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也是傳統的「臘八節」。有句歌詞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般過了臘八這天,就意味著年關將近。舊時,從臘八這天,就要開始打掃房間,剪窗花,糊窗戶紙,準備各種年貨,年味就越來越濃了。
過臘八節,按照咱們傳統的習俗,這一天要喝臘八粥。那麼傳統的臘八粥是怎麼做的呢?都需要哪些食材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漲知識。
先說說,臘八粥的由來。
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2種說法,一種是古代祭祀說。在古代把整個12月都用來祭祀祈福,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生活越來越好。一直到了宋朝,才開始明確定下來,把臘月初八這一天叫做臘八節,舉行祭祀祈福活動。
另一種說法是佛教傳入帶來的。清代詩人李福,有一首詩詞叫做「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現在還有很多寺廟,依然保留著在臘八這一天,下山布施臘八粥的做法。
再說說,臘八粥都需要哪些食材?
現在很多都把臘八粥當作八寶粥來煮。其實傳統的臘八粥並不是八寶粥,也不是8種食材,而是7種。它們分別是:核桃、松子、蓮子、柿餅、麥仁、板慄、紅豆。用七種食材下鍋,煮出五種味道,所以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
由於以前物資貧乏,普通人家想要湊齊這7種食材非常困難,於是逐漸演變為,只要準備7種不同的食材就可以了。再後來,對食材的種類和數量也都不要求了,基本上都是把當年應季的食材,準備個七八種下鍋煮粥就行。再加上8這個字非常「吉利」,加上是初八這天煮粥,所以就慢慢把臘八粥煮成了八寶粥。
和月餅以及粽子類似,臘八粥也有多種口味。除了傳統的甜粥以外,還有鹹味臘八粥,一般是用大米、紅豆、蓮子、臘腸、海米等為原料,慢慢熬成美味的鹹味臘八粥。另外還有一種海鮮味臘八粥,是以大米、糯米、蓮子、薏米、杏仁、黃豆,加上瑤柱(乾貝)等海鮮熬煮而成,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後說說,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
不論哪一種臘八粥,都是需要好幾種穀物,煮的時候要注意技巧。因為每種穀物的軟硬程度不一樣,所以最好是用砂鍋煮,先把硬度大、不易軟爛的食材下鍋。大火燒開煮半開花,然後放入易煮熟的食材,用文火慢慢熬煮。直到所有的食材都軟爛開花,這樣味道好吃,還有嚼勁。
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吃些什麼?
在臘八節,除了喝臘八粥,還有一些其他特色美食。比如說臘八豆腐,這是安徽省黃山市的傳統習俗。當地的臘八豆腐,是用大豆和辣椒等製作而成,樣子像一個圓形的餅,顏色呈黃褐色,口感香辣入味,鮮香爽口,又被稱為是「素火腿」,營養又好吃。
另外,南方一些地區,臘八節要吃湯圓、年糕,喝米酒。北方一些地方還有喝臘八醋,吃冰塊的習俗。還有在北方過臘八節,很多家庭會用醋泡一罐臘八蒜。等到春節的時候,潔白的大蒜就變成了翠綠色,搭配餃子特別吃,能解膩爽口,開胃下飯。
時間過得真快,又是一年臘八節了。今年的臘八節,你的臘八粥是怎麼做的呢?除了臘八粥,你們當地的臘八節,還要吃什麼美食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