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舉「嫦娥」的「嫦娥」

2020-11-28 國防時報


曾春曉,2009年她從吉林市第一高中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就直接來到了文昌航天發射場,先後從事低溫推進劑、低溫氣體、常規推進劑的檢測工作,參與長徵七號首飛、長徵五號首飛和天問一號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崗位小能手

這次任務,曾春曉忙得不可開交。由於嫦娥五號任務正好遇上發射場地面設備改造,航天航天煤油化驗突然變得格外多。短短兩個月的任務周期,航天煤油取樣化驗次數多達十幾次。航天煤油是測試項目最多、最複雜、耗時最長的推進劑,一次航天煤油化驗需要提前14天就開始進行溶液配製及標定,完成配製後,一批航天煤油樣品的測試從取樣準備到完成化驗至少要3-4人共同奮戰一周。人手少,任務多,怎麼把一周的作業流程壓縮一半?曾春曉提出多項並行實驗的思路。不論如何,化驗標準不能降低,曾春曉和同事們充分利用各個儀器加熱平衡的時間打起了時間差—,幾個項目並行起來,效率提高了50%,達到壓縮化驗流程的目的,通過不斷優化測試流程,曾春曉和同事們順利按時完成了全部化驗任務。


曾春曉正在進行航天煤油化驗


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早在第一次參加任務開始,她就先後改進了液氧中乙炔和二氧化碳測試方法、氣體中顆粒物測試方法,節省單次取樣測試時間6-8小時,並提高了三個數量級的測試精度。通過調整測試參數和平行測試,她先後改進氫氣、氦氣測試速率至原來3倍…別看她年紀小,同事們經常戲稱她為「曾專家」,幹一崗通一崗,精一崗換一崗,短短六年,曾春曉就成長成為了化驗系統的「百事通」。

天問一號任務期間,用於測試液氫的兩臺色譜儀突然同時出現故障,液氫的轉注工作不得不暫停,等待測試結果。液氫易燃易爆易揮發,每耽誤一小時,液氫就要多在槽車中儲存一小時,現場的崗位人員危險就多一些,氫氦崗位的化驗員急的團團轉,想起曾春曉之前幫他們調試過測試方法,就趕緊拉她過去一起找故障。曾春曉一邊用標氣試驗了一遍測試方法,一遍調取了最近幾個月的測試圖譜,最後得出結論:「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向前漂移了0.2s,所以原來的閥切換時間剛好切掉了提前出峰的氧氣,導致測不出氧峰。」她更改了閥切換時間,又測試了一遍方法,問題迎刃而解。


曾春曉正在處理氣相色譜儀故障

化驗女指揮

除了航天煤油崗位化驗員,曾春曉還有下一個目標,那就是成為系統指揮員。擔任指揮員除了工作量加倍外,作為指揮員的曾春曉還要帶領大家順利完成了任務的準備工作及檢查評審,任務的合練工作也組織得井井有條。曾春曉利用各種機會學習了化驗系統各個專業的主要化驗流程和任務保障流程,每次化驗開展前都和崗位人員一起分析可能出現的風險、故障;她做事條理清晰,考慮周到,領導和同事都對她讚不絕口。

在完成指揮員和崗位工作的同時,曾春曉還負責了實驗室再認可的工作,實驗室認可關係到後續工作的資質問題,曾春曉一點都不敢馬虎,由於工作量較大,曾春曉進行了明確的責任分工,並且負責整體工作的推進和檢查確認,確保工作保質保量完成,為後續的實驗室認可奠定基礎。

曾春曉在撰寫實驗室認可相關文件


化驗女指揮「航」「天」話初心

「航航」「天天」是春曉的女兒和兒子。由於對發射場的熱愛,曾春曉把根扎到了這裡。2015年,曾春曉和愛人李汶翰在發射場相遇,很快又因為都熱愛跑步而相戀、結婚。李汶翰是發射場的調度,調度,就是只要試驗現場還有一個人就必須值守的那個人,因此他總是特別忙碌。雖然他們同在一個發射場,兩人卻常常一天也碰不上一面。

曾春曉與丈夫李文瀚、女兒合影

因為同在一個單位,曾春曉更加支持丈夫的忙碌。兩次懷孕,她都是獨自坐動車去醫院做孕檢,在兒子天天出生不滿一個月時,李汶翰就因為要參加CZ-5火箭的出廠測試而不得不提前離開,把航航和天天兩個孩子都留給了妻子,曾春曉很支持他:「出廠測試一天也不能晚,我和孩子你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陪。」

問起來這樣的婚姻苦不苦,曾春曉說,「做熱愛的事(航天發射)不苦,我很幸福有了『航航』和『天天』兩個孩子,他們代表了我最初的夢想——伴隨著中國航天一起成長;而唯一遺憾的就是,婚後因為發射任務越來越忙,加上有兩個孩子要照顧,我們已經很久沒能一起跑步了。」

「嫦五」已經奔月,我們身邊的「嫦娥」也在奔向夢想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李寧)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謝念修

