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15000份臘八粥兩小時分完 老字號凌晨開始熬製臘八粥

2020-12-09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雍和宮15000份臘八粥兩小時分完

  昨日,農曆臘八,雍和宮開門舍粥。一大早,「粥友」們就在雍和宮門外排起百米長隊,希望雍和宮的臘八粥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氣。

  昨日,東嶽廟施粥,環衛工人也趕來領一碗熱乎乎的八寶粥。

  昨日,建國門街道趙家樓、東總布社區,居民進行「『鼠』你最快」剝蒜比賽。

  昨日,前門街道草廠社區居民體驗老北京拉洋片。

  昨日是農曆臘月初八。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事辦。」臘八節是春節的前奏曲。這一天,民間流傳著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風俗。此後,街上的年味兒越來越濃,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年事」來。為慶祝這個傳統節日,雍和宮照例舍粥,凌晨5時左右,門外已經排起長隊。各個老字號的店員們也起個大早兒,夜裡兩點多開始熬製臘八粥,早上不到6點,就有顧客來喝粥了。不少社區則在這一天開辦鄰裡節,喝粥、泡蒜,展開趣味比賽,重溫民俗。

  雍和宮舍粥

  內蒙古7歲女孩坐火車趕來

  昨日凌晨5時左右,天還未亮,雍和宮門外已經熱鬧起來,來喝粥的人沿著正門旁戲樓胡同排起長隊。9時,雍和宮開門時,隊伍足足排了200米長,人們裹得嚴嚴實實,三五人圍成圈跺著腳聊得火熱,嘴裡還哈著熱氣,期待的興致卻一點不減。11時左右,舍粥結束。據介紹,雍和宮舍粥15000餘份。

  每年來雍和宮見「粥友」

  每年來雍和宮喝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早已成了許多人的習慣。昨日是工作日,為了來喝粥,排在隊伍前頭的賈雲生特意請了半小時假。他說,自己來雍和宮喝臘八粥已有十多年了,每年總能碰上些因粥結緣的熟人,他喚這些人為「粥友」,和大家拉拉家常,再湊頭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在這寒冬裡,別提有多舒坦了。

  賈雲生今年認識了一位外國朋友馬賽麗,這位金髮女士講起中文十分流利,雙手凍得通紅,賈雲生將手套借給了她。馬賽麗說,自己是個中國迷,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李小龍,就對中國心生嚮往,對中醫更是頗感興趣,後來有機會來中國,她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2019年6月剛畢業。聽朋友說起雍和宮有臘八節舍粥習俗,馬賽麗昨日凌晨5時就起床趕來排隊。

  7歲內蒙古女孩年年來喝粥

  9時,雍和宮大門準時打開,安保人員有條不紊地將排隊的人引進門,穿過長長的甬道,來到正殿門口,僧人們已早早在此等候,將一次性碗勺分好,用長鐵勺從粥桶裡舀起臘八粥分給大家。

  今年的臘八粥用了32種原材料,大約5000餘斤,提前一周就採購食材、清洗、泡水。前一天晚上,熬粥的僧人一宿沒睡。

  今年65歲的北京中醫藥大學退休教師張老師是北京人,1960年的臘八,張老師就曾到雍和宮喝過臘八粥。他回憶說,「那時候來喝粥的人不算多,生活條件不好,很多人會帶著杯子來多帶些臘八粥回去分給家裡人。」

  昨日來到雍和宮的不少人也帶上了保溫杯,希望把「福氣」帶回去分享給家裡人。「借著雍和宮的福氣,希望新一年祛病消災。」50歲的黃女士說。

  穿著漂亮蒙古族服裝的小姑娘恩柯佐拉特別惹眼,許多人圍著她拍照,她一邊低頭喝粥一邊害羞地笑著。媽媽東祺告訴新京報記者,佐拉今年7歲,也是第七年來雍和宮喝粥。她們是內蒙古人,今早剛下火車就直奔雍和宮,喝一碗濃濃的臘八粥,取個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東嶽廟施粥

