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膠質細胞和外周巨噬細胞生物學的新發現

2020-12-23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雜誌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組織中的巨噬細胞,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和體內平衡的關鍵因素。它們是從卵黃囊衍生的紅系骨髓祖細胞在發育早期的瞬時波中衍生而來的長壽細胞。第一代全基因組表達研究提供了許多轉錄本(例如Olfml3, Fcrls, Tmem119, P2ry12, Gpr34, 和 Siglech),可用於區分小膠質細胞和外周巨噬細胞。然而,最近的報導表明,小膠質細胞表型是由微環境以時間和上下文相關的方式不斷塑造的。

來自義大利聖拉斐爾科學研究所的Francesca Grassivaro團隊認為在某些發育階段和病理條件下,小膠質細胞和外周巨噬細胞之間存在意料不到的表型趨同。觀察結果表明,兩種細胞協同作用增強了彼此的相互作用,主要取決於微環境。關於小膠質細胞和外周巨噬細胞生物學的這一新穎信息為它們對神經炎性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潛力提供了新的啟示。

文章來源:Grassivaro F, Martino G, Farina C (2021) The phenotypic convergence between microglia and peripheral macrophages during development and neuroinflammation paves the way for new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 Neural Regen Res 16(4):635-637.

相關焦點

  • 一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研究工具,為探索小膠質細胞開闢新途徑
    小膠質細胞和中樞神經系統(CNS)相關的巨噬細胞(CAMs),如血管周圍和腦膜巨噬細胞,幾乎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所有疾病相關。  為了建立一種新的小膠質細胞基因靶向模型,作者首先應用大規模平行單細胞分析比較了小膠質細胞和CAM在穩態和疾病過程中的特徵,並發現己糖胺半乳糖苷酶亞基β(Hexb)可作為穩定表達的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而其他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水平在病理過程中則表現出顯著下調。
  • 研究揭示小膠質細胞和巨噬細胞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的機制
    研究揭示小膠質細胞和巨噬細胞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3 16:54:41 近日,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Hongyan Zou、Roland H.
  • 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創傷後的雙重作用及調控機制
    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發現小膠質細胞與循環中的單核細胞在很多不同。原基分布圖分析發現成年小膠質細胞來源於E8.5-9.0期間離開卵黃囊的原始胚胎祖細胞,經原始血流進入神經管。它們定位到CNS中,獲得了祖系特異的基因表達並分化為成熟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的發育依賴於Pu.1和Irf8轉錄因子,非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所依賴的Myb和CSF1轉錄因子。
  • Nat Immunol:一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研究工具
    小膠質細胞和中樞神經系統(CNS)相關的巨噬細胞(CAMs),如血管周圍和腦膜巨噬細胞,幾乎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所有疾病相關。 為了建立一種新的小膠質細胞基因靶向模型,作者首先應用大規模平行單細胞分析比較了小膠質細胞和CAM在穩態和疾病過程中的特徵,並發現己糖胺半乳糖苷酶亞基β(Hexb)可作為穩定表達的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而其他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水平在病理過程中則表現出顯著下調。
  • 什麼是神經膠質細胞?膠質細胞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神經膠質細胞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一樣也具有細胞突起,但其胞質突起不分樹突和軸突。它與神經元不同,可終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神經膠質細胞,一般可分為三類,即星狀、少突和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遠遠超過神經元。
  • 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1,小膠質細胞對神經元功能和健康至關重要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學證據表明,小膠質細胞類似於其他組織內的巨噬細胞,根據所處生物狀態的不同(即大腦區域、年齡、健康和代謝需求)而具有不同的功能。除了免疫功能之外,小膠質細胞對大腦發育至關重要,例如,在大腦發育過程中促進神經元突觸的形成。
  • 背根神經節巨噬細胞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和持續
