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上桌百味淡——潮菜打冷凍紅蟹做法

2020-12-05 識食務者

= 前言 =

之前寫了兩篇青蟹的做法,且都出自名師之手,這次我們換一種蟹,也是潮菜裡的經典海鮮食材——紅蟹。

做法也是非常經典,可以說是潮汕打冷做法的代表之作,而且從這道菜,我們還能一窺潮菜走出潮汕後的演變痕跡。

= 說紅蟹 =

紅蟹,學名鏽斑蟳,其實是屬於梭子蟹科蟳屬的動物,按潮汕的分類應該稱呼它為「蠘」,跟三目蠘、青蠘是屬於一個分類的,且也都是生活在鹹水裡的,但一直以來潮汕地區還是把鏽斑蟳稱為紅蟹或者紅花蟹。

在本地傳統菜餚中,紅蟹與青蟹,都屬於比較貴重的蟹。

青蟹,肉質鮮甜,紅膏醇香,各種烹飪方式都能盡顯美味。而紅蟹特點在於「清」,它的鮮甜屬於清鮮淡雅路線,與青蟹相比,青蟹雖鮮美,但因為生於鹹淡水交匯,如果遇上水質不太好的地方,養的青蟹甚至會有土腥味,但是紅蟹屬於海生蟹,長於比較乾淨的珊瑚礁海域,因此清甜味非常突出。

也正是因為青蟹與紅蟹本身肉質與味道不盡相同,因此在烹飪方式上也大不相同,除了都能清蒸之外,青蟹多用於姜蔥炒或者猛火焗,而紅蟹卻是用於打冷、煮粥、煮湯,取其肉質的清鮮與膏黃的鮮美為主。

然而在潮汕本地,紅蟹雖然也很出名,但也談不上出場頻率很高,尤其是在家庭做法裡更是如此。主要原因是紅蟹作為「蠘」,它的競爭對手實在太多,煮粥煮湯有更便宜的青蠘。

若論蟹膏肥美,也有三目蠘作為替代,價格和蟹膏甚至都更有優勢。

但因為紅蟹肉質清鮮高雅,顏色喜慶,體型龐大氣派,因此在高檔食肆依然可見,但若走進百姓家,出場頻率著實不高。

然而在香港,凍紅蟹這道傳統的經典潮菜,卻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明星。

= 香港潮菜與凍紅蟹 =

潮菜近代最初走入香港,是以「打冷」的形式出現的。潮州人(泛指潮汕人)在香港街頭販賣冷盤熟食時,都是裝在籃子裡售賣的,沿路會喊「擔籃」,與粵語的「打冷」同音,因此後來香港就用打冷,來泛指潮州菜裡的滷水、魚飯、生醃等。其中魚飯之外,還有其他各種「海鮮」飯,也包括了龍蝦飯、凍紅蟹等。

後來潮菜逐漸形成規模,從沿街叫賣,漸漸演變成了大排檔,再到後來的高檔潮菜餐廳,諸如凍紅蟹這樣的經典菜品,在不斷發展改進中仍保留了最初的特色,只不過做法更加精益求精,對於賣相、口感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對於冷凍與售賣的時間,也有了嚴格的界定。

閆濤寫過一篇食評《凍蟹之美勝於偷情》,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凍紅蟹清與鮮,而且提到了凍紅蟹在香港的地位:「我認識的許多人,只要是愛吃螃蟹的——包括蔡瀾在內,都是愛吃凍蟹的。」而在香港潮菜流派的推動下,也讓凍紅蟹這道潮菜 「打冷」的經典代表之作,變得家喻戶曉。

後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香港潮菜以高端菜形式,由南至北風靡全國,凍紅蟹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潮菜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符號了而被人熟知。

而也正是因為凍紅蟹這道菜品的突出,使得香港演繹出了許許多多紅蟹的做法,像鼎爺拍的《阿爺廚房》中的一道梅子蒸蟹,取梅的酸甜,搭配紅蟹的清甜,算是蒸紅蟹基礎上的創新。