  環衛工人外賣小哥趕來喝粥

  「送外賣路過,看到這裡施粥,就湊熱鬧來喝了一碗,香!」昨日9時多,東嶽廟門前的臘八施粥活動吸引了很多市民,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迎接新年的「好彩頭」。

  臘八施粥,是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嶽廟)延續多年傳統習俗。工作人員說,粥是精選糯米、黑米、薏仁、蓮子、紅豆、紅棗等原料,文火慢熬而成,今年共準備了500份。喝臘八粥的人中,有環衛工人、外賣小哥,也有上班族。

  臘八敲響了春節的開場鑼。據了解,2020年北京民俗博物館「第十九屆北京民俗文化節」拉開序幕,將持續至1月29日,北京民俗博物館將以「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為主題,陸續開展小年送春聯、節俗知識講座、非遺體驗、精品文物展覽等系列文化活動。

  老字號備粥

  凌晨兩點半開始熬製臘八粥

  京城老字號家家供應臘八粥,護國寺小吃昨日凌晨兩點半開始熬製臘八粥,不到6時,就有心急的顧客過來喝臘八粥了。

  喝粥人多 「早高峰連到午飯口了」

  「我們店早上不到6點,就有顧客過來喝臘八粥,6點半左右,已經有三四十人排隊了。」護國寺小吃起源店經理王新梅介紹,店裡從凌晨兩點多師傅們就開始上班了,三四口大鍋開始熬製臘八粥,「一鍋接一鍋的,估計得熬到中午才夠賣。」

  記者在護國寺小吃起源店看到,10時左右,喝臘八粥的高峰依然沒過去。看到店裡排的長隊,預計這波高峰得到中午。「平常日子裡,早上9點左右就不用排隊了,今天臘八粥的年味兒吸引人們排隊品嘗,早高峰連到午飯口了。」王新梅說。

  除了來店裡吃臘八粥,不少顧客還打包帶走。有的顧客一口氣打包好幾份,顧女士一次買了5份,說是專門帶給孩子和老人的;王先生打包近10份臘八粥,他笑稱,「同事知道我住護國寺附近,今天特意徵用我當一天外賣小哥。」據統計,今天僅護國寺小吃起源店一家店就銷售臘八粥近4000碗。

  食材提前一周就開始準備了

  記者從惠豐餃子樓、同和居、同春園飯店、慶豐包子鋪、二友居等老字號餐廳獲悉,臘八粥的食材提前一周就開始準備了。惠豐餃子樓準備了近百斤的各種米和豆子以及大蒜,臘八當天供應臘八粥超千碗。惠豐餃子樓經理許世鵬介紹,臘八當天,店裡就開始供應臘八蒜了,是在立冬就泡上的。臘八當天也會泡下臘八蒜,這一批是到了「破五」的時候,配上各色的餃子食用。

  地安門馬凱餐廳的臘八粥由江米、小米、紅豆、紫米等十餘種食材熬製而成,店裡早早採買好了食材,並反覆研究各種食材配比,以求在臘八當天給顧客奉上口感最好的臘八粥。二友居十幾家連鎖店安排了三四個有經驗的師傅專門負責臘八粥食材採買。

  「我們的員工天不亮就忙碌起來了。精揀、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然後開始煮,再用微火燉至少三個小時,這樣熬出來的臘八粥才濃稠鮮美。」同和居日壇店負責人說。

  臘八免費贈粥,旺順閣已經持續15年了。各店的廚師們凌晨二三時就開始熬製,凌晨五時多,有些門店就已經在門口設好了「愛心奉粥點」,下夜班的工人、拖著行李箱的旅人、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早起遛彎的附近居民,都能吃上一杯熱粥。

  社區活動

  胡同居民喝粥、醃蒜、趕大集

  昨日,東城區多個街道舉行臘八節民俗活動。

  前門街道草廠社區第三屆鄰裡節,主會場設立於草廠橫胡同至草廠四條的各條胡同內,既有居民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趕大集」年貨熱賣,還能觀看和體驗老北京拉洋片、畫糖畫等民間技藝表演。草廠四條為居民準備了熱乎乎的臘八粥。

