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萬一地球的能源被消耗殆盡,真的不敢想像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所以人類一直在尋找可替代能源,甚至把探索的觸手伸向了宇宙。於是,中國科學家就產生了一個膽大的太空計劃,在月球建造一座發電站。
太陽能是人類公認的無汙染、可再生的能源,在世界各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太陽發電站,滿足了數億人類的用電需求。
不過,地球上的發電站有一個缺點,因為它是藉助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所以對於太陽能的使用並不徹底,中間會經過灰塵、雲層等各種雜質的削弱影響,也就是說,在地球大氣傳播過程中已經損失了高達60%的太陽能。
更重要的是,月球上的環境很適合鋪設發電站裝置。首先月球上沒有大氣層,其次月球表面光滑,這樣的條件將大大提升太陽能的轉化率。
因此,科學家便決定在月球建立發電站,並且在月球兩極建立地面基站,緊接著再通過基站的幫助,將太陽能的能源積儲起來送到地球。
之所以要在月球兩極修建基站,是因為月球同樣存在著極晝和極夜的現象,這樣可以保證基站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積儲太陽能,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
關於月球發電站,我國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時間表。目前,關於發電站的能源機還在組裝階段,預計將在2年後送往月球,之後經過一系列的複雜工作,或許在2030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相比於在月球上建立發電站,還有一個更靠譜的想法,它還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天基太陽能。簡單來說,就是在3.6萬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上修建一座太陽能發電站,之後,將捕獲的太陽能以微波或者雷射的形式運輸到地球。
事實上,早在44年前,美國航天組織就制定了評估計劃,最後發現,天基太陽能發電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集成系統,對於技術和資金有很大的要求,預計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關於天基太陽能發電站,肯定比國際空間站還要燒錢,因為根據科學計劃,這個發電站將是國際空間站的400倍之多。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能夠承擔如此巨額的資金支出。
因此,關於太空發電站,還有許多未知的因素,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太空發電站修建完成,必然將改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