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篇主要講如何通過「逢三退一」,一個讓你的資產不斷優化,駛入快車道的方法。請您耐心閱讀並轉發親友,一定受益匪淺。
最近幾年,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以下幾個現象:
1、老破小上車盤滯漲,甚至價格小有回調;而優質地段的改善盤卻逆勢上漲。
2、大面積的房子越來越吃香了
3、跨城市到外地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樓市調控期間,成交結構發生了變化,一旦限購,買房要求三年或五年社保,整個城市的新增購買力就會大幅減少,那剩下哪些人還在買房呢?
三類人群:
原住民
戶口一直在本市的移民
社保買了很多年的移民
相比新移民,以上三類人群本身大多已經有房,他們買房只是為了滿足改善的需求,所以一座城市一旦限購,購買力主力就會從剛需客轉換成改善客。
以上海為例,上海限購這麼嚴,現在誰還有資格買房?
對,就是原來一直住在上海的那批人,而他們買房大多因為是改善需求。
所以市場的成交結構就會出現這種現象:500萬的上車盤賣不動,沒人要,漲不上去;反而800萬左右的改善盤卻在橫盤期間出現逆勢上漲。
以上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成都,北京,廣州、南京、蘇州等城市,深圳剛剛升級限購,接下來幾年同樣會出現「上車盤迴調,改善盤上漲」的現象。
我們成都的購房會員說2018-2020年成都的樓市整體橫盤,但是優質的改善盤卻依然在漲,他們買的已經漲了3000-5000一平方,這又是一個例證。
再講大面積為什麼越來越吃香。
土地是財富之母,任何的人類活動,無論農業還是工業,高科技產業都是在一定的土地範圍開展的,佔有了土地就等於變相佔有了這塊土地上面經濟活動產出的分紅權,所以土地是最優質的資產。
為了防止過多的資產集中到某些權貴富商家族以及高收入的中產家庭手中,國家出臺了限購政策,避免類似古代一樣的「貧民無立錐之地的土地兼併」的現象出現。
限購之下,每個人或家庭僅能買兩套,房票珍貴,為了突破限購,於是人們就會絞盡腦汁地買大面積的,從而變相突破限購。
一套200平方的=兩套100平方的,買兩套就400平方倉位了。
於是出現了大面積越來越吃香的現象,對於中產家庭而言,買三房、四房,總之面積夠大才舒服;對於富人而言,資金完全足夠,買個兩套三四百平方的大平層,總資產撐到8000萬才算滿意。
可能有人說:大面積的總價高,流通性不好,將來不好賣。
其實不是,中小面積的房子可能掛牌3個月就賣掉了,大面積的房子最多就掛6-9個月,無非是拉長時間來等待相同口味的買家出現,賣是賣得掉的,只是沒中小面積那麼快而已。
大面積專注於儲存財富,說得俗一點,這種房子是用來裝錢的,不然幾百萬,幾千萬在手,是完全沒有去處的。
限購越來越嚴,每人只能買兩套,那就兩套打爆,買大的,這就是很多人的購房心理。
最後講講跨城市到外地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了
前面說了,長期的限購令到人們開始追求大面積,其實還有另一個辦法可以突破限購,那就是:跨市買房
在這裡介紹我身邊幾個比較厲害的朋友的做法。
其中一個,一名女士,深圳人,自2016年深圳限購之後,她就在全國多個城市同時交社保養房票,杭州,成都,南京,蘇州,廣州一起交,現在交了幾年,很多地方她都可以買了,逐步進入建倉高峰期,看準時機隨時出手。
另一個,北京人,碩士,在北京買完兩套之後,在北京的購房名額已經用光,老婆的戶口留在北京,他自己的北京戶口索性不要了,然後他自己開始到處遷戶口,遷去深圳,買完房之後,又遷走,遷去廣州,買完房之後,又遷走,遷去杭州,遷去成都…
他的戶口,基本上一直在全國到處旅遊,現在去到哪裡,我很久沒問了。
還有一個,不養房票,也不挪戶口,哪裡不限購就買哪裡,他的理由是:只要買在四大都市圈內,問題都不大,限購的城市橫盤,不限購的城市反而會漲,一樣有機會賺到錢。
講了那麼多,跟「逢三退一」有什麼關係呢?以上三種現象,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逢三退一要注意的。
那什麼是逢三退一呢?
定義:逢三退一指在合適的時機,把自己多套房產中品質不那麼好,升值緩慢的及時賣掉,回籠資金,然後往上升級,買入優質,升值潛力大的資產,最終實現資產不斷優化,快速增值的目的。
逢三退一,這裡的退,是指賣房,但是這個賣房不是永久性地離開樓市,而是一個以退為進的進攻策略,賣出是為了更好地買入。
退,即賣出,那什麼房子該及時賣出呢?
1、樓齡超過15年的
2、外牆脫落,樓盤破相的
3、沒有電梯的
4、商鋪、公寓
5、小產權,宅基地住宅
6、縣城的住宅
7、樓盤內有公司辦公、出租戶複雜,居家氛圍差的
以上7種品類,只有不限購,全國信貸大水,二成首付的時候才會漲一點,平時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半死不活,升值緩慢的,如果你死摁住不放,那麼你就無法回籠資金去買更優質的資產。
我曾經講過:不要愛上你的房子,一旦你愛上了它,你就不捨得賣掉。但是不賣掉,你是無法實現置換的。
逢三退一,是以退為進,第一步你把房子賣掉了,看似有點可惜,實際上下一步你又有資金買進更優質的房子了。你只是做一個優化的置換,而不是拋空。
既然是以退為進,所謂的進即是買入,那麼哪些才是我們應該買入的房子呢?
1、首選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都市圈
2、二三線城市優質地段的花園電梯房
3、更大面積的住宅,提高倉位,一套頂倆
4、近郊區未來幾年會大幅升值的新房
我們買房是不斷從普漲板塊置換到領漲板塊的過程,地段、學位、圈層都需要同步升級,資產升值速度才會更快,逢三退一是資產優化的策略。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與時間的賽跑,這個賽跑最終又體現為資產的競爭,你如果不逢三退一,不斷升級,時間長了,就註定落後於人。
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我跟身邊的一個朋友說深圳樓市即將啟動,你那套老破大該賣掉了,及時置換,買入更優質的房子。
他一句「換房太麻煩」就不了了之。
後來房價大漲,別人的花園電梯次新房漲了200多萬,而他的樓梯老破大才漲了60來萬,這下他徹底死了心,此生換房無望了。
有時就是這樣,一句「怕麻煩」,200萬就沒了。
而我另一個朋友,他天生愛折騰,我們圈內吃飯時,他說:我住在深圳灣,很多人以為我很有錢,其實不是,我是從羅湖買房起家,然後不斷置換,像跳板一樣才混出今天這個樣子的,別人呢,別人是公司上市,一夜發財,然後一步登天就買到深圳灣的,我的財富完全比不上人家。
話雖如此,但是能夠從一個窮小子不斷倒騰,最終去到深圳灣置業,也算是一個猛人。
從這裡也可以說明一個道理:哪怕你只有一套房,只要踩準節奏置換,不斷倒騰,這一生很可能有機會去到一座城市的塔尖,買到最優質的核心資產。
最後,與大家共勉,房產投資的完整歷程是這樣的:
找一份高薪工作-想辦法籌資-買筍盤-長持-裂變抵押-套錢再建倉-逢三退一-不斷複製-大量房產-傳承後代。
逢三退一,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如果你有房子需要優化,那麼應該在適當的時機及時置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