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直徑在30~120 nm,具有雙層膜結構,以細胞胞吐方式分泌到細胞外,是細胞間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肝癌(HCC)源性外泌體中蛋白質、RNA等物質可被其他細胞內吞,影響腫瘤細胞生長、轉移,外泌體源性非編碼RNA在HCC復發轉移中的作用受到重視。環狀RNA(circRNA)區別於線性RNA,很多circRNA由編碼蛋白的基因產生,是一類新型非編碼RNA,通常不編碼蛋白。研究表明circRNA-100338(hsa_circ_0000130)與HCC肺轉移相關,高轉移潛能MHCC97H細胞來源的外泌體促進低轉移潛能Hep3B細胞的侵襲能力與circRNA-100338高水平相關,但circRNA-100338過表達或表達抑制後的細胞外泌體對HCC的作用效果需要進一步研究。
為了觀察人肝癌(HCC)細胞外泌體環狀RNA(circRNA)-100338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血管形成能力的影響,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黃修燕等人提取、純化和鑑定上海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建立MHCC97H細胞來源外泌體,並共孵育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所HUVEC細胞(37 ℃、5%CO2),外泌體示蹤實驗追蹤外泌體能否被HUVEC細胞內化。採用Lipofectamine? 2000轉染試劑轉染MHCC97H細胞,提取幹擾circRNA-100338後的HCC細胞上清液外泌體(1 g/L);增殖實驗用於檢測HUVEC細胞增殖能力變化(測量波長450 nm);血管形成能力實驗用於評估HUVEC細胞成管(×100)。統計分析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
結果顯示,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到MHCC97H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多數呈圓形或橢圓形,粒徑分布峰值在120 nm,符合外泌體粒徑特徵,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到外泌體標誌蛋白。MHCC97H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被HUVEC細胞內化。肝癌circRNA-100338幹擾組和對照組的外泌體分別共培養HUVEC細胞48、72、96 h後HUVEC細胞增殖[吸光度(A)值]分別為0.358±0.005和0.436±0.0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227, P<0.01)、0.661±0.052和0.888±0.0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9.146, P<0.01)及1.191±0.084和1.542±0.0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296, P<0.01),幹擾組血管內皮細胞增殖能力和對照組比較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幹擾組HUVEC成管能力下降,成管結節細小。
本研究發現肝癌外泌體circRNA-100338增強HUVEC細胞增殖能力,進而促進內皮細胞血管新生。(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20(第五屆)外泌體與疾病研討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20Exosomes?__token=liaode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