  建國門街道趙家樓、東總布社區在同一天聯合舉辦「蒜香粥道 溫情臘八」主題活動,準備了50斤蒜、70斤各種米,讓居民聚在一起醃臘八蒜、喝臘八粥。

  社區民俗達人孟永煜剛講完臘八的由來,緊張激烈的「『鼠』你最快」剝蒜比賽就開始了。比賽分為「一分鐘剝蒜」和「蒜拼『臘八』」兩個環節,居民們想出各種方法加快剝蒜速度,掰蒜、剝皮各司其職,一片歡聲笑語中很快決出勝負。

  故事

  生態小農的儀式感 臘八蒜自己種自家泡

  「臘月初八,凍死寒鴉」。越臨近春節,天氣越冷,臘八蒜的碧綠顏色,帶來了盎然生機。按老北京的習俗,泡好的臘八蒜,從臘八開始要一直吃到正月結束,蒜吃完了,春天也就來了。

  最有儀式感的「年味兒」

  順義小農戶陳豔紅每年都會做臘八蒜,她的蒜是自家地裡種的,醋是朋友用糧食釀造的,連罐子都是平時裝醬料剩下的,這一罐臘八蒜,就是生態小農最有儀式感的年味兒。

  北方人過年離不開餃子,而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旁邊,總少不了一碟臘八醋和幾瓣翠綠的臘八蒜。

  過年一定要有臘八蒜,在這一點上,順義的生態小農陳豔紅很有同感。陳豔紅是土生土長的北京農民,家在順義李橋鎮沮溝村有五畝地,這一塊地不是租來的,而是她自家的地,每年會種玉米、紅薯、白菜、胡蘿蔔、大蔥、大蒜等各種糧食和蔬菜。

  每周六,陳豔紅都會去趕集,她最擅長做玉米菜糰子,總是很快售罄。而最近這兩次趕集,陳豔紅都帶上了自家做的臘八蒜。

  過去,家裡做臘八蒜主要是為了自家吃,這幾年,陳豔紅開始醃製大量的臘八蒜,拿到市集上出售,讓更多人品嘗這種傳統的年味兒。

  自家種的蒜泡出來最綠

  陳豔紅的臘八蒜都是用自家小農場裡種的蒜泡的。她的蒜在種植過程中沒打過藥、沒用過化肥,「自家吃的東西,不會打亂七八糟的東西。」

  在順義,許多農民都有一個小園子,種的菜面積不大,但品種豐富,「我家種的菜就是我自己平常喜歡吃的。」陳豔紅說,種菜自己吃,多餘的會拿到集市上賣,臘八蒜也是這樣。

  作為過年的儀式感,陳豔紅喜歡吃上幾瓣臘八蒜、蘸上一口臘八醋,因此,每年都要親自做上一些,對於製作臘八蒜,陳豔紅有一些講究。

  每年11月底,陳豔紅開始準備製作臘八蒜。把家裡的玻璃罐拿出來,有沙拉醬的、有辣椒醬的,大大小小各不相同,洗乾淨後,用開水煮沸消毒,泡臘八蒜的器皿就有了。

  自家地裡種的是紫皮蒜,一整條蒜放在臺子上,挨個剝開去皮,陳豔紅會把蒜裡有瑕疵的壞蒜剔除出去,長芽的蒜也不會選擇,因為這種蒜泡出來沒那麼脆,但對於蒜的大小,卻沒有太多講究。去皮之後,將一瓣瓣白花花的蒜洗乾淨,水分瀝乾擦淨後,就可以入罐了。

  聲音

  喝碗熱臘八粥驅寒養血

  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治醫師徐潔介紹說,臘八節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日子,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是冬季的主氣。寒邪易傷人體陽氣,所以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講,冬季還是注重扶陽補氣。而「粥」在中醫理論裡,有保胃氣、存津液的作用,常飲熱粥,除了對驅除寒氣有直接作用外,在粥裡添加一些健脾養血、益氣固表的藥物,可以扶陽補氣,寒冬臘月吃一頓食材豐富的熱粥,能刺激起食慾,增加機體熱量,暖胃消寒。