    最新研究表明,外周神經損傷在激活背角小膠質細胞的同時,同側背根神經節(DRG)中的巨噬細胞數量也會顯著增加,提示DRG中也存在前痛覺神經元和非神經元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RG中巨噬細胞的增加在神經損傷所誘導的疼痛表型中的作用。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基因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大腦內主要的巨噬細胞)可能是調控和維持神經元功能的關鍵。那麼,在AD和PD中,是否存在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相互作用的受損呢?哪些方面的損害導致了神經退行性變?並且,小膠質細胞中的脂滴積累和年齡增長相關,那麼,老化的小膠質細胞中脂代謝的異常是否是AD和PD的易感性基礎呢?目前已發現的多種AD和PD危險因素,包括TREM2、載脂蛋白E (ApoE)、GBA1和硬脂醯輔酶a去飽和酶(SCD),被發現可以調節脂質代謝、溶酶體途徑和小膠質細胞代謝適應性,似乎進一步支持了這一假設。
  • IL-10可預防有害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
    IL-10可預防有害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56:2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Steffen Jung取得最新進展。
  • 文獻精讀 | 背根神經節巨噬細胞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和持續
    最新研究表明,外周神經損傷在激活背角小膠質細胞的同時,同側背根神經節(DRG)中的巨噬細胞數量也會顯著增加,提示DRG中也存在前痛覺神經元和非神經元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RG中巨噬細胞的增加在神經損傷所誘導的疼痛表型中的作用。
  • ...溫子龍組發現成體斑馬魚腦內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小膠質細胞亞型
    有趣的是,隨著人們對免疫細胞,尤其是組織特異性巨噬細胞功能多樣性的進一步認識,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多種多樣的功能也逐漸浮出水面——它們不僅在發育早期和成年期修剪神經突觸從而調節神經環路的形成,還能直接調控神經元的活性,甚至直接參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等等。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16期|朱軍研究員發現腦白質高強度易感基因PDCD11通過NFKB-TGFβ途徑調控斑馬魚小膠質細胞分化
    【中文摘要】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免疫細胞,在神經元發育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外周血造血組織中的小膠質前體在胚胎發生早期定植於中樞神經系統。然而,內在和外在信號如何整合以調節小膠質細胞分化仍然未知。
  • 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17:08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Gesine Saher、Klaus-Armin Nave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 外周血單核細胞形態改變或「預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外周血單核細胞形態改變或「預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Winnie Lee • 2020-03-27 10:19:51
  • Nature:新角色!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2020年10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奈山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大腦中扮演清道夫角色幫助清理死亡細胞的免疫細胞,或在小鼠和人類機體行為的調節上也扮演著關鍵角色,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Nature上,這種特殊的清道夫細胞名為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其能保護大腦在健康和疾病狀態下不受異常激活的影響
  • 綜述:小膠質細胞在AD中的研究共識與新方向(上)
    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常駐巨噬細胞,它們參與了維持大腦穩態的過程,在人的大腦發育以及生命和衰老過程中的生理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中,最初認為小膠質細胞反應是由澱粉樣蛋白沉積物和營養不良的神經突偶然觸發的。
  • Neuron重磅長綜述:星形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炎症中扮演的角色
    在這篇綜述中,作者概述了星形膠質細胞在CNS炎症中的多方面作用,重點介紹了星形膠質細胞亞群及對其進行調控的最新發現,探討了神經炎症和神經變性背景下中星形膠質細胞與其他細胞之間的互作機制,並討論了這些互作如何影響病理結局。
  • Nature Reviews Neurosci:星形膠質細胞研究手段的最全總結!
    分子生物學先驅Sydney Brenner教授說過:「科學的進步依賴於新技術、新發現和新想法,並且大致是按這個順序進行的。」(1)。這句話正好適用於星形膠質細胞研究:新技術和方法的使用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發現和可驗證的假說。
  • 巨噬細胞基礎生物學:從起源到功能
    第一次闡述天然免疫是在19世紀末,Elie Metchnikoff引入了「巨噬細胞」一詞,意思是「macro = big and phage = eater」。單核/巨噬細胞是由其位置、表型、形態和基因表達譜確定的白細胞中的小群體。單核細胞佔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細胞的4-10%。
  • 小膠質細胞負反饋控制神經元活動
    小膠質細胞負反饋控制神經元活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 23:35:22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Anne Schaefer團隊發現小膠質細胞對神經元活動的負反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