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首個乳腺癌免疫治療藥物獲批!阿特珠單抗,讓最兇險的三陰性...

2020-11-29 騰訊網

近日,FDA加速批准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聯合nab-紫杉醇(Abraxane),用於一線治療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PD- L1陽性三陰性乳腺癌

阿特珠單抗

阿特珠單抗是FDA批准的第一個PD-L1抑制劑,也成為首個針對乳腺癌的免疫治療方案。

紐約西奈山乳腺癌專家艾米·鐵斯登博士稱,這是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研究作者彼得·施密德博士此前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免疫療法首次在如此難治的乳腺癌中起作用,對乳腺癌患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阿特珠單抗是羅氏旗下基因泰克研發的一種針對PD-L1的單克隆抗體。PD-L1是PD-1的配體,因此,阿特珠單抗算是納武利尤單抗(Opdivo)、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等PD-1抑制劑的「近親」,其機理同樣是阻斷PD-L1/PD-1的相互作用(免疫逃逸),讓免疫系統重新識別並殺死癌細胞。

此次批准基於一項名為IMpassion130的III期臨床試驗。IMpassion13納入了來自41個國家的902名患者,其中369名患者為PD- L1陽性。研究的主要終點是PFS和OS。結果表明,在PD- L1陽性的患者中,中位PFS從5.0個月提高到7.5個月,中位OS從15.5個月提高到25.0個月,提高近10個月。

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被稱為最兇險的乳腺癌,約佔乳腺癌的10%~20%。這類乳腺癌之所以難治,是由於缺乏乳腺癌治療最常見的三個標記物: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這意味著,它對常規的內分泌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均無效。而化療的效果也難以令人滿意。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求新的有效治療方案。

由於缺乏治療靶點,以及組織學分級和侵襲性高,三陰性乳腺癌相較其他亞型乳腺癌預後差得多,且其多見於絕經前的年輕患者,故也被稱為「紅顏殺手」。2013年,青年歌手姚貝娜正是因它英年早逝。

基因泰克首席醫療官

桑德拉·霍寧

「阿特朱單抗聯合nab-紫杉醇顯著提高了PD-L1陽性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水平,對於該類乳腺癌患者具有重大意義。這將改變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方式。」

阿特朱單抗的獲批史

(2016年5.18首次批准)

