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戰略合作的神經元關聯

2020-11-26 科學網

猴子戰略合作的神經元關聯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6:21:3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Wei Song Ong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提出猴子戰略合作的神經元關聯。該研究於2020年11月23日發表於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他們記錄了雄猴在玩類似「雞」遊戲過程中的神經活動,在該過程中中,他們決定合作還是不合作以獲得不同大小的獎勵。中上顳溝(mSTS)中的神經元(先前涉及社會知覺)傳達了重要的戰略信息,包括收益、另一位參與者的意圖、獎勵結果和對另一位參與者的預測。

此外,mSTS神經元的一個亞群選擇性地發出信號,表明合作獲得的獎勵。前扣帶回中的神經元先前涉及替代性強化和同理心,但攜帶的有關戰略變量(尤其是合作性獎勵)的信息較少。戰略信號無法還原為有關其他參與者或運動意外事件的感知信息。

這些結果表明,計算其他參與者模型的能力根源於靈長類動物的戰略性社會行為,並且前扣帶回和mSTS支持這些計算。

附:英文原文

Title: Neuronal correlates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in monkeys

Author: Wei Song Ong, Seth Madlon-Kay, Michael L. Platt

Issue&Volume: 2020-11-23

Abstract: We recorded neural activity in male monkeys playing a variant of the game 『chicken』 in which they made decisions to cooperate or not cooperate to obtain rewards of different sizes. Neurons in the middle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mSTS)—previously implicated in social perception—signaled strateg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payoffs, intentions of the other player, reward outcomes and predictions about the other player. Moreover, a subpopulation of mSTS neurons selectively signaled cooperatively obtained rewards. Neurons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gyrus, previously implicated in vicarious reinforcement and empathy, carried less information about strategic variables, especially cooperative reward. Strategic signals were not reducible to perceptu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other player or motor contingenci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apacity to compute models of other agents has deep roots in the strategic social behavior of primates and that the anterior cingulate gyrus and the mSTS support these computations.

DOI: 10.1038/s41593-020-00746-9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0746-9