而陳曉卿導遊最新的一部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 江湖夜雨》,介紹香港非常著名的餐廳——大班樓,天哥最著名的一道菜——雞油花雕蒸花蟹配陳村粉,用的花蟹,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紅蟹。

雞油蒸紅蟹,本是潮菜乃至粵菜都挺常見的做法,在此基礎上加了陳年紹興花雕,再用蛤蜊煮過的湯混合蛋液,最後搭配上順德傳統美食陳村粉。用南北食材融匯貫通,大幅提升了整道菜的豐富度,這道菜也算是大班樓的扛鼎之作了。

一味紅蟹,演繹出了林林總總的各色菜式,也許很多菜式已經不能算是潮菜了。但無疑,傳統潮菜所帶來的這味紅蟹,卻早已深深植入了香港這片土地的美食基因中。今天我們仍回歸最傳統的那道潮菜打冷代表作——凍紅蟹,講講它返璞歸真的極致與講究。

= 凍紅蟹做法 =

做好一道菜,食材至關重要,尤其這種突出本味的菜,選對食材甚至決定了成敗。

紅蟹一般是端午至中秋前後比較肥美,挑選的時候可以翻過來按住肚臍,硬身堅實的為佳,同等體積選重的,同等均價選大隻的,越大越好,老蟹優於稚蟹,這樣肉質更加緊緻鮮甜。另外,千萬不能選斷手斷腳的紅蟹,否則蒸煮過程清湯流失,風味大打折扣,這道菜就算失敗了。

一般清蒸或水煮做法,都是不需要殺蟹的,直接整隻上鍋蒸或煮。但是紅蟹卻不是如此,活的紅蟹非常容易在蒸煮過程中,自行斷去蟹腳。而一旦斷開蟹腳,蒸煮過程汁液就會從斷腳處流失,這樣風味也就無從談起了。

因此,傳統的凍紅蟹做法,買回來簡單清洗之後,是需要丟到大量冰塊或冰水裡,將紅蟹凍暈甚至半疆至死。這樣再蒸煮,就不會有斷腳的可能了。但我們現在有冰箱,可以不用提前準備冰塊,直接洗完裝個保鮮袋放到冰箱冷凍層,半個多小時即可。

接下來,就是煮蟹或者蒸蟹,這兩種做法其實均可,很多酒樓會控制火候的,直接上鍋蒸熟。而林自然的菜譜裡,寫的是用煮的方式。個人覺得,對於家庭做法來說,只要蟹沒有斷手斷腳,直接煮比蒸更易把握火候,不會有過熟的風險。

做法是先燒一大鍋水,必須是一大鍋,這樣才能淹過蟹的大部分高度,如果能整個淹沒就更好了。水不需要完全煮開,只需要燒到即將沸騰,有水泡浮出,約90°C即可(行話稱為「蟹目水」)。

接著,將紅蟹從冰箱取出,放入水中,將火調至中小火。

如果水是沒過紅蟹的,那麼直接不需要加蓋。如果水不夠高,那麼可以先加蓋,大概10分鐘後再揭開。

整個煮的過程大概20分鐘。

關火後,待水溫將至約50°C的溫水後,取出放盤子裡攤涼。

完全攤涼後,蓋上保鮮膜,放入冷藏2小時左右,急用也可以先放入冷凍半小時,再轉入冷藏,但記得一定是要先水溫降下來再撈起,撈起後一定要先攤涼或者吹涼,才可以放入冰箱。

蘸料方面,只需要少許薑絲或姜粒,加上陳醋與幾滴芝麻油即可。

這樣一盤凍紅蟹就可以上桌了。

如果講究一點可以先行斬件,不那麼講究,就直接上桌後大家自己掰掰就可以了。

感受下鮮美無敵,冰爽又濃鬱的蟹肉吧!

