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在為什麼吶喊和彷徨嗎?
近些年,復興地方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到處都是大談特談文化多樣性的優點和存在的必要性,每每一種地方文化地沒落與消失都會被拷問到沉默和反思,仿佛於無形中的你我皆做了惡人一樣。
我也曾為此惋惜,因為在我心裡是希望把它們摹刻在歷史裡,讓喜歡的人有復原的餘地。我卻不會同情甚至期盼它們走進歷史,我之所以能忍受一種地域文化的消無,是因為我看到了它的不為人知的一面。
什麼是地方文化?地方文化的成因是從地理環境和漫長的人文生活裡逐漸萃取出的風土習慣,時刻彰顯著地域性徽記和強烈的排他屬性。這在由多地域性文化組成的國家而言,國勢和諧時或許可以彌合文化間的衝突矛盾,但於國勢衰弱時便意味著「有家無國」。
地方文化在國家活動中,極易以鄉黨的形式抱團,繼而勾結成地方至上主義,在國家陷入政治紊亂的時期,將非常樂於切割和自己無關的利益,譬如說在國家一體需要眾志成城時很容易站出來裡通外國抑或背刺同胞。
地方文化產生的鄉黨亦如宗族文化一樣,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趨利避害的選擇,而一旦依附鄉黨和宗族,就一定會只顧得一宗一姓之人,且常常會侵蝕和掠奪周身一切可及之人物。
為了抵擋一種地方文化的作惡,必然催生出更多的地方文化來對抗,於渾然一體的國家而言就促成了內部的派系鬥爭,仿佛一件完美的瓷器遍布了全身的裂痕,一旦外力加身則整個國家治下的社會將粉身碎骨。
地方文化地興起會加劇國家內耗,思想上的不統一必然導致地方間的行為不一致,得此的差錯便是給予外界力量入侵的空當。
國家四分五裂的時候,地方都將陷入朝不保夕的狀態自然談不上什麼文化,但於國家統一時卻要審慎地看待地方文化,因為國家的社會穩定不意味著人沒有外部世界的風險,實際上無論國家處於什麼程度的興盛上,外部世界都是國家的真正意義上的危機。
在國家的立場之上,消除地方文化盛起的苗頭,有助於全國思想文化的統一,有利於國家長久地發展。此外,文化的統一不是單純地消滅地方文化,而是充分吸收地方文化的精華,去蕪存菁。與此同時,內部富有統一的文化的生命力,可以促進國家在對抗外部環境壓力的自信程度,新的文化多樣性交由內部的統一和外部的多樣來護持文明的活力。
縱然刨除地方文化對國家可能存在的侵害,也要客觀接受非本土地域的人們的真實態度和自身文化的優異程度。沒有一種地域文化是全好全對的,不能為了自己心屬的本土文化發展的自由而肆意侵犯,保證每一位生活在同一國度下的多地域性文化裡的人們的尊嚴,需要有國家同一性質的具有普適性的統一文化的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