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客運航空業有多「慘」

2020-08-29 冬棗視角

我家離上海虹橋機場,駕車大約25公裡。疫情之前,我家上空,各大航空公司的飛機來來往往,好不繁忙。但現在,從早到晚,我偶爾會看到一架飛機在空中孤獨地飛行,天空徹底失去了以往繁忙的景象。

虹橋機場

根據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 商務出行受阻。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商務出行,對方都不好接待商務拜訪,談判等。你說,我去拜訪一下您,對方說,還是不要來了,你到達後,首先需要先隔離14天才能見面。說到這,你說你還去嗎?所以,商務人員無法出行,也就沒有航空需求。
2. 探親訪友出行受阻。原因和上面一樣,各地都需要外地拜訪人員先隔離14天,你才能在拜訪地自由活動。
3. 旅遊出行受阻。雖然有些景區已經開放,但主要是當地人去遊玩,沒有航空出行需求,而外地團也因為落地後的隔離需要,無法成行。
綜合以上原因,客運航空需求非常少,你說客運航空業慘不慘!

虹橋機場內景

那麼,客運航空業什麼時候能恢復呢?
據估計,航空業初步恢復要等到三月中下旬,最遲四月底將全面恢復。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隨著疫情控制的持續以及醫療的不斷投入,全國每日治癒數已遠大於新確診數,早晚有一天確診數會歸零,已確診的患者也將全部治癒出院。
其次,天氣轉暖,溫度上升,各地春意盎然,病毒活性將下降,人的陽氣上升,這些都有助於疫情的控制。
最後,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各地確診數多日為0,並且「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國家將取消疫情控制期間的各項管控措施,人流、物流全面恢復正常流動。
希望航空業儘快全面復甦,天空重新繁忙。

