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增長路徑

2021-01-08 DoNews

2020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何找到確定性增長路徑,是醫美產業鏈各環節關注的焦點。以線上化加速轉型,成為眾多機構首選發力方向。

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美市場持續兩位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20年戛然而止。據Frost&Sullivan今年5月發布的調研報告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遠超醫美市場總體增幅,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速。

12月19日,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上,醫美服務線上化趨勢,成為現場討論的焦點。

創始人金星在採訪中表示:醫美最終的效果兩個維度,一個是藥品或者設備是不是正品,更主要的是醫生的技術,或者是醫德,一個好醫生一定是醫術好醫德好。在醫術方面,無論是飛翔獎,綠寶石醫生榜單,都是是鼓勵醫生在技術方面不斷精進。

對於醫美行業而言,2020年是蟄伏的一年。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中旬,2020年醫美企業年度註銷註銷企業數1709家,同比2019年2351家減少27%。

而新氧通過一些列平臺生態系統的重塑和強化,在贏得用戶量的高速增長的同時,交易能力也不斷提升,今年第三季度,新氧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額超過11億元。

視頻面診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專業的醫美服務,今年第三季度,新氧視頻面診單日最高發起量高達14463次,截至2020年12月17日,視頻面診總發起量超過80萬次。新氧VR智能展廳技術幫助醫美機構實現「引流+獲客」雙增效,用戶訪問量、點擊量、停留時長等取得翻倍增長。

在平臺治理方面,新氧優化生態環境,打造信任鏈。對入駐審核和內容審核進行四大升級,重構審核系統;對評價體系進行升級,上線醫生與機構的五星評分。2020年至今,新氧反作弊系統持續與黑產戰鬥,全年攔截無效點擊超1227萬次,幫助機構節約1.038億。

關於黑醫美問題頻發的現象,金星認為:很多消費者為了方便和貪便宜,或者單純聽信周圍人的口碑,很多時候他也知道工作室並不是一家醫院,一個工作室和醫療機構拿到的藥品和設備也不是正規渠道來的,中國還是有大量正規機構和大量好醫生,我想這個需要我們行業教育,慢慢引導消費者更多選擇正規的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加上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在即、醫美在C端影響力破圈等利好,目前醫美行業已呈現明顯的復甦趨勢。

金星認為,隨著市場的復甦,明年一線城市將會率先成為『成熟的醫美消費市場』,並且呈現出六大特點:(1)供需兩旺。(2)消費者將更加理性,年齡、職業分布將會更加多樣化。(3)手術類醫美項目,將會更加倚重醫生的技術和審美(4)非手術類醫美項目更加看重新產品和服務質量。(5)消費者需求升級,效果、性價比都重要。(6)好醫生、專業機構會得到市場的溢價。

如何搶抓住行業復甦機遇?在盛典現場,金星詳解了新氧2021的戰略和打法:精耕細作、品類運營。

在新氧看來,醫美手術和非手術項目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市場,無論是從消費者的構成、消費者決策的路徑,還是消費習慣,還是從客單價,還是從供給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因此這兩類項目的運營也有不同的側重點。

「今年確實對所有的醫美行業同仁來講是一個醫美大考,大家的日子可能也確實不太好過,但我覺得它也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去苦練內功,積蓄勢能。在2021年,我對前景是非常樂觀的。」金星說。