  「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製作適合自己的臘八粥。」徐潔指出,老年人可在臘八粥中加些大豆,大豆中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大豆異黃酮和大豆皂甙,可以抑制體內脂質過氧化,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糖尿病人首選燕麥、蕎麥作為主料,燕麥中所含的可溶性纖維可在胃內形成黏稠物質,延緩葡萄糖的吸收,不會導致餐後血糖突然上升,蕎麥中含有鉻,有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在臨床上用於糖尿病的營養治療。

  【小貼士】

  臘八節

  「臘者,接也,逐疫迎春」,農曆十二月初八在古代是新舊交替的日子,掃除厄運迎接新的一年。這一天就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它不只是一碗簡單的粥,熬製前有諸多準備,食材五花八門;熬製後,眾人分食,共享豐收喜樂。這一碗粥,在宋代就已風行,傳承近千年,南北也有不同風俗,或甜或鹹。在北方,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

  新京報記者 張彤 陳琳 楊亦靜 李玉坤 楊丹 張兆慧

  A06-A07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王貴彬 王飛

(責編:孟竹、高星)

相關焦點

  • 煮臘八粥時,米豆乾果一樣不少,記住3個小竅門,臘八粥軟糯香濃
    已經數九了,再過一陣就要喝臘八粥了。今天琦哥分享【煮臘八粥時,米豆乾果一樣不少,記住3個小竅門,臘八粥軟糯香濃 】的文章,從臘八粥食材的組合,不同人群搭配的食材不同以及熬臘八粥時的3個小竅門,便於讓朋友們提前準備好食材,到了臘八節做上一鍋軟糯香甜的粥。
  • 臘八節熬臘八粥怎樣才好喝?十餘種食材下鍋順序很有講究
    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是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收等一系列重大節日的開始。臘八這天要熬一鍋臘八粥,這是有悠久的歷史傳承的。據史料記載,在西漢時期,有「臘祭」的重大祭祀活動。是將五穀之神作為祭祀的對象。於是把五穀之長「稷」作為了代表(稷是古代的糧食作物,有的說是今天的黍或谷之類),就有了「社稷」,也成為了「臘祭」的主要內容了。
  • 白癜風患者的臘八粥,怎麼能少這些食材?
    寒冬不減「臘八」香,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可能有所不同,白癜風患者喝臘八粥,對食材的選擇也是有些講究的。
  • 臘八粥用哪些食材煮?多數人搞錯,教你地道做法,又香又濃,好喝
    臘八節有很多的民間習俗,比如祭祀、祈福等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喝臘八粥」「泡臘八蒜」,還有些地方流行吃臘八面。喝臘八粥就是為了求來年有個好兆頭。如今已經到臘八節了,快起來煮一碗臘八粥吧。全國各地都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不僅有個好寓意,而且營養豐富,寒冷的冬天喝一碗熱粥全身都暖和。
  • 臘八粥食材怎麼樣搭配才合理?加入這3樣食材,臘八粥香濃又粘稠
    臘八這一天很多粥店、中醫館都會製作臘八粥贈送顧客,鄰居大媽們早早起床去排隊領粥。我家的臘八粥從來不外面買,親手給家人煮一碗臘八粥寓意著吉祥如意,來年好兆頭,把對家人的關心和愛都融入了這碗粥裡。 紅豆、糯米、紅棗這三樣食材是煮臘八粥必不可少的,紅豆營養豐富,煮熟後口感粉糯,湯汁濃鬱,有紅紅火火的寓意;糯米也叫江米,暖胃補氣,口感粘稠軟糯,煮粥的時候放一些既營養又美味。紅棗也是做臘八粥最常見的食材,補血補氣,還能增加甜度,象徵著日子紅火,來年好運。
  • 臘八節到了,這8種食材放在一起,煮一鍋臘八粥給家人吃
    這句話在我小時候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每年只要過完臘八節,家裡就開始忙碌著買年貨、走親訪友、大掃除、磨豆腐、蒸饅頭,一天更比一天熱鬧。 臘八節獨有的儀式就是吃臘八粥。臘八粥起源很早,時至今日,各地臘八粥的煮法也各不相同。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2課《臘八粥》課文點讀+知識點+圖文解讀
