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電影名譯成中文的時候,有哪些講究?

2021-01-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譯名是觀眾接受外國電影的第一步

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電影院裡可選的電影越來越多,國產電影和外國電影同時放映,好電影與爛片混雜在一起,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不得不在觀影之前做一番細緻研究。如此看來,電影的名字便是它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能夠引發觀眾許許多多合理的遐想。

所以,一個好的電影名字就顯得尤為重要。抓人眼球、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影名,更容易調動觀眾觀影的興趣。面對這樣的電影名字,好奇心就像一群螞蟻,把觀眾的期待轉變成心中的痛癢,非得要去一睹為快不可。好的電影名字,無疑會讓電影錦上添花,而有些劇情原本十分精彩的電影,則因為不太理想的名字而減掉了一些光芒。

給外國電影翻譯個好片名尤其重要,應該引起足夠的注意。

大多數中國觀眾在欣賞外國電影時,仍然需要藉助翻譯,在電影畫面和譯文字幕之間的完美銜接中觀看觀影、理解電影,或多或少地尋找到某種共鳴。電影譯名就是電影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最初面貌,是在觀眾眼前和心中的第一次亮相,於是就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觀眾在理解中文電影名時不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能夠直接捕捉到名字所傳遞的關鍵信息,而外文電影名字就不得不穿上中文的外衣,脫胎成中國觀眾熟悉的模樣。

多年以來,外文電影在電影公司和譯者的共同努力下,越發靠近中國觀眾。這其中當然不乏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它們的名字令人耳熟能詳,甚至拍手叫好。究其原因,除了電影本身足夠精彩之外,電影名字也大都擁有自己的特色,要麼讀起來朗朗上口,要麼名字本身就飽含寓意、深意,甚至詩意。

例如,由羅伯·萊納執導,瑪德琳·卡羅爾、卡蘭·麥克奧利菲主演的影片《Flipped》中文名字被譯成了《怦然心動》,既十分契合電影的劇情,又令人眼前一亮,仿佛男女主人公青春靚麗的面孔和初戀的甜蜜、溫暖,一下子在觀眾面前鋪展開來。

▌ 《怦然心動》海報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令人感到驚豔的電影譯名多不勝舉。其實,這些電影譯名帶給觀眾的意想不到大都來自於譯者的有意為之,雖有意但又不刻意,而是依據電影的原名、劇情和主旨等諸多因素提煉而來。電影譯名既體現出了原名的深意,又體現出譯者的良苦用心。

在看到待翻譯的電影名字時,譯者並非馬上就著手按照字面意思進行翻譯,以避免得到的譯文過於淺顯。因為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只呈現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會讓人忽略了文字背後隱藏的內涵。所以,譯者一般都會先去觀看電影,從頭到尾細緻研究一下電影的臺詞和劇情,分析電影的主旨和思想,建立起對電影全面、立體、深刻的理解之後,才會著手翻譯電影名。從這個角度而言,電影名翻譯與書名翻譯的過程頗為類似。譯者先做一名合格的觀眾,之後再重返譯者的身份。譯者利用各種翻譯策略,在極少的文字空間裡最大限度地呈現電影的信息,高度濃縮和概括,又要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留下空白和懸念給觀眾,並讓電影去把空白填滿,把懸念解開。

電影名字翻譯除了要充分地達意,也要足夠豐富地傳味,達意能讓觀眾大體把握電影的內容,而傳味則可以讓觀眾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電影的風格。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譯者在處理外文電影名翻譯時,通常會採用如下幾種方法:直譯,即嚴格遵循原文進行「字對字」翻譯;意譯,即不拘泥於原文,根據意思進行翻譯;音譯,即將電影名字的讀音按照對應的漢字寫出,作為電影的譯名;自由翻譯,即脫離電影原名,根據譯者對電影的整體把握得到一個電影譯名。

對於直譯和音譯而言,譯文本身受到原文的局限性較大,譯文的精彩程度完全取決於原文的精彩程度,譯者可以發揮的空間也較小。例如,梅爾·吉勃遜執導,梅爾·吉勃遜、蘇菲·瑪索等主演的電影《Brave heart》,中文譯名為《勇敢的心》,就屬於完全的直譯;電影《洛麗塔》(Lolita)和家喻戶曉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電影都是採用的音譯。電影的經典成就了這些通過直譯得來的電影譯名,讓它們也擁有了閃亮的光芒,成為觀眾口中常常提起的名字,也成為了觀眾心中時時翻湧的感動。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電影之所以膾炙人口,更多得益於故事本身的魅力。