你覺得三月中下旬客運航空業會復甦嗎?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見解。

相關焦點

  • 「天空女皇」波音747退場 全球客運低迷 航空業靠貨運救市
    ,今年7月17日,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無預警宣布:「由於疫情經濟前景看衰,歐洲航空業的復甦最快得等到2024年才有機會重返疫前運量。」因此在營運成本的撙節考量下,英航決定將於當日開始「即刻汰除旗下31架波音747的客機機隊。」
  • 4家航司破產、國際客運下降84%,美國民航業疫情報告觀察
    疫情已在全球導致多家航司進入破產程序疫情爆發至今,美國已有4家航司申請破產重組或停止運營,本月底,ExpressJet可能成為第五家面臨破產的本土航司。>與中國情況類似,疫情下美國航空貨運的狀況明顯要好於客運。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從去年12月到現在,如果說要挑選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衝擊最大的行業,那麼旅遊和航空業無疑是最慘的行業,沒有之一。我上一次坐飛機是過年的時候。大年三十的時候從上海飛回老家,但年還沒有過完我就感覺疫情的發展可能遠比想像的要更猛烈,因此改籤了提早回上海的航班,在春節還沒過完的時候就回到了上海。
  • 疫情期間的世界航空業救星:隨心飛
    最近東航的周末隨心飛產品著實火了一把,如一把火炬點亮這個航空業寒夜,引來各形各色的人關注。產品雖然有限制性,但是無法掩蓋住自身的魅力,就連平常飛行需求不高的旅客都「蠢蠢欲動」,思考是否該入手,可見隨心飛產品真的走進了許多旅客的內心。這是一款有溫度有感情的產品,正如它照亮了復甦中的航空業,同時也如傳遞火炬一般傳給了下一個火炬手—海航。眾所周知,海航更需要也更有能力接任下一位火炬手。
  • 空姐下海,機長送外賣,被疫情肢解的航空業何時才能度過寒冬?
    華爾街的美國精英,更是悲觀預測直到2023年,全球的航空業才會有復甦的跡象。受到疫情的影響,泰國的航空業從今年四月份開始經歷了長時間的停擺。這也是這次疫情中航空業溫情的一面。空服組織Krew Konnect創辦人Brenda Orelus表示疫情會導致航空公司不斷裁減人員,以維持自己正常的開支,但是航空業的「冬天」總會有過去的一天。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美媒:中國為全球航空業的暫時性復甦發揮著重大作用
    北京國際航班將逐步恢復直航為嚴控首都疫情輸入風險,自3月23日開始,入境北京的所有國際客運航班被分流到指定第一入境點,接受檢疫符合條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截至9月1日,已有511個國際客運航班被分流到第一入境點。
  • 旅遊業巨虧3000億美元,重創之下航空業何時才能復甦?
    早在今年3月24日的預測中,航空運輸協會(IATA)就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收入損失將達到2520億美元。在4月14日的預測中,損失則上升至3140億美元,2020年客運總收入將比2019年下降55%。
  • 目前全球航空業的現狀——慘
    全球的航空公司、機場、旅行社和其他旅遊和航空業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艱難生存。全球航空業正處於嚴重危機之中,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恢復。在危機期間,一些航空公司可能會倒閉。其他公司則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業務,以適應未來的發展。目前,航空公司只能執行最初計劃的一半航班。
  • 國際航協:疫情將導致全球航空業全年損失4190億美元 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 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為全球航空業造成史無前例的打擊。9月8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從2020年服貿會「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了解到,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9月訪港旅客同比跌99.7% 國泰年內客運力難達疫情前10%
    ,香港旅遊業和航空業持續受到打擊。林紹波預期,2020年年底前僅會營運疫情前10%的客運運力,整體2021年的客運運力仍會低於正常水平的50%。2024年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國泰航空表示,在「研發中的疫苗有效、並能於2021年夏季在主要市場廣泛採用」 的最樂觀假設條件下,預計2021年上半年將營運疫情前水平約25%的客運運力,並期望航空客運市場於2021年下半年逐漸復甦。
  • 疫情更新|飛機沒地兒停了:60多家航司全線停飛 14家機場暫時關閉
    ,多家航司停場機隊,這給航司帶來了新的難題——尋找停機位。(以下視頻圖片均來自推特網友和Business Insider)  根據Cirium的數據,截至3月25日全球約有6600多架飛機被停飛,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  1. 法蘭克福機場  近日,有網友在推特上分享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停滿飛機的視頻,除候機樓廊橋機位外滑行道上也停滿了暫停運營的客機。
  • 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資料圖片後疫情時代,隨著航線的恢復、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目前,全球航空業已有回暖之勢。9月15日,中國民航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全行業的8月運行數據: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的3/4。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但不容忽視的是,如此規模和長時間的航空客運停擺,不僅對於有必要出行需求的旅客帶來了極大困難,而且對本土航空業更是災難性的打擊。面對這筆迄今為止航空業最大規模的併購項目,資產巨額減值縮水在所難免。對於國際客運來說,在各國解除或放鬆人員防疫措施前,都很難有實質性的旅客運輸量增長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 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拉丁美洲成為航空業受疫情衝擊最嚴重地區一直以來,由於各地區航空業對全球行業影響的權重不同,大家的聚焦重點都在亞洲、北美以及歐洲地區。試圖從這些地區的政策變化、行業表現來總結與分析全球的運行態勢。但是,拉丁美洲的個別國家的航空業成為受本次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地區。
  • 國泰9月載客量同比銳減98.1% 預計2021年客運運力低於疫情前的50%
    由於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香港及多個巿場實施旅遊限制及檢疫措施,集團月內因應需求疲弱而繼續大幅削減運力。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在九月份合共載客四萬七千零六十一人次,較2019年同月下跌98.1%,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減少97%。乘客運載率下跌48.8個百分點至24.9%,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則下跌91%。
  • 大嶼山困局:港龍停運,國泰大裁員,香港航空業如何飛出陰霾?
    10月21日,香港國泰航空宣布削減8500個就業崗位,旗下有35年歷史的港龍航空即時停止運營,紅色「Cathay」永遠留在了大嶼山。疫情之下,幾乎壟斷香港航空業的巨頭國泰航空如今舉步維艱。今年9月,疫情打擊下的大嶼山機場幾乎停擺,前九個月客運量僅有860萬人次,同比減少84.5%。隨著國泰旗下港龍航空停飛,香港航空業的競爭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面對大灣區另兩座超級城市廣州深圳的激烈競爭,香港航司又該如何破局?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
  • 鄭州到芬蘭赫爾辛基定期客運航線10月12日啟航
    ,會上正式宣布由吉祥航空運營的鄭州-赫爾辛基定期客運航線將於10月12日啟航,這是今年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民航企業新開的首條洲際航線,也是「豫芬合作」框架下雙方邁出的堅實一步,對於加強河南與芬蘭及北歐各國之間的經貿文化交流、提升河南對外開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內幕故事:疫情下悲慘的全球航空業(下)
    編者按:新冠疫情的蔓延暴發,讓全球航空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篇翻譯自《衛報》的長篇文章,原標題是Inside the airline industry's meltdown,作者Samanth Subramanian在文中進一步揭示了疫情下全球航空業的悲慘現狀。這是本系列文章的下篇,文章簡述了全球航空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同時對全球航空業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