相關焦點

  • 設計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無論是確定性還是不確定性,他們實際上都是由外部誘因觸發,給予用戶確定性的信任感,符合用戶的認知與操作習慣,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順暢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問題,主要來源於經濟行為學中的決策過程。當決策者對情況的結果有確定性的了解時,會選擇令自己滿意的方案;但是面對不確定性的決策情況,用戶無法通過概率來確定結果,因此決策也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確定性讓人感到踏實和乏味;不確定性會帶來風險和機遇。在設計過程中,設計給用戶呈現的最終結果,對於用戶而言,同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 君智戰略諮詢謝偉山:讀懂顧客,穿越周期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我不害怕風險,我害怕不確定性。」喬治·索羅斯講這句話時,一定沒有想到,2020一整年都籠罩在「不確定性」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探索「確定性」?10月15日~16日,億邦未來零售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以「確定性」為主題,特邀40位行業領袖登臺分享,800 家領軍企業高管參會交流,探秘新消費確定性,感受新生的熱烈與力量。
  • 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機會?科創未來資本論壇解鎖答案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 世界經濟下行、新冠疫情、中美關係、新基建、註冊制改革、國企改革……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對於有志於在資本市場有一番作為的企業而言,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機會? 數字新經濟,雲開看未來。
  • 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 尋找未來零售確定性
    二、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主題2020未來零售大會以「確定性」為主題,圍繞大公司增長的恐懼與希望、新消費新生的戰慄與力量展開討論。聚焦新流量變革,見證新消費崛起,理性穿透2020年的不確定性,大膽預測2021年的確定性。
  • 從蝦米看文娛,如何從內容不確定性尋找確定性?
    今年推出的寵愛劇場、懸疑劇場等新類型,在年輕人群體中也開始有了小而美後花園的心智,尤其寵愛劇場累計追劇會員超過1.3億,共計上新27部女性向劇集,形成連續排播帶,成為「女性劇第一廠牌」。此外,《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我們戀愛吧》、《奮鬥吧主播》,各種類型的綜藝百花齊放,各有特色,加上《圓桌派》、《探世界》、《國寶100》等人文節目,底蘊深厚、態度鮮明,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 定義合理的產品需求: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那麼,如何定義一個合理的產品需求,並且如何判斷一個產品需求是否是正確有效的,都是產品經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各種關於此命題的討論以及方法不一而足,大多乏善可陳。在這裡我從確定性和不確定的角度去聊一下這個事情。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存在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關係中,當我們的主觀意識對某種事物能捕捉的信息越多,其客觀的不確定性就越小,主觀的確定性就越大。
  •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思考
    確定性害死人 你發現沒,一個人在外企工作久了,自己的大腦就會馴化成一個樣子「守規矩、準時、KPI、流程化」,同時,你也會發現一個人在BAT工作久了,時不時就冒出很多想法,不斷的突破自己的邊界,接受不確定性
  • 尋找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這可以說是2020年的首隻「黑天鵝」,事態還在進一步發酵,給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帶來新的變數,也給預測經濟走勢帶來了難度。上周,不少市場機構、智庫、知名媒體等都對2020年的世界經濟走勢作出預測,筆者試著在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梳理出一些「確定性」。
  • 以確定性能力應對To B發展的不確定性
    那麼,在過去這一年來,產業鏈成績如何?未來的發展還存在哪些不確定性,如何尋找方向發現機會?從本屆北京通信展上剛剛揭曉的2019-2020年度中國地方電信運營商50佳榜單來看,很多省份已經實現了市區連續覆蓋,甚至部分城市還率先商用了5G SA(獨立組網)。快速的網絡部署極大地促進了5G生態繁榮。以能源、工業、醫療等為代表的5G示範應用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 把握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互轉化的辯證法
    風險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不確定性。2020年年初暴發,至今仍在全球擴散的新冠疫情就證明了整體不確定性在強化,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全球治理陷入混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加劇。這給我們帶來了求變、求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風險帶來的是成本、損害和損失,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威脅。降低整體不確定性,防範化解公共風險,為我國的發展構建起可持續的確定性,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及以後的重要任務。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矛盾】
    量子理論中最根本的內容就是當每個人深入去研究物質的產生和構成還有運動的時候,總是確定中又含有不確定的因素,不確定中又含有確定的因素。明明你看到是A的存在,但是A中又帶有B的可能,明明你看到是B的存在,但是B中又帶有A的可能。
