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教育孩子也需要有付出,才能有收穫

2020-12-05 騰訊網

說到兒童,我們經常從小都會聽到這麼一句話: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將兒童比喻為花朵,可以看出兒童未來的發展趨勢。而讓花朵能夠健康的成長,父母教養方式至關重要。

童年作為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礎階段,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家長工作都很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更別說教育了。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希望父母多陪自己的,但是家長們卻因為忙碌和高壓力的工作以及高消費,無法好好地陪伴著自己的孩子。這在孩子內心多少都會留下一些傷心、沮喪、難過的心理,即便是長大成人之後在回憶童年時光的時候會感覺有些難受。

孩子長大之後肯定要離開父母、離開家,面對著社會上複雜的人際關係,孩子健康的交際心理尤為重要,而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孩子交往焦慮和學習焦慮的重要因素。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偏袒,尤其使孩子產生自私、任性、刁蠻的性格。

同時,孩子也有可能因為過於依賴父母,缺乏必要的鍛鍊,對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認識不足,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的能力和學習產生否定。而父母若是經常對孩子的話語、行為進行拒絕,則容易使孩子在交往的時候產生膽怯、不自信的心理,說話十分小心翼翼,深怕受到他人的指責,甚至導致個性變得自卑,所以,作為家長需要給予自己孩子多點支持與肯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成語我們都聽過,從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看出就是:不管種什麼,都是種什麼,得什麼,沒有相應的付出,哪裡會有收穫呢?

我們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總不可能種芝麻,得西瓜吧?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從生下來的那刻起,什麼都不懂,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是色彩斑斕、讓人欣賞、極具價值的畫像,還是沒有條理、雜亂無章的雜畫,這就需要我們成人的正確引導,尤其是作為啟蒙教師的父母,更需要從小培養孩子。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時候不需要過多的教育,即便現在什麼都不懂,等孩子大一些之後自然就會懂了。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沒有引導、沒有教育,當孩子逐漸長大的時候,已經養成了各種習慣,要想改正過來是非常難的。

有關研究可以發現,從「零歲」開始教育的孩子長大後比其他未接受教育的孩子,頭腦更為靈活、極具創造力和創新力,尤其是注意力相對較高,這也就難怪會有「胎教」這麼一說了。

眾所周知,我國著名鋼琴家郎朗能夠取得現在卓越的成就,其實離不開他父親的從小培養,他父親為了培養他甚至連工作也辭掉。即便在培養的過程,小郎朗承受了很多苦,可不經歷「風雨」,哪來「彩虹」呢?也正是在郎朗父親的耐心和堅決培養下,郎朗成為了著名的鋼琴家。

試想一下,如果一棵小樹要想成長為參天大樹,那麼則需要有牢固的根基,其樹根必然深入地下。對孩子教育來說,同樣如此,從小開始教育對孩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相關焦點

