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尺度的發現可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2021-02-15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些乾旱的中東國家已經依靠從海水中除去鹽來解決缺水的問題。許多其他國家在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和氣候變化時可能也不得不轉向考慮海水淡化。但這項技術實施起來仍然昂貴,且需要大量能源的消耗。

今天最重要的海水淡化方法 -- 反滲透 -- 使用膜來阻止鹽和雜質。過濾膜可以去除水中的鹽分和其他化學物質,可用於海水淡化生產數億噸的清潔水服務於工業、農業、能源生產和飲用水行業。聚醯胺膜已經在大規模脫鹽中使用了數十年。然而,由於膜厚度很小,內部可變因素較多,人們對膜的工作原理仍知之甚少。如何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來生產清潔水這個問題也困擾了人們數十年。

為了幫助設計改進膜,一組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和三維計算模型,在納米尺度上了解水是如何流過屏障的。結果表明,均勻的膜密度降低到納米級,而不是膜的厚度,是改善水流的關鍵。來自德克薩斯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和杜邦大學的研究小組近日在《科學》雜誌上報告說,改善均勻性可以將效率提高30%以上。

研究小組使用了杜邦水溶液公司(DuPont Water Solutions)生產的普通反滲透聚合物膜。把這些固體膜想像成聚合物線的纏結墊。水流過聚合物串之間形成的微小的埃級空隙。膜製造商改變這些聚合物膜的內部結構和厚度以增加水的流量。但很難精確地指出哪個參數會影響性能。例如,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讓公司的一些膜變厚,會增加流過的水量。

為了弄清這個悖論,德克薩斯大學的Manish Kumar、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Enrique Gomez和他們在杜邦的合作者使用了一種稱為電子斷層掃描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在納米尺度上獲得了薄膜的三維視圖。它包括掃描高強度電子束穿過薄膜表面,形成若干個成角度的二維圖像,並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三維圖像。Kumar說:「這提供了聚合物密度的信息。現在可以找到每立方納米膜的密度,看看聚合物佔了多少,自由空間佔了多少。」

下一步,他們將構成薄膜的納米級結構的圖像數據輸入德克薩斯高級計算中心的超級計算機。研究人員能夠進行大規模的計算機模擬,揭示水通過膜的途徑。

當然,水選擇阻力最小的路徑。但Kumar說,即使是在最薄的膜中,模擬結果也表明,密集的聚合物也能形成阻礙水的結構。因此,研究小組發現,影響水傳輸的主要參數是納米尺度的膜密度而不是膜厚度。滲透性最強的膜密度最小,其密度在整個膜上波動不大。