  • 嫦五探月,如何把這麼多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這次「嫦娥五號」探月舉世矚目,值得研討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今天只談一個科學思維: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這麼多航天人的任務就是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找到確定性?《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提出了三點可供我們學習的思維方式:首先,要謙卑地承認自己無知,謙遜聆聽他人的意見。
  • 萬物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現在的科學家都認為宏觀物體遵從確定性的宏觀力學原理,而微觀粒子卻遵從不確定性的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我來說出我的不同見解。 首先何為宏觀?何為微觀? 現在這裡我主要想說明的是一件事,一切宏觀物體在某時某地也具有不確定性,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今天的我肯定算是屬於一個宏觀物體了吧,比如就在此時此刻的午後我在公司的宿舍,你知道我的具體位置在哪?,我是在床上躺著呢?還是坐在桌子前?是在窗前眺望?還是在衛生間?在衛生間我是在洗漱?還是在便池?也或在坐著?還是在走動?
  • 建立你的不確定性優勢
    作者|洪杉  來源|紅杉匯(ID: Sequoiacap) [ 編者按 ]  面對不確定性,本能的反應是努力從中尋找確定性。但聰明的企業正在做的事情是,將這種不確定性轉化為自身的競爭優勢。原因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種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多。
  • 丁安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商業銀行發展的新動能
    其背後的邏輯在於,挑戰是現實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比如全球經濟的復甦、中美關係的走勢;而機遇,則需要在不確定性中生存和發展。針對商業銀行當前發展中存在的新問題和新趨勢,《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
  • 歐洲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謀求穩定增長
    歐盟委員會2019年11月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認為,歐洲經濟似乎正步入長期增長乏力、通脹疲軟的時期。雖然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失業率繼續下降,但外部環境對歐洲經濟的支持程度大大降低,不確定性越來越高。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預測,2020年歐盟經濟預計增長1.4%。歐洲央行預測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長1.1%。
  • 《資本論》邏輯的當代意義:如何解決經濟運行中「不確定性」
    這種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中普遍的拜物教性質是資本主義最終被代替的邏輯根據。在商品形式中包含了商品拜物教性質,秘密就在於商品生產者對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能否被實現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給商品生產者帶來恐懼,因為當他的商品不能實現,不能完成「驚險跳躍」時,就將會掉入「峽谷」,摔得粉碎。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是以資本僱用工人為出發點的。
  • 如何理解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不過,好奇的我還是去百度了一下,明白這裡的笑話是以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為基礎的,該理論是說,粒子的位置與速度不可同時被確定,而Sheldor在笑話中把海森堡比作了粒子。    不確定性原理    我們知道,在宏觀中,同時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是很容易的(考試題目除外),為什麼會在微觀世界中存在這麼反直覺的現象呢?這還要從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說起。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說的是,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質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粒子的性質,但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波的性質。
  • 七牛雲零度:乘深耕數據,升值業務,在數據中尋找確定性
    數據是信息建設之基「雲優先」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旋律,「新基建」定義了雲計算是基礎設施也是作業系統。在黑天鵝頻現的 2020 年,企業面對的風險與挑戰愈發嚴峻,企業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如何在這些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答案是:深耕數據,升值業務,在數據中尋找確定性。利用雲平臺作為基礎支撐,以數據驅動進行精細化運營,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一個可以承載企業爆發式數據增長的基礎設施。雲計算將算力從零散獨立到中心匯聚並使企業可以按需使用。
  • 孔煥金:投資中的的致命幻覺「確定性」與「大概率」
    孔煥金:投資中的的致命幻覺「確定性」與「大概率」「確定性」是水中月鏡中花?在投資交易中,追求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希望能預測下一階段大盤、個股的漲跌。然後,1964年奧斯本提出「隨機漫步」理論,他認為股票價格的變化類似於化學中的分子「布朗運動」具有「隨機漫步」的特徵,也就是說,它的變動路徑是不可預期的。1970年尤金.法瑪也認為,股票價格收益率序列在統計上不具有「記憶性」,所以投資者無法根據歷史的價格來預測其短期的走勢。至於為什麼在某階段總會有某些人,貌似對行情有精準的預測?