▌ 《哈利·波特》第七部(下)海報

意譯自由翻譯為影片增光彩

由於意譯和自由翻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文的局限性,給了譯者更大的發揮空間,譯者也就擁有更大機率覓得令人眼前一亮、拍手叫好的電影譯名。自由翻譯並非完全脫離於電影名,僅憑藉譯者的理解得到電影譯名。

一般情況下,譯者都會首先考慮在原文的基礎上發揮,通過增補、刪減意思,類比等方法讓譯名表達更完整,意義更豐滿,這就屬於意譯的範疇。

自由翻譯跳出電影原名的框架,而是著眼於整部電影,把整部電影的情節和思想當作「原文」,在此基礎上進行翻譯,廣義上講,這也屬於意譯的範疇。

譯者在很多時候似乎都不太甘心被電影原名所局限,不想戴著這重重的枷鎖,但也不會完全把枷鎖扔掉,因為枷鎖本身也是電影主創團隊精心打造的烙印。所以,譯者會最大限度尋求與這種枷鎖的和諧共榮,儘可能以最舒適、優雅的姿態來跳舞。意譯無疑給譯者創造了這樣的條件,既不遮蓋電影原名的光彩,也能彰顯譯者添加的韻味。

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些通過意譯得來的經典電影譯名,探析它們的巧妙之處,感嘆譯者的妙手偶得。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2006年12月15日上映,2020年7月20日在中國大陸重映。父子溫馨的勵志主題顯然能夠打動大部分觀眾的心,而男主角在身處逆境時始終保持著勇敢追求幸福的勇氣,給無數經歷類似時光的觀眾以力量和感動。

▌ 《當幸福來敲門》海報

該影片取材於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真實故事。這部電影原名為「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意思是「追求幸福」,譯者出人意料地將其翻譯成「當幸福來敲門」,一下子就讓電影名字變得更生動起來,這也跟男主人公克裡斯在經歷一系列生活的挫折和考驗之後獲得命運的垂青、得到一次寶貴的實習經驗的情景十分契合。幸福在看似走投無路的時候出現,叩響了克裡斯的生活之門,其實幸福一直都沒有離開,因為克裡斯一直都相信幸福的存在。

科幻電影《千鈞一髮》,由安德魯·尼科爾執導,伊桑·霍克、烏瑪·瑟曼主演,上映於1997年。該片講述了在基因決定命運的未來世界,基因存在缺陷的文森特通過和傑羅姆交換身份來實現自己的宇航夢。但是在任務前夕,主角所在的公司卻發生了一樁兇殺案,主角因為在公司內遺留了一根毛髮而被人懷疑。自己重達千鈞的人生夢想,一瞬間就系在那一根小小的毛髮上了。

▌ 《千鈞一髮》海報

這部電影名為「Gattaca」,英文中其實並沒有這個單詞,主創團隊給這部電影命名的靈感來自於脫氧核糖核酸(DNA)。我們在中學生物課上曾經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脫氧核糖核酸的鹼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對應的四種脫氧核糖核酸也可用這四個字母表示。一個DNA片段的單鏈結構可以表示為比如「-G-A-T-T-A-C-A-」,兩個單鏈之間相互連接,就形成了DNA的平行反向雙螺旋結構。因為這部電影主要講基因對未來的影響,因此採用了這樣的片名。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翻譯,就會類似於《鳥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腺嘌呤》或《嘌呤嘧啶組合》的名字,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譯者根據電影內容,將「Gattaca」處理成「千鈞一髮」,也暗喻了在故事中,人生都決定於可以顯示DNA信息的毛髮上,既提要了劇情,又涵蓋了影片主旨,可以說是明智之舉。

類似的意譯電影名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電影《Ghost》的字面意思為「鬼」,被意譯成了《人鬼情未了》;電影《La La Land》中的「La La」是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中的「la」,用來代指音樂,而「Land」本義是「土地」,該電影被意譯為《愛樂之城》,就顯得既大氣又有美感;娜塔莉·波特曼在少女時代出演的電影《Léon》,按照字面意思來翻譯,電影名應譯為《萊昂》,顯得過於平淡,譯者根據電影內容大膽地將其譯為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令人不禁拍案叫絕,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

