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增強40%!哈佛科學家發現的「蛋白開關」讓長跑成績突飛猛進

2020-08-18 藥明在線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葡萄糖和脂肪是為細胞、組織和器官提供動力的主要燃料。對於大多數細胞來說,糖是首選的能量來源,只有當營養缺乏時,才會轉而分解脂肪。在運動減肥的人群中,也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要達到動員脂肪的目的,每次在做有氧運動時,需要堅持足夠長的時間才行。


對於細胞是如何根據可利用的資源來改變自己的新陳代謝,科學家們其實並未完全了解其中的機制。最近,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剛剛發現,有一種酶在感知營養供應和調節肌肉細胞分解脂肪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在肌肉中減少這種酶後,小鼠的耐力突飛猛進,長跑表現出現了令人驚訝的巨大提高。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細胞》子刊


科學家們研究的這種酶名為脯氨醯羥化酶3,簡稱PHD3。在先前的工作中,Marcia Haigis教授與同事們注意到,這種酶在某些癌症中會調節脂肪代謝。他們發現,在正常條件下,PHD3會修飾另外一種與脂肪酸代謝有關的酶,乙醯輔酶A羧化酶2(ACC2),從而阻止脂肪酸進入線粒體生產能量。

在此次研究中,這支團隊進一步探索了PHD3調節脂肪代謝的功能。在培養細胞的實驗中他們發現,PHD3對ACC2的修飾原來與培養液中的葡萄糖有關。具體來說,有大量糖的時候,PHD3對ACC2的修飾會讓脂肪代謝受抑制。但是在糖濃度低時,情況正相反,其他酶會率先在ACC2上做出不同的化學修飾,反過來「關閉」PHD3,從而讓脂肪酸順利進入線粒體。


這一現象在動物身上很快也得到了驗證。研究人員通過16小時的禁食,讓小鼠處於能量不足的狀態。相比正常餵食的小鼠,餓肚子的小鼠,其骨骼肌中PHD3的活性降低,它們對ACC2的化學修飾顯著減少。

▲PHD3通過影響ACC2的化學修飾抑制脂肪酸分解(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在全身各處,PHD3表達量在骨骼肌細胞中是最高的。這是不是意味著「關閉」PHD3,尤其可以讓肌肉增加燃燒脂肪的能力,進而帶來增強運動能力的後果呢?


於是,研究團隊接下來開展了一系列耐力運動實驗,訓練小鼠在跑步機上長時間跑步,看看當小鼠骨骼肌中去除了PHD3時會發生什麼。


跑步成績果然大不一樣!相比具有正常PHD3的同齡夥伴,缺乏PHD3的年輕小鼠在跑步機上的運動時間延長了40%,跑步距離增加了50%,也就是說,它們在筋疲力盡之前可以跑得更久、更快。與此同時,測量最大有氧耐力指標來看,缺乏PHD3的小鼠也有更高的最大耗氧率。


「我們的結果表明,從跑步時間和跑步距離來看,抑制全身或骨骼肌中的PHD3對提高運動耐力有好處。」 Haigis教授總結說。

▲去除PHD3的小鼠在跑步機上可以跑得更久、距離更長(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這一發現,指出了抑制PHD3 或許是增強運動表現的一種潛在方法,但研究作者同時強調,這種影響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來更準確地理解。很重要的一點是,去除PHD3是否會引發其他變化,比如體重減輕、血糖和其他代謝指標,以及是否有任何負面影響,都還是有待研究回答的問題。


Haigis教授表示:「更好地了解PHD3的調節途徑及其潛在機制,或許未來可以解鎖新的應用,比如改善疾病情況中的肌肉功能。」


題圖來源:Pixabay


參考資料

[1] Haejin Yoon et al., (2020) PHD3 Loss Promotes Exercise Capacity and Fat Oxidation in Skeletal Muscle. Cell Metabolism. DOI: 10.1016/j.cmet.2020.06.017

