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解讀這篇發表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的綜述Microglia in Alzheimer Disease: Well-Known Targets and New Opportunities,上回介紹了小膠質細胞在AD中發揮的作用(點擊即可回顧),突出顯示了其功能途徑的多樣性,下面進一步解讀小膠質細胞研究潛在的新方向和挑戰。
1,小膠質細胞研究的熱門分子靶標
在過去的幾年中,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確定了超過25個與遲髮型阿爾茨海默病(LOAD)發病風險密切相關的遺傳基因座;其中許多與神經炎症有關,並且在小膠質細胞中特異性表達,提示小膠質細胞反應可能不僅是AD的結果,也可能是其致病原因。
1、APOE——基於Aβ的小膠質細胞功能調節劑
載脂蛋白E(APOE)是一種載脂蛋白,與細胞之間的膽固醇和脂質轉移有關。在大腦中,它主要由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產生,少量由神經元產生。在人類中,APOE存在三種主要同工型:ε2,ε3和ε4;其中ε4亞型是AD相關的常見基因變異,並且是已知的最重要的LOAD的風險因素。
關於APOE與Aβ之間的相互作用,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APOE對澱粉樣蛋白負載和寡聚的影響上,也有研究表明 APOE可影響大腦對Aβ的清除作用。而對於APOE在小膠質細胞中作用仍知之甚少。
早期的屍檢研究發現,與APOE-ε3相比,APOE-ε4攜帶者中反應性小膠質細胞的數量更多,近期的動物實驗也進一步驗證了APOE同工型和反應性小膠質細胞之間的關係。此外,證據表明APOE在疾病相關小膠質細胞(DAM)中上調,並調節體內穩態和炎症因子的轉錄,表達APOE-ε4的小鼠比APOE-ε3釋放更多的促炎細胞因子。然而,APOE誘導促炎反應的觀念受到了挑戰,因為在Aβ存在的情況下,APOE誘導了促炎細胞因子分泌減少;上述矛盾表明了APOE、Aβ和神經膠質細胞之間存在更為複雜的聯繫。
總體而言,APOE無疑能通過Aβ的聚集和清除、調節小膠質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釋放等途徑參與LOAD,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探索其中的具體過程。
2、TREM2——作用未明的知名風險因素
除APOE以外,與LOAD相關的另一個主要的熱門研究基因是在髓樣細胞2上表達的觸發受體(TREM2)。TREM2是在包括小膠質細胞在內的髓樣細胞中表達的細胞表面受體,可調節炎症反應、吞噬作用及趨化因子分泌。目前對於TREM2如何影響AD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晰,但在APP / PS1小鼠海馬和皮質中發現TREM2存在年齡相關的增加。
TREM2缺乏會導致Aβ相關小膠質細胞減少,但關於AD中TREM2的大多數研究與小膠質細胞介導的Aβ吞噬作用有關,但其發揮的是有益作用還是有害作用,目前研究結論並不一致;在TREM2依賴的炎症反應中也發現了矛盾的結果,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闡明TREM2如何影響炎症反應。
2,新興的小膠質細胞靶標
1、嘌呤能信號
小膠質嘌呤能受體可調節多種生理過程,包括吞噬作用、趨化作用和細胞因子釋放。嘌呤能受體分為兩個超家族:P1受體對腺苷有反應,而P2受體對ADP和ATP有反應。嘌呤能受體在包括小膠質細胞在內的多種CNS細胞類型中廣泛表達,離子型P2X和代謝型P2Y受體均涉及AD等神經系統疾病。在G蛋白偶聯的P2Y受體中,P2Y6R,12和13是在小膠質細胞中表達最多的三種亞型;在AD中研究最多的是P2Y12受體,它在小膠質細胞穩態中起重要作用。
2、鈣信號
鈣信號傳導是幾乎所有細胞類型的關鍵第二信使,對於正常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至關重要。小膠質細胞反應伴隨著細胞內Ca2+的增加,這是誘導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釋放所必需的過程。近期的研究表明,來自AD患者的小膠質細胞具有較高的Ca2+基線水平,但ATP誘導的鈣反應持續時間較長,表明AD患者小膠質細胞中的鈣信號傳導受損。
3,總結
小膠質細胞參與AD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但它正在快速發展。AD腦中表現出至少兩種形態截然不同的小膠質細胞表型:與澱粉樣斑塊相關的細胞表現出「反應性」/阿米巴樣表型,而在其餘實質中存在的細胞表現出穩態樣形態。隨著技術和分析方法的進步,現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整個AD進展中的小膠質細胞多樣性。
圖2.AD病理生理學中當前研究熱門及新興的小膠質靶標的示意圖。小膠質細胞以綠色表示,其表現出與澱粉狀蛋白-β沉積(紫色表示)相關的激活形態,或呈遠離Aβ的穩定形態。
目前用於研究AD的模型仍存在較多局限性,科學家們正在嘗試設計和尋找新模型(如基因鼠、犬類或靈長類動物)以降低研究困難。近年來已經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使研究者能夠更好地解決新的挑戰性問題,深入了解小膠質細胞在AD發病和進展中發揮的作用。
參考文獻:
HEMONNOT A-L, HUA J, ULMANN L, et al. Microglia in Alzheimer Disease: Well-Known Targets and New Opportunities [J].
編譯作者:樂行僧 (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本文為brainnews團隊原創編譯,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