▌ 《這個殺手不太冷》海報

電影《Scent of A Woman》名字的字面意思為「一個女人的香味」,譯者將其意譯為《聞香識女人》,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 《聞香識女人》海報

電影譯名的光芒不只是電影本身所賦予的,同樣也離不開譯者貢獻出的智慧。如果說電影和電影原名是一株盛開的花,那麼,譯者的魔法就是讓這株花開得更芬芳、更豔麗,而直譯、意譯、音譯和自由翻譯等翻譯策略則是譯者手中的魔杖。

相關焦點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五個中國人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五個中國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的中國正在醞釀成立中國共產黨,陳獨秀、李大釗兩位共產黨的創始人在北京讀過此書的英文版,深為讚嘆,二人都認為應當儘快將此書譯成中文。戴季陶在日本留學時,曾買到一本日文版《共產黨宣言》,亦打算譯成中文,那時的戴季陶思想頗為激進,傾向於共產主義。但他細細看了一下後,就放了下來,因為翻譯此書太難了,要求譯者不僅要諳熟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有相當高的中文文學修養。
  • 雙語菜單鬧國際笑話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討論稿
    「四喜丸子」被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紅燒獅子頭」被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麻婆豆腐」被譯成「麻臉的女人做的豆腐」……國內的很多餐館推出了雙語菜單,但鬧出了國際笑話。明年在咱們家就要舉辦奧運會了,會有更多的外國遊客遠道而來,到時候,面對坐在餐桌前點菜的客人們,怎麼去解釋清楚我們的美味佳餚呢?
  • 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多種版本 神奇翻譯引發思考
    原標題:文言版、文藝版、詩經版、離騷版、七律版……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出這麼多版本導讀:《另尋滄海》這個翻譯版本體現了譯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聞君,得償所想。料得是,卿識君望。」言辭簡潔,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優美。
  • 從中文書名的英譯談起(1)
    把一份中文稿件譯成外文, 再製成一本完整的書,工序繁雜,要求很多。僅就如何翻譯好一本書的書名、介紹文字等談談外文出版社 的常見做法,以期得到同行們的指點。一、書名的翻譯 據了解,在出書生產環節上,英美發達國家的出版社 在封面上花的工夫極大。一個書名往往在全書定稿之 後仍然遲遲確定不下來,可見書名的重要性。確實,翻譯一本書,翻好書名是關鍵的一環。
  • 賈平凹《廢都》英譯本完成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賈平凹《廢都》英譯本完成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2013年07月29日 15:05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應該有更多出色的中國小說讓世界讀者熟知。」譯者之一胡宗鋒7月24日說。  《廢都》是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講述了都市中幾位文人「頹廢」的生活與心態,在出版之後曾因其頗有爭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在中國文壇引發了地震。1993年上半年,這部書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不久,以「格調低下」的名義被查禁。直到2009年,《廢都》在被禁16年之後再版。
  • 入門英語方法有哪些 - 寧夏中小學教育
    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入門英語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一、音標音標學習,一直以來都被許多英語學習者所忽視。至於基本的作用,相對於詞彙量和語法,音標的價值略顯微弱。但在拼寫單詞、口語發音等方面的作用卻是無限大的。
  • 英譯《射鵰》成爆款 譯者解釋為何把黃蓉譯成黃蓮花
    書名是我和張菁一起討論出來的,我們希望每一組書名之間有聯繫,同時提到故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我們其實壓力很大,很擔心被批評——「你們憑什麼給金庸小說另起名字?」但我們真的是為了讓更多英文讀者接受而考慮了很多。為什麼把「黃蓉」譯成「黃蓮花」記者:從英語讀者那裡收到過什麼樣的反饋?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而在端午節也會有很多習俗,其中之一就是划龍船、包粽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這些外國城市名字翻譯成中文太奇葩,太辣眼睛!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的外國城市名字翻譯成中文真的很奇怪,小編第一次看到這些名字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刷新了小編三觀,你也一起來看看吧!1、名字最長的城市名字你能一口氣喊出這座城市算我輸。>3、Dull, Scotland這座城市翻譯成中文是:沉悶,蘇格蘭,我想說這是什麼鬼,簡直不通順!