= 結語 =

這道凍紅蟹,在整個烹飪過程沒有加任何的調料,連鹽都沒有,整個烹飪思路都是如何儘可能的保留與突出紅蟹的本味,包括不能斷手腳,不能煮過頭,攤涼復凍,讓蟹肉熱漲之後再冷縮,鮮味高度凝聚,尤其是兩個大蟹螯,鮮美無敵,肉質緊實,蟹中的湯汁甜美鮮爽,是整隻紅蟹中最好的也是最珍貴的部位,按張新民老師的說法,請客吃飯,凍紅蟹的蟹螯都是留給最尊貴的賓客的。

而如果是時令當時的紅蟹,還會有醇香的蟹膏,搭配提現的姜醋,也能帶來非常美好的滿足感。這道菜之所以流行,也與現在餐飲的審味取向符合,大魚大肉吃膩了,這種簡單又講究,冰涼鮮美的凍紅蟹,卻可以成為餐桌上的點睛之筆,也恰能領會俗話所說——一蟹上桌百味淡。

微信號:識食務者

相關焦點

  • 紅膏嗆蟹,看似黑暗料理的它,竟是下飯的鹹鮮本味
    確是深秋時節螃蟹層次豐厚,紅膏誘人的寫照。詩仙李白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以此可見,肥美的螃蟹受人喜愛,勾人食慾。若說螃蟹的做法,清蒸首當最佳做法,配以醬油最能展現螃蟹鮮美本味,若以蔥或辣椒下鍋爆炒,吃著也十分過癮爽口。但是在江浙及上海地帶,還有一道美味叫紅膏嗆蟹,就是螃蟹經簡單的醃製即食。這種吃法在外地人眼裡也許覺得不可理喻,生蟹腥味重,生吃怎可下飯?
  • 獨具特色的大鍋油燜蟹,吃貨必嘗
    廣州美食海納百川,來廣州旅遊,可以品嘗到潮州菜、廣府菜、東江菜等各式粵菜美食,其中獨具特色的大鍋油燜蟹不可不嘗。大鍋油燜蟹是有間蝦鋪的招牌,使用獨門秘制的甜辣醬汁炮製,20多種養生藥材和香料借用大鍋的高溫將醬汁逼入蟹肉內,香氣撲鼻,光看個頭就能預測舌尖上的幸福!秋風起,蟹腳癢,現在正是吃蟹的好時節!
  • 麵包蟹的簡介-麵包蟹的做法
    麵包蟹的簡介-麵包蟹的做法麵包蟹的簡介麵包蟹頭胸甲為淺褐色;眼區具一半環狀的赤褐色斑紋;螯腳腕節和長節外側面具一赤褐色斑點;步腳尖端為褐色。雄性頭胸甲長62毫米,甲寬83毫米;雌性頭胸甲長70.0毫米,甲寬93.0毫米。地理分布:太平洋海域,香港水域亦可發現。
  • 寧波紅膏嗆蟹,蟹肉細嫩潔白,蟹膏飽滿圓潤,蟹黃鮮香細膩!
    紅膏嗆蟹是浙江寧波傳統的漢族小吃,色彩豔紅、鮮鹹滑嫩。在盛器中放入冷開水,加鹽、白酒、蔥、姜,調成濃鹹鹵,再將洗淨後的紅膏蟹放入,浸醃8小時後即可。在寧波,還真的沒多少海味能夠撼動紅膏嗆蟹的地位。對於愛吃海鮮的寧波人來說,少了誰絕對是不能少紅膏嗆蟹。無論宴客或是辦酒席,桌上肯定會有一道紅膏嗆蟹,並且這道菜吃完的速度是最快的。寧波紅膏嗆蟹,蟹肉細嫩潔白,蟹膏飽滿圓潤,蟹黃鮮香細膩,讓人越吃越想吃。
  • 秋風起,蟹腳肥,5個國家螃蟹的做法,網友:還是喜歡清蒸的!
    2、泰國咖喱蟹對於東南亞一帶的人民來說,咖喱是一種無比美味的烹飪佐料,不管煮什麼都要放上一點咖喱,對於螃蟹他們也用了他們最喜歡的食材來煮,濃鬱的咖喱香味,辛辣十足,還會放上泰國菜必備的椰漿,吃起來泰式風味濃鬱,泰國人還會撒上淡淡的香蕉花,這道菜具有濃鬱的東南亞風情。
  • 秋風起蟹兒肥,吃蟹的最佳季節,教你一道蟹炒年糕,上桌很快光碟
