長。
問員工:「你覺得客戶重要,還是我們上下班重要?你覺得我們這個酒店是準時上下班生意好,還是我們最大限度尊重客戶生意好?」讓員工回答,員工說:「客戶滿意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偶爾幾次晚一點回家有沒有問題?當然沒有。
所以這時候員工自己有了答案,他自己也接受。所以領導者學會用提問的方式給員工原則和出發點,提供資源和支持是領導力的關鍵。
第二招:混淆責任
有一位採購經理,急匆匆地跑到辦公室裡面:「不好了,李總,我們有大問題了,採購車輛遇上修路堵車了,我們採購原料不能夠按時到料,這批訂單交期又要出問題了,怎麼辦呢?」
面對員工提出這樣的問題,首先要清楚員工是想混淆責任,員工不願意自己承擔這件事情的責任,領導者鎖定員工的責任才能幫助員工獨立。這裡面關鍵詞在於「我們有問題了」。採購出了問題是誰的責任呢?當然是採購的責任,但這時候員工就迫切地希望把責任稀釋。
在前面我們已經溝通了,人生沒有責任,只有100%責任,責任=獨立,也就是採購經理必須對採購的結果承擔100%責任,所以在責任面前沒有「我們」,只有「我」。一旦提及責任,一定要把「我們」這個詞打掉,到底我們有問題了還是你有問題了?
最可怕的是員工沒有作出結果還非常的理直氣壯,覺得跟自己沒關係,誰知道高速公路偏偏這個時候堵車。結論是:既然你負責採購,採購上的一切問題都是你的問題。
每個人一定要有獨立面對的心態:問題到「我」這裡為止,沒有人能夠幫你,領導者天生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如果遇到問題就需要找上級,那你存在還有價值嗎?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公司的案例,我們公司的張顧問負責公司的設計。5月份,公司公開課需要大量的文化牆(VI),全部都要緊急製作,於是張顧問加了兩個通宵的班來完成這項工作,應該說非常敬業,這一筆投入總共需要3萬多元。
完成之後,張顧問把製作的VI發送給我,並且讓我做最後一次校正,主要是針對錯別字。那我校不校正呢?如果我校正完畢之後,製作VI上出現錯別字,責任在於誰呢?當然是我的,所以我就很容易把員工的猴子接過來。
我跟張顧問說:「我校正可以,但是前提是你要對發給我的資料進行認真的確認。如果我發現一個錯別字,你就交十元水果基金,有沒有問題?因為你不能把一個連你自己都沒有確認的稿件交給我來校正吧。」
接著我問張顧問這3萬多元的投資會不會出現問題,比如說會不會偏色之類的,能不能保證質量?
張顧問說:「應該沒問題。」
我說:「公司投入這麼多資金,你說應該沒問題?」
張顧問說:「你不懂啊,如果我給你講你明白麼?印刷啊,機器啊,而且任何機器操作的部分有些錯誤是控制不了的。」
你說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呢?所以我當時很惱火,並且告訴她必須保證製作的質量,否則由她來承擔責任。張顧問很委屈,覺得我累死累活地幹了兩個通宵,結果老闆還是這樣對我。
我想告訴員工一定要把人和事分開,敬業的工作態度和滿意的工作結果是兩回事,如果最後沒有拿到結果,所有的付出就一文不值啦,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
而員工面對這種有風險的活動,你不應該跟領導說應該沒問題,你必須要有面對風險的態度和決心,員工與領導之間必須建立安全感和承諾。
第三招:找理由和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