相關焦點

  • 一種高效選擇性的化學致動劑可調控小鼠和猴子的神經元與行為
    一種高效選擇性的化學致動劑可調控小鼠和猴子的神經元與行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8 13:28:30 2020年7月6日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發表了日本國立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Takafumi Minamimoto
  • 鏡像神經元讓我們感同身受
    壹1991年,一個炎熱的夏日,義大利帕爾馬的一隻猴子坐在一個特製的實驗椅上,等著研究者取午餐回來。電極線植入了猴子大腦中與意圖規劃和動作實施相關的腦區。猴子每次抓住並移動一個物體時,大腦中的一些細胞就會放電,監視器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一位研究員手裡拿著一隻冰激凌走進實驗室。猴子盯著他看,然後,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當研究員將冰激凌靠近嘴唇時,監視器發出了響聲——猴子沒有移動手臂,它只是看到了研究員拿著冰激凌並移到了嘴邊。
  • 大腦神經元如何影響機體所做出的選擇?
    當我們面臨並權衡選擇時,比如吃冰激凌還是巧克力蛋糕當甜點時,我們大腦中的一組腦細胞就會「燃燒」起來,對動物的研究結果表明,每種選擇都會激活大腦中一組不同的神經元,「出價」越誘人,相應的神經元就會越快地被激活。
  • 面對多重任務,猴子是怎樣處理的?
    研究人員生成了精確的統計模型,以測量在看到不同數量的圖像後的前500毫秒內,猴子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研究人員讓恆河猴觀看電腦上的圖像,同時監測其大腦活動。首先,猴子們必須看一個郵箱裡的單張照片,然後再同時看兩張照片。「我們想研究猴子的大腦如何感知這些圖像。他們一次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嗎?還是能夠一次處理多張圖片?
  • Nature:利用無線神經接口讓癱瘓的猴子恢復腿部運動
    他們的研究建立在布朗大學和合作研究機構開發的神經技術之上,並且在法國波爾多大學、Motac神經科學公司(Motac Neuroscience)和洛桑大學醫院的合作下開展測試。論文共同作者、布朗大學工程學助理教授David Borton說,「我們開發出的這種腦-脊髓接口系統利用從大腦運動皮質中記錄到的信號促使脊髓中負責運動的神經遭受協調性電刺激。
  • 鏡像神經元讓「天使」變「惡魔」?
    就在這一事件被人們瘋狂議論的同時,一個嶄新的名詞——鏡像神經元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有研究表明,在人類的大腦神經中,鏡像神經元是一個特殊的家庭成員。當人們看到同類做出一個行為時,其就會被激發,這令我們人類有共情同理心。如果鏡像神經元缺失,實施暴力者就根本不能感知被害者的痛苦,因此,其更容易施暴。鏡像神經元究竟為何物,此種說法是否科學?就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科普 20161128期 鏡像神經元理論
    在義大利帕爾馬,15年前的一個夏天,一隻猴子坐在專用試驗椅上等著吃中飯的研究人員回來。一根細小的電線已經植入了猴子負責運動的大腦區域。當猴子每次抓或移動實物時,其大腦區域的一些細胞就會興奮起來,為此,監控器還會記錄一個聲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一位畢業生手上拿著一個冰淇淋球進來了。猴子盯著他。
  • 現代與博物館合作,引入車用神經元突觸項目
    雙方旨在研究該理念,並將車用神經元突觸項目作為無人駕駛技術的替代技術。 據外媒報導,現代宣布將與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LACMA)繼續開展合作,該公司引入了「車用神經元突觸(The Roadable
  • 《自然》:編碼目光的神經元,幫我們區分敵友
    在HIT中,猴子面對著液晶顯示器,顯示器中的百葉窗後「坐著」一個人類入侵者。每次百葉窗開啟時,人類要麼與猴子進行EC(eye contact,直接目光接觸),要麼NEC(no eye contact,移開目光)。
  • 神經元的突觸聯結集合
    讓我們繼續接下來的文章……單詞的語法,就好像是我們至今仍然所知甚少的大腦的電化學性質,這些性質加強或減弱了突觸聯結(很多人詢問什麼是突觸,這裡解釋一下,神經元衝動傳到另一個神經元的接觸部位就叫突觸)的波長,而聯結本身實現了專注、心理連續性和特徵思維模式。
  • 綜合視覺感知的節奏性腦活動,視錯覺和大腦活動有什麼關聯?
    大腦背景掃描如何幫助集中注意力當我們對某個事物集中注意的時候,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的視覺和腦電路執行了常規背景掃描,從而使得神經元可用並專注。正是這樣的定期視覺掃描為大腦提供了一個基線,而後轉化成了必要的運動、又或是運動行為。簡而言之,這種掃描功能可以解釋:為何在開車時我們能夠具有突然做出反應的心理能力。
  • 你知道鏡像神經元是什麼嗎?它們是如何影響行為的?
    鏡像神經元是神經元,它既可以在個體執行動作時觸發,也可以在觀察其他人執行相同的動作時觸發,比如伸手去拿槓桿。這些神經元對別人的行為做出反應,就像你自己在做的一樣。這種響應並不局限於視覺。鏡像神經元也可以在個人知道或聽到其他人執行類似動作時進行射擊。什麼是「同一行動」?
  • 猴子多巴胺研究
    猴子多巴胺在一項開創性的研究中,科學家以猴子為研究對象。實驗人員將甜果汁滴到猴子的舌頭上,然後檢測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恰如預測的一樣,甜果汁滴到舌頭之後,多巴胺立刻分泌出來了。然後,科學家在這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環節,在每次滴甜果汁之前,都會先點亮一盞燈,而後才滴甜果汁。如此對猴子訓練幾次之後,猴子就明白,只要燈亮起來,就能嘗到甜果汁。
  • Nature:基因編輯技術開發猴子模型可用於治療自閉症
    2019年6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利用基因組編輯系統CRISPR,麻省理工學院和中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自閉症的猴子模型。這些猴子表現出一些特定的,類似於患有自閉症的人類患者的行為特徵和大腦連接模式。此前,基於自閉症和其他神經發育障礙的小鼠模型,科學家們研究出了許多候選藥物用於臨床試驗,但它們都沒有成功。
  • [公告]百川股份:關於與江蘇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
    [公告]百川股份:關於與江蘇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公告 時間:2016年06月12日 18:31:40&nbsp中財網 特別提示:1、此次籤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僅為各方合作意願和基本原則的框架性、意向性約定,僅代表各方目前對於所預期合作關係的意願表達,存在一定不確定性。2、最終合作方案、投資金額及方式等相關事項尚需根據相關規則提交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並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 美首繪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記者聶翠蓉)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首次記錄了活體生物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圖譜。根據鈣離子濃度升高後水螅神經細胞發出的光信號,他們獲得了神經電路活性與水螅行為方式之間的關聯。比如,他們觀察到,當水螅為躲避獵食者而全身縮成球時,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當水螅尋找食物時,另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以幫助其通過感光找到目標;當水螅進食時,一種神經電路會激活其體內類似胃部的空腔進行消化。
  • 掃描猴子大腦,竟可以解碼人臉圖像
    上周一群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研究稱,他們能夠僅通過猴子看到某張人臉照片時的腦電波,來重建這張人臉圖像。
  • 社交協調猴子的腦活動
    社交協調猴子的腦活動Scientific Reports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
  • 美國成功繪製出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首次記錄了活體生物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圖譜根據鈣離子濃度升高後水螅神經細胞發出的光信號,他們獲得了神經電路活性與水螅行為方式之間的關聯。比如,他們觀察到,當水螅為躲避獵食者而全身縮成球時,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當水螅尋找食物時,另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以幫助其通過感光找到目標;當水螅進食時,一種神經電路會激活其體內類似胃部的空腔進行消化。
  • 夢網榮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與高燈科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的...
    一、協議籤署概況夢網榮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夢網集團」)下屬子公司深圳市夢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網科技」)近日與海南高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燈科技」)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合作協議」),雙方希望通過戰略合作,加強技術與業務的交流與合作,基於5G時代的通信發展與發票數位化、電子收費系統共同探索新的場景應用及新的商業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