    導語:蟹炒年糕時,牢記3個小技巧,蟹肉鮮美年糕軟糯,上桌包家人滿意雖然說我們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螃蟹,但要說最佳的吃蟹時間,是在秋季,俗話說得好「秋風起,蟹兒肥」,在這個季節的蟹,非常的肥美,所以我們不能錯過吃,螃蟹可以經受得住多種的烹飪,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
  • 遊客吃4千元「刀疤」帝王蟹 上桌後「疤」沒了
    上桌前,有明顯「刀疤」(圖為顧客拍攝,來源:新快報)  投訴:覺得有「刀疤」的螃蟹被調包  張密一家來自湖北,9月14日晚,她和幾名好友來到廣州,打算吃一頓大餐後到珠海度假。張密說,一行人點了不少菜,其中的主菜是一隻重達9.6斤的帝王蟹,價格約4000元。上桌後,「刀疤」消失(圖為顧客拍攝,來源:新快報)  「點菜的時候大家就覺得這隻蟹的蟹殼很奇特,蟹頭的殼是有點彎的,其中一條腿根還有很明顯的『刀疤』。」
  • 帝王蟹的6種不同做法,收藏起來,總有一款你喜歡的!
    松露銀絲炒帝王蟹主料:銀絲粉、帝王蟹輔料:黑松露、薑末調料:黃油、蔥油、花雕酒、高湯、雞汁、一品鮮醬油做法:1、把銀絲粉放溫水盆裡泡發漲後,撈出來瀝水。另把黑松露切成末,帝王蟹入籠蒸熟後,剔取淨肉,均待用。
  • 遊客廣州吃4000元帝王蟹 上桌後疑被掉包成死蟹
    來廣州想好好吃頓海鮮大餐,4000元一隻的生猛帝王蟹被換成一隻死蟹上桌?近日,來自湖北的遊客張密(化名)向媒體稱在位於廣州番禺的漁民新村(迎賓路)總店(下稱漁民新村總店)有這樣的遭遇。  投訴  覺得有「刀疤」的螃蟹被調包  張密一家來自湖北,9月14日晚,她和幾名好友來到廣州,打算吃一頓大餐後到珠海度假。「我們一共是10個大人5個小孩,最後在朋友的推薦下去了漁民新村。」
  • 將進酒,杯莫停,蟹神會席讓您一夜夢回大唐!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9月29日,FM 986主持人明睿、88.8經濟廣播主持人鄭陽、 瀋陽日報新媒體主播王滔博、瀋陽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魏建君、 城市生活信報時尚記者、網紅配音達人段昆妮等瀋陽「好 聲音」,在瀋陽第一家純正日本會席日料店——蟹神
  • 大快朵頤:菊香蟹肥——至鮮至美糊蟹湯(作者:王延秀)
    如果這樣的醋嗆蟹你吃不慣,更有醉蟹、醃蟹、清蒸蟹、金盤玉蟹、面拖蟹、炸蟹等,特別是小小個頭的黃眼蟹在油鍋中稍炸即可。因其殼薄,油炸後吃到嘴裡是殼酥、肉嫩。味鮮個大的梭子蟹,靠山紅,完全可洗淨入鍋,放蒸籠蒸熟,吃時講究的可用蟹八件及剪刀,鉗子,榔頭,攝子等專門工具,精敲細剝出蟹肉,蘸上佐料,慢品細嘗,肉嫩,黃足、回味無窮。
  • 收到一隻5斤重的活帝王蟹,要怎麼辦?在線等…
    為了讓未能親臨現場的各位,對這7位螃蟹選手有個大致概念,先來一發個頭的對比:其中,除了紅膏梭子蟹是冰鮮以外,其餘6種螃蟹都是活蟹,也算是「活出新年味」了。於是噼裡啪啦一陣亂鬥,7位選手的爭相角逐這就正式開始了——最受期待的,就是這隻有著大長腿,名字就霸氣的帝王蟹了。
  • 蘑菇系列知識005:蟹味菇