    匙:chí(湯匙、茶匙、大匙) 攪:jiǎo(打攪、攪拌、胡攪蠻纏) 稠:chóu(濃稠、稠密、稠人廣眾) 嘟:dū(嘟念、嘟囔、嘟嘟響) 腫:zhǒng(腫脹、腫塊、消腫) 熬:áo(熬夜、熬粥、熬藥)
  • 不同人群喝臘八粥有什麼講究?營養科醫生教你這麼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親,你的臘八粥準備好了嗎?再過幾天就是臘八了,濃濃的年味將從眼前這碗濃稠的粥蔓延開來。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
  • 臘八粥最簡單最省時的做法,無需浸泡,20分鐘享美味,香濃又好喝
    臘八這天民間百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而這喝臘八粥的歷史,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月初八這天,要虔誠地祭拜祖先和和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一招一式,一餐一飯,無不寄託著百姓平凡而又莊嚴的生活期待。如今,祭祀早已不在,但臘八粥這一習俗卻傳承下來。南方人要吃臘八飯,北方人要喝臘八粥。
  • 喝了那麼多年的臘八粥,用英語怎麼說呢?
    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冬天 小沃最喜歡喝的 就是臘八粥了 美味又養生 那臘八粥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知道嗎?
  •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 與佛教又有何淵源?
    臘月初八煮食臘八粥的風俗起源,流傳版本較多。但現今見到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是日諸大寺作欲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故而,「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雖然孟記載稱北宋首都的僧俗都煮食臘八粥,但喝臘八粥的習俗不一定就源於宋代,也可能是宋代人對前代食俗的傳承。由此可見,喝臘八粥的準確時間尚無法確定。孟元老雖命名了「臘八粥」,但「臘八」之名的出現遠在宋代之前。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曰:「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
  • 臘八節到了,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都需要哪些食材呢?漲知識了
    舊時,從臘八這天,就要開始打掃房間,剪窗花,糊窗戶紙,準備各種年貨,年味就越來越濃了。過臘八節,按照咱們傳統的習俗,這一天要喝臘八粥。那麼傳統的臘八粥是怎麼做的呢?都需要哪些食材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漲知識。先說說,臘八粥的由來。
  • 地道口語:臘八粥裡的原料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地道口語:臘八粥裡的原料用英語怎麼說?在北方,人們會在粥裡放糖,而南方偏好鹹味的臘八粥。有人還喜歡加入桂圓來增添味道。 名稱名稱
  • 煮好的臘八粥不甜還發苦?今天教你如何解決,只需加上這兩樣食材
    煮好的臘八粥不甜還發苦?今天教你如何解決,只需加上這兩樣食材今天就是臘八節了,大家都喝臘八粥了嗎?我今天一早上就將昨天煮好,而且燜了一夜的臘八粥拿出來,繼續加工了,可是我還加了兩樣秘密的食材,估計很多人想不到,做出來的成品,比店裡賣的還好呢。大家有沒有困惑,就是如果豆類的食材放多了,那麼煮出的臘八粥就會發苦,不甜不粘又不稠,還不如一鍋稀飯好喝,那今天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 昨天過完元旦,2020年依然還有365個日出,這個梗是不是有點意思
    昨天已經過完元旦,但從今天算起,2020年依然還有365個日出,仍然可以送出365個祝福。這個梗是不是有點意思?昨晚午夜夢回,習慣性地摸起手機,審閱朋友圈,看到有個朋友在朋友圈裡寫道:「2020第一天完美度過,期待剩下的36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