Kumar說,如果製造商能夠在納米尺度上對其反滲透膜進行類似的評估,並找出如何使用正確的化學和處理技術來製造更均勻緻密的膜,那將使海水淡化更具成本效益。

相關焦點

  • 以色列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高招
    IDE公司全球銷售總監羅尼·克萊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雖然無法透露海水淡化工廠的詳細生產成本,而且公司只能獲取合理的利潤,但是公司持續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創新和尋求有效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確保這3家海水淡化廠的生產成本基本控制在較低水平。
  • 納米木膜淡化海水 或可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
    &nbsp&nbsp&nbsp&nbsp納米木膜淡化海水&nbsp&nbsp&nbsp&nbsp■李 超 董彥均 劉思彬&nbsp&nbsp&nbsp&nbsp「以木材為原料製成的納米木膜
  • 能耗是直接決定海水淡化成本高低的關鍵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 2021年高分子方向首篇《Science》:控制海水淡化膜中納米尺度不...
    反滲透技術(RO) 每天生產近210億加侖的水,佔據了全球海水淡化能力66%的份額,RO在從廢水或其他廢液中回收淡水用於人類和工業用途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合成反滲透膜方面的一些進展為得到高滲透性海水淡化膜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研究發現通過控制內部形態、厚度、全芳香族聚醯胺(PA)活性層的進料表面積可大大提高水的滲透率。然而,目前尚不清楚PA現有的納米級形態與在此類膜中觀察到的高性能有何關聯。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成本不斷下降
    2018年8月,美國能源部(DOE)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其中低容量、高鹽度水(如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滷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1.5美元/每立方米,大容量、低鹽度的海水或者市政鹽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0.5美元/立方米,從而加快該技術的商業化
  • 海水淡化解決「乾渴」問題(科技大觀)
    地球表面70%被水覆蓋,但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其餘97.5%都是無法直接飲用的海水。海水淡化成為化解水資源短缺的一個重要途徑。據聯合國大學的研究數據,全世界目前有超過16萬家海水過濾工廠,每天可生產9500萬立方米淡水,其中近半出自中東和北非。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聚合物薄膜可以阻止鹽的滲透,可以允許水分子緩慢的通過聚合物。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堅硬的、氣孔尺寸嚴格控制具有納米結構的薄膜來增加水的產量,如使用碳納米管或沸石。這些薄膜很難被製成可伸縮、低成本的薄膜。然而,最小的碳納米管制成的薄膜在有效的排除鹽離子的時候還是太大。而製造連續的且薄的沸石片層挑戰性更大。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7-10-13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分離海水中鹽和水的過程。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
  • 海水淡化設備的淡化流程大全
    因此,萊特萊德通過精心的工藝設計生產出的海水淡化設備,利用合理的設備配置來為您降低工程投資和能耗,從而降低單位制水成本,並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就顯得格外重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海水淡化設備的淡化流程吧。1、海水預處理海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細菌和藻類。
  • 科學生活: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水危機」嗎?
    目前,海水淡化設備的安裝以及整體設計是由我們自己完成,不過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的核心材料還需從國外進口。」    王世昌表示,「如果電廠發電後有低溫熱能的話,可以採用蒸餾法。」他同時指出,儘管我國正積極開發和研究淡化海水的各項技術,但畢竟起步比較晚,跟國外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
  • 鄧紅兵課題組太陽能海水淡化納米纖維研究獲突破
    新聞網訊(通訊員徐鵬)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 影響因子:27.398)近期發表我校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鄧紅兵教授課題組與東華大學丁彬教授課題組在耐鹽太陽能海水淡化納米纖維氣凝膠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反滲透則是將海水加壓,使淡水透過半透膜的淡化方法。
  •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科學創新的力度,改進現有海水淡化的技術,將海水淡化作為解決電廠用水的重要手段。 2海水淡化技術概述分析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是把鹽分從海水當中分離出去,使其達到可以飲用標準的技術。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實踐和應用,甚至已經可以進行量產,脫鹽效果較為突出。
  •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 90%反滲透膜需從國外進口
    在曾經的記憶裡,大規模淡化海水成本高昂。據悉,在天津,居民自來水水價是4元/噸,工業為7元/噸,而淡化海水為8元/噸。北京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是否標誌著國內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工業化的地步?  3年後,北京每3人中就有1人可用上淡化的渤海海水。根據國家的規劃,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投產的海水淡化項目,在2016年前後日產量將達到100萬噸。
  •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通常,海水淡化成本由投資成本、運行維護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構成。能源成本約佔總成本的40%,運行維護成本涵蓋維修成本、藥劑成本、折舊、膜更換成本等。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程規模的增長,我國海水淡化成本已明顯下降。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汙染能力等。圖1 反滲透脫鹽過程水電聯產水電聯產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電力聯產聯供。由於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耗電力和蒸汽的成本,水電聯產可以利用電廠的蒸汽和電力為海水淡化裝置提供動力,從而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國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廠都是和發電廠建在一起的,這是當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設模式。
  • 懿華全新NEXED電除鹽技術,顯著降低海水淡化能耗
    2008年,Evoqua美國與新加坡研發團隊合作,將工業界領先的電化學技術方法帶入海水淡化,在實驗室實現了嶄新的海水淡化節能的可能性,並贏得了「新加坡的挑戰」的國家政府的競標,建成了全球第一個NEXED海水淡化中試系統。
  • 35張圖「揭密」海水淡化產業的現實與未來
    2)政策大力支持,電改加速降低能源成本;行業正處爆發臨界點。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通過產業基金、降低運營成本等方式著力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2013年年底,浙江省將海水淡化用電從工業用電轉為農業用電,預計噸水成本下降約1元。各地將出臺電價優惠政策,著力保障海水淡化運營。2015年11月,6個電改配套文件出臺,各地試點放開;電改加速降低能源成本。
  • 青島水務集團百發海水淡化廠生產能耗降低19% 居全國領先水平
    半島網7月30日訊  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淡科技公司獲悉,青島水務海淡科技百發海水淡化廠對原有設備設施進行節能技改,海水淡化生產噸水能耗由4.18降至3.40千瓦時/立方米,較設計標準能耗4.09千瓦時/立方米大幅降低,居全國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