  • 我有一個小院,帶娃種菜兩不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驚喜不會輕易降臨,只會給有準備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這一點點等待又算什麼。種瓜得瓜小院裡種了很多瓜,黃瓜、南瓜和甜瓜。黃瓜長勢最好,每天都能摘好幾根,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摘了就吃,還是小時候的味道。皓哥想吃甜瓜,老公特意買來種子,讓他自己去種植去管理。澆水、拔草、觀花、摘瓜。收穫的喜悅想必皓哥會終生難忘吧。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教你一個「種豆」得大山雀的方法
    大山雀性情是很膽大的,不怎麼害怕人類,它是很有名氣的鳴禽和觀賞鳥。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小生教你一個種豆得大山雀的方法。我們都是愛護鳥類的,我們不能捕捉鳥類。我這個辦法可以讓大山雀住在你家裡,自由自在的,你也能天天見到它。
  • 《墨菲定律》:種下什麼,就收穫什麼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朋友種下的是抱怨,慘澹,可憐,不快樂,不幸福,收穫的自然是相應不好的結果,這大概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解讀吧!正如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你種下的是什麼,得到的就是什麼。同理,你想要什麼,就要先種下什麼。如果你覺得生活給了你不想要的樣子,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不喜歡現在的自己,那麼你就應該好好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找找問題了。
  • 帶著情緒教育孩子怎有效果?關掉「鯊魚音樂」,才能有效教育孩子
    即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他們想要表達什麼。結果就是我們沒能給他們最好的回饋。換句話說,鯊魚音樂妨礙了我們這一刻對孩子的管教。這樣對孩子進行管理,是很不利於孩子成長的。1.「鯊魚音樂」妨礙了我們教育的目的鯊魚音樂的壞處在於,它妨礙了我們去進行有目的性的教育,使我們無法隨時保持孩子們所需要的樣子。它讓我們變得不願意接納,變得逆反起來。
  • 「犧牲式教育」為何得不償失?孩子是重心,但父母該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為孩子犧牲,讓孩子明白,固然讓孩子更懂得父母的付出,但是也同時也給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相比於其他的父母這一類的父母有什麼特點呢? 3.沒有安全感的父母 不僅孩子需要安全感,其實我們的父母也需要。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會慢慢落後於正處在成長期的孩子,他們不再是孩子追尋的偶像了。有的父母基於安全感的缺失,希望通過這種教育拉近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 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婷婷隨筆本文約761字,閱讀全文需要2分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上小學時就對這句話記憶特別的深,因為,知道了要想得到,那就必須得先付出,知道這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就得努力地去爭取。爭取得來的東西才會更加珍惜,因為知道這是來之不易的。
  • 置身群體之中的人類個體才能找準成長方向和生命旅程的價值和意義
    成長源自被教育個人成長方向源自被引領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在中國的孩子學會了講普通話、寫方塊字,生活在美國的孩子學會講英語、寫ABC......個人知識智慧「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有教就有、教什麼就會產出什麼,比如儒家文明教導人民仁善、中國教育教孩子們愛中國、美國教育教孩子熱愛美利堅。每個人生命中姓甚名誰幾乎都是被教育引領的結果,而如果沒有教育引領任何人都不可能自己成才。
  • 人民日報推崇的《九大教育法則》(為孩子收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特定的生長軌道,能飛多高走多遠,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掌握專業的教育方法,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讓養孩子變得簡單可靠。 人民日報推薦的《父母教育應該知道的9大教育法則》,我們一起學習。
  • 成為一個人:羅傑斯的付出與收穫
    卡爾·蘭塞姆·羅傑斯(1902-1987)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心理諮詢師,他創建的 」當事人中心」心理療法已成為心理諮詢方法中最有成效也在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的一種方法,他開拓性地將有效人際溝通原則運用於解決團體衝突和國際衝突,將心理諮詢這一原本局限於精神病學和精神治療的方法擴展到所有助人的職業如教育、神職、社會工作等等之中,使得心理諮詢成為一種旨在幫助人更好地成長的職業
  • 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怎麼辦?別擔心,掌握職場必殺技你也能逆襲
    閨蜜家的孩子今年畢業,找的工作是汽配廠質檢工,專業對口,操作難度不大,待遇也不錯,就是一天12小時的兩班倒作業,工時長孩子總喊累,這讓一家人有了分歧:到底是應該趁年輕多賺點錢呢?還是換個相對輕鬆,但是收入一般的工作?
  • 孩子成長不可逆,家庭教育需要從什麼道理開始?個人品德第一位
    無論是公費還是自費,供孩子花了大力氣培養出來的留學生就是這樣的素質,家長們是否也應該想想,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她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起到「品學兼優」的真正的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僅僅有了好成績就能夠代表一切。比如跑步不戴口罩的那位她曾經是中國的學霸,之後考上了澳大利亞的名牌大學,並取得國籍。得以入職著名企業。
  • 佛說一切果報都有前因
    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行善業則得善報,行惡業則得惡報,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世間因果無非自作自受。從因入手方能成就菩提。
  • 智能教育機構選擇紅杉樹智能英語 讓付出更有回報
    智能教育機構選擇紅杉樹智能英語 讓付出更有回報時間:2020-11-17 15:52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智能教育機構選擇紅杉樹智能英語 讓付出更有回報 教育作為國之根本,近年來受到了諸多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智能教育方向。
  • 教育專家推薦:6部超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疫情期間陪孩子看看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漫長假期,學生在完成網課之餘,不妨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幾部超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休閒娛樂的同時學習做人的道理。富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您又陪孩子看過幾部呢?下面是教育專家所推薦的6部極具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快去陪孩子一起看看吧!
  • 如何讓孩子逛博物館更有收穫?來聽「變色龍」怎麼說→
    博物館是許多注重教育的家長們愛帶著孩子逛的地方,但孩子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家長們的知識儲備又不夠全面,常面臨著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如何讓博物館之行不再只是走馬觀花呢?「變色龍博物館研學」入駐曹家渡啦!
  • 讀《蒙田隨筆》的教育精句,這些妙語對父母教育孩子非常有用
    他們也受不了他汗流浹背,滿身塵土從操練回來,有熱喝熱,有冷喝冷。……因為你若要他具有男子漢氣概,別無良策,……讓他處於曠野,四周草木皆兵。(賀X拉X斯)]教育人王福明說:現在的家庭教育,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一部分長婆婆爺爺外公外婆教育晚輩就非常溺愛孩子,生怕孩子吃苦受累了。
  • 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那麼如何讓孩子面對困難,自己解決?以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呢?《小黑魚》這本內容豐富,文字簡單明了,寓意深長的繪本將告訴我們答案。本文將從繪本的創作者,繪本風格、特點以及這本書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和親子共讀啟發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啟發。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擁有自閉症孩子,我們將比普通父母付出更多,我們將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也會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但往往找不到方法,勞而無獲,忙而無功,這讓我們氣餒,也讓我們對未來焦慮但唯有面對才能真的是改變,正如霍金所說「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我們勇敢面對。
  • 教育專家推薦的8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
    大家好,歡迎關注【教育清流】,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教育專家推薦的8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每部電影都會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家裡有中小學生的,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看懂了受益終生。一部好的電影,會讓人在觀看之餘,進行深刻的思考,從中收穫知識、力量、感動等。還有一些電影非常有教育意義,對育兒有幫助,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比如去年很火的電影《狗十三》,講述的就是青春期女孩的成長曆程,家長通過電影可以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孩子通過電影可以明白成長必經的過程,更懂得珍惜現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