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帶你逛」第十三期,跟隨神經生物學博士、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編輯——朱機,認識生命科學界大名鼎鼎的果蠅!
在上海科技館的探索之光展區,朱老師最喜歡的就是「摩爾根的果蠅實驗」這個展項啦!
兩者都是昆蟲綱雙翅目。果蠅是果蠅科、果蠅屬,蒼蠅是家蠅科、蠅屬。
形態上
果蠅體淺灰色,複眼常紅色。體長2.5mm。
蒼蠅體灰黑色,胸部背板有黑色縱條紋,體長8-12mm。
食性
果蠅多數是腐食性,成蟲和幼蟲喜歡在有發酵味的果實和植物上生活。蒼蠅成蟲和幼蟲多取食人畜糞便,食物及腐爛的有機物。成蟲邊吃邊吐邊排洩!!!另外其傳播50多種人類疾病的病原體。
果蠅還有個閃閃亮的身份
科學明星
只有電影明星才會登上雜誌封面?果蠅已經霸佔了生命科學的三大頂級雜誌封面。雖然果蠅不受人們喜愛,但是受到科學家尤其是生物科學家的青睞!
黑腹果蠅在生物學界是一種倍受歡迎的「模式生物」,在過去幾十年中,它不斷出現在遺傳學、基因調控、神經疾病和認知行為等諸多領域。
簡單來說就是省錢、省力、省時間!
果蠅體型小巧、成本低廉、易於飼養、壽命短(60天左右)、繁殖迅速(一天可產100顆卵)。一位長期以果蠅做實驗的研究人員說「用半瓶牛奶和一根開始腐爛的香蕉就夠了,14天可以得到200隻果蠅。」另外,果蠅染色體數目較少,基因易操控;因此,備受科學家青睞!
近百年來,科學家利用果蠅在生物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免疫學和神經生物學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什麼基因與什麼蛋白質有關、遺傳規律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受精卵是怎麼長出複雜的器官的,機體如何應對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大腦如何識別不同的氣味以及學習和記憶時大腦發生了什麼……太多太多了!研究發現,75%的與疾病有關的位點在果蠅中都有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