編審:李超

通聯: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2028960156@qq.com

相關焦點

  • 「託舉「嫦娥」的嫦娥」何京江:用數據助力「嫦娥」奔月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海南文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直奔寰宇,火箭飛行數據曲線伴隨著陣陣掌聲在指揮控制大廳熒幕上同步向上,坐鎮數據處理崗位的何京江明白,自己第七次探月徵程開始了。
  • 他們是託舉「嫦娥」的青春力量
    中國探月·情懷與擔當託舉「嫦娥」的青春力量2020年12月17日凌晨,夜色沉凝。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廳,明亮如晝。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用無可比擬的青春力量,在託舉「嫦娥」的漫漫長路上,寫下嶄新的中國探月故事。那時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與一份遙遠而偉大的事業纏繞在一起時隔多年,一張舊報紙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泛著灰白的新聞紙上,油墨印製的方塊字佔據著小小的角落。
  • 【中國夢·踐行者】西昌發射場的巾幗英雄: 各顯神通 託舉「嫦娥...
    大洋網訊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近日發射升空,這是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執行「嫦娥」任務,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參與執行的第6次探月任務。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從月城西昌到海島文昌,有一群巾幗英雄十數年如一日,深耕發射場的關鍵崗位和核心領域,助力發射場軟硬體實力的一次次提升,她們可謂是託舉「嫦娥」奔月的「嫦娥」。
  • 他們在銅鼓嶺上託舉「嫦娥」向月而行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開啟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在7月底送飛「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之後,該發射場銅鼓嶺測控區測控設備又一次及時捕獲目標,有效獲取火箭飛行數據資料,成功託舉「嫦娥」向月而行。
  • 懷抱「玉兔」「嫦娥」出發——嫦娥三號發射側記
    原標題:懷抱「玉兔」「嫦娥」出發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13年12月2日,四川小城西昌再次聚焦世人目光!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從這裡起飛,奔向月球。   臨近發射時分,記者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附近指定區域,等待那振奮人心的瞬間。
  • 「託舉「嫦娥」的嫦娥」甘思舊:觀雲測雨,為「嫦娥」尋找奔月「窗口」
    「嫦娥五號」發射前夕,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的採訪鏡頭對準了甘思舊。這位來自廣西武鳴的壯族女航天人,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的氣象系統工程師。作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的氣象保障團隊骨幹成員,甘思舊和同事們要觀雲測雨,判定場區的氣象條件,為「嫦娥」尋找晴朗的奔月「窗口」。
  • 王雷:託舉「嫦娥五號」探月的雞西人
    劉景豔供片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經過2200多秒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此次登月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000克月球巖石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喜訊傳來,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沸騰:中國的航天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給嫦娥五號的一封信
    親愛的嫦娥五號我是北京市東城區前小學六年級(2)班的於安淇,是萬千「嫦娥鐵粉」中的一員,自從你11月24號順利發射升空,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就一直關注著你。12月3號你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著陸,我們還在班級裡集體為你鼓掌呢!在茫茫宇宙中,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你,你是億萬中華兒女共同的驕傲!親愛的嫦娥五號,你在2020年升空,和我們一起見證了這極不平凡的一年。你知道嗎?
  • 資料圖:嫦娥一號與運載火箭分離
    伴隨發射點火的巨大轟鳴,在長三甲「大力士」的託舉下,「嫦娥」將首先被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約5.1萬公裡、運行周期約為16小時的超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隨著星箭分離,「嫦娥」將開始孤寂的旅程。接下來,整個飛行過程都將依靠「嫦娥一號」自身的控制系統與推進系統來實現。
  • 剛剛,長徵五號託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1月24日4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完成最後一步——「回」。此次任務因此備受矚目。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嫦娥」奔月靠什麼?
    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順利完成互拍,任務圓滿成功
    記者1月1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連戰連捷」。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專屬座椅」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因此要由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此次發射凸顯三大看點。
  • 嫦娥攬月 再赴廣寒約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  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原標題:剛剛,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我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器——嫦娥五號,將於11月底發射
    這枚火箭將託舉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飛越卡門線。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是我國首個天體採樣返回器,它也是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作。總之11月底嫦娥五號就發射了,最遲12月初。程序轉彎……火箭芯級兩臺氫氧發動機和助推器上的八臺液氧煤油發動機同時工作,釋放出一千多噸推力,託舉火箭加速飛行。
  • 剛剛,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
  • 「嫦娥」探月「深空」護航
    長城網記者 李代姣11月24日凌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球土壤歸來,全程將實現月球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關鍵步驟。
  • 嫦娥五號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日電(趙竹青)11月24日4時30分,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因此,長徵五號火箭託舉「嫦娥五號」奔月,雖然要求比較高,但「大火箭」卻照樣應對自如。看點二:為了奔月,「大火箭」挑戰高難度動作長徵五號火箭點火升空後,要飛行2000多秒才能夠到達地月轉移軌道。為了把「嫦娥五號」精準送達目的地,它要在太空完成一個高難度動作——長時間滑行。滑行,是指火箭主發動機關機後,火箭靠慣性向前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