[2] Scientists sound the alarm: Lockdowns may escalate the obesity epidemic. Retrieved Aug. 14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scientists-alarm-lockdowns-escalate-obesity.html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研究:長跑可激活抑癌基因!科學長跑至少滿足3個指標
    在跑步這件事上,有些人熱衷於長跑,認為這樣能夠提高自己的體力和耐力,卻忽略了長跑帶給身體的其他好處。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長跑除了能幫助減肥,還能激活抑癌基因。《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長跑的好處,並提醒你科學長跑應滿足的幾項原則。
  • 新發現:Y染色體上4個基因可決定男子長跑能力
    中新網12月3日電 光明日報報導,英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基因或許在塑造長跑健將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運動學家一直認為衣索比亞和肯亞這兩個國家的高原地形對培養長跑好手起到了重要作用。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對衣索比亞的一些長跑健將,以及該國很多優秀長跑選手的故鄉阿魯西省的居民的基因進行了分析比較。  結果證明,與普通人相比,長跑健將Y染色體上有4個基因出現變種的可能性更高,同時有另外1種基因出現變種的可能性比普通人低。
  • 研究發現缺乏特定酵素,會加速身體燃燒脂肪並增加運動耐力
    人們基於各種理由運動,比如燃燒脂肪、提升身體功能極限等,最近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一篇新研究顯示,上述情況都與一種特定的身體機制有關,試驗結果表明,缺乏特定酵素的小鼠會大幅提升運動耐力與脂肪燃燒的能力。
  • 武漢3名大學生長跑接連暈倒 及格線將第四次調低
    現狀  學生吐槽「長跑比高數難」  「現在的大、中、小學學生,體質下降趨勢明顯,耐力特別差。」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教授劉星亮,去年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修訂測試,從17個省市抽取了40多萬個體測數據,結果表明當前學生與跑相關的素質下降明顯:肺活量水平繼續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力、耐力等素質水平也在下降。  華中農業大學體育部副主任李建波也坦陳,該校每年有40%左右的學生在長跑這一項中難以及格。該校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女生遊琳婷就說,自己曾在長跑中昏倒過。
  • 武漢3名大學生長跑中暈倒 及格線將第四次調低(圖)
    現狀  學生吐槽「長跑比高數難」  「現在的大、中、小學學生,體質下降趨勢明顯,耐力特別差。」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教授劉星亮,去年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修訂測試,從17個省市抽取了40多萬個體測數據,結果表明當前學生與跑相關的素質下降明顯:肺活量水平繼續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力、耐力等素質水平也在下降。  華中農業大學體育部副主任李建波也坦陳,該校每年有40%左右的學生在長跑這一項中難以及格。該校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女生遊琳婷就說,自己曾在長跑中昏倒過。
  • 解開數十年謎團,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細胞中的線粒體關鍵蛋白
    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細胞中鑑定出了線粒體NAD+轉運蛋白。這一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科學界數十年的謎團,也為治療與衰老相關的諸多疾病打開了新的大門。科學家們曾在酵母、植物細胞中找到了「轉運蛋白」,它們可以把細胞質裡的NAD+運送進線粒體。可是在哺乳動物的細胞內,人們一直沒有找到相對應的轉運蛋白,甚至懷疑是不是存在這類分子。
  • 9歲男孩馬拉松跑贏大人 專家:兒童長跑避免過早過量
    據錢江晚報3月7日報導,在上周日舉行的南京第二屆半程馬拉松賽上,一名9歲男孩成為焦點,他在5公裡迷你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32分鐘的好成績,將很多同組的大人甩在身後。如今,人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跑步。不過,有運動方面的專家提醒,長跑固然可以強身健體,但兒童參與一定要避免過早過量。
  • 《自然》解開數十年謎團,科學家首次發現細胞中的線粒體關鍵蛋白
    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細胞中鑑定出了線粒體NAD+轉運蛋白。這一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科學界數十年的謎團,也為治療與衰老相關的諸多疾病打開了新的大門。科學家們曾在酵母、植物細胞中找到了「轉運蛋白」,它們可以把細胞質裡的NAD+運送進線粒體。可是在哺乳動物的細胞內,人們一直沒有找到相對應的轉運蛋白,甚至懷疑是不是存在這類分子。
  • 提高速度和耐力,LSD如何訓練?