不過,阿特珠單抗目前尚未在國內上市,並且價格不菲,每月的費用約為13400美元。我們期待它儘快進入國內,造福更多國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讓人頭痛的三陰性乳腺癌,有哪些新的治療手段嗎?
    、孕激素受體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不表達的一類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兇險的一種亞型。 三陰性乳腺癌既對最常用的內分泌治療無效,也無獲批的HER2靶向治療藥物可用,治療方式十分有限。 中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三陰性乳腺癌可能的新靶點——膜突蛋白(MSN),給新藥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PD-L1陽性的晚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採用免疫治療聯合化療。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
    這些藥物聯合化療改善了PD-L1陽性、一線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並且,在探索性分析中,使用阿特珠單抗的總生存期也得到有效改善。派姆單抗的總生存期數據尚不成熟。 PD-L1測試挑戰 關於PD-L1最佳的檢測方法,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在乳腺癌和其他腫瘤類型中弄清楚。對於三陰性乳腺癌,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任何可能成為早期靶點的藥物。
  • 乳腺癌免疫治療及免疫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雖然在乳腺癌診治方面已取得巨大進展,但對於晚期乳腺癌患者,目前常規治療方案的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藥物治療的晚期TNB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13個月。近年來,針對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逐漸增多,雖然乳腺癌被認為是弱或中等免疫原性的腫瘤,但研究發現,免疫治療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也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靶向程序性死亡受體1(PDCD1,也稱PD-1)和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CD1LG1,也稱PD-L1)的抗體。隨著各種PD-1/PD-L1抗體的獲批和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發現,對於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三陰性乳腺癌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當前最廣泛使用的ICIs包括PD-1及其配體PD-L1的抑制劑、以及CTLA-4抑制劑。與其他亞型的乳腺癌相比,TNBC的一些特徵可能使其對免疫治療的響應更佳。首先,已有研究顯示高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水平的患者經ICIs治療的預後更好,而TNBC患者有更多的TILs。
  • 羅氏旗下ADC藥物赫賽萊(R)獲批 為早期乳腺癌治療帶來新決策點
    作為全球獲批的單藥治療實體瘤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同時也是 HER2靶向 ADC 產品,此次赫賽萊®的獲批,豐富了我國 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輔助治療手術後仍有殘存病灶強化輔助治療的選擇,讓這部分高危復發風險的患者離治癒更近一步
  • 三陰性乳腺癌(TNBC)重磅!默沙東Keytruda+化療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
    2020年05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公布了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III期KEYNOTE-355研究(NCT02819518)的陽性結果。
  • 阿特珠單抗聯合化療衝擊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化療一直是這類肺癌的標準療法,但效果並不理想,患者的整體生存期(中位數)僅有10個月。阿特珠單抗是一種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新型藥物,能抑制PD-1/PD-L1蛋白,從而激活體內T細胞對抗癌症。初步臨床試驗發現,阿特珠單抗聯合化療共同使用可能改變患者存活率。
  • 羅氏腫瘤免疫創新藥泰聖奇在華正式獲批
    今天,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羅氏旗下重磅腫瘤免疫創新藥物泰聖奇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這是泰聖奇在中國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標誌著羅氏在中國正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泰聖奇 (英文名 Tecentriq ,通用名: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化療是全球第一個、且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免疫療法,也是超過30年來第一個被證明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明顯獲益的創新藥。
  • ESMO2020:TIL和PD-L1狀態改善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結局
    分析的目的是驗證在第2個周期的第1天(d1c2)的第1個治療周期後,存在40%或更多的sTIL作為pCR的預測。 從260例可評估pCR的患者中收集的基線患者樣本表明,免疫細胞PD-L1 表達在3個組之間均保持平衡。 在d1c2,總人群中33.7%的患者sTILs達到或超過了40%。
  • 王殊教授: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免疫治療——機遇、挑戰與相關思考
    在9月21日的乳腺癌專場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殊教授就《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免疫治療——機遇和挑戰》做了精彩報告。腫瘤瞭望特將講課內容及其對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觀點進行了整理,供讀者學習。,尤其對於三陰性乳腺癌(TNBC)和HER2+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藥敏平臺的篩選作用可以指導後續治療。
  • 知己知彼 優化免疫治療策略——乳腺癌免疫治療現狀及進展
    表1  PD-1/PD-L1抑制劑用於三陰性乳腺癌治療迄今為止,已有多項針對PD-1/PD-L1抑制劑用於乳腺癌治療的研究報導。a)PD-1/PD-L1抑制劑用於三陰性乳腺癌KEYNOTE-012研究中共納入27位PD-L1陽性的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這些患者此前因轉移性疾病接受過2~9線不等的治療。
  • 阿特珠單抗治療NSCLC:不同情況該如何正確進行給藥
    2020年5月18日,阿特珠單抗獲批,用於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在該試驗中,研究人員將549例IV期NSCLC患者(包括有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患者)進行隨機分配,分別接受每3周1次1,200 mg阿特珠單抗治療(n = 286)或最多4至6個周期的鉑類化療(n = 263)。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雪上加霜的是,三陰性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10%-16%,發病年齡較非TNBC小,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快,死亡率高,目前無針對TNBC的系統的治療指南,沒有個體化治療方案,哪種藥物對三陰性乳腺癌反應較敏感也尚不清楚……三陰性乳腺癌這麼遭人「恨」,難道真就沒人「整治」得了它?
  • 小細胞肺癌迎來新一線療法 阿特珠單抗再下一城
    近年來,肺癌靶向治療如火如荼。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奧希替尼(AZD9291)等靶向藥物的應用,讓肺癌預後顯著提高。免疫療法在肺癌治療領域也有重大突破,PD-1抑制劑已替代化療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新選擇。不過,相對「小眾」(約佔15%)的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卻沒有那麼幸運。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以HER2為靶點的藥物根據作用機制不同,我們可以應用的藥物有: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奈拉替尼、T-DM1、DS-8201、圖卡替尼。當面對一個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藥物這麼多究竟該怎麼選?目前國內外指南對於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均推薦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雙靶方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內科嚴穎教授提出一個理念:分層管理。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尚無內分泌及靶向治療方案,臨床表現為侵襲性最強,易復發轉移、結局差特點,缺乏可精準打擊的「靶點」,依然是「最毒、最兇險」的乳腺癌,儘管對化療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經過常規化療後預後仍較差,文獻報導III~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13%,仍需進一步探討精準治療的方案。
  • 一物降一物,「癌中戰鬥機」三陰乳腺癌終於遇上對手了
    一、史上最囂張的乳腺癌 乳腺癌是目前咱們國家生存率最高的一種癌症,但是它的家族中偏偏有個「奇葩」——三陰性乳腺癌。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都顯示陰性,沒有表達,因此稱其為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被稱作「乳腺癌中的戰鬥機」,在所有乳腺癌中,它是最難治的。
  • ...Keytruda(可瑞達)獲美國FDA批准,治療PD-L1陽性三陰性乳腺癌...
    2020年11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腫瘤表達PD-L1(合併陽性評分[CPS]≥10)的局部復發性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三陰性
  • 重磅!「中國方案」為三陰性乳腺癌輔助治療開啟新篇章
    乳腺癌中最「毒」的亞型據介紹,作為乳腺癌中最「毒」的一種亞型,三陰性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佔比達到15%-20%,其惡性程度在所有乳腺癌亞型中也最高。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的三個重要基因: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HER2均表達為陰性,致使內分泌治療或抗HER2靶向治療的方案對之療效甚微。
  • 徐兵河教授:晚期乳腺癌內科治療進展(二) | 2019 CCO
    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研究進展 CLEOPATRA是一項III期研究,2015年發表在NEJM雜誌上的結果顯示,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對比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可顯著提高HER2+晚期乳腺癌的OS,兩組的中位OS分別是56.5個月和40.8個月,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可作H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