    鮮蟹味菇 1.生物學分類 2.形態特徵 菇體整齊勻稱,大小均一;菇蓋為半球形,直徑1.5-2.3釐米,呈淡黃褐色;菇柄修長,上下等粗,細如鉛筆,高度6-8釐米;菇柄相互分離,無空心;基部小,無盤狀體;可食部分高達95%以上,有濃鬱的蟹香味,無任何苦味。
  • 萬萬沒想到,最近居然實現帝王蟹自由了
    蔥姜炒蟹 一隻帝王蟹,從蟹殼到蟹腳、從蟹粉到蟹黃,可以做6-8 道菜,你想天天吃都行。 要吃到有鑊氣的帝王蟹,推薦蔥姜爆炒。用少量油把薑片和洋蔥爆香,下蟹,再加一點料酒和一點生抽,撒一把蔥,變紅就出鍋。
  • 中國民間吃蟹圖鑑
    上好的一小罐禿黃油,能賣出烏魚子的價格。關鍵是它可封藏一年,無蟹的季節,也能拿出來聊慰蓴鱸之思。在香港傳統的食蟹老店天香樓,一盤純蟹粉拿來撈飯,也頗為驚豔,讓人瞬間忘記膽固醇的威脅。螃蟹鮮美,卻要頗費番周折才能吃上,蟹粉菜以其一覽無餘的個性自成一派,畢竟,一勺子能吃下多隻蟹的精華,美味充盈於口腔的滿足感一下把分解食之的縹緲感聚攏起來,任何時候回味起來,那種意猶未盡之感越發具象。
  • 帝皇蟹好吃,而且做法也簡單,吃之前加這一物才是吃對的方式
    帝皇蟹好吃,而且做法也簡單,吃之前加這一物才是吃對的方式。帝王蟹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而脂肪和糖類的含量卻非常少,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食物,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帝王蟹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人的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都有很大的作用,是降低血脂的有效成分。以鈣質和磷的含量最高,食用之後對人有很好的補鈣補磷的作用,對人體內環境的血鈣血磷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 椰子蟹VS泛濫成災的紅蟹 紅蟹被椰子蟹手起刀落!
    椰子蟹是陸生最大的節肢動物, 體型可達1m,體重能有7kg,長有堅硬有力的雙螯,令對手不寒而慄。椰子蟹屬於雜食性動物,以椰子肉和其他一切有機食物為食,甚至能捕殺海鳥。當然,椰子蟹也會捕食螃蟹。如果椰子蟹遇見成群結隊的紅蟹,是否會大開殺戒?答案是肯定的。
  • 澳洲皇帝蟹 人間美味(二)
    皇帝蟹澳洲皇帝蟹其呈紅黑色,多膏多肉,蟹肉結實,爽口無比。皇帝蟹是海鮮中的上品,是蟹中之皇。一般的皇帝蟹小的也有5斤以上,所以最好一蟹多吃。兩隻大鉗清蒸,因為清蒸最能展現皇帝蟹的鮮美。皇帝蟹對於中國人,皇帝蟹作法一般可以用姜蔥炒,或者用來煲粥。但在澳洲還有一種簡單的做法,就是直接把皇帝蟹煮湯。
  • 秋蟹肥美正當時,五千年吃蟹方式大賞,你了解多少?
    此時,經過幾番秋雨的洗禮,空氣裡摻了幾絲涼意,往胸腔裡一吸,混著街邊的桂花味,讓人頓感清爽,可不正是蟹子黃滿膏肥的時候嘛!要知道,錯過了這一波就要再等整整一年!吃蟹不僅時間要對,烹飪手法也不能少,要達到味蕾上極致的享受,我們的祖先可是做足了功課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