    由於脂肪氧化需要更多的氧氣,且產生過多的酸性堆積不利於維持體內平衡,因此較好地動員脂肪供能,節省糖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LSD的作用1.提高肌肉耐力。可以使肌肉和韌帶在長時間運動中逐漸適應,提高支撐器官的強韌度,有助於預防損傷。2.增強心肺能力和循環系統。刺激心肺系統,提升肌肉的用氧能力,提升跑者的有氧耐力。3.減肥。
  • 特定酶的缺失促進小鼠脂肪代謝和運動耐力
    根據一項新研究的結果,阻斷小鼠肌肉中脂肪調節酶的活性會導致耐力運動的能力增強。糖和脂肪是為每個細胞,組織和器官提供動力的主要燃料。對於大多數細胞而言,糖是首選的能源,但是當營養缺乏時(例如在飢餓或過度勞累期間),細胞將轉而分解脂肪。
  • 因發現和開發綠色螢光蛋白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他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化學和生物化學教授,因發現和開發綠色螢光蛋白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與有機化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合作錢學森也是鈣離子的先驅。錢1952年出生於紐約。他在新澤西州的利文斯頓長大,在那裡上了利文斯頓高中。他的漢族家庭來自中國杭州。他的父親許楚賢是一名機械工程師,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在大學班上獲得了最高分。
  • 馬拉松備戰計劃推薦:切忌急於求成 耐力是基礎
    對於普通的長跑和馬拉松愛好者來說,能跑出什麼樣的成績,甚至能否完成比賽,都是非常關心的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組委會有關專家。專家告訴大家,只要你有一定的身體基礎,通過賽前兩三個月的科學訓練,都能夠完成比賽。今天,我們就根據專家的建議,給大家提供一個賽前兩三個月的訓練計劃,希望對廣大馬拉松愛好者的備戰有幫助。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對跑步老鳥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哈佛創業團隊出手
    該文章發現,從 2014 年,愛爾蘭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關於橄欖球運動員的腸道菌群的研究開始,至今為止有 10 項研究調查了運動員的腸道菌群組成,其中有 7 項是在過去 2~3 年內發表的。這些研究的受試者除了橄欖球運動員以外,還包括專業自行車運動員、長跑運動員、競走運動員和賽艇運動員。
  • 運動醫學研究發現一氧化碳能增加耐力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柏林8月4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拜羅伊特大學在一項運動醫學研究中發現,在健康、訓練有素的人中,定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效果與進行高原訓練的效果相同。該研究或將給體育界帶來新的難題:通過一氧化碳提高耐力是否算一種合法的訓練方法。 一氧化碳被認為對人體有害。
  • 從極限運動員身上找尋人類耐力的奧秘
    儘管他急切地嘗試過諸多不尋常的方式以提高成績——素食,亞布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自我實現理論,以及武士準則——但尤雷克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有意迴避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是什麼從一開始便驅使著他投入這樣一項充滿挑戰的運動?「當你獲得勝利後,你很少會問為什麼。」尤雷克寫道。對於他這樣水準的運動員而言,耐力本身就足以解釋一切:「我們都是堅持下來的,就這樣。」
  • 科學家發現可增強抗病毒能力的蛋白分子
    浙江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研究團隊篩選出一種蛋白分子,它能增強幹擾素的抗病毒效應,從而促進機體對各類病毒的抵抗能力。這項研究於27日發表於《細胞》(Cell)雜誌。  據研究人員介紹,幹擾素是機體建立抵抗病毒感染、維持免疫穩態的重要防線。「幹擾素像發號施令的『廣播站』,在病毒入侵時能調動多種細胞參與抗病毒免疫,從而激活機體的抗病毒能力。
  • CBA體測速度耐力測試結束 廣東隊質疑成績被駁回
    原標題:(男籃聯賽)CBA體測速度耐力測試結束 廣東隊質疑成績被駁回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體育專電(張逸飛)25日,2014年CBA體測專項速度耐力測試結束。這項測試的內容是計時折返跑,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這是難度最大的項目。測試中,廣東隊對任俊飛的測試成績提出異議。在觀看了測試錄像後體測教研組認定,任俊飛成績記錄無誤。
  • 【學術前沿】 Josefowicz/李海濤合作發現組蛋白H3.3磷酸化可增強...
    2014年,清華大學李海濤團隊與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石曉冰教授實驗室曾在Nature發文,首次發現抑癌因子ZMYND11是H3.3變體第36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3K36me3)的新型識別因子,並揭示其在抑制轉錄延伸過度活化方面的功能(差不多同一時期,哈佛大學施揚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Cell上也報導了類似的工作)。
  • PHD3缺失增強骨骼肌的運動能力和脂肪氧化
    PHD3缺失增強骨骼肌的運動能力和脂肪氧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5 15:52:36 美國哈佛醫學院Marci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