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初冬的楊樹林。儲燦林 攝
從丁山礦觀景平臺向礦坑周圍俯瞰,平緩的邊坡上已有層層綠意,在地面覆蓋的綠膜下方,已經能見到綠草長出。酸水抽排治理、邊坡綜合治理、礦坑回填治理、封場復墾復綠……丁山礦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四個步驟有條不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個向山地區典型的淋溶水沉積礦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是雨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馬鞍山雨山區以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為重要抓手,以突出問題整改、汙染防治、長江東岸整治、向山地區生態修復為主線,強力推進12.7公裡長江東岸秀麗巨變,採石河路、205國道等城市窗口煥然一新。
「雨山區薛家窪地區和向山礦區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多,在『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中是重點、難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其整治工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既是政治要求,也是發展要求,更是人民的呼聲。」雨山區常務副區長王維說,水清岸綠才能產業優,雨山區通過環保整治為產業下一步轉型升級提優打開空間,淘汰對環境造成破壞的低端產業,「騰籠換鳥」接納一些更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接續產業。
三年來,雨山區先後取締拆除非法碼頭、砂場、船廠、「散亂汙」企業150餘家,植樹造林、生態復綠近5000畝,在全市率先完成退捕轉產工作,打贏了一系列標誌性戰役,薛家窪、楊樹林等地舊貌換新顏,成功打造了「城市生態客廳」,躋身省級森林城市。
「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提出要創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示範區,雨山區要爭做『兩山』理念的示範樣板區。」王維說,「綠水青山」最後還是要變成「金山銀山」,要系統化治理,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
「我們沒有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採取了系統化、全面化、深入化的謀劃,把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系統問題進行整治,同時在年度安排上按照短、中、長制定了項目推進計劃,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王維解釋,環保問題看起來是末端問題,但根源來自方方面面,抓環保就是要和城市的更新、民生的改善、產業的升級相結合,系統整治、系統推進。
「如果說從2017年到2019年我們環境整治的重點是長江東岸,那麼未來五年,我們要把向山地區綜合整治也納進來,以點帶面,使生態環境實現價值化轉變。」王維說,生態環保是基礎,沒有生態環保高水準就實現不了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十四五」期間,雨山區生態環境將有一個較大的改善,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成效。
(張令琪 朱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