  • 外國學生學中文「翻車」現場,第一句就笑哭網友:像極了我學英語
    01留學生學中文,筆試答案讓人笑岔氣,網友氣急:放開卷子讓我來上大學以後,很多同學就要考英語四六級了,但其實對於學習漢語的外國朋友來說,漢語考試也是分有不同等級的請問這裡的「別」有幾種意思?這道題被說是外國朋友了,就算是中國人也要讀個幾次才能讀懂意思,所以也難怪外國考生聽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一些網友看到後眼淚都快笑出來了,稱這是外國人學中文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句就能把人嚇唬住了,「像極了我學英語的樣子,朋友們加油!」
  • 美國萬佛聖城的佛經為何仍是中文而非英文?宣化上人也是無可奈何
    從那以後,針對貪嗔痴慢疑,都有相應的對治禪法。因此更具針對性且更有效。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不空並稱中國四個譯經家。他們都是將梵文或巴利文翻譯成中文佛經。但是,從沒有中國人將漢文大乘佛經翻譯成外文經典向外傳播,這是為什麼?
  • 床位共享什麼意思 床位共享擺放位置講究有哪些
    大家現如今肯定都有找到工作,而工作找到以後,自然就是要努力的去做,這樣一來才不算辜負家人的期待,而工作一天,不論是誰,都會很累,所以這時最想要獲取到的,就是休息,能提供休息的也自然就是床,床雖然說是私人物品,但現在也已經有了共享床位,那麼床位共享什麼意思?床位共享擺放位置講究有哪些?
  • 爆笑段子:外國友人學習中文,吃飯時她突然問我,公公是什麼意思
    爆笑段子:外國友人學習中文,吃飯時她突然問我,公公是什麼意思爆笑段子:在德國,強調性的標註以及需要勾選的地方,都是用叉叉「X」表示。一同學,姓徐。爆笑段子:有個外國朋友正在學中文的初級階段,一天和她夫妻倆一起吃飯,倆人又開始和我討論起來中文學習,朋友突然發音清晰地問:公公是什麼意思?我沉思一下,回答:就是伺候帝王的木有xjj的男人。因為我天生羞澀,又要保持淑女形象,這個解釋還是繞了很多彎子用了很多隱喻才給她說明白了。。。。。同時我心想,她的中文老師還真教不少門類的東西啊。
  • 俄漢學家:學習中文受認可,可幫助就業
    當時的競爭很激烈,很多人覺得學漢語很有前途。家長和學生都認為會中文對就業很有幫助,因此近十年來漢語一直是俄羅斯高校專業的前三名,特別受歡迎。「當然這與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俄兩國多層次交流合作有著密切的關係。」他說。
  • 嘉權視角丨往外國申請專利前的中文優化策略
    序:專利的中譯英是相當專業的工作以中國專利作為優先權,往外國申請專利,其申請過程一般涉及以下文件:中文技術交底書,由專利申請人準備,需符合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中文專利申請文件,由中國專利事務所的代理人撰寫,需符合中國專利法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
  • 朱虹:我吃虧在英文比中文好
    中華讀書報: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重拾翻譯的?  朱虹:20世紀80年代,有兩種現象特別觸目。其一是國內各大小出版社對外國文藝和通俗作品的大量譯介,其二就是出現了一大批風格各異、具有獨創性的作家,可是在國外鮮為人知。除了少數漢學家之外,西方的出版商還不肯在中國文學上投資。
  • 盤點:外國明星秀中文 誰是你眼中的Native Speaker
    外國明星們不管有沒有中文功底,也要說上幾句中文來拉近與中國觀眾的距離。本期小編盤點了歐美明星的中文水平,一起來看看在講中文這件事上,哪位明星比較有天份,哪位還需要好好努力吧。在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近日更新的劇集中,謝耳朵生病時必備的神曲《Soft Kitty》竟然有了中文版
  • 黃健翔談翻譯球員名:」堅持「內庫南」譯成內科南!馬內全名不忍直視
    「比如,當年伊朗隊有一個中場大將,曾經在西甲踢球的內科南,如果看字母拼寫和讀音,直譯成『內庫南』,更接近其原音。當年小艾年輕淘氣,故意非要搞成『內褲男』,被我苦勸,並且解說時堅持用『內庫南』,慢慢就約定俗成了」。
  • 外國「中文試卷」太難,中國學生都不會
    同是語言文學,語文我們學起來就相對容易,語文也是眾多科目中花費時間最少的學科,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從小生長在漢語的語言環境內,自然有一樣的文化底蘊在。我們學英語很難,那外國人學中文容易嗎?很多國外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出去留學一樣,也要進行中文考級,很多學校也有開設中文課堂,那外國學生的中文試卷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